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层之台 起于垒土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deartig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古典诗歌的宏观目标是要培育文学素养,提高鉴赏能力,提升文化品位,涵养人文精神,本文通过夯实文学知识,立足文本研读,培养感悟能力和渗透情感教育等四个方面探索达成的方法。
  【关键词】古典诗歌;目标;达成
  新课标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并从三个方面设计课程目标。诗歌教学致力于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念、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简言之,诗歌教学的宏观目标就是要培育文学素养,提高鉴赏能力,提升文化品位,涵养人文精神。如何真正实现诗歌教学的目标,作为一线老师,我进行如下思考。
  一、夯实文学知识
  文学修养的培养,离不开文学知识的积淀。对诗歌发展的大体了解,能够让学生更好的了解中国诗歌的内涵、更多的了解古典文化的博大精深。诗歌的发展从诗歌总集《诗经》到汉朝的乐府民歌到建安文学到南北朝的山水诗,再到唐诗宋词元曲近现代诗歌,无一不体现了文学的继承和创新。比如《诗经》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表现两情依依,难舍难分的情愫,开咏柳寄情借柳伤别的先河,之后我国古典诗词曲中的杨柳意象便有了惜别的暗示性和启发性。一是柳树速长,以柳赠别意味着无论漂泊何方都能枝繁叶茂,而纤柔细软的柳丝则象征着情意绵绵;二是柳与“留”谐音,折柳相赠有“挽留”之意。到晋代五柳先生的“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则进一步丰富了柳意象的内涵,他的隐逸思想使柳意象添了几分远离尘嚣的闲静。到唐代李贺《致酒行》:“主父西游困不归,家人折断门前柳。”王唯《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等 ,随着人们对柳文化的传承,柳意象中夹杂对故土的留念,人世无常的感慨,离别的伤感。到宋代婉约派柳永的《雨霖铃》“杨柳岸,晓风残月”,豪放派辛弃疾的“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柳在历朝历代的传承,是人们在柳意象中渐渐觉醒,发现自身对生命、人生、命运和生活的强烈欲求和留恋的过程。通过柳这个意象在历代诗词中的内涵,可以让学生更好了解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培养他们的文学修养。“流沙河曾吟唱:“就是那一只蟋蟀/在《幽风·七月》里唱过/在《唐风·蟋蟀》里唱过/在《古诗十九首》里唱过/在花木兰的织机旁唱过/在姜夔的词里唱过”。如果不是对诗歌发展史的深入了解,又如何能跨越时空唱出那古老的灵魂?
  知人论世是深入诗歌内容探究的有效方式之一。《孟子·万章下》:“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利用现存的各种史传材料和评述,深入了解作者的心灵历程和精神世界。弄清作品的创作时间,了解作者所处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背景知识,对掌握一些诗歌至关重要。例如李清照的《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与《声声慢》(寻寻觅觅)的比较赏析,前首是李清照写给新婚未久即离家外出的丈夫赵明诚的,她诉说了自己独居生活的孤独寂寞,急切思念丈夫早日归来的心情。以女性特有的敏感捕捉稍纵即逝的真切感受,将抽象而不易捉摸的思想感情,以素淡的语言表现出具体可感、为人理解、耐人寻味的东西。文词清丽,意象蕴藉,哀而不伤。《声声慢》的写作背景是正值金兵入侵,北宋灭亡,志趣相投的丈夫也病死在任上,南渡避难的过程中夫妻半生收藏的金石文物又丢失殆尽。这一连串的打击使她尝尽了国破家亡、颠沛流离的苦痛。通过描写残秋所见、所闻、所感,抒发自己孤寂落寞、悲凉愁苦的心绪。词风深沉凝重、哀婉凄苦,一改前期词作的开朗明快。
  二、立足文本研读
  任何的鉴赏都离不开对对象的解读。我们借助积累的相关的文化知识,以诗歌的赏析点去解读,不断的积累磨练,从而提升鉴赏能力。对于高中生来说,阅读的是不太艰深的古代诗文,考查的是D级鉴赏评价涉及的内容有诗歌中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也就是把握其内容,注意传统文化底蕴和表现方法,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全面理解,深刻感悟;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也就是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和历史局限。
  所以教师在进行诗歌教学时,可以就某一首诗歌最鲜明的特征和学生一起进行赏析,强化鉴赏的角度意识,形成鉴赏能力。比如鉴赏柳宗元的《江雪》时抓住诗中刻画的主人公形象把握诗人的写作目的和个人感情;学习柳永的《雨霖铃》抓住“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一句,由读者自己去再创造,去想象和组合;鉴赏《春江花月夜》抓住“海上明月共潮生”中“生”不用“升”的一番意味进行引导……
