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生活常识教化学知识

来源 :中学生数理化·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lgbdwcn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对不同的实验内容的处理可能迥然不同.对于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的选择,一般的处理方式是给出实物或者图片,让学生在指定的仪器中选择能完成实验的仪器.
  这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没有任何的障碍,因为教师在交代实验原理和学生在阅读文本的时候,无意中就已经注意到实验装置,教师苦心设置的探究环节没有发挥应该有的作用,该环节成了一个无效的环节.
  在这个实验中我曾经在不同的班级进行实验,一种情况是给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和仪器,让学生根据原理选择仪器,学生很快做出了正确的选择.另一种情况是教师没有给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而只是要求学生在生活中寻找能将产生气体(不管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产生的气体)收集起来的生活实例.几乎没有同学能想到很合适的实例.
  在学生的生活中,收集气体,使用气体的情景并不多见.即使有也还是局限于用塑料袋,气球等能发生形变的容器来收集气体.对于气体的输送同学们能想到的也仅限于金属管道、塑料管等,怎样将不同的原料混合后产生的气体收集起来,并且将气体导出?学生几乎没有一个完整的生活原型可供参考.
  正是学生的这种对生活原型的缺位才使得学生有更广阔的空间去设想和想象,有的同学想到了喷雾器(液体和固体在容器中反应,生成的气体可以通过喷嘴导出来),有的同学想到了用注射器,有的同学想到了用输液器中的流量调节器来控制气体的流速.这些装置用到实验室制取氧气中既方便又简单,是不可多得的学习资源.
  实践证明,从生活环境入手比单纯的在实验室或者讲台上完成对实验原理和实验装置的选择更能将教材和学生的认知实际结合起来.
  如果在教学中教师能用化学教学独有的视角,将探索的目光投向社会生活的大环境,从社会环境中提炼能有效的融入课堂教学的典型地生产设备,从社会生活中截取能启发学生思维的生产和生活片段,这样的课堂行为的价值绝不是单纯的教学目标所能概括的了.
  从这样的课堂中走出去的学生,不管是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对生活常识的接纳和辨析、对社会生活的理解和融合都远远的超出单纯的通过研读课本学习的学生.
  不管是什么学科,只要课堂教学能和生活接轨就有生命力;不管是什么学科,只要课堂教学和人的社会存在融合就能从人的本源上改造人的认识和意识,从人的本源上改造人的行为和观念,使人在思想上更趋于接受科学的、有实用性的知识.通过变相的参与社会实践,形成学生科学的素养.
  临淄实验中学出发12分钟的车程就是石化炼油厂,在校的大部分学生就生活在炼油厂的周围,高高的炼油塔和纵横交错的输油管道以及安装在输油管线上的压力表和流量表对他们来说就像自家门前的山和水一样耳熟能详.厂区安装的消防管的反应容器和输气管道的作用让看到它的人就了然于心.
  这些都是学生在接受气体的实验室制法之前就已经在潜意识中形成的解决问题的社会生活原型,这些渗透在学生潜意识中的东西,本身就具有很高的水准和价值,至少不逊色于课本中关于制取气体的原理和装置对学生实验技能和实验素养的提高所起的作用.
  如果能从这些学生已经司空见惯的事物入手,导出在实验室中制取气体和收集气体的原理和装置,就等于只是将知识和技能平行移动,只是将生活中已经存在的事物简化、规范、规整为一个简单的模型,可使生活常识转化为学习问题,也可使学习问题转化为生活常识.这样,能很好的解决学生在家庭生活中难以找到知识和技能原型的问题,拓宽学生学习的领域和视野.
  同时,还能解决教材内容和呈现形式、呈现顺序和当地的实际生活脱钩的问题.
  临淄实验中学在关于气体的制取和使用的问题处理中,充分的借用了紧邻齐鲁石化炼油厂的地缘优势,把当地的社会资源有效的纳入到课堂教学中,在完成课程标准的前提下还将本部分内容和化石燃料的燃烧、灭火的内容联系起来,形成依托石化炼油厂,将社会资源和课堂教学整合在一起的教学资源库,既提升了课堂的教学质量,又将社会环境和社会资源问题渗透到学生的知识体系中,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教学模式.
  用生活常识教化学知识,让学生在课堂中也能走进家乡、了解家乡,为将来建设家乡、美化家乡作好准备.
