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应学院学生幸福程度的研究

来源 :广东教育·职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rbq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什么是幸福?幸福有计量单位吗?幸福能否被量化?对于这个问题,很久以前人类就开始思考,古希腊的伟大思想家苏格拉底就提出“知识=美德=幸福”公式。英国心理学家科恩提出多因素幸福方程式:幸福=P (5*E) (3*H),他认为影响幸福的因素主要有:P是指个性(包括世界观、各种能力);E是指生存(包括健康、财务和人际关系);H是指高层次需求(包括自我实现、自尊和社会认同)。
  幸福是人们的主观心理感受。很多因素影响幸福,比如家庭关系、精神状态、工作环境、经济压力、社会认同等。目前,苗元江在其发表的论文《当代大学生幸福感调查研究》中,通过对南京和南昌6所高校1077名大学生的调查研究,构建了测评大学生幸福感的七个维度,即生活满意、正负情感、生命活动、健康关注、利他行为、友好关系、人格成长。[1]田浩男、兰新宇、张阳在论文《大学生幸福指数量表的编制及其初步应用》中,通过对吉林大学以及网络中大的学生进行随机抽样调研,分析出测量大学生幸福指数的量表,量表涉及6个维度,即学习情况、人际交往、自我意识、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健康状况。[2]李焰、赵君在其论文《大学生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中通过对593名大学生的幸福感状况进行调查,发现影响大学生幸福感的七个因素,即自信、专业学习、人际交往、恋爱、工作与社会适应、家庭环境、身体健康与业余活动。[3]王庚在其论文《大学生幸福指数一种简单算法》中运用萨繆尔森的幸福方程公式计算大学生幸福感。[4]
  站在众多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尝试构建数学公式,对大学生所做出的主观的自我幸福评价进行量化,来测量嘉应学院学生对生活的满意度。
  一、构建指标体系
  美国诺贝尔奖得主、著名经济学家萨繆尔森提出幸福指数的概念,构建幸福方程计算公式:幸福=效用/欲望。这个公式简单直接告诉我们一个人的幸福在于欲望和效用两个方面,幸福与效用成正比,幸福与欲望成反比。从大学生个人和家庭的角度来看,欲望就是掌握专业知识、拓宽眼界、拥有爱好和健康身体,顺利平安度过大学四年时光。效用是大学生在影响幸福的因素中获得满足的程度。
  我们借助萨繆尔森的幸福方程式获得嘉应学院大学生幸福指数,使其能够具体计算出大学生幸福感大小,有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步,我们将大学生效用进行细分。大学生是一个很特殊的群体,心理成熟度随着年级递增发生变化,因此我们分年级对其进行调研。清华大学教授李焰和赵君通过大量调研分析认为,现阶段大学生效用可以从自我意识、学校学习、人际交往、工作与社会适应、月支配金额、身体与业余活动等六个方面。我们借鉴上述六个指标来描述大学生效用。[5]
  第二步,大学生六个效用指标定量化。用表1来赋予效用指标六个方面的具体分值。
  第三步,我们模拟经济学中著名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Cobb-Douglas)构建效用函数,用来量化大学生的效用值:
  上述构建的效用函数中,A、B、C、D、E、F分别对应大学生6个效用指标值,a、b、c、d、e、f分別是大学生对各项效用指标的偏好程度,它们的和等于1。举例,某个大学生看重“学校学习”,与之相对应的b数值就大,某个大学生对月支配金额没有太多关注,与之相对应的f数值就较小。
  第四步,按照幸福计算公式,我们计算出大学生个人的幸福指数:
  幸福指数=效用/欲望=U/S*100%
  上述幸福指数计算公式中,U代表大学生效用分值,S表示大学生欲望,从表1分值看出,两者最大值都是5,大学生的效用分值由被调研对象效用选择算出,而大学生欲望按最大值固定。举例说明,嘉应学院一名大二学生张三,他在校不太自信、目标模糊,拿过省级奖项,当过干部,无疾病,人缘好无恋爱,月花销1000元,他对各项偏好参数分别是3/21,6/21,4/21,5/21,1/21,2/21,张三的效用值U=23/2146/2144/2135/2121/242/21=3.27,张三的幸福指数是:3.27/5*100%=65.4%,按照公式所得幸福指数范围,我们简单地把大学生的幸福程度分为5个类别,见表2。对照表2标准,张三属于比较幸福。
  二、设计问卷
  本文调查问卷按如下步骤进行:第一步,我们选取嘉应学院19个二级学院22118名大学生作为研究总体,按年级分为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共四个层次,平均占比1/4的比例进行分层抽样。该问卷调查随机选取总共80名大学生作为样本,一共发放80份问卷,共回收80份问卷,无废卷无弃卷,回收率100%。
