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模型的研究与应用

来源 :现代职业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31925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如今,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中,而3D打印技术作为一种新型技术也已经应用到中职学校的教学过程中。3D模型的蓝本采用的是三维立体结构,通过应用软件把三维立体结构中的内容分析成多层二维平面内容,再通过打印技术将内容呈现为实体。针对在中职学校教学过程中应用3D打印模型的具体作用展开分析探讨,寻求在中职学校中有效应用3D打印模型的合适策略,并找出在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式,以促進对3D打印模型的研究与应用。
  [关    键   词]  3D打印模型;中职学校教学;研究与应用
  [中图分类号]  TP391.7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29-0150-02
   一、在中职学校教学过程中应用3D打印模型的具体作用
   (一)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
   中职学校以往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的口头阐述和表达为基础,即便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实现视频、音频和口头表述的结合,但仍然处于非实物化教学阶段。另外,由于学生经验不足,对深层次知识的理解不到位,难以真正掌握知识所传达的思想。而3D打印模型的出现能够将具体实物呈现在课堂讲解过程中,让学生通过观察和触摸来了解难以用语言表达的知识,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中职学校教学过程中应用3D打印技术制作模型辅助教学,能够突破传统教学模式中以教师讲解为主导的课堂限制,让学生真正作为课堂学习的主体,把学生看作核心来开展教学活动。而且3D模型就相当于实践内容,其与理论知识的结合能够让学生深刻感知教学内容传达的思想和意义。中职学校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3D模型作为教具可以丰富教学材料,也能够更加容易进行表达,增强和学生之间的互动,而不是以空洞的讲解作为核心教学方式。
   (二)激发中职学校学生的创新精神
   中职学校各专业的教学内容都具有极强的专业性,尤其是产品设计类的科目具有极强的应用性,而3D打印模型能够为学生提供尽可能符合实际应用情形的工具。3D打印模式不同于传统的模型塑造需要手工操作,它由电子计算机输入数据调整比例而合成,可以很大程度上节省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因为3D打印模型和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密切联系,在模型方案设计之初就能够通过计算机暴露模型缺陷,通过有效的调整修改提高模型的实用性。对于设计类的专业来说设计图纸根本无法完整体现设计意图,而3D打印模型的应用可以从三维立体角度全方位展示学生的设计构思和设计理念,也能够将创意设计通过快速的模型合成方式转化为立体结构,起到体验和检验设计内容的作用。通过对3D打印模型的探究,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将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有机结合起来,使得专业知识的学习与专业能力的培养达到高度统一。
   (三)培养中职学校学生的协作能力
   3D打印模型的应用并不是简单的教具制作过程,需要经过系统的模型设计、方案确定、调整修改、打印成型、后期着色等过程,此过程非常考验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合同协作能力等。打印模型的实际操作过程需要以学生扎实的动手能力作为支撑,并在此基础上注入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开发理念。中职学校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通过3D打印模型以实物呈现,以实际的物体表现思想,将枯燥无味的教学过程和学习过程变得生动、有趣。3D打印模型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在其应用过程中给予学生充分展示的机会,但同时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提出要求,不断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更好地应用于中职学校教学过程中。
   (四)丰富中职学校学生的学习过程
   3D打印模型以三维立体形式呈现在空间中,相对于二维平面设计更加完整和具体,相对于文字表达和表述更加生动和有力。3D模型不仅能够以实物给予学生直观感受,还能供学生操作体验,以实际的感官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丰富中职学校学生的学习过程。3D打印模型以互联网信息技术作为技术支持,能够有效提高模型的实用性和有效规避模型存在的缺陷,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品质,让学生拥有愉快的学习体验。传统的教学模式偏向于用语言表达知识内涵,可能补充一些图片和视频辅助理解,但终究无法真正体现实物所具有的特征和特性,而3D打印模型能够给予学生直观的视觉冲击,还能够通过实际的触摸体验更好地了解和理解知识内涵,丰富中职学校学生的学习过程。
   二、中职学校有效应用3D打印模型的合适策略
   尽管3D打印模型已经逐渐应用于中职学校的教学过程中,可仍然存在许多的限制和弊端在延缓其发展进程,下面我们就来进行具体的分析,寻求中职学校有效应用3D打印模型的合适策略。
   (一)提升3D打印模型的应用程度
