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l23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以人为本,以知导行
  新课程“品德与社會”是原课程“品德”与“社會”二者的有机统一。它强化了思想品德教育与学生社會生活之间的联系。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帮助学生参与社會、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强调教育与儿童的社會生活相结合正是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在新课程中的具体体现。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学生自己也希望能成为公众的焦点,学习的榜样,让榜样起带头和示范作用,去感染学生。
  如教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独具魅力的中华文化》这一主题中《伟大的先人》时,活动前,组织学生调查收集相关资料,①问周边的人,是否知道孔子、司马迁,对他们了解些什么?要求每位学生至少询问五个人,并做好记录。②汇报统计调查的情况(知道孔子、司马迁的百分比),然后引导学生整理和归纳统计结果。由此,思考为什么孔子、司马迁离我们那么久了,还有那么多人知道他们、纪念他们?让学生阅读教材上有关他们的介绍,并进一步提出自己的困惑和想了解的问题。在引导学生走进中华民族的杰出人物至圣先师孔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温故而知新”的至理名言,和他开创中华民族教育事业的不朽伟绩;认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伟大史学家——司马迁,他以顽强的毅力,非凡的学识,为中华民族留下保贵的遗产——《史记》。而在中国历史上还有许多像司马迁一样,为了自己的理想和事业,坚忍不拔的努力着,奋斗着,为后人留下宝贵的财富和光辉的形象。如:李时珍27年完成《本草纲目》、司马迁19年编写《资治通鉴》、孙思邈10年写了《齐民要术》等等。这些具体事例,让学生通过各种渠道自己去收集相关资料,然后,通过讨论、交流,呈现在他们面前的是一个个鲜活灵动的生命,一段段精彩纷呈的故事,一曲曲荡气回肠的赞歌,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也會从内心深处严格要求自己,以先人为榜样,从小事做起。
  2.加强实践,知行合一
  品德与社會课程标准要求“组织儿童到现场观察与当事人交流,使儿童对所关注的问题能通过亲身体验,获得直观的印象和更加深入的了解。”同时强调再调查活动中,“要指导儿童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进行记录,对调查进行总结、归纳并相互交流”。因此,品德与社會的教学空间也不应局限于学校和课堂。学生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走出教室,走进自然、社會,走进沸腾的生活,参与社区和社會实践活动,以获取直接经验,发展实践能力,增强社會责任感,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道德意识和能力,使学生人格不断臻于完善。我在教学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會中的第二单元《追根寻源》的主题活动时,组织学生从生活周围,书报、杂志、互联网、电视、广播中,了解并收集相关资料,引导学生探究历史,探究我们的生活中许多事物的来龙去脉,同时体验和感悟我们祖先的智慧和创造。在尽可能地通过建立现实和历史的结合点,让学生拉近现实和历史距离的同时,我们也通过中外比较的形式,让学生在比较与联系中认识到我国的文化特色,从而进一步产生对文明古国的认同。
  活动前,我向学生提出调查活动的目标:①查找有关反映原始社會人们生活的故事、传说、资料。②以“走进远古时代”为主题,全班将收集和整理的资料、故事进行表演、交流。③出示图片,刀更火种,人拉犁,车拉犁——让学生观察人们的耕作时怎样一步一步进步的,也可以以此为研讨主题,让学生进一步查找资料,进行探究。④让学生结合本地情况,了解本地人们还有那些有关种植和养殖方面的经验总结。⑤学生以小组或自由结合组为单位,结合自己所调查和查找的资料,共同研讨应怎样向世界介绍中国的试四食文化,推荐哪些食品,讲解那些食品中的事故等。⑥查找中西方食文化进行比较;活动中,学生置身与具体的场景,感受到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化的兴趣。有的学生试着用石块敲打制作石器工具;用木棍试着模仿古人钻木取火;用一些旧牛皮纸,报纸等试着做远古人类穿的衣服等;有的当“小记者”与周边居民进行“焦点访谈”;有的当“摄影记者”,拍下了一张张照片,进行分析。通过让学生亲身参与社會实践活动,缩短了大社會与小课堂的距离,缩短了社會现实和学生思想认识的距离。活动后,学生们纷纷就自己的调查活动进行了汇报,展示交流自己经过实践探索所取得的收获,既与同学分享,也让大家互相学习。
  3.立足实际,以行促知
  社會课的教学过程不仅仅是一个认识过程,而且还是个实践活动过程。没有知识的行动是盲目的行动,而完全没有实践行动的知识,不是牢固的知识,而学生的道德认识,道德观念,通过实践的深化、检验,才能真正成为他们的道德行为和习惯先导,而道德行为更离不开社會实践。在品德与社會课中,我利用学校旁边農民在养淡水鱼,组织学生参观,向农民技术人员打听养鱼的一些知识,其中使学生体验到劳动的艰辛,和我们衣食住行的来之不易,深切体會到爱惜、珍惜生活资料的重要,养成尊重别人劳动成果的品质。我校地处农村,学生们的家里都有农田,他们在家里都能够见到这些作物的生长过程,有很多同学还能帮助家里做很多农活。从整地、播种、除草、施肥到收割这一过程学生很清楚,但操作学生却没经历,于是在作业中,我常要求学生利用星期日的时间,跟随父母亲到山上去参加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劳动,并记录下父母亲的劳动过程,劳动中的一些技术特长等,有的学生记录自己跟父母亲一起种地,以及父母亲对他介绍种地的一些知识和栽陪的技术,有的记录跟父母一起插秧的过程,有的记录跟父母一起去采野果的经历等等。并把品德与社會课中结合讲解课本的内容,让学生朗读自己的记录,做为班上学生交流讨论的资料。
  总之,实践出真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教育教学中实践的作用也异常关键,通过适当适量的社會实践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开阔学生的视野,更可以提高学生适应社會进而提高全民的综合素质。可见,弘扬人的实践性,是时代的呼唤,是社會改革和教育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也是学校德育的明智选择。
其他文献
