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创新能力的培养途径

来源 :金色年华·学校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condo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要以“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培养为主旨,这就要求我们树立“自由的”创新的校园环境,打造高效的师资队伍,改革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开展课外科技创新活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潜能。
  关键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创新能力 培养
  
  一、高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1956年,哈尔滨大学首先创办了“计算装置与仪器”专业,在四十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学科分支的细化,师资队伍的进一步完善,教育理念的与时俱进,都为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带来了可喜的变化。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高校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确实还存在许多不足,特别在创新模式下教育理念下,以信息化核心技术的计算机技术的教育还尚有缺失,具体表现在:学生的动手能力不强,陷入了“死记硬背”的瓶颈,缺乏创新精神,无法真正适应实践工作和适应市场与产业发展,这也就是为什么那么多的计算机人才没有能充分就业的原因之一。面对这一现状,高校计算机专业教育必须以创新精神和能力为培养目标进行教学改革。
  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系统地、较好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与应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能在各单位从事计算机教学、科学研究和应用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高级专门科学技术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为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从事研究与应用计算机的基本训练,具有研究和开发计算机系统的基本能力。本科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2)掌握计算机系统的分析和设计的基本方法。(3)具有研究开发计算机软、硬件的基本能力。(4)了解与计算机有关的法规。(5)了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动态。
  三、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
  1.加强创新能力的宣传,营造“创新精神”的良好环境,把创新作为一种校园文化。高等院校要全面培养高层次的创新型人才,单靠学校某一职能部门的工作是做不到的,需要全校都提高认识,上下齐心协力去做,牢固树立创新教育、素质教育、开放教育和个性教育的新型教育观念,形成良好的校园“论创新、学创新、行创新”的创新环境与创新氛围,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学校要鼓励学生学术自由,成为学习的主题,给予学生更多地学习自主权和选择权,积极鼓励学生发掘自身的学习兴趣,促进个性化发展;鼓励学生提出新问题,养成质疑的习惯,鼓励学生迈向学科发展的前沿,及时是尚未成熟的创造性的设想,学校也应该积极予以支持,从而保护和激励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积极性。作为前沿性学科的代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更应该鼓励运用本学科丰富的教学资源和不断发展尖端技术开展各类的课外活动和实践,这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更能够引导学生积极投入思考,激发创新思维,从而为其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和空间。
  2.建立一支高效地、具有创新精神的师资队伍。教师对于教学、对于学生培养的重要性众所周知,在此不再赘述。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首先,需要一支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队伍。教师的创新意识是创造力在教学创新活动中的出发点和起动器。教师要自我强化与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不仅在于提高本身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更重要的在于通过教师强烈的创新意识感染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要培养和爱护学生的好奇心和问题意识,因为这是唤起学生创新意识的起点和基础。第二,教师要建立起“互相尊重、互相理解”的师生观。对待学生,教师要予以关爱和理解,尊重和理解学生的想法、观念,支持和鼓励学生的追求,注重与学生的心灵沟通。引导学生突破思维定势,激发创新精神,并源源不断地给学生输送学习的动力。第三,要注重多元化知识的吸收。社会的发展是多元化的,学科教学的也是整体化、多元化的,这就要求教师善于进行交叉学科的角度来进行教学,从而塑造知识结构丰富、具有高度创造力的学生人才。
  3.改革教学培养方案。计算机专业涉及的知识面较广,为了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到更有用的专业知识,所谓“术业有专攻”,因此,可以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细分为几个专业方向,例如围绕计算机程序设计可以分为net、java、嵌入式设计这三个方向,由此培养“精”、“专”的应用性人才。 同时,要改革教学模式。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要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能只是“耳提面命”式的灌输知识,而是要引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鼓励学生质疑现状,挑战现状,培养学生的归纳、演绎能力。教师还需要优化课程结构,增加选修课的比重,对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要提倡其进行跨校、跨院、跨学科选修课程。此外,学校还应开设创新教育课程,使学生接受较系统的创造性思维原理与创新技法等方面的知识,提高创新的积极性。最为关键的一点,是需要切实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加实践性的教学环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身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性学科,因此,教师在进行课程设计和课程教授时,就应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特别是可以带领学生参加一些科研课题的开发,从实践经验中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从而发挥出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4.开展课外科技创新活动。课外科技活动是学生的“第二课堂”,其可以最柔性的方式来开阔学生的想象空间,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从而丰富学生的创新潜质。例如,可以定期举办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成立专门的科技文化创新指导中心对学生的科技创新作用进行指导与评估;还可以举办各类科技文化竞赛,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并制定一些相应的奖励政策来吸引和鼓励学生投入各类科技创新活动,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创造潜能。
  
  参考文献:
  [1]肖云龙.脱颖而出——创新教育论[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0
  [2]陈凯.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J].中国教育与社会科学,2009,(7)
  [3]朱洪,张卜林.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途径初探[J].现代特殊教育
  [4]王水玉.现代教育教学理论[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1999
其他文献
主要介绍了HOLLYSys-MACS V系统在兖州煤业榆林能化有限公司60万吨/年甲醇项目配套热电站DCS中的具体应用,且利用HOLLYSys-MACS V系统的灵活性和开放性实现了各个生产现场的
摘要: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高校培养与之相适应的人才。基于需求情况的课程结构、培养模式、實践教学和考核评价机制等方面,都应是培养商务英语专业人才需要建设和创新的方面。  关键词:商务英语 人才培养 一带一路  商务英语专业主要培养的是英语语言基础的扎实和国际商务管理理论知识的系统化,具有较强的实践技能,能在文化、教育、科研、外贸、外事、新闻出版、旅游等部门从事教学、研究、翻译、管理工作的英语高级专业人
“十二五”时期,是湖南加速发展、产业转型、结构调整、布局优化的关键时期.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深入推进,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全面展开,湘西进入武陵山经济协作区
农村信用社在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有利于完善农村金融服务系统。伴随改革的深入发展,农村信用社应对着剧烈的市场竞争环境。所以说,加强农村信用社
期刊
近来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关注越来越多,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关注尤其多。因为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培养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者通过多年教学
初中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爱好和兴趣,对数学知识的接受能力存在着差异,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分层次教学”是一种适合因材施教原则的教学方法,本文介绍
摘 要:中职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一直是教学的薄弱环节,但是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口语交际却是最能够直接体现学生人文素养的。笔者在语文教学的实践中,摸索出以下五个切入点实施口语交际教学,效果良好。具体为:口语交际礼仪切入;口语交际知识切入;口语交际思想切入;口语交际情境切入;口语交际风格切入。总结起来,就是说话要有礼貌、说话要有思想、说话要有意思。  关键词:口语交际;切入;训练;情境  一、口语交际礼仪
以长城沿线风沙区为试验区,以1997年TM影像为遥感信息源,进行了土地利用状况本底调查,探讨了利用ERDAS IMAGINE 对该地区TM影像进行监督分类的方法,包括以外业调查的信息为基
作为重点培养技能型实用人才的高等教育院校,高职院校面临着升学与就业的双重压力.加之学生群体本质上存在着种种特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往往在实效性方面存在着诸多难以
期刊
历史教学实践中告诉我们,中学生在学习历史和历史考试过程中常常有意或无意写出许多错别字。错别字的产生,既有学生马虎、态度不端正、思想不重视的主观原因造成的,也有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