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PDP的教学模式值得效法

来源 :疯狂英语·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ttlesilverfo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PDP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在英国教育领域盛行,深受师生们的重视和追捧。本文旨在实事求是地从PDP教学模式的定义、内涵、操作方法以及实施过程中的利弊作一客观的评析;而且在引进这门新型学科时,发挥PDP教学模式的作用。同时传承我国教学模式的精华,借鉴国外先进的教学模式,为我国的教育改革作出一些探索研究,使之不断适应时代的需要,不断适应社会的发展。
  关键词 :PDP;教学模式;发展;规划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06)11-0061-4
  
  Abstract: Being a new teaching mode, PDP is very popular in the UK’S teaching field.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form, definition, connotation, and operation of PDP. We aim to show that a new teaching mode should be introduced to our country, while at the same time, keeping our own finest elements of teaching. An advanced teaching mode should be adopted with some educational reforms to meet the needs of our time and society.
  Key words: PDP, teaching mode, planning, development
  
  1. 引言:为何要进行PDP?
  在英国,几乎所有高校都在推崇一种新的教学模式——PDP。PDP是个人发展规划(personal development planning)的缩略词。PDP是一个系统工程,集中表现了以下的三个侧重面:即个人潜能的激发、学习能力的提高以及对包括学业、性格和职业的前瞻性规划。其中规划是PDP系统中的核心环节,为何采用这种模式呢?大学期间,有一些学生在进校时没有明确目标,在跨出校园的时候才临阵磨刀,时常会发现没有前瞻性只有“马后炮”。因为所谓“将来”似乎总是遥不可及。有一些学生放任自己,虚度光阴,还有一些学生始终找不到正确的学习方向,当他们被第一次补考通知唤醒时,当他们收到第一封来自招聘企业的婉拒信时,才惊讶地发现自己的前途是那么渺茫,因而在毕业时由于未做好充分准备而感到失望,一切努力似乎都为时已晚……
  在踏进象牙塔之前,他们清楚地了解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吗?他们知道自己的优缺点吗?他们仔细考虑过自己所学的专业和自己未来要从事的职业吗?他们能给自己一个恰当的定位吗?他们能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大学生活吗?答案是否定的。其实,大学时光是美好而又短暂的,时光在不知不觉中就过去了,等到他们踏上社会的时候,才发现错失了许多大学的美好时光,那是一件憾事。他们的大学生涯需要规划,他们不能每天处于茫然而又没有目标的生活中。他们应该对大学生涯和人生有一个全面而又详尽的规划,才能将自己的兴趣和欲从事的工作良好地结合起来,才会在将来的工作中得到一种满足感。
  本人在英国进修期间,就PDP的模式做了较深入的调查研究,静下心来,详细观察、认真摸索、琢磨对比,并有意识、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跟踪。本文就此作初步的理论探讨,实事求是地就PDP的定义、内涵、操作方法以及利弊作一些客观的综合分析,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进行归纳整理,使之理论化,具备操作性。务求洋为中用、中西合璧,借鉴国外的先进教学模式、教学经验,适应中国国情的教学模式。
  