[摘要]在教学改革中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各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层出不穷,然而教学效果并未得到普遍提高。本文围绕如何改进课堂教学效果,从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内容的设计和课堂形式的有效组织三个方面展开讨论如何使课堂真正成为每个学生高效学习的阵地,  [关键词]课堂教学 教学形式 个体差异性 课堂讨论 小组合作  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的主要场所之一,改进课堂教学效果是教学改革的重要方面。提高课堂教
情感就是对外界刺激的心理反应,如喜欢、愤怒、恐惧、爱慕、厌恶、悲伤、忧郁等。行为科学认为:人的一切认知活动均是生理和心理相互作用的结果,缺少其一都是不完全的。任何活动都是在情感的影响下进行的。特别是青少年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以他们的情感和情绪为转移,常常表现出不是用理智去支配情感,而是情感支配理智。正如前南斯拉夫教学论专家鲍良克所说:“情绪调节着学生对教学的态度和积极性,情感环境决定学生在教学中的
以往的课堂教学,教师都采用“引君入瓮”式手段进行课堂教学,学生的思维火花没有被打磨出来,对此新时代的语文课堂就应让学生的灵光闪耀,让他们跨出课本知识,不断摸索更多的知识,这样不但学生学有所成,教师本身也会获得很大的收获。  一、静听——引导学生学会倾听  善于倾听是人素质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它代表对人的尊重。就小学生学习而言,耐心倾听,从他人的成功和失败中总结学习,学习好的经验,吸取失败的教训,这
[摘要]《国家数学课程标准》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使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数学教师教学理念要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开放式习题,促进学生掌握数学方法。把创新意识的培养落实到数学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从而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  [关键词]教学理念 创新兴趣 创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教学教育工作凸显成效。但是也有一小部分教师没有吃透新课程改革理念,使得教学改革工作走进了误区,本人就此提出以下几点看法供同仁探讨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学误区 改革 分析  0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改革势在必行,在新旧教学的转轨过程中,即便会出现冲突和摩擦,广大教育工作者也要正确对待,并鼓起勇气参与到教学改革中,紧跟时代的脉搏,这样才能不被
【摘要】著名作家高尔基曾经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那么阅读活动就是人们通往知识殿堂的阶梯,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认清学生不良的阅读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兴趣,让他们热爱阅读,是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文就笔者的一些教学经验以及日常学习心得,从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入手,谈一下笔者对做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一点思考,旨在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进行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近几年, 教学改革不断的深入, 新课程标准和素质教育的实施, 让语文教学也随之有了越来越广阔的发展空间, 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纷纷闪亮登场, 在经历了种种批判、争议之后逐渐形成了相对稳定且适应形势发展的教育教学理论。尤其在实施新课标和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 思想品德教学似乎正迎来了她的春天。然而, 我们也应该看到,在广大经济、教育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 新课标和素质教育仍是可望不可即的海市蜃楼
本人从事中学数学教学多年,我最大的收获就是我的数学课无论什么时候,学生始终是充满兴趣的学习。多年来,我不断改变着教学方式,在优化课堂教学中我付出了很多努力。我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们从事活动的强大动力,是智力开发的钥匙。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也强调:“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只有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学
摘要:体育教学作为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为学生的身体健康提供了有利的锻炼,而且为我国专业体育人才的培养做出了巨大贡献。笔者作为一名初中体育教师,深知体育教学的重要性,也知道自己身上肩负的重任。在此结合我国初中体育教学的发展状况,对初中体育教学进行系统论述。  关键词:初中 体育 教学  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极大地改变了中学体育教学的状况,不同程度地增强了全体师生的体育理念和观念。这为
一、研究背景  说到课堂提问,很多教师都会觉得:“这有什么,提问,谁不会啊?有什么可研究的呢?”是啊,课堂提问确实是我们在课堂教学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教学手段,而且很多教师能做到信手拈来、随心所欲地向学生提问。但是,你有没有想过所提的问题是否合理、是否明确、是否简单、是否复杂、是否简炼、是否适量、是否面向全体学生……  在没有进行《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提问有效性研究》小专题以前,我真的没有认真深入地思考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