  三、培养感悟能力
  接受美学指出,读者可以分成几个不同的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普通的读者:读明月就是明月,读清风就是清风,只从表面上去理解。第二个层次是能够深入一步的读者:他们能够从艺术的表达、文字的组织结构、形象的使用、体类的传统中,从它的价值、作用等各方面去品评和欣赏作品。第三个层次是“背离作者原意”的读者,他们对作品的解释可以不必是作者本来的意思,而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无穷的引发。只有这第三个层次的读者,才是最具有感发生命的读者。
  在诗歌教学中,我们依据读者的层次分类,按照一读、二思、三评、四品、五悟的步骤进行引导,从而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提升读者的欣赏层次。前四步是基础,做扎实了,学生自然就能对作品有所悟,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主动积极参与到诗歌鉴赏中,从而逐步形成自己独到的理解和领悟。这个过程不仅是学生准确客观地再现作者的创作本意,而且是通过自己积极的思维活动,创造性地发现作品中的种种意义,并结合自己的思想、感悟、生活阅历、文化素养,吐故纳新,形成新的价值取向,从而完成在阅读过程中对感悟能力的训练和培养。
  四、渗透情感教育
  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之一就是它的人文性。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和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诗歌教学无疑为学生提供了重要的情感教育的素材。古人常用诗言志,用诗言情,诗歌所具有的内倾性、情感性和审美性,特别适合培养一种丰富细腻的感情与健康美好的人性,使我们变得“多情”、变得“爱美”、变得“乐善”。
  教师要善于挖掘古典诗歌蕴含的丰富情感。如爱国主义情怀,辛弃疾六十多岁,以廉颇自况,抒发自己老当益壮,仍不忘为国效力的壮志;忠贞不渝的爱情。有悲欢离合中的缱绻情,有悼亡中的款款深情,有对执著爱情的礼赞,有情人难成眷属的无奈,比如《锦瑟》、《蝶恋花》、《雨霖铃》等;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和强烈的道德觉醒,如屈原的《离骚》;有对人生的丰富而深刻的感悟,比如《念奴娇·赤壁怀古》。
  学生的学习过程的情感发展有一个层次,即情感萌生——形成——保持——内化的脉络。教师可以在实施古诗词课堂教学时,遵循这个规律,设置几个环节,逐步实现情感的渗透,涵养人文精神。比如在教授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时,首先可以以情感为立足点导入文本:“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白发因愁而生,苏轼游于赤壁,生发出“早生华发”的喟叹,那他愁什么?大家结合自己的预习谈谈自己的看法。然后,在教师的继续驱动之下,给学生播放《三国演义》视频,让学生发挥想象,身临其境,仿佛与诗人同行,面对大江,置身赤壁,体会苏轼独立于江岸批襟临风,对景抒情的壮怀。接着,老师对师生共同的研习进行价值判断,让学生对苏轼被贬黄州,缅怀英雄人物周瑜,而引发自己未能建功立业的感伤,在感情上确信其价值,真正从思想上接受它,以达到情感的保持。最后,可以通过补白改写等,将这些情绪体验转化问学生内在的情操,比如,可以设置这样一道题:根据本词作者的情感体验,设想苏轼在游历赤壁之时,和周瑜相逢,发挥想象,描述场景。
  以上是笔者在平时的古典诗歌教学中的浅陋思考,诗歌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它承载了很多的文化情思,在教学中如何才能真正抓住诗歌教学的精髓,实现诗歌的宏观目标,这将是我今后继续探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叶嘉莹:《好诗共欣赏—叶嘉莹说陶渊明杜甫李商隐三家诗》,中华书局,2007年第1版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修订:《语文教学大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6月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4月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天星湖中学)
其他文献
心理學家盖耶认为:“谁不考虑尝试错误,不允许学生犯错误,就将错过最富成效的学习时刻。”所以说错误是正确的先导,错误是通向成功的阶梯,学生犯错的过程应看作是一种尝试和创新的过程。   在我们的数学教学中,学生在课堂上、作业中出现的错误经常是类同的,有些错误学生是一犯再犯,甚至有的学生一道题目需要订正好几次才能订正好。对于这些错误,如果我们能进一步分析学生犯错误的原因,并能透过错误发现有关问题,在错误
期刊
