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孀秋叹 凄惶欲绝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ra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前:
   播放宋祖英演唱的《声声慢》,搭配课件循环播放。(课件内容:李清照词《减字木兰花》《一剪梅》《声声慢》,及李清照个人背景)
   导入:
   师:上课!
   生合:老师好!
   师:在优美的旋律中,让我们一起进入对李清照《声声慢》的学习。大家都知道,李清照是一个伟大的词人,而且是一个伟大的——(生:女词人。)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中,在以男权为主的社会中,李清照能够在中国文学史乃至中国历史上留下如此浓墨重彩的一笔,离不开她惊天的才华,离不开一首首情感真挚内容丰富的诗词。今天,就让我们通过《声声慢》这阕词一起走进李清照,走进她的多愁善感。
   预习情况点评
   师:首先,老师点评一下大家在预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预习学案在问题导入中设置了一个错别字,你找见了吗?
   生:没有。(零星声音“阙”)
   师:有同学找见了。看一下三que词的que,问题导入里写的是哪一个字?
   生:“宫阙”的“阙”。
   师:对。那么一què词的què是哪一个què?
   生:里面是kuí。
   师:那叫“kuí”吗?(生:“葵花”的“葵”没有草字头。)天干之一,guǐ。我专门在学案上设置了这么一个错误,相信以后,这个字你应该不会再错了吧?
   生合:嗯——(左侧副板书1宫阙/一阕词)
   师:好。第二,在导学案中有一篇美文,三个地方加粗画了横线,成语,你查了吗?
   生:查了。
   师:声音不小。我在翻看预习作业的时候数了数,有六个同学查了。我想说,语文学习在一点一滴之间,不是只有上课老师讲的东西才需要学习,生活中你觉得有必要学习的东西都去学习,你的语文素养自然会得到提高。语文和生活是息息相关的,时时刻刻都有学习语文的机会。(左侧副板书2成语学习点滴)
   这是我要强调的两点关于学习习惯的问题。接下来,具体的题目中,第一题,大家对于三首词的赏析都非常到位;第二题,概括内容,也干得非常漂亮!我们再梳理一下,请看课件,及时整理自己的笔记。南渡前有同学写得不太全面,只写到爱情的甜蜜。
   李清照,婉约派代表。
   創作以南渡为界分前后两个时期。
   南渡前:描写少女、少妇时期的生活,闺怨相思离愁,富有生活情趣,风格清丽婉转。
   南渡后:反映战乱下的痛苦生活,感时伤怀,怀旧(故人、故国)思乡,风格哀婉凄凉。
   师:关于学案中给大家的这三阕词(《减字木兰花》《一剪梅》《声声慢》),关于第一首《减字木兰花》的情感,有同学写的词语中我看到一个“娇嗔”,太妙了,用得特别漂亮!大家可以积累一下。现在我有一个问题要问,是什么造成了李清照诗歌内容和情感的显著变化?(左侧副板书3娇嗔)
   生:生活经历、人生际遇。
   师:对。在阅读、赏析诗歌的时候,有一个方法我们是一定不能忘记的。叫——(生:知人论世。)“shì”怎么写?
   生:“世界”的“世”。(右侧板书 知人论世)
   师:要看诗人的生平、所处的时代,赏析诗歌时知人论世的方法一定不能忘记。李清照的生平不用再说了吧。课前配乐切换中的PPT上写得很清楚了。
   朗诵体悟情感
   师:接下来,我们正式开始对《声声慢》的赏析。我要检查大家第三项预习作业的完成情况。朗诵,你准备了吗?现在我把背景音乐播放出来,大家可以重新找找感觉,酝酿一下。(放音乐,学生自由朗诵)
   师:谁来朗诵一下,我提供三次机会。
   生1:老师请重新放一下音乐。(朗诵,生热烈鼓掌)
   师:(点评)柳××是吧?有两个地方处理得特别好:第一,声音的抑扬顿挫;第二,有几处比如“正伤心”进行了一个颤音的处理,在表达悲伤的情感时,我们可以这么来处理抒情。好,第一次机会用掉了。第二次机会?
   生2:(朗诵,其余学生热烈鼓掌)
   师:(点评)如果说柳××有一个慢的顿挫的处理的话,那么这位同学有一个快的处理“晚来风急”。语速慢的时候容易读出悲伤的感觉,但语速快如果处理得当的话,同样有这种效果。还有刚才所说颤音这位同学也处理得很好。最后一次机会?朗诵时同学们还是有些拘束,大家尽情放开朗诵。
   生3:(朗诵,生更为热烈地鼓掌)
   师:在艺术技巧的处理方面,张××进行了一个——(生:重复。)对,重复的处理。那除此之外,你们为什么报以热烈的掌声呢?
