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孕潮”暗流汹涌

来源 :大众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jgoh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专家简介
  陈子江 山东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泰山学者”(攀登计划)特聘教授,山东大学医学院副院长,山东大学附属生殖医院院长,山东省立医院副院长、妇产科主任。国家辅助生殖与优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生殖内分泌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华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内分泌学组组长。
  医疗专长:主要从事生殖医学、妇科内分泌学及医学遗传学的临床和基础研究。牵头制定中国第一个“PCOS(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诊断标准”。
  专家门诊:周一上午,周四上午
  黄荷凤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院长,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省生殖医学中心主任,浙江大学计划生育研究所所长,浙江大学组织工程和干细胞交叉研究中心主任。中华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妇产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医疗专长:主要从事生殖医学、计划生育学、生殖遗传学和干细胞研究。
  专家门诊:周二上午
  李大金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研究所所长,教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理事,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妇产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免疫学会生殖免疫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委员,上海市免疫学会副理事长。
  医疗专长:主要从事生殖免疫学研究,以及不孕症、反复自然流产等生殖医学临床医疗和教学工作。
  专家门诊:周二、周四全天(黄浦院区)
  李铮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人类精子库主任。中华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男科学分会中青年委员,卫生部生殖医学精子库评审专家。
  医疗专长:长期从事泌尿男科学、生殖医学临床医疗与研究,尤其关注男性不育、男性功能障碍、前列腺疾病、精子功能与冻存、男性更年期、干细胞向精子诱导分化的临床与研究。
  专家门诊:周一上午、周五上午(西院),周三下午、周四下午(东院)
  刘嘉茵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临床生殖医学中心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生殖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江苏省妇幼保健院副院长。中华医学会计划生育学分会常委,中华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常委,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内分泌学组副组长。
  医疗专长:从事妇产科、生殖内分泌、辅助生殖技术的临床和基础研究。
  专家门诊:周二全天(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周四上午(江苏省妇幼保健院)
  王凌 医学博士,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副研究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妇产科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医疗专长:主要从事中西医结合防治神经-生殖内分泌-免疫调节紊乱性疾患(不孕症、反复自然流产、更年期综合征、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早衰、多囊卵巢综合征等)的研究、临床医疗及教学工作。
  生殖免疫专科门诊:周三上午、周五上午(黄浦院区)
  世界卫生组织预测,不孕不育将成为仅次于肿瘤和心脑血管疾病的第三大疾病。而中国的不孕不育现状表明,生育危机已经生根发芽,“不孕潮”暗流汹涌。在不孕不育大军中,有些人具有相同或相似的特点,根据这些特点的不同,《大众医学》杂志特别邀请生殖医学领域的权威专家,对不孕不育人群进行了分类——“问题”族、“悔丁”族、“蹉跎”族、“人流”族、“盼孕”族、“盲医”族,并分别分析现象和原因,提出对策,希望帮助广大不孕不育人群以及潜在人群认识、了解、预防不孕不育,并科学规范地就医、治疗,少走弯路,从而成功孕育。
