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类人慎用硝苯地平普通片

来源 :大众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shgu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活实例 68岁的陈阿婆平时身体较好,很少去医院看病,从不测量血压,也未发现过血压升高。前天晚上,陈阿婆生气后突感心慌、头晕、恶心,家人赶忙将她送往附近的医院,护士测量血压为180/90毫米汞柱,医生给她含服了一片硝苯地平普通片,20分钟后,陈阿婆的血压开始下降,1小时后测血压90/50毫米汞柱,出现面部苍白、胸闷、视物不清、烦躁不安、心动过速、四肢冰冷。陈阿婆家人紧急将她转到某三甲医院,经心内科医生快速输液抢救后转危为安。医生说,陈阿婆不应口服硝苯地平片,而是服用珍菊降压片甚至少量安定类镇静剂,可使血压平稳下降;或密切观察血压,而不是着急使用降压药。
  4类人慎用硝苯地平普通片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高血压科教授 郭冀珍
  硝苯地平普通片是近50年来常用的降压药,被人们称为“黄药片”“心痛定”,是一种有效的短效降压药,起效快,仅20分钟即有效;维持时间短,4~8小时作用消退。硝苯地平普通片具有强烈的扩血管作用,可导致患者出现面部潮红、头痛等症,同时,它还具有激活交感神经的作用,可引起心悸(伴有或不伴有心动过速)、失眠等症。据此,下列4类人群应慎用短效硝苯地平普通片。
  1.血压轻中度升高的老年患者 ???老年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差,血压波动较大。当情绪激动、劳累或气候寒冷,血压会有所上升。对初发的老年患者反复测压会加速其紧张,致使血压忽高忽低。若此时自作主张服用硝苯地平普通片降压,即使只服1片也会发生过度降压效应,甚至可能由170~180/90~100降到80/50毫米汞柱,造成“覆水难收”的危险局面。
  2.平时不常看病的老年人 ???平时不常去医院看病的老年人,突然到了医院,看到穿白大衣的医生,无形中有一定的心理压力,在医生测血压时会发生一种假性高血压——白大衣高血压,回家后自测血压又正常了。这种白大衣高血压常见于老年初发高血压患者或者血压正常的老年人。此时,应密切观察血压,谨慎使用降压药,尤其是短效硝苯地平普通片。
  3.中青年高血压患者中青年高血压患者大多工作或生活压力大,生活方式无规律,交感神经处于极度兴奋状态。发现血压升高后,如服用短效硝苯地平普通片,会进一步加剧交感神经激活,不仅降压效果不好,还会诱发心动过速,甚至发生心绞痛等严重后果。
  4.中年女性更年期前后的中年女性大多处于内分泌调节不平衡、自主神经调节功能紊乱状态,交感神经兴奋性容易升高。有的女性患者服用短效硝苯地平普通片,如一天三次,一次1~2片后,可出现交感神经激活,表现为明显的面部发红、心动过速、失眠、下肢水肿等症状,影响生活质量。
  需要说明的是,硝苯地平普通片价格低廉,降压疗效比较好,在我国广大农村及居民中使用较广泛。但是,由于硝苯地平普通片是短效制剂,降压作用快而持续时间较短,长期断断续续服用易引起血压忽高忽低,对血管壁造成损害,时间长久反会发生全身血管硬化。因此,目前主张长期服用降压药的患者最好选择长效降压药。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调整使用降压药的种类和服药时间。目前公认,硝苯地平普通片可用于高血压紧急状态用药,或只是配合长效降压药而作为医生进行个体化降压治疗的一种选择。
其他文献
菊春生夏茂,秋花冬实,饱经霜露,备受四时之气,叶枯不落,花槁不谢……  《神农本草经》说菊花“轻身、耐老、延年”,是上品;久而久之,菊花就成了长寿的同义词。人到老年,喜欢与菊作伴,陶冶情操,养生延年。清代郑板桥就写了一副对联“青菜萝卜糙米饭,瓦壶井水菊花茶”,这副对联透露了郑板桥的养生原则,推崇恬淡虚无,回归自然,淳朴简洁,平平淡淡。他还特别咏颂菊花:“南阳菊水多耆旧,此是延年一种花,八十老人勤采
读者咨询:   我是一名白领女性。前段时间单位体检,结果在B超检查时,发现一侧有卵巢囊肿。体检报告上建议进一步复查。第二天,我就去一家医院就诊,医生认为卵巢囊肿较大,可能需要考虑手术。我并没有这方面的心理准备,就打算再拖一拖。我看了些妇科的医学书籍,自己买了点抗炎的中成药口服。过了一段时间后,我又去医院复查B超,结果这次并未发现囊肿。这是怎么回事呢?卵巢囊肿去哪里了?        