   生合:很有情感。
   师:对,特别有情感。咱们前两位同学是拿着课本来朗诵的。我刚才为什么一直走到张××跟前呢?我发现他没看书,我观察他的表情,不能说是特别陶醉吧?但肯定是特别投入。在朗诵诗歌的时候,语言技巧、艺术处理固然是要有的,但最重要的两点:第一,你对这首诗的理解,你对这首诗情感的把握,你看到的文字怎么用你的声音把它们表现出来。第二,你必须要放得开。像之前柳××,我就觉得他还是没有放开。他在迎新晚会上的那一句“呼伦贝尔大草原哪!”(模仿学生表演时腔调,生笑)那次放得开,这次就略有差距了。好,我们一起来朗诵一下,吸取刚才几位同学的优点。
   生集体朗诵。
   诗歌赏析(直接抒情中叠词的使用,间接抒情中意象的使用,情感内涵分析)
   师:大家读得很不错!接下来,回答问题,如果用一个字来概括这首词的情感的话,你选的是——
   生:(异口同声)愁。
   师:第二个问题,作者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愁情的?大家可以回想一下,你们老师之前讲过的抒情方式。首先有——    生:直接抒情。
   师:直接抒情我们又称之为——
   生:直抒胸臆。
   师:好,你能找出词中直抒胸臆的句子吗?
   生: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正伤心;凄凄惨惨戚戚;憔悴;独自。
   师:“寻寻觅觅”呢?是吗?无法辨别?我们来分析一下。寻觅,找,那么女词人在找什么呢?
   生4:我觉得有两点。一是找和丈夫一起度过的甜蜜生活,二是曾经繁荣的国家、安定的社会生活。
   生5:回想自己之前的一种生活,是对之前事情的一个回忆。
   生6(两生同时站起):我觉得是一种茫然。丈夫去世,国家破亡,过去的种种都逝去啦,词人有一种茫然。
   师:好,另一个同学呢?一样的?好,还有同学要说吗?除了“过去的东西”,李清照想找的还有别的吗?我来说说我的看法。比如说我现在就是李清照,我在这院子里,寻寻觅觅,找啊找,其实我也不知道我在找什么,或许,有过去美好的生活,有过去和丈夫甜蜜的爱情,有过去家庭中温暖的生活,有之前安定的宋王朝的生活,或许,也有点别的吧,我也不清楚我在找什么。总而言之,我是要找点东西出来。大家觉得我这个想法怎么样?
   生:嗯。
   师:大家刚才说得都对。读诗,就是一个交流的过程,没有严格意义上的谁对谁错,只要言之有理就是可以的。我要问第二个问题,她要找的找见了吗?
   生:没有。
   师:怎么看出来的?
   生:冷冷清清。
   师:好。“寻寻觅觅”写了词人的一个状态。刚才这位同学说的——
   生:茫然。
   师:对。还能换成别的词吗?嗯,迷惘、失落,可以。能加成四个字吗?
   生:怅然若失。
   师:对。怅然若失,是不是很合适?一种朦胧的难以言说的怅然和孤独,怅然若失。大家随时注意去积累鉴赏诗歌所用的术语。怅然若失、心神不定、迷茫、迷惘、怅惘,都是可以的。“冷冷清清”又是说的什么呢?
   生:环境。
   师:对,环境。可以说是环境,还可以是——
   生:内心。
   师:对。环境的冷清和内心的冷清。换一个词的话,可以说是环境的冷清和内心的孤单,或是寂寞。“凄凄惨惨戚戚”又怎么理解,要找点什么却什么也没有找见,冷冷清清,已经很凄慘了,还不够,凄凄惨惨,这还不够,又加了戚戚,凄凄惨惨戚戚。大家仔细来体味这十四个字营造出的情感。三个词语,分别是从动作、环境、感受上来谈的。我要再问一个问题,这几个字有什么特点?
   生:叠词。
   师:好,我接着再问,叠词在这里的使用有什么作用?(生思考不语)我们在《荷塘月色》中是学过叠词的,“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是吧?叠词有什么作用。
   生:节奏感、韵律感。
   师:第一点,就叠词本身而言,我们要答到——对,节奏。在韵律上,或说在音韵上,有一种朗朗上口的和谐的美感。只答这个就可以了吗?还有什么作用?
   生:情感。
   师:对,情感。叠词的作用,两点必须体现,第一,音韵上,第二,情感上。那么在这里,情感上是——
   生:情感层层递进。
   师:情感层层递进,没错,没了吗?使她什么样的情感层层递进?对,把这些写进来,孤单的、孤独的情感层层递进。好,再说到《荷塘月色》,情感上的作用是什么?不记得原文啦?曲曲折折的……(教师背诵本段),作用是什么?
