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元认知能力的培养策略分析

来源 :求知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cqn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成为各学科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而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运用元认知理论、培养学生元认知能力可以有效提高学生主体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促进其自主学习模式的构建,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发展奠定基础。文章阐述了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学生元认知的组成要素,并提出培养学生元认知能力的策略。
  关键词:信息技术;元认知能力;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98    文献标识码:A

一、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学生元认知的组成要素


  1.元认知知识
  学生元认知知识主要包括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学习任务知识、学习策略知识、学生作为一个学习者具备的特征知识等。如对自身认知水平、认知倾向的认知;对所学的高中信息技术知识的背景及基础的了解;对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学习任务的含义、要求、特点的了解;对自身擅长的方面、不擅长的方面的了解;根据学习任务及对自身分析选取有效的学习策略辅助自身学习过程;等等。
  2.元认知体验
  学生元认知体验是指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学习活动过程中,学生自发产生的情感或认知体验,积极的元认知体验能有效激发学生自身的认知热情,激发学生的认知潜能,促进学生对高中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学生有效评价自身的学习过程时,会获得较为丰富的情绪体验;学生自主思考克服学习困难,解答难题时,会获取较高的成就体驗;学生发现自身选择的学习策略能有效帮助自主探究解决问题过程,则会获取较高的效能体验。
  3.元认知监控
  学生元认知监控是指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学习过程中,学生能有计划自己监控自己的探究过程,并实施控制、调节、反馈、评价等一系列过程,提高学习任务完成的有效性。在学习活动开始之前,学生要制订相关学习目标,并计划针对学习活动中可能出现的解决问题的活动、采用的解决方法及学习的结果。

二、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元认知能力的策略


  1.丰富学生元认知知识
  高中生思维能力、认知水平已经具有一定高度,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势在必行。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传授信息技术知识、技能等,还应将元认知知识渗透进教学活动中,将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元认知知识充分展示,丰富学生的元认知知识。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评价、指导等形式引导学生了解自身个性特征、思维方式等,完成自身个体元认知知识的学习。此外,教师还应结合学生实际生活及学习特点,设计相关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任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加清楚地整理学习思路,解决问题,掌握任务内容、性质、实施步骤等相关元认知知识。最后,教师还应指导学生正确的学习策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学习策略,明白如何使用、什么时候使用这些学习策略。
  2.激发学生元认知体验
  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掌握学生的兴趣点,探寻激发学生积极元认知体验的方式,贯彻进教学活动中,促进学生元认知能力发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将一个具体完整的学习任务细分为多个具体的小任务,让学生在完成这些具体的小任务过程中获取成就体验,激发学生情绪感知,并通过评价活动、激励的语言等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正确完成学习任务,认清自身,感知到学习过程中的乐趣,从而形成积极的元认知体验,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3.提高学生元认知监控能力
  提高学生元认知监控能力是培养学生元认知能力的关键,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制订计划,根据学习任务制订合理的学习目标,能够实现对自身各个学习步骤的监控,减少学习过程中的盲目性。教师还应引导学生积极提问,向教师提问,向自身提问,清楚展示自身思维过程,达到内控的目的,提高自身元认知监控能力。
  总之,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学生元认知能力的培养,通过丰富学生元认知知识,激发学生元认知体验,提高学生元认知监控能力,促进学生元认知能力的成长,为学生今后学习、发展打好基础,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庄 亮.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元认知能力的培养策略[J].科普童话,2018(3):23.
  [2]王怀玖.基于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探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实践[J].新课程(中旬刊),2015(3):91-93.
其他文献
摘 要:教师从“新手”到“熟手”的成长过程是一个不断总结提高教学能力的过程。教师营造良好课堂氛围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对新教师来说,学习和掌握营造良好课堂氛围的方法和策略显得尤为重要。文章以职业中学教师为例,从分析营造良好课堂氛围的因素到对教学对象特点进行分析,提出营造良好课堂氛围的应对性策略,以此提高新教师更快提升教学效果。  关键词:新教师;课堂氛围;教学规范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
该文对当前地方政府职能转变必须遵循的原则及实现的途径作了若干思考与探讨。
一、儿童秘密的存在境况:遭遇着成人世界的围剿  秘密是具有社会属性的人类共有的经验。尼尔·波兹曼说过没有秘密就没有童年,每个人都有童年和珍藏的童年秘密,秘密是心灵的觉知和体验。儿童的秘密不仅反映了儿童自身内部世界的关系,也反映了儿童与他人的关系。  当前的社会环境下,儿童往往难以避开成人的干扰,也没有多少空间来保守自己的秘密。在家里,他们受到父母的监督,在学校,他们受到教师的注目。家长和学校一方面
摘 要: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不再适合现代高职英语教学,文章以职业能力本位理论为基础,探讨了高職英语教学改革的几个要点,即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应根据职业能力要求制订每个专业学生的英语培养目标;根据真实岗位的实际场景设计教学;根据职业能力要求,重建评价机制,以促进高职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  关键词:职业能力本位;高职;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H319  文献标识码:A一、职业能力本位理论背景  
<正>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上海社会科学院青少年研究所等单位联合日本青少年研究所共同举办的中日青少年研究双边学术讨论会,于一九八六年五月五日至七日在杭州花港宾馆举行.与会者所提供的论文分为四组:1.青年工人与劳动;2.青少年的心理与教育;3.婚姻、家庭与生活方式;4.青少年犯罪问题.发言者共十七人,其中日方8人,
摘 要:数学学习是初中教学的重要内容,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和逻辑,提高其解决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初中数学主要引导学生研究数量关系以及空间,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学习抽象的数学知识,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时合理运用数形结合的方法是十分必要的。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可以提高课堂的趣味性,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实现活学活用的目的。文章阐述了数形结合的概念以及运用的必要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在课堂合理运用数形结合理
摘 要:当前,我们农村学校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现状不容乐观,结合当下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农村学校的初中语文教师必须进行有效的教学改革,探索有效的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提高初中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文章结合作者多年的初中语文教学实践,就如何培养农村学生的创新学习能力的方法进行探讨。  关键词:初中语文;农村学生;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收稿日期:2018-01-05  一
应用化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掌握化学基本理论和技能,化工工艺过程和工程设计等基本理论、基本技能,能在化学、化工、药物、材料等领域从事生产、产品技术研究开发、质量检测和企业管理的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我院应用化学专业创办于1999年,基于当时的办学环境,应用化学偏重理科教学,而工科教学及实践教学偏弱,因此,学生在工程实践能力方面有所欠缺,不能满足社会对化学工程领域人才的要求。作为一个极具发展潜力的工科
<正> 注意是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外界的一切信息必须通过它的选择才能进入人们的大脑;同时它又是一切心理活动必不可少的“伴侣”.在教学中注意是组织和维持学生一切心理活动的重要因素.学生的预习、听课、阅读、复习、作业等等都离不开注意。注意根据其产生的目的性和保持所需要意志努力的程度,可分为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两种.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是两种性质不同的注意,但它们时常相互转化,相互交替进行。在教学活动中两种注意都是需要的,不能偏废。如果在教学活动中过份强调和要求学生依靠有意注意学习,会
文章认为应立足于安溪区域特色,发挥资源优势,重点做好茶叶、竹藤工艺、招商引资、城镇建设四篇文章,把安溪建设成为文明、富裕、繁荣的社会主义新侨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