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c99zx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把培养学生基本的阅读能力当作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阅读是人获得知识的一种最基本、最重要的途径。阅读可以增加我们的知识积累,开阔我们的视野,丰富我们的想象力,改善我们的思维品质,提升我们的创造能力;阅读可以开启我们的心灵之窗,塑造我们的灵魂,引导我们积极向上,涵养我们的精神;阅读可以丰富我们的情感,使我们更富于人性,更懂得求真、为善和审美;阅读可以改变人的心境,增加人的生活情趣,使人生活得更加充实,更有意义。因此,在平时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就显得至关重要了。那么阅读能力包括哪些方面呢?笔者认为,通常所说的阅读能力大致由这几个方面构成:一是检索能力,即查阅工具书的能力;二是理解能力,即对文章从内容到形式以及语言的理解程序;三是分析能力,即对文章从内容到形式各个方面进行分析进而发现问题的能力;四是归纳能力。当然四种能力的培养是离不开“读”字的,那么如何在初中生中加强读的训练进而培养其阅读能力呢?笔者归纳了最基本的四种途径。
  一、语文老师要耐心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学生对阅读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动力,才能将教师的“要我读”转化为“我要读”。学生有了课外阅读兴趣,就会努力寻求阅读机会,从中获得阅读满足,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有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谈谈最近读书给自己带来的乐趣;有时教师还可以在平时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帮助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制订个人读书计划,定期或不定期地检查学生读书计划落实的情况,适当举办读书之类的活动,如让同学向大家介绍自己喜欢读的一本书或介绍书中喜欢的一个人物;有时让学生朗颂一篇自己喜欢的文章……我想,到那时,同学们会沉浸在书海中,一起分享阅读的快乐。从而有意识地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
  二、语文老师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阅读教学的关键在于激发学生兴趣,帮助学生构建阅读知识体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敏锐的直觉,引导学生通过发现所学文章中的突破点、爆炸点,并点燃导火索,惊起学生心中的波澜,深深地吸引学生。何为突破点、爆炸点呢?就是学生在学习过程存在疑惑或者好奇之处。问题一旦解决,又能再一次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主要表现在:一是语文教师要塑造较完美的自身形象——语言美、道德美、行为美、仪表美。注意让学生从教师的良好修养中感受美、接受美、启迪美,从而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二是教师范读和教师指导下的学生朗读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主要途径。语文教师有表情的范读能把抽象的文字变成形象的语言并通过语气的轻重缓急,语调的强弱高低,节奏的长短快慢,将课文所表现的爱憎感情直接传递给学生,把学生带到课文所创设的意境中去。这样,不仅会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同时还能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朗读水平,提高思想认识和素质。三是教师根据教学需要,运用科学的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之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
  三、语文老师要加强课堂阅读的指导力度
  老师一定要在吃透教材、吃透学生的基础上,着眼全局,筛选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对教学难点教师要设置好坡度,让学生有一种“跳一跳,就可以摘到桃子”的感觉,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学重点要鲜明新颖,这样才能让学生明白这节课要学会什么,他们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阅读。教师在课堂上起指导和点拨作用,讲授的东西少了,学生占有的时间就更多了,教师可充分利用这些时间组织学生语言文字练习,在练习中要全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自觉做到耳到、口到、眼到、心到,全面参与学习过程。
  四、语文老师要引导学生加强课外资料的阅读强度
  在当今世界,学习大环境巨变的情况下,作为学生不能只拘泥于对课本知识的掌握。因此要求学生广泛阅读一些他们本来应涉猎的好书,扩大阅读量,以扩大其知识面,提高其阅读能力,当然这要在教师的指导下有序地进行。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学生推荐读物。教师向学生推荐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读物,有中外名著,科幻读物、作文选、现当代少儿文学作品,体裁多样,内容全面。因此,授完新课,教师可以推荐与课文相关的一些文章给学生阅读。另外,教师还可以推荐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读物。如家乡的历史人物、风光名胜、地理环境等读物、安全防范知识、卫生保健知识。总之,所推荐的读物,尽可能多种类型,以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对社会上畅销的通俗小说、流行的热门作品。
