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瘟病菌不同致病生理小种间的互作研究

来源 :江苏农业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cqn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江苏省苏州地区1983年和1986年抗病品种因稻瘟病菌某些生理小种出现先后“丧失抗病性”这一现象,选择对稻瘟病菌抗感明显的水稻品种秀水04和苏御糯为供试品种,稻瘟病菌中E3、中A51为供试菌株,探讨稻瘟病菌不同生理小种间在致病性方面的互作效应。结果表明:①稻瘟病菌生理小种中E3及中A51菌株孢子发芽液本身对水稻植株没有致病性或其它明显毒性;②在亲和性接种组合中,中E3及中A51菌株孢子发芽液可使病菌侵染植株的能力增强;③在非亲和接种组合中,中A51菌株孢子发芽液具有侵染诱导活性,能使病菌孢子侵染寄主植
其他文献
一次有益的尝试尼跃红ANADVANTAGEOUSTRYING¥//第二届全国工业企业技术进步成就展"纺织工业馆"设计与施工随感录1995年4月26日,第二届全国工业企业技术进步成就展开幕了。纺织工业馆以它独特的艺术构思、典雅、
研究了二十多种蔬菜及其它作物锌的奢侈吸收。试验结果表明:在提高施锌量条件下供试作物对锌有不同程度的奢侈吸收;蔬菜可食部位含锌量的提高程度取决于其所属器官种类,一般叶部
讨论了一类具有广义扩散和Machaelis-Menten型功能性反应的非自治捕食链系统。通过构造持久生存函数,得到了该系统一致持久生存的充分条件,给出了其一致持久生存域。
以品种间F1为对照,观察籼粳交杂种F1在不同播期下的结实率。结果表明:由于广亲和基因的作用,籼粳杂种F1的结实率可达70%以上,但67%的F1结实率对环境敏感,9月中旬抽穗的亚优2号等出现高度不育,结实率
期刊
在纱笼隔离下的盆栽试验表明,受密度效应的影响,棉蚜种群的增长为S形的逻辑斯谛曲线,使用氰戊菊酯,促进了棉蚜的繁殖,和群高速增殖的惯性使棉蚜种群在一定时间内突破了密度效应对种
应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2006~2007年及1999~2008年每年的第1期,共20期《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进行定量分析,并与相关的文献报道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该刊在相近的同类高校学报(
7个类型18个杂交组合桃杂种后代果实成熟期分布研究结果表明:桃果实早熟、中熟、晚熟分别由各自的主基因遗传控制,修饰基因有基因的作用。不同组合类型中,中熟×早熟、中熟&#21
采用金属蒸气真空弧(MEVVA)离子注入机,合成获得高浓度掺铒硅发光薄膜,并对其进行成分和结构分析。在小束流2.5gA·cm^-2、小注量5×10^16cm^-2的注入条件下,Er注入单晶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