  2. PDP的定义、内涵及操作方法
  2.1 PDP的定义
  PDP是一个新近提出的概念。PDP为参与的学生创造了一个自我塑造、自我测控、自我监督的环境,在现实与计划对比的过程中发现差距,随时调整自己的步伐,以最佳状态面对自己未来的人生。PDP要求参与的学生认真思考诸如以下的问题 :我是否明确个人的目标与抱负 ;我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 ;我是否对真正想要达到的成功做出正确的决定;我是否认真地对待学习和生活;或者说我是否正在以某种方式来实现所有的理想等。下面分别是英国学者Dearing和中兰开夏大学对PDP的释义 :
  “PDP是由个人实施的一种系统性的、给予指导性帮助的过程,回顾自己的学习成绩以及在校的表现,为个人教育和就业的发展作出计划。”(Dearing,1997)
  “PDP是一个能使个人在个性品质、学业技能和专业技能上都得到发展的循序渐进的过程。这个过程包含着培养自我意识,通过回顾加强学习,提高认识,缜密安排个人成长计划,精心规划未来,真正能成为一个既有独立人格、又能适应社会各种变化的学习者。(UCLAN Dept LIS,2005)”
  实际上,PDP的模式是元认知的理论的体现,元认知理论强调个体对自身认知活动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调节和反馈,是一种控制各种具体策略应用的更高级的策略过程,是个体对自己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元认知是对认知的认知(Flavell,1985),具体地说,是关于个人自己认知过程的认识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它具有两个独立但又相互联系的成分 :对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观念与对认知行为的调节和控制。元认知知识是对有效地完成任务所需的技能、策略及其来源的意识——知道做什么,是在完成任务之前的一种认识 ;是对认知行为的管理和控制,是主体在进行认知活动的全过程中,将自己正在进行的认知活动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自觉的监视、控制和调节。因此,元认知控制过程包括对认知任务的认识、指定认知计划、监视计划的执行以及对认知过程的调整和修改。PDP的模式也是一种元认知计划策略。
  2.2 PDP的内涵
  PDP为学生系统地创造一些机会,发展更多技能与良好的个人素质,在将来的人生中受益。它能帮助参与者从不同的角度对自己各方面表现进行评估评判,从而为其将来的学习生活或职业生涯定下基调,调整目标方向。换言之,PDP能够让参与者持续提高自身人文修养、学术表现以及专业技能。在此过程中,参与者的自我意识增强了、积极性提高了,逐渐开始通过反省自己的言行举止来发现问题,最终能够积极地提升自我价值、合理安排计划,而从容地应付变化。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培养了合作精神,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了自我控制的意识等。PDP最突出的作用就是能够使学生经常进行思考,逐渐完善自己的责任心,具有成熟的处世态度,前瞻性的思考方式,与他人相处的能力也得到全面地发展。
  相比普通的大学课程安排,PDP为学生提供了系统的机遇和挑战,而不是空等机遇的降临,或者仅仅依赖职业中心的推荐和咨询来安排自己的未来。其实越早进行前瞻性规划,学生们就会用越多的时间来为将来做准备。学生们都认识到 :当今许多毕业生将要从事的各项工作需要各方面的综合素质和技能,而这种技能和品质的培养则需要付出时间和实践、需要提供帮助和给予鼓励。PDP鼓励学生们探索他们自己对“成功”的不同定义的理解。PDP有关课程将协助学生从多个角度分析情势,专注于自己的理想,致力于自我实现。另外也有一些注重于发掘学生的自我认识或者侧重于规划人生,培养良好习惯等。
  3.3 PDP的操作
  大学阶段实施PDP,对于学生的成长是很有必要的。大学可以将PDP模型整合编制到学生的大学学习各个阶段中,按照不同的年级分别开发相应的PDP课程和活动,同时也配以专门师资进行PDP辅导,让学生在形同身受的体验和升华中,发挥PDP的效用。要使PDP达到预期目标,需要学生和教师的紧密配合。当然最终成功与否取决于学生自身,但是教师的参与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有关PDP的信息和理念,因势利导,让整个过程更为轻松,确保学生对这个过程更有归属感。
  大学推行PDP时,必须结合考虑以下因素 :在一开始就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让他们了解何为PDP,以及这个系统在他们的大学生活的不同阶段将分别会发挥什么作用 ;合理将PDP系统融入大学教育,在不同的大学阶段安排相应的课程活动;将每次的活动实践结果进行存档、归纳整理,供学生查阅,明确进度,调整接下来的规划 ;将PDP的课程评分录入学生的个人档案,为其以后的职业生涯提供辅助参考作用。
  教师一定要适时地根据学生的计划完成进度来考核与监控。例如在大学一年级时,重点应着力于其后几年的规划、发展某项技能、攻克某个特定的科研项目。如此有的放矢地渐进实施PDP,有利于学生有谋略地发展自身,制定计划,采取行动,并且根据结果对自己的表现做出评估和调整。进入大学二年级和三年级,更多PDP活动将融入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教师可以协助学生确定自己所需采取的态度 :他们必须知道如何安排自己的日程活动,知道与大一时相比,哪些方面自己应做得更好,哪些活动应该在校外进行。根据变化的目标来更新自己的行动计划 ;明确建立自己的个人目标与将来的职业生涯的联系,并且将课外的活动作为提升自我的辅助。
  