  不孕数字
  在世界范围内,不孕不育症的患病率非常高。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全球不孕不育症的发病率约为10%,而发展中国家的发病率更高,约为10%~15%。目前,我国有育龄夫妇约2.3亿人,不孕不育症患者近4000万,而且每年以数十万的速度递增。
  引起不孕不育症的原因多种多样,其中,女方原因占50%,男方原因占30%,男女双方原因占10%,不明原因约为10%。不孕不育患者中,接受治疗的约占81%,治疗失败的约占66%。在治疗失败的人群中,98.9%的夫妇没有接受全面、科学的检查,以致未能查清、查准病因,21%的夫妇只做了单方检查。
  1.“问题”族
  王凌 李大金
  特征:这里的“问题”指的是一般意义上的不孕不育,包括各种身体原因所致的怀不上和怀上了保不住。
  故事1
  28岁的李小姐和先生是大学同班同学,他们的爱情曾经让很多人羡慕,毕业后,他们也没有像有的同学恋人那样各奔东西,而是想尽一切办法在一起,毕业不到1年就结了婚。婚后,小俩口卿卿我我,感情好得不得了。2年后,事业慢慢稳定的他们计划着要个宝宝,可整整5年都没有怀上。夫妻俩心急如焚、四处求医,一听说哪里有治疗不孕不育的好医生就去看,可惜依然没能如愿。为了这事,以前从不吵架的小夫妻也急眼了,有次吵得厉害了,竟然冒出了“离婚”的想法,婚姻摇摇欲坠。
  故事2
  30岁的唐小姐和先生结婚6年了,经历了很多次来自生育上的打击——每次怀孕一个多月后就莫名其妙地流产,连续7次。尽管曾多次求医,并且唐小姐还辞职保胎,但胎儿总是保不住。两家老人又愁又急,不辞辛劳为他们找偏方。看着别人的孩子甜甜地叫爸爸妈妈,看着老人渴望孙辈的眼神,他们心中无奈至极。6年过去了,有人说他们夫妻俩八字不合、命中无子,更使他们饱受身心折磨,几近绝望。
  现在,不孕不育症的发病率大幅上升,已经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俨然成为一种现代病。不孕不育,分为不孕症和不育症。育龄夫妇同居1年以上,有正常性生活,没有采用任何避孕措施的情况下,未能成功怀孕者称不孕症。虽能受孕,但因种种原因导致自然流产、空孕囊、胎停、宫外孕而不能获得存活婴儿的称为不育症。上面2个故事就分别是不孕和不育。
  孕育过程某一环节受阻,就可致不孕不育
  受孕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必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卵巢排出正常的卵子,精液中含有正常活动的精子,卵子和精子能够在输卵管内相遇、结合成为孕卵并被输送入子宫腔,子宫内膜适合于孕卵着床。这些条件只要有一个不正常,就会阻碍受孕,导致不孕症的发生。现代生殖医学已经阐明,来自男性的精子经女性阴道、子宫到达输卵管壶腹部,在此处与来自女性卵巢经输卵管伞而至的卵子相遇,精卵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再不断分裂并经输卵管到达子宫,种植于子宫内膜,在此继续分化形成胎儿。   同样的道理,成功受孕后,继续维持妊娠直到生产,也受诸多环节和因素的影响,只要其中某个环节出了问题,妊娠就会被中断,从而导致不育的结局。
  治不孕不育,首先要结合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检查
  一般地说,育龄男女结婚后1年没有怀孕就应当注意,需及时到医院检查,找出原因,对症施治。不孕不育的检查项目可包括以下这些方面,但主要还是应结合患者实际情况来做针对性的检查,这样才能既省钱又省力。
  ●病史:月经异常和治疗情况,肥胖、溢乳等症状,有无避孕史(包括避孕方法和持续时间),有无人流史(包括手术的日期、手术时的孕周和方法),过去生育情况,有无难产和产后大出血史,内分泌疾病、代谢性疾病、精神病和用药史,高血压和消化系统疾病及服药史,炎症感染、结核史,接触X线和有害物质史,手术史等。
  ●全身检查:生长发育、身高、体重、甲状腺、腹部检查,特别检查第二性征发育和溢乳的情况。
  ●妇科检查:外阴发育,白带性状,宫颈炎症,子宫的位置、大小和活动度,附件情况。
  ●夫妻双方染色体检查(抽取静脉血,不受饮食、月经周期影响),胚胎染色体检查(发生不可避免的流产时,清宫时取胚胎绒毛送检染色体,需要新鲜绒毛组织)。
  ●男方精液常规检查(禁欲3~5天查精液)。
  ●卵巢功能检查:基础体温测定、子宫颈黏液结晶检查、阴道脱落细胞周期性涂片、诊断性刮宫或经期取子宫内膜、垂体或卵巢激素测定。
  ●性激素及甲状腺激素检测:月经第3~5天抽血进行性激素测定,甲状腺激素检查不受月经周期影响。
  ●感染因素检查:TORCH(弓形虫、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梅毒螺旋体,随时抽血监测),支原体、衣原体等(非经期取宫颈黏液监测)。
  ●免疫因素检查:夫妻血型全套,抗A效价、抗B效价等,磷脂抗体,D-二聚体,精子抗体,子宫内膜抗体,透明带抗体,封闭抗体,独特型抗体等。
  ●输卵管通畅性检查: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术等。
  ●宫腔镜检查:可了解有无子宫畸形、息肉、粘连或黏膜下肌瘤等,还可进行简单的治疗手术。
  误区解析
  误区1:不孕不育是女人的事情。
  专家解析:由于长期受旧观念影响,现今还是有些人认为生不了孩子就是女人的事。其实,治疗不孕不育,夫妻必须共同检查、密切配合。因为造成不孕不育的原因非常复杂,不孕不育症不是简单的一种病,而是多种疾病的综合表现,男女各方均有几十种病因,而治疗的关键在于先要找准致病原因。只有夫妻双方共同进行相关专业检查,明确了病因,才能达到迅速有效治疗的目的,不走弯路。
