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悲剧美

来源 :美与时代·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dan_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2020年是俄罗斯伟大的作曲家柴可夫斯基诞辰一百八十周年。一百多年来,人们难以忘情于柴可夫斯基落日般悲壮的生命和他那些回旋在山巅的旋律。柴可夫斯基具有异乎寻常的感受力,惟其如此,世界对他来说是永恒的悲剧。
  关键词:柴可夫斯基;第六交响曲;悲怆;悲剧美
  一位十八世纪的哲人曾预言:“这个世界对于思索的人是喜剧,对于感受的人却是悲剧。”这位俄罗斯有史以来最赋天才却悒郁乖戾的音乐巨人,以其瑰丽而多舛的艺术魅力,在十九世纪辉煌的音乐生涯中,印证了岁月漂涤的这句箴言。
  柴可夫斯基具有异乎寻常的感受力,惟其如此,世界对他来说是永恒的悲剧。你也许不信,为追忆那凄恻颤栗的娓娓乐思,他可以在冰寒料峭的莫斯科河里孤寂地伫立数小时,任凭情感滔滔的悲剧流横无际涯地漫过苦楚的心,他没有泪。然而我们却无法否认,全俄罗斯乃至整个世界的音乐瀑布,都因此被感动得珠花飞溅、玉沫流彩。
  毕生踽踽独行在绝望的危崖边,他翘首远方,似乎只有死神的悲悯和灵兆才能燃起那狂傲不羁的想象力。抑扬激荡的乐魂和忏悔的人生一样,飘逸着幽咽如歌的悲剧美,缪斯神殿内回荡的是他来自地狱里的呼嚎。神经质地多次湮毁心血呕沥的佳作,因为它们典雅而不深邃,直至第六交响曲“悲怆”铅灰色乐幕垂落和袅袅哀音逝去时,他才欣慰地哭了。“起腹稿时我常常潸然失声,我从不曾像爱它那样爱过我其它的音乐子女”,他踌躇地写道。然而,这已是1893年的深秋暮霭,如火如荼的生命之枫行将陨落的季节了。“悲怆”上演后的第九天,喝了一杯污水——也许并非无意,他真诚地合上那双疲惫而睿智的眼,蹊跷但没有痛苦。天知道,开始孕育这部杰作时,也许他颠沛坎坷的灵魂已默默随心泪漂入无垠的瀚海,游弋在浩淼的天宇,仅剩残驱在聆听心脉的澎湃起伏了。
  的确,柴可夫斯基无比庄严地承诺了沧桑恢弘的人生悲剧。在死亡徜徉的天涯极目流放,他冷眼静观生命落潮的博大与悲壮,深深地企盼绝对的精神超脱和灵魂尽处圣洁崇高的栉沐洗礼,他怅惘唏嘘。无疑,死是对生命坦诚而潇洒的接纳,然而生命的终极价值却是泯灭后凡心缓缓如梦似烟的升华。缥缈无极的生命意识,是最永恒浩瀚的悲剧美,他幡然彻悟。于是,灼热的真谛谱成“悲怆”那一路广阔悠长、激越跌宕的滚滚音响。
  仿佛是天连衰草、旷野肃疏,无尽忧郁的天空噙满了阴霾愁云。远方,紫褐色山峦绵亘层叠的尽头,淡淡的夕阳在告别啼血的黄昏。晚霞沉醉如练,浮起绯红柔媚的笑靥,嫣然隐去。万籁寂寥,冥冥上苍的启示在天才孤寞的灵魂上空闪烁,生命无极的美在脸上盈盈微笑,该去了!迷茫和困惑破碎在苦涩的心里,他回眸一瞥,浑浊无神的目光放射出温润沁人的异彩,涟涟如雨的热泪,足以消冰融雪,去滋乳干涸而皲裂的心。人们啊,我是深爱你们的,是你们神明般的挚爱开启了我混沌蒙昧的思绪;人类啊,我们和解吧!蹒跚孑孓的身影遁迹于蓊郁苍翠的群山,虔诚的祝福在幕云冉冉中轻声抚慰和吟唱。他化为纯净清澈的天地之气,归于永恒无极的“出世”幻境。也许,生命真是一场无休止的蹉跎和劫难,但伟人俨然是啸傲死亡的天使。彼得堡举行柴可夫斯基追悼会那天,演奏了“悲怆”交响曲,好久好久,竟无人离座。人们浸泡在旋律淌成的泪水里纵情啜泣,祈祷的晚钟缓缓把哀思送向悲怆的天空。顶礼膜拜吧,死亡绝非生命的断流,当缤纷璀璨的云星划破长夜的广袤时,那是希望的种子投进了黎明的沃野。