TA的擅长  皮肤病、性病中的疑难重症:大疱性皮肤病如天疱疮、类天疱疮,过敏性皮肤病如皮炎、湿疹,性病的诊断与治疗。  TA的线上咨询(以下均为咨询意见,仅供参考)  这些皮肤问题不用处理  老年人身上发红点是怎么回事?  患者咨询:我妈妈51岁,上半身(主要分布在背部及胸部以下)近2年陆续长出如图的红点,不痛不痒。请问这是什么,需要治疗吗?  回答:这是老年性血管瘤,属于老年性皮肤改变,在老年人
糖尿病足病是严重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最常见的表现形式是在糖尿病神经病变、下肢血管病变的基础上,足部发生溃疡、感染甚至坏死,许多患者因此而失去了足趾、下肢甚至生命。在全球,平均每20秒钟就会有一个糖尿病患者因足病而截肢。我国的糖尿病患病率高达10%~11%,一项对三甲医院的调查研究表明:糖尿病足病较以往更为常见,更为严重;因慢性溃疡而住院的患者中,糖尿病引起的足与下肢慢性溃疡占首位。  在许多人眼里
生活实例  得知自己怀上了宝宝,财务总监林女士的内心可谓五味杂陈,开心的是自己终于可以做妈妈了;烦恼的是自己最近一直在为收购计划加班,害怕高强度的工作负荷会让宝宝发育不好;而最焦虑的是如果向人事部报告自己怀孕后,会不会被调岗降薪……想到自己打拼了将近10年才坐上了总监的位置,生完宝宝后,就可能被比自己年轻许多的人领导,林女士内心越发矛盾。  心理医生的话  职场的“准妈妈”在知道怀孕的消息后,大多
生活实例  近两年,34岁的小张经常“感冒”,晨起感觉鼻痒,然后开始打喷嚏、流涕,并伴有鼻塞。到医院就诊,医生诊断为“过敏性鼻炎”,给小张处方了鼻用糖皮质激素,嘱他每天早晨喷鼻。小张喷了几天药,鼻部症状缓解。由于担心激素的副作用,小张主动停药,结果,几天后鼻部症状再次出现。究竟是继续停药,还是再次用药,这令小张很纠结。其实,这种现象比较普遍,主要是对鼻用糖皮质激素缺乏了解,存在认识误区。  鼻用激
鸡汤以其特有的浓郁香味和食疗效果受到大家的广泛欢迎,所以很多人喜欢炖煮一锅鸡汤慢慢饮用,且普遍认为“炖煮的时间越久,鸡汤的营养越好”。很多餐厅也推出招牌菜“慢火久熬母鸡汤”。鸡汤浓郁固然好,可这其中的营养究竟有多少?  鸡汤有没有营养?  鸡肉煮熟后,一些水溶性成分溶解到鸡汤中,所以鸡汤除含有脂肪、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素外,还含有肌凝蛋白原、肌肽、肌酐和嘌呤碱等营养物质。鸡骨溶出物也较为丰
近日,南非和英国的研究者在南非发掘出的古人类化石中发现了迄今最早的人类癌症“病例”。研究者在一个170万年前的古人类化石的脚上发现了骨肉瘤。骨肉瘤是一种非常危险的癌症,在现代多发生于8~25岁年轻人中。同时,研究者还发现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肿瘤患者”。在一个200万年前古人类儿童的化石中,研究者发现其腰椎患有良性肿瘤。通常观点认为,肿瘤(包括癌症)是一种现代病,但新的发现证明肿瘤自古就已有之。医学
王丽云#合理膳食  本刊记者 王丽云  谈到健康生活,人们最关心的莫过于饮食了。在上海市各村居委的健康自我管理小组活动中,合理膳食的主题弹奏着健康宣教的主旋律。其实,简单地传播知识点很容易,难的是如何让过程更有趣、结果更喜人。针对普通市民,特别是郊区、农村文化程度较低的老年人,怎样让大家愿意学、学得会、做得到,的确需要花费一番功夫,精心设计课程。  在上海市松江区车墩镇长溇健康自我管理小组,来自车
近年来,以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为代表的妇科恶性肿瘤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严重威胁女性健康。众所周知,决定恶性肿瘤预后的关键因素在于能否早发现、早治疗。而要达到这一目标,坚持定期体检,一旦出现“报警”症状,及时就医,就显得尤为重要。然而遗憾的是,在现实生活中,不少女性朋友因为害怕、害羞或怕麻烦,轻易放弃了体检,或因为体检项目“不对路”而错过了发现和干预肿瘤的最好时机,抑或是因为对肿瘤发出的“预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