  误区2:就医时不遵守医生约定的时间检查、治疗,看自己方便时间而定。
  专家解析:不孕不育症患者就医时,检查和治疗过程非常漫长,患者一定要坚持,而且有些检查要在特殊时间进行,如:女性性激素的检测要在月经第3~5天进行,男性精液检查需禁欲3~5天。在这漫长的过程中,病情有可能会发生变化,医生又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调整治疗方案,因此患者一定要严格按照医生约定的时间到医院检查、治疗。
  TIPS:不孕不育原因复杂多样
  引起不孕不育的病因多而复杂,男女方均有几十种病因。男性的主要原因有精液异常、生精障碍、输精受阻、射精障碍等。女性的主要原因有:生殖道畸形、阴道炎症、宫颈疾病、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瘤、输卵管不通、卵巢早衰、多囊卵巢、卵巢肿瘤、内分泌失调、免疫因素、染色体异常等。
  2.“悔丁”族
  黄荷凤
  特征:曾经的“丁克”族,以前不要孩子,大龄时后悔了,想要孩子却难如愿。
  故事
  42岁的张先生和40岁的李女士,一个是外企高管,一个是网站主管。年轻时,李女士一直不想要孩子,那时的张先生忙事业,心存理想,满怀激情,对妻子的“丁克”想法并不反对。因为“丁克”,他们省掉了寻常人生中的大多家务事,尽情享受二人世界,好不潇洒;因为“丁克”,李女士仍保持着青春的容貌、苗条的身段,享受着时尚、小资的生活,每当看到同龄人生育后走样的身材、邋遢的妆容,她总是暗自庆幸自己的选择。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问题接踵而至。眼看儿媳年近40,公婆着急了,经常催着要“抱孙子”,李女士只得天天“玩失踪”。而张先生也拗不过父母的唠叨,尤其是看到同事可爱的女儿,让他好生羡慕。不想再让别人胡乱猜测,也不想再看别人异样的眼神,更因为自己身上寄托着父母传承“香火“的责任,夫妻终于达成共识,决定“封山育林”。想“回归”,这条路却不好走。一直以为怀孕很简单,可李女士过了最佳生育年龄,要怀上孩子已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今,3年过去了,他们仍然过着二人世界。
  年龄是女性生育能力的最大敌人。20世纪90年代,女性多在25岁左右生育。现在10多年过去了,平均生育年龄往后推迟了至少5年,女性30多岁生孩子很平常。然而,从女性生理规律来说,生育能力最强在25岁,30岁后缓慢下降,35岁以后迅速下降,44岁以后87%的女性失去了受孕能力。女性的生育黄金期是24岁至28岁之间,而当今社会,这个年龄正是受就业问题、收入不稳定等各种问题困扰的时期,加上很多年轻人不愿要孩子、享受二人世界,因此加入 “丁克”一族。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环境的改变,不少“丁克”族的想法发生了变化,成了“悔丁“族。
  “悔丁”原因多种多样
  “悔丁”的原因多种多样,如:孩子是连接婚姻的纽带,生个孩子婚姻更幸福;当初“丁克”是一方的决定,随着时间的推移,另一方强烈希望要孩子;降低退休之后收入锐减、医疗支出上升给晚年生活带来的风险;希望晚年得到子女赡养,特别是万一生病需要子女长期护理等。“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数千年来,传宗接代的传统观念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根深蒂固。因此,“丁克”族很难成为全社会的生活潮流。但曾经有一段时间,着实吸引很多育龄夫妇,他们或嫌麻烦、或怕身材走样、或希望过两人世界的浪漫生活、或害怕承担养儿育女的责任,立志做新潮的“丁克”族。而现在,这些曾经被人议论为“没有生育能力”,或者被指为“个人享乐主义者”“绝代佳人”“行为怪异者”逐渐与社会趋同,走上了“悔丁”之路,但这条“回归”的路依然难走,因为孕育宝宝已经变得太难了。   “悔丁”需趁早
  鉴于年龄、身体等因素的制约,早点“悔丁”更容易。女性的最佳生育年龄为23~33岁,超过35岁就算高龄,不仅不容易怀孕,还容易出现流产、畸形等风险。因为女性的卵子数量是从出生的时候就固定的,随着年龄增长,可用的卵子越来越少,卵巢功能和卵子的受精能力、质量都在下降,而要想孕育一个健康的宝宝,精卵都要健康。“丁克”多是企业白领,年轻时身心透支过度,一旦高龄,生育更为不易。原来是主动放弃生孩子,如今却生不成孩子。当“选择题”成为“必选题”,“悔丁族”带来的不仅是情感上的难以接受,还可能导致一系列社会问题。
  决定“丁克”要谨慎
  反观现在年轻人的婚育观,不少80后、90后在社会和家庭的温暖怀抱里长大,没有生育的想法,选择“丁克”。因为50后、60后、70后的祖辈和父辈们承受了过多的苦难,所以他们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再次承受这样的苦难,他们想尽办法创造好的生活条件,给孩子富裕的生活。因此,当这些80后、90后在面对婚姻和生儿育女的时候,他们不得不考虑自己的心理年龄和真实年龄的差距。
  或许有人说,“丁克”族只是众多生活方式中的一种,可以自由选择,也可以随时放弃。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悔与不悔,生与不生,只是个人的一种权衡与选择。但生育是有时间限制的,因此决定“丁克”时一定要想好:是否这辈子都不想要孩子?将来会不会后悔?对没有孩子的婚姻能幸福长久是否有充分信心?是否有足够的力量抵抗家庭的压力和世俗的眼光?