前不久我有幸参加了余姚市“百人百课,送教下乡”活动,为了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我精心备课,制作课件,设计了不少活动,期待较出色地完成任务。但课堂教学结果证明教案设计中有不少欠缺的地方,教学效果一般。活动结束后我认真反思,总结了不少经验,又结合了自己平时的教学,认为课堂教学中活动设计的有效性问题最值得深思。下面谈谈我对这个问题的认识。  一、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活动存在的问题   1.活动内容难度过大,学
期刊
随着课改渐渐进入高原期,人们对新课程理念有了更深入的思考,对前几年的教学实践活动也有了较为深刻的反思,再加上整个社会对学生学业负担过重的问题越来越关注,减负之声此起彼伏。于是,向课堂四十分钟要效率,追求课堂教学的高效性更是成了热议的话题。那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构建一个科学高效的语文课堂,我一直努力着在思考中探索,在探索中实践,在实践中总结,在总结中提高。  一、精心设计导入点,快
期刊
《浮力》一节是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第十章第四节的内容。因为一次物理教学比赛的原因。这一课我连续上了三次,第一次是比赛之前的试上,第二次是借班比赛,第三次是在我自己班的新授。虽然三次上的都是同样的课,但每一次都让我有新的收获、却又有新的遗憾!这让我发现教学真的是一件非常值得琢磨的事、一件非常美丽的事,也让我明白了怎样才能真正呵护和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试上是在比赛前的晚上进行的,我按照教学参考的建议,
期刊
中学思想政治课是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综合性的必修课程,由于其思想性、时代性强,而且又是理论性的科目概念抽象,趣味性少,普遍存在着教师难教、学生难学、教学质量不高等现象。如果不注意改革教学方法,学生会感到枯燥乏味,甚至产生逆反心理,影响政治课的教学效果。要改变这一种状况,就必须端正教学思想,从实际出发,大胆改革。教师若能满怀激情,生动传神地讲解,诱导学生积极投入,使教与学双方都沉
期刊
一、前言  近几年,随着我国各级篮球队在世界大赛上取得的优异成绩以及以姚明,易建联,王治郅,巴特尔,孙悦为代表的一批优秀篮球运动员登陆篮球圣殿NBA后,在国内掀起了一股篮球热。大批的青少年从简单的崇拜到积极投身到篮球的运动与训练当中。篮球运动已经取代足球运动,成为我国的第一运动。  青少年篮球人才的训练水平高低直接影响到整个国家各级篮球代表队的水平。从1996年美国专家马奎斯指出中国的甲级队员至少
期刊
【摘要】初三物理复习是整个教学过程当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对知识结构、思维习惯及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一个优化过程。所以我们既要注重知识与技术的训练,更要注重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因此本文提出:在复习中既要重基础更要重能力。  【关键词】中考物理复习;实验;比较和归纳;习题  中考物理复习对于巩固物理知识并使之系统化,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中考的复习教学中,常听到学生抱怨:“复习课真难
期刊
【摘要】高中阶段是学生音乐素质全面发展的关键时期,对音乐的兴趣则是学生学习音乐的主要动力,没有兴趣作为基础,音乐教育的任务就无法完成。本文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推理法以及笔者多年教学经验,针对如何培养高中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进行论述,希望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关键词】高中音乐;兴趣;多媒体;偶然事件  伴随着新一轮的课堂改革,新课标要求音乐教师在关注学生音乐素养提升的同时,要以兴趣为动
期刊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它像一颗璀璨的明星,在遥远的历史星空里,放射着夺目的光彩;它像一条遒劲的树根,深深盘扎在中华大地的沃土上,衍生出中华文明繁茂的枝叶;它像一条绵绵不断奔腾不息的河流,从远古流到现在,滋润着华夏民族的灵魂。  它是诗,记载了先民的喜怒哀乐;它是歌,唱出了古老的爱情悲欢;它是画,描绘了早期文明的真實生活,它是酒,酝酿了千百年的精神内涵。
期刊
【摘要】五年制高职校对学生强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可以帮助学生增强提高自身素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帮助学生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规划好自己的职业生涯从而顺利就业。该文以促进高职人才职业能力的形成为出发点,探讨了五年制高职校在对学生展开职业生涯规划全程化指导方面应充分依靠班主任这一中坚力量,探讨了班主任在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中的必要性和充当的角色,以及班主任如何分层次,全程化开展职业生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