   生:描写事物。
   师:描写什么?对,荷塘,描写了月光下的荷塘的——(生:美。)表达了作者——(生:对荷塘的喜爱。)叠词的作用,明白了吧?《声声慢》中叠词的使用,使得音律徘徊婉转,感情上层层递进,全词顿挫凄绝,如泣如咽。定下了全词悲苦愁绝和哀婉、凄凉、愁苦的基调。注意积累术语。
   师:好。除此之外,另外几个词,憔悴、伤心、独自,已经很直白了,不需要解释了吧?最后一句“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我们放在最后。我要问的下一个问题是:除了直抒胸臆之外,还有的抒情方式是——
   生:间接抒情。
   师:那么间接抒情在这首词中是如何表现的?
   生:借景抒情。
   师:这篇文章的景,是作者写了很多的——
   生:意象。
   师:好。有哪些意象?
   生:酒、风、雁、黄花、梧桐、细雨。
   师:第一个,酒。酒在古诗词里出现是非常多的,比如“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酒一般是用来——对,消愁。《声声慢》里也是这样,那么我要问了,你怎么理解“淡酒”二字?
   生7:我觉得“淡酒”是和她的愁是相对的。她的愁太厉害了,所以酒就淡了。
   师:太厉害了!我先鼓掌,我刚才还想着是大家肯定先想到她在南方,喝的是米酒、黄酒一类,度数比较低,淡酒。这个同学说到,不管淡酒浓酒,因为内心特别的伤感,这个酒就已经不是客观的浓淡了,内心的悲伤盖过了酒的浓度,所以这个酒就成了——淡酒了。这个解释难道不是非常的精彩吗?学习诗歌就是这样,有想法就大胆说出来!好,酒在诗歌中出现的时候,只表示伤感吗?比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酒在这里,已经有了——
   生:豪情壮志。
   师:对。已经有了豪气。所以即使对同一个意象,它出现的时候,也要结合具体的诗歌语境,去思考它的寓意。明白了?好,往后看,“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论语》中有一句话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我想问词人这时看到雁很高兴吗?结合给大家补充的《一剪梅》,“雁字回时”,词人曾和丈夫鸿雁传书,这时,雁似是旧识,人却已不在,无法再互传相思,伤感之情扑面而来。好,结合对意象的理解,我们再来朗诵一下上阕。    看见雁,想起往事,一眼扫见满院黄花。词人曾写“人比黄花瘦”传递相思,用了比喻和夸张,这里的憔悴损,花憔悴,人憔悴,回顾过往,夫妻两人或许曾赏菊、簪菊、喝菊花酒,现在却只能回忆。黄花,这个意象多指女子容颜憔悴以及背后的凄凉、寂寞忧伤愁苦。同样,菊花也有别的寓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则是说——
   生:品质高洁。
   师:很好。还有一种,“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体味一下,同样是品质,陶渊明的诗歌中多是涉及隐逸、高洁之类,这里却是一种昂扬的斗志。还是那句话,碰到意象,不要死板地去记忆老师讲的寓意,而是应该根据诗歌具体的内容进行分析和理解。不难吧?好,再回到词。词人越看越伤心,从院子里回到房中休息,时间漫长难熬,独自怎生得黑,下雨了,梧桐更兼细雨,点点雨水打在梧桐叶上、屋檐上、台阶上、地面上,更打在诗人心里,点点滴滴,直到黄昏,愁思更加绵长。
   梧桐、秋风、秋雨都是愁苦类意象。
   那么意象的层层叠加有何作用?課后作业中要求写一段优美的文字,这段话或许能对你有所启发。
   山河破碎,家破人亡,在乱世中漂浮如雨打萍的李清照简直无以慰藉,触处心伤。酒吗?这可以使人忘忧的杯中物,如今也失去了效力,晚来风急时,那噬骨的凄苦是酒也无能为力的啊。雁吗?曾经多少次倚楼翘盼,那天边的雁,是再也熟悉不过的了,现在它们却再也不会带给她希望和惊喜,倍添伤感罢了。黄花吗?那曾和她一同消瘦的黄花,如今也和她一同憔悴了,惨败不堪了,谁还会有兴致赏玩呢?她简直度日如年。梧桐滴雨的声音又从听觉上强化了一种悲剧色彩,那是对心灵的敲击,哀婉悲凄愈发浓重,至此气氛渲染已到无可复加的程度了。
   到这里,回到之前的问题,你怎样理解“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生8:不是一下子能用语言表述清的,只有一个“愁”字能表达。
   生9:前文意象已经看出真的很愁,这里再次强调,直接渲染内心悲愁。
   师:词戛然而止,愁却绵延不尽。那么李清照的愁有哪些内涵?