  3. “蹉跎”族
  李铮
  特征:年轻时以事业为重,不着急要孩子,认为即使年龄大了不容易怀孕也可借助辅助生殖技术来“搞定”。
  故事
  王先生今年40岁,妻子吴女士38岁,均事业有成。他们15年前在国外相识、相恋,步入婚姻殿堂。婚后1年,吴女士意外怀孕,但当时博士学业尚未完成,只好放弃了生育宝宝的计划。其后,夫妻二人全力为事业打拼,离多聚少,近5年到上海发展。生活、工作稳定后,生育摆上了日程,但尝试了2年也未能怀孕。检查发现,王先生有少弱精子症、精索静脉曲张,性激素略有波动。经3次人工授精,均未能成功,后改为试管婴儿。做第一次试管婴儿时,吴女士接受取卵后,王先生未能取出精液,只好接受手术取精,但因获取的胚胎质量差,还是失败了。半年后,王先生取精后冻存在上海市人类精子库,后来用冻存精子做了第二次试管婴儿,终于有了现在可爱的儿子。
  不少育龄夫妇婚后因事业所迫,把生育排在了后面,结果蹉跎了岁月,等到他们认为时机合适可以生育时,生育却变成了一件困难的事情。推迟生育时间以致最终不能自然生育的比例没有确切数字,大约占不孕不育的20%以上。推迟生育可能有利于家庭生活环境、生活条件的改善,比如会有车、有房、有积蓄,但会面临新的问题:难以怀孕,不得不求助于试管婴儿技术。
  3大“蹉跎”原因
  分析王先生与吴女士走上“蹉跎”生育路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因素。
  第一,生儿育女不着急,以事业为重。这种思路确实没错,每个新生命的诞生,也确实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与事业基础,但是生活与事业其实不矛盾。回顾我们自己出生时,物质条件非常贫乏,但不妨碍我们有幸福的童年。所以艰苦环境是孩子成才的最佳磨砺,给孩子金鼎玉食并非一定能给孩子幸福。
  第二,对辅助生殖技术盲目依赖,认为年纪大了也不要紧。这种观点认为,现在有试管婴儿技术,什么时候想生,就去医院做试管婴儿。其实,试管婴儿技术本身有风险,对子女有风险,对不孕不育夫妇也有伤害。而且,试管婴儿技术也不是“保险柜”,总的成功率也就是40%~50%。总有一半夫妇,钱也花了,罪也受了,但是仍然一无所获。
  第三,认为养孩子成本大、压力大。生育孩子确实需要付出,确实需要面临挑战,但新生命的到来,也会给家庭送来欢乐与动力。
  正在或准备“蹉跎”者4项注意
  王先生与吴女士的故事给我们许多启示,正在“蹉跎”或准备“蹉跎”的夫妇,应该从中吸取教训。
  首先,女性35岁是道坎。生育能力随年龄而下降,这是自然规律,谁也无法抗拒。一般地说,女性35岁以后生育能力下降一半,而男性相对下降较慢,但精子质量也随年龄增加、疾病增加而下降。所以女性生育不要晚于35岁,男性也应在40岁之前。若男性从事有放射性损害或高温环境工作的男士,应在精子受到伤害前,冷冻保存精子。
  其次,事业和生育要平衡发展。工作很重要,这是生活的前提。但生育并非需要万贯家财。当事业发展到一定时期,生活基本稳定,应为生育做好准备。比如居里夫人,她既获得事业成功,也养育了同样获得诺贝尔奖的女儿,可以说是事业与生育平衡发展的典范。
  第三,辅助生殖技术有时也很无奈。辅助生殖技术只能帮助一部分人,当年龄过大时,通过辅助生殖技术生育有时只能是梦想。因为有关卵子、精子、胚胎发育的机制,我们只了解其中一小部分,有许多生育奥秘人类并未掌握。所以不要把生育年龄拖得太晚,否则高科技也难圆生育之梦。尤其是面对卵巢早衰、无精子症,辅助生殖技术也很无奈。
  第四,当心被滥用辅助生殖技术,既耗费精力又浪费钱财。互联网时代,各种医院鱼龙混杂,大多数医院或医生都抱有治病救人的思想,但也有个别医院和医生为了利益,劝说患者滥用辅助生殖技术,有的医院甚至没有开展辅助生殖技术的资质。希望人们想借助辅助生殖技术圆生育梦想时,要获得正规医院专科医生的指导,避免滥用。
  TIPS:常用辅助生殖技术
  ●用丈夫精液进行人工授精技术:适用于男方精液质量下降,或夫妻一方存在抗精子抗体,或男方精子难以穿透女方宫颈黏液。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适用于男方精子活力下降或数量减少,以及女方输卵管不通。
  ●单精子卵胞浆注射技术:适用于男方精子极其稀少,或只能在睾丸、附睾找到精子,或体外受精失败。
  ●使用他人捐赠的精子或卵子:适用于男方没有精子或有遗传病不宜生育,或女方卵巢功能衰竭无法取到卵子。   4.“人流”族
  高芹 陈子江
  特征:反复人工流产导致不孕、宫外孕或怀孕后反复自然流产、早产。
  故事
  刘女士今年29岁,结婚3年,与丈夫陈先生已有6年的同居史。二人坐到我面前时,情绪低落,神色凝重。刘女士说,婚前因避孕不当,曾怀孕4次,均行人工流产,婚后开始计划要孩子,谁知不想要时挡都挡不住,想要时却不能如愿。婚后第1年怀孕2次,都于停经40~50天时出现阴道流血,随之流产。第1次没在意,第2次怀孕后在家休息了两个月,但没保住,最近2年索性怀不上了。说到这里,刘女士眼圈发红,声音哽咽。陈先生接过话头,急切地问:“我们到底是怎么回事?将来还能有孩子吗?”
