初中语文有效教学策略探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ulili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自从杜威的大班教学思想被运用于教学实践以来,课堂成了师生交流与育人的主要阵地。近年来新课程改革的步伐从未停止过。直到今天,高效课堂,杜郎口教学,有效教学等全国知名的教学思想在基础教育领域的实践与运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也赢得了广大学生家长的认可。然而有效教学的研究与实践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我们努力坚持。本文以“课堂动态生成”为抓手,试图探索出初中语文有效教学的策略,从而实现研究的价值。
  关键词: 语文课堂;动态生成;有效教学;策略探究
  一、 初中语文有效教学的内涵特点
  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培育有思想,有内涵,有目标的新时代文化人、先进人是21世纪有效教学的总体目标。关于有效教学的定义不胜枚举。综合分析,有效教学其实就是“全人教育”理念下的高效课堂的一种。也就是课堂目标达成度高,教师教学得心应手,学生学习快乐奋进,兴趣高涨,这些就是有效教学的体现。学者姚卫菊2010年在其论文《初中语文有效教学的价值内涵与实践途径》一文中明确提出了有效课堂的定义,有效课堂是指:“教师经过一段教育实践之后,学生综合素养得到了提升,其中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化素养、社会交际、生活学习能力都有了明显的进步。”换而言之就是学生的品格与知识、生存与社交都得到了提升。
  初中语文有效教学的特点:根据相关研究,初中语文有效教学的特点应该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 学生的进步是齐头并进的
  如果一个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结果是学习好的学生越学越好,学习差的学生越学越差,那么这样处在两极分化状态的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是失败的,而有效的初中语文课堂应该是因材施教,让不同的学生能学有所长,扬长避短,而不应该是让语文教学走向极端;譬如学优生已经能够就《桃花源记》的内涵进行主观性的分析并且结合现代社会有一定的思维批判;临界生仅仅能依据文言文的词类活用对全文进行翻译,但是学困生连古今异义词都搞不懂,更别说词类活用与语言应用了。
  (二) 学生的发展是综合性的
  教育的核心是育人,教书是为了教授学生语言文化知识,开拓文化视野的,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人文、历史、自然、科学与经典国学文化都对学生的综合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与作用。例如曹操《观沧海》中体现的博大胸怀,《论语》中的谦让礼遇,《芦花荡》的革命精神等。学生乐学、会学、勤学、好学,在知识与教师的引导下逐步实现品格成长,文化素养的成长,社交能力的成长,最后到生活能力的成长,从而实现学生的语言文字和文化教学的全面育人价值。
  (三) 课堂教学活动是人文性与工具性并重的
  语言教学不同于其他的数理教学。主要培养的是学生的品行与文化素养,从基础层面来讲是行为习惯的培养。以人教版为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性内涵十分明确,从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到孔子的《论语》、老舍的《济南的冬天》,这些名篇都是塑造学生价值观的优质素材,也是中华文化的经典读本,文化内涵十分丰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讲述了鲁迅的童年与他早期的教育情况,更突出了鲁迅先生从小的仁爱之心,热爱自然的情怀;《桃花源记》中的隐逸之风,表达了对平等主义与理想社会的向往,能培养学生的和平意识与人文主义品格;《论语》中的国学经典能够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与健康的伦理观。《济南的冬天》突出了老舍先生对济南的热爱与博大的胸怀;就工具性而言,能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写作、分析阅读材料的能力,例如课堂的问题回答,课后的社会交际与日常生活中的交流等,最后实现语文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充分利用。这就是同步体现了初中语文有效课堂教学活动的人文性与工具性。
  二、 基于课堂动态生成的初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践策略
  鉴于上述初中语文有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本文提倡以课堂动态生成模式为抓手,进一步提升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体现实用性。
  (一) 优化语文课堂教学设计抓好学生的学前、学中和学后
  传统初中语文教学的缺点在于大量关注课堂教学,也就是学中,很容易忽略学前和学后。根据笔者的教学经验与实践,学后的监控力度最弱,其次是学前。利用优化的教学设计培养学生学前做好充分预习,引导学生灵活使用高效的预习策略,形成自主学习习惯。
  (二) 优化课堂教学的活动管理促进全员互动
  传统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基本以成绩评价和学优生培养为核心导向,容易忽略临界生与后进生的学习与课堂活动参与。所以有效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要特别注意利用学优生带动学困生,教师要利用多元评价模式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客观的评价,培养他们学习参与的自信心,保证他们在课堂教学活动表现中能体会到极大的成就感。这样,学生就都乐意参与课堂互动,团结一致完成教师在课堂活动中设计的基于教学目标的一系列活动。从而促进整个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 树立生态教学观体现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特征
  生态教学观最早源自于生态文学观,例如沈从文先生的创作中就涉及了生态文化观。以人教版为例,教师的课堂教学中,要基于课堂文本的特点,设计出适合全体学生参与的活动,并且极力营造和谐的气氛,鼓励内向的,后进的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发言,课堂口语会话与话题分析与辩论。这里的生态包括活动题目设计难易程度的阶梯性体现,评价体系的人性化,竞争的公平合理以及小组参与机会的均等等。让教师、学生与教育影响三者处在一种轻松合作与竞争、交互的過程中。
  三、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发现:“以课堂动态管理理念为抓手的初中语文有效课堂的落实会更加科学、更加人文,更加有利于促进教师与学生的教学相长,值得我们参考与实践。”但是值得谨记的是:“初中语文有效课堂的实现主要体现在对教学设计的动态管理,对学生的动态管理,对作业的动态管理”,换而言之,教师要充分利用逻辑性较强的课堂教学策略来落实学前、学中与学后的三维监督。保证课前预习与拓展、课中的互动参与高效练习与应用、课后的及时消化与强化。在作业设计上关注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兑现动态评价与真正的因材施教,这就是有效教学在课堂动态生成情况下的落实与达成。
  参考文献:
  [1]姚卫菊.年在其论文“初中语文有效教学的价值内涵与实践途径”[J].新课程,2010(12).