   3D打印模型的应用需要以配备高规格的设备器械作为前提,因为这是相对新型的科学技术,其所需的打印机和建模软件等设备器械的成本相对高昂。另外,扫描仪器和数据库的匹配要求也很难满足,简易版的3D打印机并不能从实质上提高工作效率,对于人力、物力的损耗所换取的价值相对较低。尽管政府机构和教育机构十分重视3D打印模型的应用,但其在中职学校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还需要经历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这主要还是由于国内技术的不成熟,因此需要提高相关产业的投资力度,强化相关技术的研究和提升,以此为提升3D打印模型的应用程度奠定物质基础。
   (二)提高对中职学校教师的要求
   3D打印模型的应用需要中职学校教师的支持与辅助。首先,中职学校教师本身可以使用3D打印模型辅助教学工作的完成。其次,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参与3D打印模型的制作过程来推动其应用过程。所以必须提高对中职学校教师的要求,使其深刻认识到3D打印模型应用于教学过程的优势和必要性,并且培养和提升其对3D打印模型制作技术的操作能力和制作设备的使用能力。只有教师以身作则将3D打印模型的应用作为工作内容的核心,才能为学生提供榜样力量和示范作用,真正提高3D打印模型在中职学校教学过程中应用的可能性。    (三)促进中职学校教学模式的革新
   在教育行业竞争逐渐激烈的现代社会,教学模式的革新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3D打印模型作为一个全新的领域也参与到教学改革趋势中。中职学校必须顺应行业发展趋势,重视教学模式的革新和3D打印模型的应用,才能提高教学效率和确保教学品质,推动中职学校的长久性可持续发展。实践证明传统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化中职学校课程的教学要求,只有顺应时代潮流结合互联网信息技术应用3D打印模型,才能真正实现教学模式的革新。
   三、中职学校应用3D打印模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式
   3D打印模型的应用其实是多媒体手段的另一种表现方式,有效将虚拟设计和实体物质结合为一体,将学生和老师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想法转化为实际的观感和触感,其在中职学校教学过程中的应用符合教学模式改革的核心理念。但国内对3D打印模型的研究尚未成熟,还存在许多的白板需要通过不断的研究和应用来补齐。下面我们就针对中职学校应用3D打印模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寻求有效的解决方式。
   (一)中职学校应配置相关设备
   就从当前中职学校的3D打印模型应用现状来看,最大的问题是模型制作和打印的设备严重缺失,更何谈其研究和应用的推广。所以中职学校应该在经济实力容许的前提下配置相关设备,最好能够获取当地政府机构和教育部门的支持。为顺应教学模式改革的大潮流,国家应该出台政策要求政府部门管理中职学校教改的具体过程,政策的支持再加上经济支持才能更好地实现中职学校配备3D打印设备的目标。
   (二)中职学校应使用配套教材
   尽管3D打印模型的实用性较强,但其与中职学校教学过程的结合还处于初期阶段,仍然缺乏合适的教学内容和有效的教学案例作为支撑。所以编写符合应用实况的教材并使用配套教材成为当前工作的核心,只有规范教学内容,才能最大限度发挥3D打印模型应用的实际作用,提高教学效率的同时避免资源浪费。
   (三)中职学校应提升教师素质
   教师在3D打印模型应用过程中发挥着主导性作用,教学过程应该体现教学内容的本质、拓展学生的思维体系、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所以中职学校应提升教师素质,教师需要掌握基本的3D模型设计、制作和打印原理,并且具有基本的实践操作能力,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正确的指导。实现体现教学内容的本质、拓展学生的思维体系、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的教学目标。
   (四)中职学校应开展相关活动
   3D打印模型的研究和应用单纯靠教学过程中的摸索还不足以提升其水平,中职学校应该开展相关活动,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学习探索以及实践操作的机会,拓展教师的教学思路并且解放学生的思考方式。3D打印模型可以很好地拓展和延伸思维,可以通过系统的活动设计有效锻炼学生的沟通协作能力、思维表达能力、实践操作能力、灵活变通能力等。
   (五)中职学校应采用系统化管理
   想要真正发挥3D打印模型的教学辅助作用,就不能通过片段化的管理来监管相关工作的推进,中职学校应采用系统化管理推动3D打印模型的研究与应用。只有将3D打印模型的相关设备配置、配套教材应用、教师素质提升、相关活动开展等串联为一个系统,才能最大限度上推动3D打印模型的研究进程和应用过程。
   综上所述,3D打印模型在中職学校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已经成为必然趋势。在中职学校教学过程中应用3D打印模型的具体作用体现在: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激发中职学校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中职学校学生的协作能力、丰富中职学校学生的学习过程等方面。中职学校有效应用3D打印模型的合适策略包括提升3D打印模型的应用程度、提高对中职学校教师的要求、促进中职学校教学模式的革新等。为解决中职学校应用3D打印模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可采取配置相关设备、使用配套教材、提升教师素质、开展相关活动、采用系统化管理等方式解决。希望能够通过这些有效策略的实行,推动3D打印模型的研究进程和应用过程。
   参考文献:
   [1]王萍.3D打印及其教育应用初探[J].中国远程教育(综合版),2013(8).