  由此可见,他们面临两个问题,一个是反复自然流产,一个是不孕。这与刘女士婚前多次人工流产有直接关系。据统计,我国每年有1000余万例次人工流产,远高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而且在一些大城市,未婚人工流产数量逐年上升,重复人工流产的发生率高于50%,流动人口和高危人工流产的比例也越来越高。而有研究表明:流产次数越多,流产并发症和后遗症的发生率及继发不孕的发生率越高,人工流产4次以上不孕症发生率高达92.13%;在继发性不孕不育女性中,有88.2%的人做过流产手术;经历过重复流产的女性在正常生育时发生流产的几率是无流产史者的2.5倍,早产率是1次人流者的5.44倍。
  人工流产影响今后“孕路”
  人工流产是育龄期妇女最常见的手术,这一手术相对安全、简便,在我国有较严格的管理体制,也有较高的技术水平。但任何手术,不论大小,都不会是绝对安全的。人工流产是一种子宫腔内有创性手术,有术中、术后近期、术后远期并发症,除了最常见的致病菌感染造成输卵管粘连、影响输卵管功能外,还有子宫内膜受损,以及人们容易忽视的机体免疫、内分泌功能紊乱等。这些并发症是导致激发不孕、宫外孕以及怀孕后自然流产、早产的重要原因。在我的门诊中,这类患者不在少数。另外,重复人工流产对女性精神上的影响也不容忽视。手术前后的恐惧、焦虑以及对以后生育能力的担忧,使人最终处在一种危机情绪中。这种负性情绪会对神经内分泌及循环系统产生影响,加重身体方面的不适,形成恶性循环。
  人工流产不应成为避孕手段
  应当明确的是,人工流产只是避孕失败后的一种补救措施,而不是一种避孕手段。刘女士夫妇恰恰是把人工流产当成了一种避孕措施而进入了“自毁”一族,悔之晚矣。我国很多重复人工流产的女性都是在不采取避孕措施的情况下意外妊娠的,不采取避孕措施的原因是缺乏正确使用避孕方法的相关知识和缺乏避孕的积极性。刘女士夫妇的经历应对所有育龄男女有所警戒。
  有性行为就要避孕
  为了避免意外妊娠、人工流产带来的伤害,只要有性行为就应做好避孕措施。避孕是在保证身体健康和不损伤生育机能的原则下,运用科学的方法使妇女暂时不受孕。目前,有许多避孕方法可供选择,如口服避孕药、宫内节育器、避孕套等。选择适合自己的避孕措施,科学避孕,不仅是育龄女性的一种自我保护,更重要的是能够让年轻男女共同承担起对双方、对家庭和对社会的责任,让年轻人更加成熟地面对未来的生活,而不是让意外妊娠、人工流产以及后来有可能发生的习惯性流产、不孕为自己的人生抹上悲剧色彩。
  专家感言:刘女士夫妇的故事只是一个开始,而不是结尾,他俩还需在求医问药的道路上携手走一程。我们希望这样的故事尽量少发生,最好不发生。每年的9月26日是世界避孕日,已进入中国3年,我国也开展了一系列公益活动和宣传教育,包括启动“流产后关爱”项目,希望能提高育龄人群的避孕意识,促进人们对自己的性行为与生殖健康做出负责任的选择。
  
  5.“盼孕”族
  高彦 刘嘉茵
  特征:为优生加入“备孕”大军,过度关注怀孕这件事,结果产生巨大心理压力,导致压力性不孕。
  故事
  32岁的张女士嫁了一位成功男士,婚后辞职在家积极准备“造人”。有关助孕的书籍买了一大摞,每天还到育儿网站的“备孕”论坛学习、交流。但一年多时间过去了,一点怀孕的苗头都没有,每个月发现月经来潮,张女士就极其失望。慢慢地,婆婆的话变得不中听了,脸色也难看了,张女士只好每天在外面闲逛而不愿呆在家里,逐渐对过去喜欢做的事情如逛街、旅游、交友失去兴趣,睡眠状态也不太好。去医院做了几次检查,都没问题,医生建议她放松心情。现在,3年过去了,张女士的月经越来越不正常,排卵也出了一点毛病,医生建议她做了诱导排卵和夫精人工授精,治疗2个周期亦未孕。
  医生在和张女士的交流中,明显感觉她精神焦虑,心理压力很大。因之前的治疗失败,张女士强烈要求做“试管婴儿”,准备最后一搏。考虑到张女士没有任何不孕的病因,其轻微的排卵障碍可能是精神极度紧张,影响下丘脑-垂体-卵巢性腺轴的内分泌调节功能,最终影响了卵巢中卵泡的生长、发育、成熟和排卵的结果,故建议她暂时停止治疗,外出度假,权当是最后放肆地轻松消遣一次,等度假结束再给她做“试管婴儿”。最终,张女士接受了建议,和丈夫及几个好友一起自驾游,放下一切,全身心投入大自然的怀抱。没想到的是,度假结束后,张女士就怀孕了。