其他文献
近年来,国家对农村中小学校进行了不同规模的远程教育工程建设.教师的教育观念也有了很大的改变,教育教学质量有了较大的提高.为了使国家巨大的投入有更好的回报,远程教育设备发挥的更好,远程教育资源应用的更有效,远程教育管理和应用必须进一步地完善并加强.    一、远程教育管理和应用需要领导的高度重视    实施远程教育,将远程教育资源运用于教育教学,是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的有效途径.也是推
摘要 本文从时间分配、讨论环节、作业布置3个方面阐述了对分课堂在兽医微生物学教学中的实践,介绍了对分课堂的优势,主要有改变教师授课计划和减轻教学负担、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使课堂的教与学充分结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等,简要分析了对分课堂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以期为兽医微生物学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 兽医微生物学;对分课堂;教学实践;优势  中图分类号 G642.4 文献标识码
科学发现:真正的创新往往从提出一个如众不同的、有科学价值的问题开始.问一个“为什么”,将有效地促使对现象背后的规律或缘由的探索;而“怎么样”的问题常常引起对过程机理的思考.一部科学发展史,就是对奥秘的探索与对问题解答的历史.所以恰当的课堂提问是教学的重要手段,它不但能巩固知识,及时反馈教学信息,而且能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启迪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心智技能和口头表达能力.教师要想学生“善思
摘要 以青岛市为研究区域,在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县域耕地资源评价系统的支持下,建立耕地地力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综合指数(IFI)法和累积曲线分级法对青岛市耕地地力进行评价,并以土壤养分丰缺指标、灌溉保证率、土壤物理状况作为限制性主导因子,对青岛市耕地进行改良利用分区。结果表明,青岛市耕地地力由高到低等级可划分为6级,其中一至四级地占总耕地面积的80%以上,说明青岛市耕地地力整体较好;改良利
新课标指出,教学中,既要有教师的讲授和指导,也要有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教师要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发现数学的规律和解决问题的途径,使他们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探究性教学注重以学生发展为本,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心理特点,立足课堂教学,从学科领域和现实生活中确定课题,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动手、合作交流等活动,让学生体验知识产生的过程,积极地理解和建构知识,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曾说:“任何一种有目的的活动,要达到预期的目标和效果,都必须精心设计.”数学课堂教学更应如此,好的教学设计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就要求数学教师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创设各种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引导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富有个性地进行学习,从而营造一个民主、和谐、高效的课堂.我认为好的教学设计主要体现以下几个特点. 
新课程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重点,物理教学同样担负着这一重要的任务,作为强调学生实践能力的实验教学更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平台,教师应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之下把课本上的一些实验进行科学、合理的改进,凸显探究性和情境性,让学生在真实的操作过程中发现问题,获得结论,使学生的认知水平、思维能力等方面都得到一定的发展.  一、凸显探究性,以探究促创新  传统的验证性实验局限于模仿、重复演示过程,
生物科学属于边缘科学,它渗透广、作用大、涉及面宽,与人类生活、生存关系最密切.中学生物学教育肩负着为21世纪培养生命科学技术队伍的后备力量和提高全民素质的双重任务,其重要性不低于数、理、化.但是由于高考生物学科占分少,中考不计成绩等原因,不少学生对学习生物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兴趣和主动性,严重影响着教学质量.提高中学生物教学质量,可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一、要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    明确
在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把教育教学提高到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文化素质、培养学生的社会素质上来,农村的中学生具有基础差、知识面不广、反应能力较低等特点.因此在教育教学中往往有许多教师有这样的同感:讲了很多遍的问题,学生还是不懂,或是一知半解.这是学生的问题吗?我想也不全是.针对农村中学生的特点及教师经常出现的同感,我对此作了一些研究,摸索出了一些有效的方法和措
摘要 针对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草地生态畜牧业发展现状及冬春季饲草资源利用情况,选取桂闽引象草为研究材料,分别与扁穗雀麦、多花黑麦草、燕麦3种冷季型牧草开展不同轮作模式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桂闽引象草 多花黑麦草、桂闽引象草 燕麦2种轮作模式,牧草鲜草产量分别达170 906.70、176 133.30 kg/hm2,比桂闽引象草单播分别提高42.57%、38.34%,种植效益分别提高4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