  “结束,逐渐消亡”,柴可夫斯基在暮年执着地向往这“悲怆”展开的精神道路,从而向往生命归宿的真实价值。他始终唾弃宿命哲学的狂热和颓丧,因为厌世者堂皇体面的衣钵里满是欺世盗名的“辉煌谬论”。理解吧,五十三载风雨如晦的凄苦飘零,他履行了结束自我、去拯救世界的耿耿诺言,人类蓬勃的生命在他自我消亡的春雨里茁壮成长。无极壮阔的生命意识啊,面对残阳落照的黄昏缕缕升华了,我们生命悲剧的天空于是一片火红澄亮。
  “他不在家”,柴可夫斯基故居的栅门上,至今留着这张年深月久的便条。孤独的行吟者依旧沉湎于喧嚣汹涌的乐海里,浪迹人生每一幕催人泪下的“悲怆”。
  附录:我最喜爱的柴可夫斯基第六交响曲“悲怆”的几个版本
  1.出品单位:广州太平洋影音公司
  编号:p8014(磁带)
  发行时间:1984年
  20世纪80年代,广州太平洋影音公司出品了柴可夫斯基第六交响曲“悲怆”的盒带,没有标明演奏的乐队和指挥。它是笔者在大学期间买的第一盘磁带,也是笔者人生中第一次开始听西方交响音乐,所以印象特别深刻。至今保存着这盘磁带,只是年代久远,已经受潮,无法再听了。
  那个年代,是笔者思考生命意义的年代。在苦闷与彷徨中,突然听到了“悲怆”交响曲,心灵的迷雾瞬间消散,灵魂的天空一片澄明。回忆起那漆黑的夜晚,听过数遍“悲怆”,竟至失眠,不得不披衣起床,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屋里来回踱步。激动的心情是如此的澎湃,仿佛有一盏明灯在窗外夜空里闪烁,不禁热泪盈眶。深深地怀恋那个思想启蒙的年代,柴可夫斯基的“悲愴”,成了笔者人生苦难最初的救赎和生命中迎风起航的桅帆。
  2.出品单位:中新音像出版社·普罗艺术名曲馆藏系列
  日本JVC唱片公司提供优质录音母带
  指挥:弗拉基米尔·菲多西夫
  乐团:莫斯科广播交响乐团
  (全球唯一首演版本)
  发行时间:1999年
  这是笔者最喜爱的“悲怆”交响曲版本。在谈聆听感受之前,先说说这个“全球唯一首演版本”的来历。据这版CD唱片的说明书介绍,该唱片是“悲怆”交响曲在世界上首次以柴可夫斯基的手稿来演奏,不是我们通常听到的用公开出版的乐谱演奏的“悲怆”。因为出版的乐谱是在柴可夫斯基去世后被人修改过的,修改主要集中在第四乐章,以“悲伤的柔板”来演奏。而柴可夫斯基1893年10月16日(俄历)在彼得堡亲自指挥“悲怆”首演,首演的手稿上第四乐章标注的是“悲伤的行板”。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首演翌日柴可夫斯基对总谱做最后的检查,订正部分内容,准备交给出版商尤尔金森正式出版。因此,订正部分也应算作首演的手稿部分,是柴可夫斯基自己认可的。根据柴可夫斯基记谱的习惯可以断定,黑墨水的笔迹是首演前所写,其它颜色墨水和铅笔的补充修改笔迹应是首演翌日所写。但柴可夫斯基未来得及将订正后的手稿总谱交给尤尔金森,便于10月21日发病,25日去世。
  后来人们研究发现,手稿中还有另一个人在首演后的修正笔迹,而这些笔迹也同样被照搬出版了。如此大胆篡改的人是谁呢?1970年手稿影印本出版时尚不清楚。1980年后,随着对手稿笔迹的深入研究,人们终于断定,篡改者是指挥家纳普拉乌尼克。