  “备孕潮流”导致紧张心理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较以前明显加快,不少职业女性工作压力很大,还有的是家中老人“抱孙”心切,不断催促甚至施加压力,年轻夫妇们将原本结婚生子这些在自然不过的事情当成工作计划严密设计起来,规定自己何时怀孕、何时生产,甚至连生男生女也是重点规划项目。同时,因为大多数家庭还是独生子女计划,因此把全部希望都押在这个唯一的孩子身上,决不能有任何闪失,连未来孩子的智商也成了设计项目。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许多年轻女性孕前就进入育儿网站的备孕论坛和网友讨论,建立备孕“小楼”、记录备孕“日记”、报告备孕“进展”、交流备孕故事和经验等等,忙得不亦乐乎,将查询到的任何一条自认为有用的信息,不管是否正确,都严格执行,而且全家总动员制定怀孕计划表。如果到了规定时间没有受孕,再加上身边亲朋好友的过分“关切”,当事人就会出现焦虑情绪。如果数次试孕失败,部分女性会产生失落、压抑、震惊、否认、愤怒、内疚、孤独等不良情绪,甚至在这种沉重的打击下精神崩溃。   精神因素影响受孕成功率
  研究表明,女性的紧张情绪刺激中枢的传入神经通路,可激活下丘脑-垂体神经细胞,影响性腺激素的分泌,从而抑制卵巢排卵。没有排卵,当然就不能怀孕,而越是紧张就越难怀孕,因此形成恶性循环。前面提到的张女士就是典型的压力性不孕。
  精神因素是导致不孕的一个重要原因,研究证实:与心情平静的女性相比,过于焦虑的女性更难怀上孩子。有一项研究是将16名年龄在20~35岁、因紧张引起月经不调的女性分成两组,一组进行观察,不接受治疗,另一组接受20个星期的“认知行为疗法”。“认知行为疗法”是一种医生以交谈方式教授如何缓解紧张状态的心理治疗方法。难以置信的是,接受治疗的女性中,80%的人开始再次排卵,而那些接受观察的女性只有25%的人开始排卵。
  生活中,当紧张的情绪自然消除,内分泌活动恢复,排卵回归正常,很快就怀孕的事例并非少见。如:有些长期不孕的女性领养了一个孩子,结果不久自己就怀孕了,实际原因可能就是抚养孩子过程中注意力转移,母爱释放,不孕的压力缓解了,怀孕机会就增加了。
  “造人”不能急于求成
  性生活规律的正常夫妇,一个月的怀孕机会平均只有20%左右,三个月为40%左右,半年只有60%左右,一年是80%~90%。因此,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在自己规定的时间段内如期怀孕的,短期不孕也不代表真正有问题。对于怀孕一事,我们不应该急于求成地去“盼“,而是要调整好心态耐心等待。同时,家人也要理解“盼孕”族,不要过多地干预和过问,否则会无意中给她们增加思想负担,造成精神压力。
  6.“盲医”族
  王凌 李大金
  特征:病急乱投医,为治疗不孕不育盲目就医,花了很多冤枉钱,越治越“不孕”。
  故事
  林女士和丈夫结婚8年,一直未能生育。多年来,夫妻二人辗转于全国多家医院寻医问药,反复做过很多检查,吃了很多药,也吃过不少偏方,但都没有效果。后来,看到电视广告中有一家“实力雄厚”的“知名”不孕不育专科医院,林女士和丈夫又慕名而去。在医生的建议下,他们开始进行试管婴儿治疗,结果做了7次都未能成功。一次次检查、一次次治疗,各种费用前前后后已花了数十万元,结果带来的却是一次次失望。现在,近乎绝望的林女士很迷茫,不知道下一步还要不要继续到处求医。
  像林女士夫妇这样因不孕不育辗转就医、花很多冤枉钱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对于治疗不孕不育,他们太着急了,病急乱投医,盲目找偏方,频繁换医院。有的到不正规的医院进行不规范的治疗,而这样的治疗往往起不到好的治疗效果,反而导致或加重不孕不育,甚至使原本可以治疗的不孕不育失去了治疗机会。
  治疗不孕不育,正确的做法是首先应该选择专业的医院,坚持进行科学、规范、系统、有针对性的检查治疗,而且一定要夫妻同查同治。只有找出问题出在哪一方,才能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案。否则盲目就医,只能是给自己带来经济、精神和时间上的巨大损失。
  盲目就医原因医患双方均有
  不孕不育患者盲目就医,有其自身原因,也有社会和医疗机构等方面的原因。
  首先,患者自身压力大,求子心切,因此盲目求医用药,既浪费了时间又浪费金钱,关键是错过了重要的治疗时机。