   [2]刘翠.3D打印技术及其在职业教育领域中的应用[J].电子制作,2014(6).
   [3]童宇阳.3D打印技术在中小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3(2).
   [4]王月圆,杨萍.3D打印技术及其发展趋势[J].印刷杂志,2013(4):10-12.
  编辑 栗国花
其他文献
[摘 要]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发展,中职教育已成为我国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现代职业教育的中职学校定位也越来越明确,主要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专业型技术人才为主,所以中职学校的体育教学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因材施教,根據所学职业的教学目标来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根据学生所学专业和未来职业规划来制定相关的职业保健体育。将体育教学结合实际需要贯彻落实到日常生活中,让学
[摘 要] 我国茶文化历史悠久,含有丰富的哲学道理。在茶文化教育背景下, 中职学校应当挖掘茶文化中的德育元素,结合课程情况创新教学体系,拓展教育通道,从而提升教育质量。为促进中职教育体系改革,需认识到传统茶文化融入教学体系的意义,明确中职传统教学模式现状,掌握茶文化在中职教育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应用路径,为中职院校综合型人才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 键 词] 传统茶文化;中职教育
[摘 要] 以就业为导向,以技能为核心,以发展为引领,是中职教育的基本育人准则,也是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高质量专业技能人才的根本保证。随着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与不断壮大,寻求中职教育教学模式的变革与创新,已成为新时代中职教育育人目标得以达成的关键。就中职护理专业而言,其涉及的教学内容比较宽泛、冗杂、多元,无论是文化基础模块,还是基础医学模块、临床护理模块,都更为注重对学生素养与能力的
明中叶后商贾和工匠群体是江南手工业生产和商业贸易中的主要实施者、参与者和得益者。文章通过对农、工、商收入的比对解析了重农抑商政策实施中的矛盾和悖论,在贾匠互动的模式和性质、交易和耦合强度等层面胪列的类型和特征中,认为贾匠动机、驱动的同和异源于各自的利益诉求和市场需求的呼唤,其功利化目标、实用性目的决定了互动的有限深度和影响力,及其商品价值、竞争力和视野格局。
[摘 要] “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也是完善“三全育人”的重要抓手。立足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生药学的意义,阐述如何从生药学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并结合实际分析“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与成效。  [关 键 词] 课程思政;生药学;思想政治教育;渗透途径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
期刊
[摘 要] 中职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与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场所。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逐渐发展变化,为解决学生就业率低的问题,应当加强实践经验总结,本着引进来与走出去的原则,多借鉴优秀的经验,摸索性地拓展中职学校教学管理的创新路径,以推动中职教育改革,尽快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关 键 词] 求职就业;中职学校;教学管理  [中图分类号] G
[摘 要] 中等职业技术院校不仅是对青少年学生专业技能进行培育的主要场所,更是思想教育的主要阵地。从中等职业技术院校音乐教育的重要性着手,在解析中等职业技术院校音乐教育现状的基础之上,对中等职业技术院校音乐教育的教学策略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究,希望能够有效推进中等职业院校音乐教育的开展。  [关 键 词] 中等职业院校;音乐教育;教学策略;探究  [中图分类号] G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