  第二步,让被调查的大学生确定各项指标的重要程度偏好,选项是:你觉得下面的选项对于幸福感而言,重要性偏好程度如何排序?六个选项分别为:A.是否自信且有目标;B.专业知识的学习是否扎实;C.工作与社会适应度是否偏高;D.身体是否健康;E.人际交往是否良好;F.月支配经费多少。通过选项的答案,可以得出一个大学生对影响生活幸福因素重要性偏好的排列顺序。便于实现偏好顺序指标的量化统一,将总值1按照上述6个选项的重要程度偏好不同,合理分配给予指数值为:6/21、5/21、4/21、3/21、2/21、1/21。
  第三步,通过问卷要求被调查大学生确认各项指标值。被调查者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按照表1内容要求在各项指标上画“”,确定各项指标具体分值。这些分值代入效用函数中运用幂计算得出被调查大学生个人效用值。获得被调查大学生个人效用值后,代入幸福方程式算出被调查大学生的个人幸福指数,对所有被调查大学生个人幸福指数总和求均值,可以确定嘉应学院大学生整体幸福满足度。
  三、统计分析问卷
  (一)影响嘉应学院大学生幸福的最重要因素
  通过嘉应学院大学生问卷整理分析,我们可以看出,39%的大学生认为影响幸福感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校学习”,30%的大学生认为是“自我意识”,13%的大学生认为是“身体健康与业余生活”,只有4%的大学生认为是“人际交往与恋爱”,另有相同比例的大学生认为是“月支配经费”,详情见表3。其中:大一大学生中,75%的大学生认为是“自我意识”或“学校学习”最重要,没有人认为“月支配经费”很重要;大二大学生中,65%的大学生认为是“学校学习”或者“身体健康和业余活动”最重要,其次15%的大学生认为是“自我意识”最重要;大三大学生中,75%的大学生认为是“学校学习”或“自我意识”最重要,其次20%的大学生认为是“工作与社会适应”最重要,没有人认为“人际交往、恋爱”和“月支配经费”很重要;大四大学生中,65%的大学生认为是“学校学习”或“自我意识”最重要,其次15%的大学生认为是“工作与社会适应”最重要,各有10%大学生认为“身体健康和业余活动”和“月支配经费”很重要,没有人认为“人际交往、恋爱”很重要。从总体均值看,“学校学习”占比最高,占38%,其次“自我意识”占比30%,再次“身体健康和业余活动”占比13%。   (二)分析嘉应学院各年级大学生幸福感
  对80名嘉应学院大学生的调查数据的统计,我们有如下分析:10%的大学生觉得自己非常幸福,29%的大学生觉得自己很幸福,23%的大学生觉得自己比较幸福,28%的大学生觉得自己不很幸福,10%的大学生觉得自己不幸福,详情见表4。具体情况如下:大一学生中,60%的大学生对自己生活比较满意,其余40%的大学生觉得自己不很幸福;大二学生中,60%的大学生对自己生活比较满意,剩下40%的大学生觉得自己不很幸福;大三学生中,55%的大学生对自己生活比较满意,另外45%的大学生觉得自己不很幸福;大四学生中,70%的大学生对自己生活比较满意,余下30%的大学生觉得自己不很幸福。从总体均值看,认为很幸福的占比最高,值为28.75%。
  四、总结
  结合萨繆尔森的幸福方程式和基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Cobb-Douglas)构建的效用函数,我们计算出嘉应学院学生的幸福指数,从抽样调查计算的结果来看,大多数学生都常有幸福的体验,只有10%的学生偶尔或者从来没有过幸福的体验,这说明嘉应学院学生这个群体整体是健康的,是积极向上朝气蓬勃的群体。
  在性别差异上,男生幸福感稍高于女生,男生平均幸福指数是68分,而女生平均幸福指数是60分,主要是男生在“学校学习”和“自我意识”两个影响因素上分值比较稳定,且普遍高于女生。
  不同年级认为影响幸福指数的重要因素也不同,认为非常幸福比例最高的是大一学生,占比15%,可能新生带着对大学生活的美好憧憬和喜悦来到崭新校园,幸福感较强烈。经过一段时间,发现理想与现实的差距,美好大学存在痛苦和压抑,情感困惑时时出现,学习压力逐渐增加,大二学生中认为很幸福的比例较低,占比20%,大三学生对学校环境熟悉度更高,又面临人生抉择(考研或者就业),所以大三学生中对自己生活比较满意的占比最低。四个年级中,“学校学习”和“自我意识”在大学生幸福感中處于核心,占比取值范围60%-75%;“工作与社会适应”和“身体健康、业余活动”在大学生幸福感中逐步增加,占比由5%上升到15%,“月支配经费”在大学生幸福感中由大一忽略不计到大四占比10%,而“人际交往、恋爱”在大学生幸福感中大二占比10%下降到大四为零,由于考研和就业,大家忙着为自己的前途奔波,交流沟通时间偏少。
  综上所述,当前提高嘉应学院学生幸福程度应该重在强化专业教学,提升学生自信心,激发学生目标感,开展丰富多彩的业余活动,鼓励参与知识竞赛,增强学生荣誉感等几个方面作出努力。
  参考文献:
  [1]苗元江.当代大学生幸福感调查研究[J].青年探索,2007(4).