  纳普拉乌尼克曾经指挥过柴可夫斯基歌剧的首演,在使用的乐谱中留下了笔迹。柴可夫斯基去世后,他也是“悲怆”在彼得堡再次演出时的指挥。纳普拉乌尼克在追悼演奏会上,是将“悲怆”作为柴可夫斯基的安魂曲来演奏的,篡改就是再演出时进行的。然后,总谱带着纳普拉乌尼克的改动交到了尤尔金森手里,并于1894年出版。这就是“柔板的《悲怆》”流传的最大原因。
  不过,柴可夫斯基自己也有责任。就在开始作曲的2月11日,柴可夫斯基写信给他的外甥说,第四乐章“大概是柔板”,后来的人们便一点也没有怀疑总谱的真实性。实际是首演时柴可夫斯基第四乐章用了“行板”。
  “悲怆”经纳普拉乌尼克再演出后,在俄国、前苏联有一定地位之人的葬礼上,将该乐曲最后乐章奏成安魂曲已成习惯。因此,“柔板”不是按柴可夫斯基笔迹演奏这一事实,虽然在1980年后就已判明,但在前苏联根本无人关注。即使1989年,相隔百年后在柴可夫斯基的故居地克林的音乐厅演奏“行板的最后乐章”,关注的人也是寥寥无几。
  1990年4月4日,举行了“行板的《悲怆》”再演出,指挥是1989年11月创建俄罗斯国家交响乐团的钢琴家兼指挥普列特涅夫。他从第一乐章开始仔细研究手稿,认为以保持音乐的流畅性来看,最后乐章用“行板”更自然——柴可夫斯基也是满怀自信地用“行板”首演的。
  本唱片的演录者、指挥家菲多西夫,1974年接替罗日杰斯特文斯基担任莫斯科广播交响乐团音乐总监兼首席指挥。他对柴可夫斯基作品有很深造诣,常常造访莫斯科郊外的克林柴可夫斯基纪念馆(原柴可夫斯基住宅)文书保留室,认真研究柴可夫斯基的手稿。
  菲多西夫1990年10月参加德国“柴可夫斯基诞辰150周年纪念节”时,在慕尼黑和法兰克福举行过一次国外“行板的《悲怆》”首演。在最后乐章的短句构成和连接等方面,他明确指出:手稿写的应是一小节三拍,而不是一小节六拍,这时最后乐章应为行板而非柔板,这是极其重要的证明。
  菲多西夫认为,柴可夫斯基在这里想表现的是深邃感情而不是感伤。柴可夫斯基本人在关于这一乐章的速度上曾指出:“排除纠缠不清的多余感伤,仿佛去掉赘肉一般,有气度地把人类深层的感动与哀伤表现出来。”首演时乐谱写得干净利落,为了出版柴可夫斯基更加仔细地写。菲多西夫认为,柴可夫斯基即使不死,也不会想对这部作品再进行修改了。
  接下来谈谈聆听感受。
  从第一乐章开始,乐队奏出的主部主题平静而忧伤、张而急促,仿佛命运在奔袭。接着副部主题旋律似乎是从天而降,气息宽广绵长、深沉悠远,这是典型的俄罗斯式的优美和悲伤。鼓声隆隆,以雷霆万钧之力隐隐而来,管乐的粗暴狂野好似万马奔腾,已到了肆无忌惮的程度。巨大而粗野的管弦乐营造的氛围令人惊叹,仿佛悲剧的河流在俄罗斯大地上恣意地蔓延。
  第三乐章弦乐音响排山倒海、野气逼人,疾风暴雨似的管弦乐如狂风扫过辽阔荒野,步伐坚定、密集而森严,很是摄人心魄。
  第四乐章确实演奏得哀而不伤、忧中无怨,比一般版本稍快,较好地表现了柴可夫斯基生命的悲剧性美感,忠实地还原了作曲家的初衷。
  3.出品单位:俄罗斯MELODIYA唱片公司
  编号:74321594782
  指挥:亚历山大·帕萨耶夫
  乐团:莫斯科大剧院管弦乐团(BOLSHOI  THEATRE  ORCHESTRA)
  录音时间:1956年
  这是一个很有特色的版本。第一乐章开始,就像是对命运提出了一个巨大的设问。乐队气息弘大宽广,指挥思路清晰、目标明确,共同直奔主题。主部主题响起,仿佛是命运之灯行将熄灭。接着,著名的副部主题音乐流巨大而狂野,从天而降,气氛相当摄人。管乐天崩地裂般地拷问天地命运、宇宙古今。