  3. 设想和建议
  PDP在国外高校盛行,说明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它能记载学生个人学习成长的过程,并指导学生对学习计划、对个人成长规划、培养目标等进行综合考核。人类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总结、不断提高、不断完善的过程,PDP也是这样,它也是从不完善到逐步完善,不自觉到逐步自觉,不科学到逐步科学的过程,也是不断积累先人优秀成果、先进经验,再把这些成果、经验进行加工分析、整理整合、改进改革、创新创造、使之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PDP模式同我国的先哲,特别是孔子的教学思想、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相接近相吻合,都是一脉相承的,是一种传承、变革、延续,有异曲同工之妙。如孔子的“吾日三省吾身”同“PDP”的个人日记、“温故而知新”同“PDP”的个人成长、“凡是预则立,不预则废”同“PDP”个人发展计划等等,两者都强调个人发展的历程。PDP对学生的成长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学生能从中得到很多益处 :1)有利于学习,使学生能够更加明确学习目标 ;树立良好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 ;在学习上一旦变得娴熟就能从中得到很多乐趣和减少压力,能意识到如何将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2)有利于就业,明确各种各样的生活及你所想要的工作,对所做出的选择更加自信,对职业选择的技能、素质和品质更自信,能与雇主讨论技能,个人的素质及能力,培养处理问题和制定计划的能力等 ;3)有利于生活,能培养积极向上锐意进取的态度,能懂得自己如何做,如何作出贡献,如何适应多变的社会。
  PDP就整体而言,它是一个系统工程,各个环节,各个层次、各个方面相互衔接,相互作用,它把各种文化元素、教学元素用一条“教学链”有机地串在一起、连在一块。所以在引进这条“个人成长计划、提倡个人修养、提高个人素质的生产流水线”时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因时、因人制宜,切莫生搬硬套,囫囵吞枣。要把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合理的、符合学生特点、符合教学规律的教学方法同PDP的教学模式有机的结合起来。优势互补、扬长避短,发挥其特长。在引进PDP时,教师可以参照以下方法 :明确告知PDP相关概念 ;帮助学生们随时评估自己的竞争力与其自信程度 ;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某方面的技能 ;将PDP融入学习生活 ;帮助学生树立不同阶段的目标以及计划完成情况 ;确立何种PDP项目或活动能够因人而异地发挥作用 ;分小组为学生提供指导,帮助他们达到目标 ;组织研讨会,让同学们相互交流,得到提高 ;在课程或项目的推行中,使学生的能力和素质不断地丰富和增强。
  
  4. 结论
  PDP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在大学所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中获得最大效益。PDP的学习模式,对学生在校的表现、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对学习的学习品质的提高乃至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训练具有其它学习模式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有利于学校、家庭、社会三者相联系相衔接,对学生的成长过程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考察、考验、考核,对规范学生的语言行为更是起到课堂上起不到的作用。大学生由不自觉到自觉、不规范到规范、不努力到努力,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由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的过程。从现有经验来看,PDP最核心的功能便是增强学生在社会上的竞争力,尤其在其求职的时候,参加过PDP活动或有关培训的学生有明显的优势,用人部门首先对在大学参加PDP模式培训的学生优先考虑,比较注重大学生涯三年PDP的记载,因为参加过PDP模式熏陶过的大学生毕竟起点比一般未受过PDP培训的学生高,悟性更敏感,操作更娴熟,更懂得如何提高自身人文修养、增强个人综合素质和发展个人专业技能。
  可以相信 :在PDP的框架内,学生能真正发挥主观能动性,提倡个性张扬,推崇人文人学,鼓励独立人格,发扬人本精神,使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构造和谐社会提供最直接最简单最实在的人文元素,使整个社会处处体现既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既有广泛民主、又有高度集中的和平共处人文精神。PDP的教学模式也将因自身的发展的要求,会不断地更新、不断地提高、不断地完善。
  