  以上只是我从教近十年的一些粗浅的认识和尝试。不过我相信,只要教师能够高度重视并努力探索阅读能力培养的方法与途径,小学高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一定会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其他文献
如今,高效课堂已经成为了一个十分“时髦”的词汇,很多学校都把提高课堂效率,实现高效课堂作为学校教学工作的重点。在这样的背景下,很多老师的课堂,特别是各级公开课,为了提高课堂效率,老师在向学生提出其“精心设计”的问题后便立即叫学生回答,如果学生回答不上,就迫不及待地暗示、启发,或者干脆让成绩优异的学生回答了事;在突破重难点时,老师往往会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可是,学生们只讨论、交流了一会儿,便被老师叫
通过成本——效益分析可以看出,法律效益优势更进一步推动了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的发展。在法理本质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对法律效益的追求与法律正义并无冲突,而且,通过构建
摘 要:一节好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不仅要能让学生带着激情的融入课堂活动中,更要在每一节数学课堂后给学生“余音绕梁”的感觉,让学生回味无穷。真正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不仅要有好的导入、积极参与的过程还要有有意义的结尾,做到“有始有终”。怎样使数学课堂成为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课堂,就要让小学数学课堂有一个充满思考的结尾。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回味无穷  “有始有终”,终往往比始还要重要。我们的小学
摘 要:初中阶段,英语是一门重要的学科,第二门语言的学习不仅可以开发学生的智力,还可以开拓学生的思维。然而,初中英语教学质量却不容乐观,尤其是农村初中,教师素质不高,硬件设施落后,学生基础较差,教辅资料单一,使得教学质量难以提高。本文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提出以下几个观点,试图提高初中英语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初中英语;高效;教学方法  在初中阶段加入第二门语言不仅可以开发学生的智力,还可以开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更为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倡导教师充分运用探究式与体验式教学,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培养学生的实践思维和独立思维,促进学生综合素质与技能的提升。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而言,其正处于个性形成与塑造的重要阶段,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从学科的特点以及学生的特征出发,以教学内容为依据,构建系统化的教学模式,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提高
摘 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人从事活动的动力,学习也是一样,学生对学习有兴趣,就愿意学,对学习失去兴趣, 就厌学。由此可见,兴趣在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出发, 结合本人多年的实践经验和体会,就如何提高学生对小学数学的学习兴趣进行阐述,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提高;学生;小学数学;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参与学习的动力源泉,是学生学习的强化剂,在学生学习
当前,Motion Graphic被广泛应用,Motion Graphic是一门综合的艺术表现形式,其中有平面设计的元素,也有动态设计的元素,将这两种设计理念进行有效融合产生的艺术影像形式,由于它的形式自由,所以可以在多个领域内广泛应用。在使用Motion Graphic进行创作时,需要强化平面设计的视觉冲击力,还要注重动画的动态构思和设计的表现形式。本文分析了在Motion Graphic设计中
摘 要: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计算能力从小学到大学始终贯穿数学教学过程,并且,在生活中也会继续运用计算。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进行计算能力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小学阶段,是学生数学计算能力培养启蒙开始阶段,如何利用数学教学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是摆在广大小学数学教师面前一项重要任务。因而,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应勇于面对困难,勇于承担责任,积极结合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实际,创新
《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规定,该课程是以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为核心,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的课程。为此,我认为《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的教学要突出教材与生活的结合,在学生徜徉生活的同时,提升和良化自己的品行,下面结合自己的做法谈一下我在这方面的教学,以供同仁参考。  一、教学设计应以学生生活为背景  随着素质教育的普及,新课改的实施,小学品德与生活教材内容大都以生活为题材,以实际案例
“慕课”、“翻转课堂”这些词已成为当今的流行语,掀起了一场教学革命.那么,传统课堂真的要被完全翻转吗?慕课真的具备广泛适用性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