  此版第三乐章尤其精彩。弦乐声浪排山而来,整齐划一,似在与命运之力搏击。此乐章演奏得结构平衡、思路清晰,结束时的停顿很有思想,让人想起人生暮年对生命的追忆与思索。管弦乐声响凄厉而悲凉,能量极大。
  4.出品单位:ORFEO(奥菲欧)
  编号:C200891B
  指挥:弗朗茨·弗里恰伊
  樂团:德国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
  录音时间:1960年演出现场录音
  这个版本非常优秀,值得细细品味。第一乐章奏响,就有一种内在的紧张感。主部主题旋律出现很有思考力,显得深邃而有哲理,更强调柴可夫斯基理性精神的一面。那只单簧管吹得孤凄、忧伤,气息很长。
  接下来管弦乐营造出辽远宽广的音响,悲剧气氛似乎弥漫到了天边。乐曲始终节奏平稳徐缓,把哲学的思索与感情的内敛结合得天衣无缝,音乐并不火爆但异常深刻。
  第三乐章弦乐仿佛以正步行进,似哲人走向沉思的旷野,去追逐苍茫的大地。节奏精准而坚定,力度感极强。最后的定音鼓打击效果惊人地好,宛如士兵列阵冲向战场,摄人心魄。
  第四乐章忧伤的曲调绵长旷远,简直像哀婉的薄雾在俄罗斯逶迤的群山间弥漫,异常凄苍优美。一切物质化为乌有,一切生命归于死寂,宇宙走向“空”与“无”。这是笔者听过的最好的“悲怆”第四乐章。   这场演出无疑是弗里恰伊指挥生涯的杰作之一,他挖掘了“悲怆”交响曲所能挖掘的最深刻的涵义,体现了德国乐团擅长理性思维的特点。
  5.出品单位:Virgin  Classics  (维京古典)
  编号:724356163621
  指挥:普列特涅夫
  乐团:俄罗斯国家交响乐团
  录音时间:1991年
  这版录音整体干净、简洁、凝练,很有青春的朝气。副部主题出现后,有一股大火燎原、英雄赴死的悲壮气氛。管弦乐一片轰鸣,爆发出撼人的能量,展示了俄罗斯乐团固有的粗旷与强力的特征。
  6.出品单位:DG公司
  编号:419745—2
  指挥:穆拉文斯基
  乐团:列宁格勒爱乐乐团
  录音时间:1960年
  这是最标准的俄罗斯风格的演奏,紧张有序、舒驰有度。
  第一乐章,那著名的副部主题演奏得绵长又不滥情,优美而不伤神,真正是哀而不伤。接下来的定音大鼓挟闪电而来,狂风呼啸而过,气势撼山动岳,俄罗斯乐团的狂野与力度非同一般,色彩阴郁、感情苍茫。副部主题再度响起,感人心魄。弦乐声部强度惊人,气场无比宽广,仿佛裹挟着俄罗斯原野的春雷扫过大地,令人振奋不已。
  第二乐章,乐曲欢快而不失沉郁,轻松中带点神经质,典型的俄罗斯气质,颇有点俄罗斯民间舞曲风格。旋律线优美生动、亲切感人。
  第三乐章,弦乐紧张、急迫,你追我赶,生气勃勃,如万马驰骋在俄罗斯荒原。后半部分弦乐齐奏,风声萧萧、野马嘶鸣、雷霆滚滚,真是紧张刺激、好不過瘾。
  第四乐章,音乐中埋藏着巨大的悲剧流,隐忍而阴郁,悲苦而萧瑟,仿佛是柴可夫斯基的灵魂在呼嚎,最后归于死寂。
  这是一个典型的俄罗斯音乐风格的版本,是哲理与抒情完美结合的最佳选择的版本。
  7.出品单位:Chandos录音公司
  编号:CHAN8672/8
  指挥:扬松斯
  乐团:奥斯陆爱乐乐团
  录音时间:1984年
  这是把北欧冰雪风情与俄罗斯旷野风暴完美结合的独特版本。乐团演奏旋律宽广优美、浪漫多情,舞曲风格强烈,颇有闻曲起舞、如沐春风之感。弦乐缜密而厚重,录音相当优异。
