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等职业学校音乐教育的教学策略

来源 :现代职业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uridzmhuiyour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中等职业技术院校不仅是对青少年学生专业技能进行培育的主要场所,更是思想教育的主要阵地。从中等职业技术院校音乐教育的重要性着手,在解析中等职业技术院校音乐教育现状的基础之上,对中等职业技术院校音乐教育的教学策略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究,希望能够有效推进中等职业院校音乐教育的开展。
  [关    键   词]  中等职业院校;音乐教育;教学策略;探究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29-0090-02
   音乐教育在中等职业院校当中作为一门基础性课程,其通过听觉来反映人们的社会生活、情感以及思想,使得学生具有对音乐美的表现能力、感受能力以及初步的创造能力与鉴赏能力,进而培育学生健康的个性以及完善的人格,进一步推进学生的全面进展。
   一、中等职业院校音乐教育教学活动开展的重要性
   (一)音乐教育是向学生开展思想教育工作的有效工具
   在中等职业技术院校当中,德育被放在了最为关键的位置。“先做人后学艺”的育人观念在教育教学活动当中得到了极为广泛的渗透。现如今,中等职业技术院校大部分学生没有接受过较为正规的音乐教育,音乐素质的缺少对学生的成才以及成长是极为不利的。音乐教育是向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工具。比方说,对《学习雷锋好榜样》这首歌曲进行学唱,能够使得中职学生进一步体会到雷锋精神的可贵。通过开展音乐课程教学活动以及引领中职学生开展文明班集体创建活动,来有效提高中职学生的道德水平,陶冶中职学生的情操,在校园当中形成文明诚信以及道德高尚的氛围。
   (二)音乐教育是向学生开展情感教育的疏导工具
   中等职业技术院校学生的文化基础相对薄弱。作为一门情感美学艺术,音乐可以以自身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作用于學生的意识,激发中职学生奋发图强的精神,对中职学生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进行培育。
   二、中等职业技术院校音乐教育活动开展的现状
   中等职业技术院校学生大都处在青少年时期,较为叛逆,充满着这一年龄段的个性以及活力。为了能够使中职学生得到全方面的进展,中等职业技术院校应当寻求更为有效的教学策略开展音乐教育活动。当下中等职业技术院校教育活动的开展存在着非常多的问题。
   (一)中职学生对音乐课程的兴趣程度较低
   音乐教育活动的开展可以使得中职学生的欣赏能力得到有效提升,更为重要的是可以陶冶中职学生的情操。但是中等职业技术院校当中的学生绝大部分对音乐没有较高的兴趣。中职音乐老师并不重视中职学生音乐兴趣的提高以及培育。大多数中职学生以及学生家长都认为音乐课程并不是非常重要。中等职业院校对音乐课程的重视度较低,中职学生在参与音乐课程教学活动的过程当中没有压力,基本上音乐课就是玩着度过的。音乐教师也并不告知中职学生音乐教育的重要性,因此,在中等职业技术院校当中,中职学生对音乐课程的兴趣较低,导致中职音乐课程教学活动开展的效率较为低下,课程教学活动开展质量也极差。
   (二)课程教学方式较为陈旧
   中等职业技术院校始终保持着陈旧的音乐课程教学形式,选用教师“一言堂”式教学,只有中职音乐教师一人进行授课,音乐课程教学活动开展的内容较为枯燥,因此中职学生无法提起对音乐课程进行学习的兴趣。对待兴趣程度较低的事物,中职学生难以深入其中,音乐课程教学活动的开展无法达到其目的。陈旧的音乐课程教学形式已经难以充分满足现代中职学生的学习需求。当下的中职学生有个性,较为喜爱新鲜的事物,因此中职音乐老师可以选取一些更新的音乐课程教学方式,转变陈旧的教育方法,应用全新的课程教学形式来进一步提升中职学生对音乐课程进行学习的兴趣。人们经常说这样一句话:“兴趣是学生最好的教师”,因此转变陈旧的课程教学形式,激起中职学生对音乐课程的兴趣,才可以使得中职学生通过音乐课程的学习提高自身的品位。
   (三)中等职业技术院校音乐教学课程构造不够合理
   中等职业院校音乐的系统课程构造的设置以音乐课程价值的实现为凭据。现时期,中等职业技术院校音乐教学课程构造设置主要有两个方面不够合理:一方面理论教学课程设置相对较多,而实践教学课程设置相对较少,中职学生参与实践教学活动的时间相对较短,中职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缺少较为优异的衔接。另一方面将分科课程的知识与整体范围的知识分裂开来,极大程度轻视专业与学科的横向关联,导致教学课程极为狭隘,致使中职学生的知识构造不够健全。
   三、中等职业技术院校音乐教育的教学策略探究
   (一)充分明确课程教学目标