  其次,一些患者文化知识水平有限,在各种媒体和广告宣传的影响下,对医学知识一知半解,最容易受某些医院、诊所和某些医生的误导,或受虚假广告的误导,而盲目就医。如:有些民营医院利用患者心理,以挣钱为目的,在没有搞清病因的情况下,先开一堆检查,百般劝诱患者买药,甚至一个医生几个“导医”,阻止患者之间交流;有些医生只推荐自己擅长的或经济效益最好的治疗方案,甚至胡编一些所谓先进的疗法,只为骗取钱财。
  再次,有些基层医院水平不够,不能够给患者正确的就医指导。同时,也有一些妇产科医生因经济原因不愿意将患者转诊给“对口”的治疗不孕不育的医生。
  求医也要掌握主动权
  患者必须科学认识不孕不育和辅助生殖技术的实施过程及风险,消除从朋友或传媒中得到的错误信息,并利用这些科学知识来识别真假医院、真假医生,在治疗过程中掌握主动权。这样,才能避免盲目就医,争取最佳治疗时机,节省费用。
  ●要求明确诊断 不孕不育往往是男女双方许多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通过双方全面检查找出原因,是治疗的关键。检查结束后,医生应该最终给出一个明确的诊断。 如果医生不能确诊,只是抱着“试着治,不行再换方法”的态度来为你治疗,那他多半对治疗你的病没有任何帮助,相反,还会贻误治疗时机。
  ●拒绝过度服务 就医过程中应冷静判断,在没有明确诊断的前提下,不能接受所谓的万能治疗。
  ●要求知情选择 针对每一种病因,一般都有几种治疗方案可供选择。患者应要求医生提供所有可行的治疗方案,以便选择最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案。
  结束语:
  目前,不孕不育症是全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问题,繁衍后代这项人类最根本的能力受到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不孕不育患者的绝对人数和相对人数都在增长,中国的增长速度是最快的,而不孕不育诊疗技术相对还比较薄弱。在我国,生育危机已经生根发芽,今后,“不孕潮”将愈加汹涌。
  为了应对生育危机,不孕不育大军中,“体虚”族需及早同时到专科医院进行彻底检查,及时采取安全、高效的方式治疗,“悔丁”族、“蹉跎”族、“自毁”族、“盼孕”族、“盲医”族等人为因素引起不孕不育的,要趁早针对自身问题,科学规范地就医。而有以上这些人为因素倾向的潜在不孕不育人群,要从他们身上吸取经验教训,预防不孕不育的发生,求医路上少波折。(李大金)
  TIPS
  做人工流产建议到PAC门诊
  为了给“人流”大军“减员”,避免和减少重复流产的发生,近年来,中华医学会计划生育学分会一直积极倡导在我国推行流产后关爱(PAC)项目,在医院设立PAC门诊。
  PAC是一种标准化的医疗服务流程,通过一系列的服务,向大众尤其是接受人工流产手术的患者宣传避孕知识、落实有效的避孕方法。PAC的核心成分包括流产并发症的医疗服务、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流产后咨询服务、流产后社区服务以及流产后生殖健康综合服务。在PAC体系中,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其关键点在于四个方面:强化“立即避孕”的意识、知情选择合适的避孕方法、立即落实避孕措施和坚持正确使用。据统计,在全面实施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的国家中,人工流产率下降了25%~50%。
  中华医学会计划生育学分会主任委员程利南教授提醒广大育龄女性:流产实属被动,避孕获得主动;如果发生了意外妊娠,也不要惊慌,应该尽快到正规医院就诊,最好到PAC门诊,进行人工流产后应在医生指导下及早采取适当的避孕措施,避免再次意外妊娠,让人工流产只此一次。
其他文献
读者咨询:   我是一名白领女性。前段时间单位体检,结果在B超检查时,发现一侧有卵巢囊肿。体检报告上建议进一步复查。第二天,我就去一家医院就诊,医生认为卵巢囊肿较大,可能需要考虑手术。我并没有这方面的心理准备,就打算再拖一拖。我看了些妇科的医学书籍,自己买了点抗炎的中成药口服。过了一段时间后,我又去医院复查B超,结果这次并未发现囊肿。这是怎么回事呢?卵巢囊肿去哪里了?        