  [2]卞红梅.“动态分层管理”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5(07).
  作者简介:
  刘健伟,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桂凤初级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不断发展,教育教学的现代化技术装备和应用也在不断地更新和发展。现在,中小学发展趋于均衡,班班有优教通、一体机等现代化的设施设备。同时,还先后开通了“三通二平台”,让学生建立了个人空间,着力通过现代化教育技术装备的有效辅助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减轻师生的教学负担。在小学英语教学中,适时应用现代化的教学媒体和技术,实现资源共享,解决好教学重难点,构建高效课堂,大力提升英语教学
摘 要:当游戏成为学习和教育领域翘楚的时候,反观游戏的品德课堂,如何将游戏运用到品德课堂,鼓励行为、促进学习并解决问题?游戏化的品德课堂带给我们的除了消遣、快乐和竞争外,给予品德教育的还有很多。  关键词:游戏化;品德教育;幸福  《品德课程标准》指出:“儿童是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感受、体验、领悟并得到各方面的发展的。”是啊,品德教育需要生活,可四十分钟的品德课堂却无法做到将真实的生活完整地呈现。 
摘 要:品德教育是课程教育的核心,是一切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师在教学中,都应将培养合格的人才作为最终目的。初中思品课程,作为培养学生良好品格,塑造优秀个性的学科,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应始终不渝的将学生的品德教育贯穿始终。  关键词:思品;品德教育;策略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是对中学生实施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媒介。而在实际教学实践中发现,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教师更加强调考试成
摘 要:研究发现,和睦家庭儿童心理状况不佳的只占4.8%,不和睦家庭儿童心理状况不佳的占13.5%,而父母离异儿童心理状况不佳的则高达33.3%。有证据表明,不幸福的婚姻实际上会比离婚给孩子造成更多的困难和伤害。如何减轻离婚带给孩子的痛苦?而作为孩子,又会有什么样的影响?本文走进了一位离异家庭的学生的心里,去领悟一些东西。  关键词:高中心理;离异家庭;学生  一、 正文:  (一) 离婚现象越来
摘要:中职市场营销专业实施校企合作专业能力培养与岗位对接的教学模式。学校与企业全面合作,联合制定专业能力培养目标,合作建设师资队伍,提高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对接企业岗位能力要求,为企业提供了人力资源储备,拓宽学生就业渠道。  关键词:专业实践能力;岗位对接;能力评价  一、 课程改革背景  2016年2月2日,福建省教育厅颁布了《关于实施“二元制”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的通知》,根据文件精神:
摘 要: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是教育教学的保障,也是教师进修学校的主要任务之一。所以,为了提升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也为了有效的落实“为基层学校服务,为教师专业发展服务”这一理念,我們坚持“创新”,并在不断发展中有意识地从多角度提升进修学校的师训质量,为教师的发展做出相应的贡献。  关键词:创新;发展;进修学校;专业素养  近年来,于都县教师进修学校作为一个“为基层学校服务,为教师专业发展服务”的阵地,
摘要:中国是一个具有上下五千年泱泱历史的国度,其文字历史自然也源远流长。从甲骨文到如今的简体字,汉字一直是我国文化的瑰宝。因此,写字教学是小学语文低年级段中最重要的教学内容,它对学生日后的学习及生活都有着深远的影响。本文就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指导学生写“好”汉字进行简单论述,以期帮助学生为语文学习打下夯实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语文;写字教学;写字兴趣  一、 引言  众所周知,低年级是学生学习的
摘 要: 伊犁职业中专(师范)学校是由多个民族师生组成的多民族学校。在校内有汉考汉、民考汉、民考民等多个不同类型的班级。以往,在不同的班级中,我们所采用的教学方式、方法基本是一样的。在多年的教学中发现,不同班级学生由于接受能力不同,对知识的理解把握效果也不同。往往民考汉、民考民班级的学生在课堂上感觉已经懂了,一考试效果却不够理想。笔者针对这一问题从心理学角度进行了观察与思考,对教学方式、方法予以改
摘 要:好的音乐课堂,应该在情感激发中滋养学生,在自主自悟中锻造学生,在探究延伸中提升学生。这一切,有赖于音乐教师的不懈努力,有赖于教师重构浓浓的人文音乐课堂。  关键词:情感激发;自主自悟;探究延伸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倡导“人文性、审美性、实践性”,这意味着音乐课堂不仅仅是技能课堂,同时也是人文课堂。好的音乐课堂,课内课外都是美的音符、美的旋律、美的节奏,同时也是心灵的滋养、品性的纯化和
摘 要: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五单元《珍惜特殊保护》第15课内容承接第14课《筑起“防火墙”》,进一步引导学生了解有关法律知识,理解不良行为与严重不良行为的区别和联系,明确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教育学生自觉抵制诱惑,杜绝不良行为,预防违法犯罪。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不良行为;防范意识  【教材分析】《珍惜特殊保护》重在增强学生自我防范意识,引导学生了解有关法律知识;正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