  尤其是弦乐演奏,擦弦而来,整齐又庄严,排山如蹈海,天外来声、云雷滚滚,颇有风云激荡之感。
  特别要提到的是第四乐章,扬松斯没有走惯常的“死亡沉寂”之路,而是演绎出与命运抗争的恢弘气势,仿佛是尼采的超人在世,俯瞰宇宙众生。解释与众不同,发人深省。
  8.出品单位:XXCM  MAESTRO CLASSICO 历史录音
  编号:203091-302
  指挥:福特温格勒
  乐团:柏林爱乐乐团
  录音时间:1938年
  福特温格勒这个1938年的历史录音,确立了柴可夫斯基“悲怆”交响曲演奏辉煌而标准的范式,即“疑虑—希望—奋斗—沉寂”的演绎思路,在“悲怆”演奏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后来的指挥家们几乎都按照福特温格勒的演绎思路来解释“悲怆”,只有一个人是例外,那就是指挥怪才切利比达奇,他指挥的“悲怆”速度奇慢,能有耐心听下去的人,想必也是“聆听怪才”。
  作者简介:邱晞,长江日报报业集团党群部媒介发展研究所记者、主任编辑。
其他文献
摘 要:艺术创作的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体验-构思-表现”,以三阶段为切入点,结合郑板桥“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的画学理论,及自身创作体会,对绘画艺术创作过程进行思辨。  关键词:艺术创作过程;画竹三段论;艺术体验;艺术构思;艺术表现  郑板桥一生只画兰、竹、石,以物喻己,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可见其对所绘之物早已超脱尘间物象的理解,升华为一种君
期刊
摘 要:毕加索作为西方现代派大师享誉世界,在艺术上所达到的高深造诣往往让我们忽略了他在政治上的另一重身份——共产党员。他以画笔为武器,为实现人类自由解放事业而不懈奋斗。在战争背景下,其作品体现出鲜明的党性和人道主义情怀。以马克思主义美学观为理论指导,旨在探索政治立场和美学思想之间的相互关系,毕加索作品《和平鸽》系列为新时代背景下文艺工作者们坚持主流价值体系和正确的创作方向提供了良好的借鉴意义和创作
期刊
摘 要:中国哲学渊源深远,起始于群经之首,大道之源的《周易》更是一部源头及纲领之书。易道广大,无所不包,弥纶群言,涵古盖今,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影响很大,且不说儒道两家对其“六经之首”“三玄之一”的推崇,围绕易经及受其影响所建立的学科,更是不胜枚举。八九十年代,由刘刚纪先生所开创和发展的《周易》美学对中国美学的发展与完善更有开拓和原创之功。然而众家对周易美学的探讨主要侧重于本体论及其中所含的美学思
期刊
摘 要:“水”作为文学作品中的传统意象,具有丰富的象征意味。余华在他的三部长篇小说中都运用了“水”这一意象,并在中西方文学想象的基础上赋予其独特的隐喻内涵。在他笔下,“水”作为二元对立模式中的无限物潜隐着母性色彩;“水”是非理性年代里人们与灾难抗争的锐器;“水”具有生机与活力,不仅维系与延长濒临绝境的生命,更赋予处于困境中的底层百姓顽强坚韧的品格,使他们以一种更坚毅的姿态与充满苦难的实际生存状态进
期刊