TA的擅长  皮肤病、性病中的疑难重症:大疱性皮肤病如天疱疮、类天疱疮,过敏性皮肤病如皮炎、湿疹,性病的诊断与治疗。  TA的线上咨询(以下均为咨询意见,仅供参考)  这些皮肤问题不用处理  老年人身上发红点是怎么回事?  患者咨询:我妈妈51岁,上半身(主要分布在背部及胸部以下)近2年陆续长出如图的红点,不痛不痒。请问这是什么,需要治疗吗?  回答:这是老年性血管瘤,属于老年性皮肤改变,在老年人
糖尿病足病是严重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最常见的表现形式是在糖尿病神经病变、下肢血管病变的基础上,足部发生溃疡、感染甚至坏死,许多患者因此而失去了足趾、下肢甚至生命。在全球,平均每20秒钟就会有一个糖尿病患者因足病而截肢。我国的糖尿病患病率高达10%~11%,一项对三甲医院的调查研究表明:糖尿病足病较以往更为常见,更为严重;因慢性溃疡而住院的患者中,糖尿病引起的足与下肢慢性溃疡占首位。  在许多人眼里
生活实例  得知自己怀上了宝宝,财务总监林女士的内心可谓五味杂陈,开心的是自己终于可以做妈妈了;烦恼的是自己最近一直在为收购计划加班,害怕高强度的工作负荷会让宝宝发育不好;而最焦虑的是如果向人事部报告自己怀孕后,会不会被调岗降薪……想到自己打拼了将近10年才坐上了总监的位置,生完宝宝后,就可能被比自己年轻许多的人领导,林女士内心越发矛盾。  心理医生的话  职场的“准妈妈”在知道怀孕的消息后,大多
生活实例  近两年,34岁的小张经常“感冒”,晨起感觉鼻痒,然后开始打喷嚏、流涕,并伴有鼻塞。到医院就诊,医生诊断为“过敏性鼻炎”,给小张处方了鼻用糖皮质激素,嘱他每天早晨喷鼻。小张喷了几天药,鼻部症状缓解。由于担心激素的副作用,小张主动停药,结果,几天后鼻部症状再次出现。究竟是继续停药,还是再次用药,这令小张很纠结。其实,这种现象比较普遍,主要是对鼻用糖皮质激素缺乏了解,存在认识误区。  鼻用激
鸡汤以其特有的浓郁香味和食疗效果受到大家的广泛欢迎,所以很多人喜欢炖煮一锅鸡汤慢慢饮用,且普遍认为“炖煮的时间越久,鸡汤的营养越好”。很多餐厅也推出招牌菜“慢火久熬母鸡汤”。鸡汤浓郁固然好,可这其中的营养究竟有多少?  鸡汤有没有营养?  鸡肉煮熟后,一些水溶性成分溶解到鸡汤中,所以鸡汤除含有脂肪、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素外,还含有肌凝蛋白原、肌肽、肌酐和嘌呤碱等营养物质。鸡骨溶出物也较为丰
近日,南非和英国的研究者在南非发掘出的古人类化石中发现了迄今最早的人类癌症“病例”。研究者在一个170万年前的古人类化石的脚上发现了骨肉瘤。骨肉瘤是一种非常危险的癌症,在现代多发生于8~25岁年轻人中。同时,研究者还发现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肿瘤患者”。在一个200万年前古人类儿童的化石中,研究者发现其腰椎患有良性肿瘤。通常观点认为,肿瘤(包括癌症)是一种现代病,但新的发现证明肿瘤自古就已有之。医学
王丽云#合理膳食  本刊记者 王丽云  谈到健康生活,人们最关心的莫过于饮食了。在上海市各村居委的健康自我管理小组活动中,合理膳食的主题弹奏着健康宣教的主旋律。其实,简单地传播知识点很容易,难的是如何让过程更有趣、结果更喜人。针对普通市民,特别是郊区、农村文化程度较低的老年人,怎样让大家愿意学、学得会、做得到,的确需要花费一番功夫,精心设计课程。  在上海市松江区车墩镇长溇健康自我管理小组,来自车
近年来,以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为代表的妇科恶性肿瘤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严重威胁女性健康。众所周知,决定恶性肿瘤预后的关键因素在于能否早发现、早治疗。而要达到这一目标,坚持定期体检,一旦出现“报警”症状,及时就医,就显得尤为重要。然而遗憾的是,在现实生活中,不少女性朋友因为害怕、害羞或怕麻烦,轻易放弃了体检,或因为体检项目“不对路”而错过了发现和干预肿瘤的最好时机,抑或是因为对肿瘤发出的“预警
生活实例 68岁的陈阿婆平时身体较好,很少去医院看病,从不测量血压,也未发现过血压升高。前天晚上,陈阿婆生气后突感心慌、头晕、恶心,家人赶忙将她送往附近的医院,护士测量血压为180/90毫米汞柱,医生给她含服了一片硝苯地平普通片,20分钟后,陈阿婆的血压开始下降,1小时后测血压90/50毫米汞柱,出现面部苍白、胸闷、视物不清、烦躁不安、心动过速、四肢冰冷。陈阿婆家人紧急将她转到某三甲医院,经心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