  [2]田浩男,兰新宇,张阳.大学生幸福指数量表的编制及其初步应用[J].人力资源,2012(7).
  [3]李焰,赵君.大学生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11).
  [4]王庚.大学生幸福指数一种简单算法 [J].科技咨询,2009(28).
  [5]马会,吴云勇.辽宁省农村居民家庭生活幸福程度的调查分析[J].环渤海经济瞭望,2013(2).
  责任编辑 陈春阳
其他文献
一、嵌入式行业发展与高校嵌入式专业概况  在嵌入式、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热门技术日益普及的今天,嵌入式系统产品正不断渗透进各个行业,作为包含在这些硬件产品中的特殊软件形态,其产业增幅不断加大,而且在整个软件产业中所占的比重日趋提高。嵌入式产业不仅是一个技术密集型产业,而且还是一个技术快速革新的产业。这决定了对人才的要求不仅需要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而且需要根据技术的变革迅速进行知识更新和技能提升。当
摘要:“教学做合一”已成为职业教育教学中的一种教学模式。本文在阐述了“教学做合一”的教学理论和中职教育特点的基础上,以美术设计与制作专业为例,对教学做合一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可行性策略。  关键词:教学做合一;美术设计与制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职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422(2015)08-0030-03  收稿日期:2015-06-12  
他曾先后任农工、教师、机关干部;他曾在德国和瑞士学习德国和欧洲经济史、企业史和现代化史;他也曾在中国人民大学讲授过德国现代化、瑞士现代化、近现代科技史、世界近现代史。如今,他专门从事跨国公司的研究。他就是王志乐。    最近,在对外资是否会危及中国经济安全争论得最激烈的时候,王志乐一直在风口浪尖。  “外资并购并不可怕。”这句惊世骇俗的话出自王志乐之口。作为国家商务部跨国公司研究中心的主任,王志乐
音乐课堂教学要进行以聆听音乐、鉴赏音乐、表现音乐等系列审美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文章分析了中学音乐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途径,阐述了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展示音乐
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如何运用激活课堂的方法,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构建一个“幸福”的课堂,是每个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文章从四个方面探讨了建设“幸福”历史与社会课
中国选手获得16金14银5铜8月27日,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在俄罗斯喀山闭幕,俄罗斯总统普京出席闭幕式并宣布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闭幕。中国代表团在本次大赛中表现十分出色,共获
德育课程是塑造学生健康人格的重要渠道和核心课程,中职学校德育课程中的许多教学内容都从不同的方面渗透着对学生的人格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挖掘和利用教材中丰富的
声乐是以人声演唱为形式的一门音乐表演艺术,自古以“字正腔圆、以声载情、情以声达、声情并茂”为审美原则。“声茂”是声乐艺术的表层感官美,“情茂”是声乐艺术的深层内涵美,“声情并茂”是民族声乐美学的准则。在声乐艺术美的欣赏与创造中声音和情感二者相辅相存,缺一不可。“声为乐之器”,以声载情,优美动听的声音是声乐作品表达内容、风格、情感的基础与承载;“情为乐之魂,情以声达,声乐作品的情感需要借助悦耳的声音
针对目前集成电路系列课程实验所需集成电路工艺设备仪器价格昂贵、一般高校难以开设相关实验课程的实际问题,该文引入以“无生产线的集成电路器件、工艺和测试”为理念的虚拟
多协议标记交换(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MPLS)这项新兴技术,因其相对IP分组技术具有更高的质量保证和流量工程控制特性,在下一代网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