   课程教学目标是任何一个学科都需要充分明确的,音乐课程的教学目标引领着中等职业院校音乐课程的教育方向,中职音乐老师应充分了解中职学生的实际需求,集合中职学生的实际需求来对中职音乐课程教学目标进行确立。中等职业技术院校的音乐老师应先对中职学生的实际需求进行了解,然后设定明确的中职音乐课程教学目标,中职音乐老师可以根据阶段来对课程教学目标进行设立,由一个个小的课程教学目标汇总成为一个大的课程教学目标,这样一来中职音乐老师开展音乐课程教学活动会更有目的性,更有方向。
   (二)音乐课程教学活动开展内容的革新
   充分明确中等职业技术院校音乐课程的教学目标,那么中职音乐老师就需要按照音乐课程教学活动开展的目标对以往较为老旧的课程教学内容进行革新。全新的课程教学内容应符合中职学生的特征,以中职学生为主,激起中职学生对音乐课程知识进行学习的兴趣。中职音乐老师可以按照中职学生的年龄特征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安排,引用一些可以吸引中职学生眼球即较为感兴趣的内容来进一步激起中职学生对音乐课程的热情。与此同时,中职音乐老师可以根据不同民族以及不同国家的音乐特征来对中职音乐课程教学内容进行设计,充分结合各种元素,使得音乐教学课程转变得更为新颖、更为有趣。比方说,每一个民族都充满着不同元素的民族乐曲,中职音乐老师可以设计一系列的音乐课程教学,如民间歌曲或是民族乐器,等等,这些新颖的课程教学内容更可以激起中职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得中职音乐课程教学活动开展的质量以及效率都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三)课程教学方式的转变
   课程教学方式对于中职音乐教育而言也是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有了充分明确的课程教学目标、全新的课程教学内容,那么更新的课程教学方式也是不可或缺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音乐老师需要对以往较为老旧的课程教学方式进行革新,探索更新的课程教学方式,使得中职学生都可以投入音乐课程教学活动当中来,而不是中职音乐老师一个人自顾自进行授课。笔者认为情境教学是一种非常优异的全新的课程教学方式,中职音乐老师通过一个情境片段,引进课程教学内容,激起中职学生学习中职音乐课程知识的兴趣,然后与中职学生展开互动。相比中职音乐老师一人堂的教学方式,情境片段的课程教学方式更为有趣生动,更为直观。这样中职学生进一步参与到中职音乐课程教学活动中来,激起学习中职音乐课程知识的积极性,进而使中职学生的文化素质以及品位能够得到进一步提升,使中等职业技术院校音乐课程教学活动开展以及效率得到有效提高。
   (四)重视音乐课程教学的情感艺术
   引领中职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及人生观。正确的价值观以及人生观,能够使得中职学生建立正确的就业观以及择业观,而中职学生正确的就业观以及择业观对于社会安全与稳定,以及对企业单位的稳定进展有着极为积极的作用。音乐是情感藝术,音乐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如若离开了老师与学生共同情感的积极参与,审美价值就丢失了,中职音乐老师就难以对中职学生的价值观以及人生观进行合理导向。在实际开展中职音乐课程教学活动的过程当中,中职音乐老师必须要具有音乐之情,以情动人、以情感人,打开中职学生的心灵,使得中职学生用情去对音乐进行体验,最终进一步实现以音乐之情感染学生,进而对中职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以及人生观进行塑造。纵观各个时代以及各个国家的音乐家,不乏大量有关于音乐家为了追求人生理想,与权贵以及命运作斗争的励志故事。
   (五)培育高素养的音乐教师队伍
   培育高素养的音乐教师队伍是中等职业技术院校音乐课程教学活动革新的基础。二十一世纪被称之为“革新教育”的世纪,世界各个国家充分意识到了革新的必要性,积极推动教育革新。中等职业技术院校音乐教育进展,亦需要具有革新素养的音乐老师。中职音乐老师需要对课程教学观念进行持续革新,拓宽学术视野,开展艺术与其余专业的跨学科探究。
   总的来说,要想使中等职业技术院校的音乐课程教学活动得到有效的开展,就需要对陈旧的课程教学形式以及课程教学观念进行进一步的转变,充分明确中职音乐课程教学活动开展的目标,对陈旧的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优化革新,根据中职学生自身的特征来对中职音乐课程教学进行调整,设定充分符合中职学生的音乐教学课程,提升中职学生对音乐课程知识进行学习的兴趣,使中职学生可以得到全方面发展,提升中职学生的音乐素质以及音乐能力,中职音乐老师可以进一步提升课程教学活动开展的质量以及效率。
   参考文献:
   [1]刘萍.基于审美能力提高的中职“音乐欣赏”课教学策略分析[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9,35(10):132-133,139.
