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增强农村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趣味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m74581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生活中实践巩固小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实现练于课堂得益于课外的教学目的,从而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然而该如何增强农村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趣味性,这将成为教学中的一大难题。
  G623.2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在具体的口语交际情境中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素养。”“口语交际”成为语文教学的难点之一,尤其是农村小学的口语教学更是难上加难。如何改变现有教学状况,提高农村地区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是我们语文教师应不断思考的问题。本文就结合新课程谈谈如何有效增强口语交际教学实践中的趣味性的一些个人见解:
  一、创设具有实际意义的情境让学生承担交际任务,提高参与意识和情意态度。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所以老师在给学生设置交际情境中时,一定要设计一些有趣,主题鲜明的活动。可以结合时下热门的动画片,电影等,通过学生的角色扮演,围绕一定的主题,让他们在预设的情境中,模拟人物活动,达到锻炼口语交际能力的目的。针对农村的生活场景,可以让学生用语言把自己日常生活中见到的春天的花朵,勤劳的蜜蜂,夏天的闪电,活泼的小狗,耕地的耕牛等画面描述出来。教师还可以选取课外说话材料。但值得一提的是选择课外说话内容应该选择他们喜爱的事物为口语交际训练的内容,孩子们会把对事物的喜爱之情迁移到对交际的喜爱上。
  二、要以体态语言的运用促进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有效实施。
  研究表明,两个语言不通的人,通过肢体语言,也能完成基本的信息交流。可见肢体语言的重要性。在日常语文教学中,要注重体态语言的教学,让学生掌握体态语言的运用。为此,我们要注意以下几点:(1 ) 教师正确、恰当的运用肢体语言,可以有效提高口语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形象性,并能够沟通师生感情,吸引学生兴趣。通过肢体语言的应用,对有声语言起到补充、配合、修饰的作用。(2 ) 提醒学生在交际过程中要注意文明礼貌。在交谈中要认真倾听,尊重对方,理解对方。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习惯。(3 ) 在口语交际过程中,要注意规范学生的用词。对学生在交谈、交际过程中出现用词不当,词不达意时,教师要迅速、准确的指出问题,改正表达,从而增加学生的词汇量,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三、有效开展课外兴趣活动,拓宽“说”的渠道
  语言学习的主要目的就是运用其进行交际,学生的交际能力就是在实践中培养起来的。为此,我们要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特点,尽量组织形式多样的口语交际活动。如:每月两次的兴趣活动,每周一次的课外阅读,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通过参加各类兴趣活动,感受学习语文的欢快气氛,在愉悦中学习相关的学科知识,扩大语言信息量,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四、对学生进行正确科学的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学评价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准确科学的教学评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其形成一个良性的学习动力系统。低年级的学生同样有获得准确积极评价的渴望与需求。作为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该方面的需求,并酌情满足其要求,使其产生积极努力学习的内驱力。但是,给予学生鼓励性评价并不意味着要不切实际,脱离现实的去夸奖学生。而是以事实为基础,考虑学生原有水平和学生作答的情况,给予综合评价,以激励性为主。同时指出不足之处,给学生指出提高改进的明确方向。值得注意的是,在评价过程中,教师切不可包办。而应该放手讓学生自身积极参与评价过程,形成师评生,生评生,生自评三者有机结合的局面。
  综上所述,我深切地感受到农村小学语文口语教学仅仅停留在课堂上,是不容易取得较理想的效果。因此,一方面在低年级学生语文口语教学中,要创造较为轻松的课堂环境,使学生可以畅所欲言,在愉悦的环境中获得知识与能力,真正做到寓教于乐,使学生爱上语文这门学科;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活动,并指导他们把所看所感及时表达出来,激发他们热爱生活的情感,任其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才能产生用自己的语言去赞美生活的强烈欲望。
其他文献
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高尚的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新课标要求不单要教学生掌握好基本知识和技能,还要注重学生情感和价值观的培养。所以在新课改理念下,我们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巧妙地拨动学生的“情”弦,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以其鲜明的生命力激发学生张扬个性、放飞思维,让课堂充满活力,让学生乐学、好学,奏响课堂美妙乐章。  一、妙导新课,激发“情”
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 LAI)是反映森林生长过程、生存环境的一个重要植被特征参量。其既能反映植被的生长情况,还能够以量化指标反映植被冠层结构。川西南常绿阔叶林
摘要:小学语文不但是最基本的教育,而且还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这对于小学生个性的养成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努力使课堂焕发生机,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以使小学生身心都得到健康的成长。本文首先介绍了个性的内涵,然后针对小学语文在培养学生个性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育;个性培养  G623.2  一、个性的内涵  个性指的是一个人因受特定社会条件及各方
高效教学与学习是新课程的新要求,它要求教师在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目前,许多高中语文教学存在“高耗能”的现象,教学的“效益”,并不是指教师能完成教学内容,而是指学生在学习中获得了什么。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教学中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的关键点就在于实现教学的高效率和学习的高效率,在
据某晚报报道,日前,某农蔬公司开始销售无公害蔬菜,因此清早在其门口便出现了一批等待开门的顾客。在调查中记者发现,这批顾客都是冲着无公害蔬菜去的,这从一个侧面让我们看到消费者对于蔬菜农药残留的关心。“无公害蔬菜是绿色食品。比起一般的蔬菜,买这样的蔬菜肯定对身体的影响小得多。而且它的价格和一般的蔬菜差不多。以后多一些这样的无公害蔬菜就好了,最好能送货上门。”这是一位正在买菜的杨大妈告诉记者的话。“在同
期刊
本文对百子莲属九个亚种及品种种子生物学及幼苗发育过程进行研究,研究发现:九个不同亚种及品种的种子和胚的外部形态特征基本一致,但千粒重有所差别;九个不同亚种及品种吸水规律
G623.2  在課堂教学中,导语设计和运用得好,不仅能使学生迅速集中注意力,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而且能使学生迅速了解教师的教学意图和教学重点,甚至在导入的过程中就能使学生整体感知课文,从而创造出融洽的课堂氛围,有利于教师下一步教学活动的开展。  导语的设计是一种教学的艺术,不会有一种固定不变的模式, 选用哪一种方法,得根据不同类型的文体,不同风格、不同内容、不同基调的文章,针对不同的教育对象来精
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教师沿用旧法精心准备的经典教案(预设),在实施过程中常常会“吃红灯”,成为新课改的绊脚石。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过分拘泥于静态教案的预设而忽视动态学案的生成。叶澜教授在她的“新基础教育”理念中,提出了“课堂动态生成”的观点,相对于预设性的课堂教学,生成的课堂是重视师生生命多样性和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那么,怎样驾驭好生成性课堂呢?  一、抓好预设环节,期待精彩生成  凡事“预则
摘要:理实一体,综合实践,随着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逐步渗透及深入开展,课程资源全面、灵活、多样的开发和利用也愈显重要。当前,在互联网环境下,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引入现代信息技术,注入全新的教学理念、学习方式、学习成果、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对于提高学生的实践水平和实际运用能力有着极其独特的作用。文章针对互联网环境下,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课题-----资源开发和利用展开探讨。  关键词:中职语
摘要:本文将主要从创设良好情感教学情境、给予学生关爱关注其心灵成长、合理对学生进行正确评价以及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的同时丰富情感教育等四个方面展开对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这一话题的详细讨论  关键词:小学语文;情感教育;探究  G623.2  前言:  众所周知,小学生的年龄段较小,其已有的生活阅历还非常浅薄,因此情感体验对于他们来说也是较为缺乏的,但这个年龄段的他们又对一切事物都有着强烈的好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