   生:家破人亡、夫死、晚年孤独、飘零……
   师:(板书:家破之伤,国破之恨,夫亡之哀,孀居之孤,颠沛之苦,故国之思)一首诗的情感,在我们赏析完毕诗歌之后,自然就理解到位了。难吗?不难。所以对一首诗同学们经常觉得太难,大部分时候只是因为犯憷,因为你觉得自己就不会。不要犯怵,大胆去理解,去交流,诗词也是非常有吸引力的。这一课到这里,老师也有些技痒,也来朗诵一下。(教师朗诵)这节课我们合作得非常愉快!下课!
  编辑 杜元元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全球化经济的发展,英语成为一门主要的外交语言,对英语教学也提出了新要求,在新高考背景下的英语更加注重英语能力的考查,尤其是写作水平的考查,这是对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最有效的测试,因此,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要重视写作教学的价值,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关键词:高考;高中英语;写作教学   英语写作是英语教学中的重中之重,也是英语学习的难点,尤其新高考理念下的英语写作教学,对老师提出了更高要
摘 要:统编教材背景下的语文教学工作侧重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阅读教学则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在现阶段的小学阅读教学中,“1 X”主题阅读教学逐步得到教师的广泛认可和运用,这种教学模式不仅关注了学生阅读的广度和深度,更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升。以四年级为例,对小学“1 X”主题阅读的概念界定、教学的有效开展、如何进行课内外阅读的有效衔接以及形成多元评价和长效管理机制等方面进行阐述。  
摘 要: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深度学习不是难度的提升,而是要结合学情,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知识,丰富学习层次,让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学会整合知识,建构自我知识体系,发散思维。   關键词:深度学习;初中语文;打造方法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深度学习的动机和兴趣   情境教学当前颇受教师青睐,一堂课上,情境创设时有发生。而教学环节中通常的通过情境创设引入新课,实际上属于一种浅层次的引发师生对话的
摘 要:当前,国家对小学阶段教育教学工作高度重视,对小学美术教学中的作业评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一教学工作的开展是保证教学全面性的重要前提,也是学生美术综合能力与素养提升的有效路径。但是,教学中往往由于教师所应用的方法存在问题,导致这一教学环节的开展效率低下,难以满足教学要求。通过对当下小学美术作业评价进行全面分析,明确其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优化对策,为这一教学工作的高效开展奠定基础。   关键
摘 要:从狭义的角度来看,教师进行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增加学生专业知识储备,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成绩。但实际上语文教学的意义远不仅如此,语文是学生的基础课程,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当引导学生学会语文知识运用技巧与方法,并且让学生认识到语文学习带来的收获。以三年级下册《火烧云》为例,从学段目标和编者意图两方面来确定课文语用点的使用,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感知和细读品味来感受作者的特殊情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
摘 要:学生通过文章阅读能获取诸多知识,在实际阅读中运用不同方法能保障学生阅读能力的全面提升,有助于提高学生阅读质量、阅读效率,为学生后续学习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体裁教学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   语文教学中阅读学习是重要内容,主要包含散文、诗歌、记叙文、童话等。在阅读学习中,要对各项信息集中处理,实现学生现有知识素质的全面拓展,对学生思维进行开发。在阅读教学中体裁教学法是应用成效
什么是好教师?   社会理想的人中楷模也是学生的榜样?通过一堂精彩的公开课充分展示了能力和才华?还是每次教学成绩考核中名列前茅的佼佼者?这是从教多年来使我非常困惑的一个问题。似乎只要能符合以上任何一项都能称之为好教师吧!可潜心阅读完《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使我对这个“好”字有了新的认识和界定:教者,以最灵性的姿态,即为“好”。   教师应有灵性。他能对美好的事物时刻保持敏锐,能平心静气,有着独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和推进,在当前的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尝试新的方法,把新的观念和新的理论运用在教学实践当中,不断地提高高中语文教学质量。不仅让学生能够掌握语文知识,同时还能够拓展学生的思维,塑造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需要把握好语文教育的航向。针对高中语文教育新航向展开讨论和分析。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教育理念;教学质量   一、认真研
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古国,“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教育论点在我国流传了上千年,多年的衍化与发展下,促成了当下的师生关系,虽说这种师生关系有一定可取之处,但是随着社会不断发展,面对新的形势,面对新的教育要求与标准,传统的师生关系已经不适用当前发展,做出调整成为必然趋势和必然结果,新型师生关系也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产生。新型的师生关系核心价值在于交往过程中是平等的、民主的、和谐的、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要谈教
摘 要:地质博物馆不管是融入或者是引进,都是高中地理教学最有说服力的资源。所以,高中地理老师要摆脱盯着课本照本宣科的教学模式,结合新时代的教学要求改变思想,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地质博物馆的资源,非常有利于高中地理教学。   关键词:地质博物馆;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融入策略   可能是我们认识上的局限性,地质博物馆虽然很早就存在,如甘肃地质博物馆1943年就建成了,可是无论是初中地理教学,还是高中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