   [2]袁小红.交互式教学下的中职学前教育视唱练耳和声乐教学策略探析[J].黄河之声,2019(15):85.
   [3]涂洪君,唐伟.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音乐课堂教学策略探究[J].教育现代化,2019,6(17):152-154.
   [4]朱珊.浅析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公共音乐课教学策略[J].赤子(上中旬),2017(7):250.
   [5]曹挺.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特点及其教学现状分析[J].音乐时空,2015(17):162.
  编辑 张 慧
其他文献
作为2022北京冬奥会的吉祥物,冰墩墩不仅代表着这一国际体育盛事,同时也承载着来自社会、历史、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内涵.其设计过程是经过综合考虑、广泛征求意见后所达成的
[摘 要] 古诗词是古代文学的一种表现形式,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语文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主阵地,利用古诗词教学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具有天然的优势。围绕中职语文学科利用古诗词教学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性、途径分析、实施策略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关 键 词] 中职;语文学科;古诗词教学;人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
[摘 要]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发展,中职教育已成为我国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现代职业教育的中职学校定位也越来越明确,主要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专业型技术人才为主,所以中职学校的体育教学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因材施教,根據所学职业的教学目标来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根据学生所学专业和未来职业规划来制定相关的职业保健体育。将体育教学结合实际需要贯彻落实到日常生活中,让学
[摘 要] 我国茶文化历史悠久,含有丰富的哲学道理。在茶文化教育背景下, 中职学校应当挖掘茶文化中的德育元素,结合课程情况创新教学体系,拓展教育通道,从而提升教育质量。为促进中职教育体系改革,需认识到传统茶文化融入教学体系的意义,明确中职传统教学模式现状,掌握茶文化在中职教育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应用路径,为中职院校综合型人才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 键 词] 传统茶文化;中职教育
探讨基于虚拟仿真智能训练系统的急救护理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选择2016、2017级高职护理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2016级为对照组(271人),2017级为实验组(266人)。对照组采用传统模式教学,实验组采用基于虚拟仿真智能训练系统的混合式教学。实验组学生期末理论及操作考试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98.50%的同学认为此教学方法有利于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的综合培养,认可此教学方法。基于虚拟仿真智能训练系统的混合式教学,充分合理运用多种信息技术,激发学
[摘 要] 以就业为导向,以技能为核心,以发展为引领,是中职教育的基本育人准则,也是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高质量专业技能人才的根本保证。随着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与不断壮大,寻求中职教育教学模式的变革与创新,已成为新时代中职教育育人目标得以达成的关键。就中职护理专业而言,其涉及的教学内容比较宽泛、冗杂、多元,无论是文化基础模块,还是基础医学模块、临床护理模块,都更为注重对学生素养与能力的
明中叶后商贾和工匠群体是江南手工业生产和商业贸易中的主要实施者、参与者和得益者。文章通过对农、工、商收入的比对解析了重农抑商政策实施中的矛盾和悖论,在贾匠互动的模式和性质、交易和耦合强度等层面胪列的类型和特征中,认为贾匠动机、驱动的同和异源于各自的利益诉求和市场需求的呼唤,其功利化目标、实用性目的决定了互动的有限深度和影响力,及其商品价值、竞争力和视野格局。
[摘 要] “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也是完善“三全育人”的重要抓手。立足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生药学的意义,阐述如何从生药学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并结合实际分析“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与成效。  [关 键 词] 课程思政;生药学;思想政治教育;渗透途径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
期刊
[摘 要] 中职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与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场所。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逐渐发展变化,为解决学生就业率低的问题,应当加强实践经验总结,本着引进来与走出去的原则,多借鉴优秀的经验,摸索性地拓展中职学校教学管理的创新路径,以推动中职教育改革,尽快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关 键 词] 求职就业;中职学校;教学管理  [中图分类号]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