  参考文献
  Stella Cottrell. Skills for Success[M].Palgrave Study Guides, 2003.
  Stella Cottrell. The Study Skills Handbook[M]. Palgrave Study Guides, 2003.
  Stella Cottrell. Teaching Study Skills and Supporting Learning[M]. Palgrave Study Guides Sept., 2001.
  陈琦、刘儒得. 当代教育心理学[M]. 北师大出版社,1997.
  董奇、周勇. 关于学习自我监控的实验研究[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1).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通过2006高考英语湖南卷阅读填空题试探讨高考阅读填空题的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旨在为广大参加2007年高考的考生指明该题型的解题思路和出路。  关键词 :阅读填空题 ;破解 ;思路 ;方略  [中图分类号]G424.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06) 11-0035-3   高考英语阅读填空题是2005年新诞生的一种阅读理  解题型。对这一新题型,考
期刊
I recently taught an adult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ESL) literacy class that broughthome to me a very importantpoint: Teaching is way too dif-ficult a way to earn a living. Mynext job will be somet
期刊
摘要:大学英语教师是大学英语教学行为的主体,也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实施主体,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提高和发展大学英语教师的专业化问题正被提到议事日程。本文针对目前国内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措施。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师 ;专业化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06) 11-0019-4  
期刊
摘 要:翻译界对归化与异化的讨论很多,特别是在文化移植中究竟应采取哪种翻译策略,国内外学者一直争论不休。笔者认为,归化与异化各有利弊,两者不仅不矛盾,而且互为补充。文化移植需要多种方法和模式,译者应对翻译中所涉及到的各种因素作综合的分析,找到最佳的处理方案。在翻译的过程中把归化与异化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灵活地使用它们,做到文化移植中的“妥协”,从而达到翻译的目的。  关键词:归化;异化;文化移植
期刊
摘要:学习策略对学生有效地学习英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应该接受相关训练,选择并使用正确的学习策略。这种学习策略训练的任务主要应由教师来完成,因为他们被认为是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者和促进者。以往的研究重点是具体各项学习技能的策略训练,如词汇学习策略、听力学习策略、会话策略、阅读策略和写作策略等,却很少研究教师在这些训练中所起的作用。本文重点介绍教师训练学生了解并能够使用适当的策略的三个步骤,最终达
期刊
摘要 :导入是教师在新的课题或活动开始时,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的行为方式。课文的导入,实质上就是课文的最初呈现,也是课文教学的“序曲”。针对目前的英语课文教学模式和大多高职生的英语学习态度,英语教师可采用灵活多样的、富有吸引力的方式导入课文,从一开始就牢牢地抓住学生,激发起学生潜在的学习兴趣,起到先声夺人的效果,为课文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高职英语;课文;导入  [中图分类号]H319.3 
期刊
摘要: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商务英语五项基本技能(听、说、读、写、译)中,“说”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基本技能。本文试总结学生在商务英语课堂中“说”的两大主要问题,即学生不愿主动说英语和学生会话类练习的质量不高,并以心理语言学的理论来分析其主要原因,探讨具有实践意义的对策。  关键词 :商务英语;说;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06)11-
期刊
摘要:本文以大学英语教学实际为研究基点,从表演细则、戏剧术语、短剧素材、短剧脚本、短剧角色五个方面,对大学英语听说课堂短剧表演方略进行探究,旨在提高大学生口语、说的能力。  关键词:大学英语 ;听说课堂 ;短剧表演 ;方略  [中图分类号]G4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06)11-0022-3    Abstract: Based on the reali
期刊
1998年秋,第一堂《高级英语》课。我们这群大三的学生早早来到教室,翘首期待着闻名已久的孙迎春教授。虽说闻名已久,却一直未曾见过真人,所以我们纷纷猜测孙老师的模样:有根据名字臆断是个满头银发,精神矍铄的老太太;有说应是个超凡脱俗、仙骨临风的老教授。  门开了,我们也惊呆了:大名鼎鼎的孙老师怎么竟然是那个图书馆管理员呢?图书馆前面的空地是我们的朗读区,几乎每天都能看见他匆匆忙忙地从图书馆进进出出。见
期刊
摘要:本文针对高职学生英语基础普遍偏差,英语学习积极性不高这一现状,提出强化高职学生英语实践能力教学的模式,旨在提高学生学英语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运用语言的综合能力。使他们坚持在学中练、练中学、以期达到运用自如的目的。  关键词 :高职学生 ;英语实践教学;积极性;运用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06)11-0044-4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