摘 要:随着日本社会个人化、自由化程度的提高,人与自然的剥离,造成个人自我认知的焦虑。弗洛姆对此提出了一种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在人与自然之间建立自发性的关系,在不否认个人独立的前提下,把个人和世界连结起来。旅行自身所具有的客观性和移动性,使其能够重新审视自我,建立自我与外界的联系。立足时代语境,以吉本芭娜娜小说的“自我”主体意识为话题,从旅行的角度解读小说中展现“自我”精神面向与主体价值的观念。通
期刊
摘 要:根据著名作家虹影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上海王》于2017年国内公映后,并未引起社会的强烈反响。影片将原著“女性成长”的故事大幅删减,取而代之的是“上海历史”;小说中原本复杂多样的人物性格在影片中也极为刻板单一。从主题偏移和形象变化两方面分析电影《上海王》对小说的改编,并试图从电影本身及主流意识形态思考如此改编的原因。  关键词:小月桂;电影;上海王;改编;虹影  《上海王》是作家虹影创作的“
期刊
摘 要:自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医疗卫生题材电影再次备受关注,无疑为“后疫情”时期相关类型影片创作提供了契机。《我不是药神》作为疫情爆发前最后一部“现象级”医疗类现实题材华语电影,所传达的价值观深入人心,称得上是商业性、艺术性与社会性相统一的优秀范本。通过解读影片如何运用独特的电影语言成功地实现主流价值观的重塑与构建,为今后同类型影片归纳有益的创作经验。对经典影片的分析是对成功经验的一种总结,也是
期刊
摘 要:欧阳子作为20世纪中国台湾文坛上颇有影响力的老作家,一直致力于人类心灵秘密的探索,尤其关注人性中不为人知的阴暗角落。欧阳子用极其冷静的笔调将人性的隐秘如抽丝剥茧般一一呈现。通过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理论对欧阳子笔下的人物展开解读,探究其小说人物心灵深处的隐秘。  关键词:欧阳子;精神分析;心理分析;小说人物  20世纪60年代,中国台湾文坛上刮起一阵迅猛的现代派文学风,欧阳子作为其中的代表性
期刊
摘 要:自王洛宾西部民歌著作权纠纷以来,民歌著作权问题逐渐受到研究者的关注。在对民歌著作权纠纷个案与纠纷核心问题的文献进行分类、统计和总结后,发现学者们对纠纷核心问题“编曲与作曲”的观点各异,暂未有较统一的说法。通过论述,期望能引起更多学者的注意并就此问题发表更多观点,以促研究更加深入。  关键词:民歌;著作权纠纷;王洛宾;作曲;编曲  王洛宾民歌著作权纠纷后,音乐学界对民歌著作权的探讨逐渐增多。
期刊
摘 要:意境是中国文论中一个重要的审美范畴。中国风歌曲是将中国古典文化内涵和现代流行音乐结合起来的一种音乐类型。通过意象的创造,给人一种含蓄、忧愁、感伤的意境美。中国风歌曲无论在意境还是情感上都体现了古诗词的韵味,从古诗词中吸取精华,用唯美的歌词和现代音乐相结合,拓展了传统歌词的领域,给人以美的享受。  关键词:意象;意境;中国风;歌词;古诗词  意象和意境是中国文论中两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二者之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