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只拣儿童多处行》[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是著名儿童文学家冰心写的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文章写了冰心奶奶在颐和园所碰到的春游的儿童,表现了儿童的生机勃勃、活泼欢快的情态,表达了冰心奶奶对我们少年儿童的喜爱以及所寄托的希望。根据教材的特点,笔者设计了“散文式”的教学思路:跟着作者思路走,走出了一片艳阳天。
教学片段一
师:你从哪些地方看出儿童多?
生:我从第一小节看出儿童多。
生:我从成千盈百、挤了出来、飞涌出、一群接着一群看出儿童多。
师:这一段话,除了写儿童多,你还读出了什么?
生:我看出作者非常喜欢孩子,她把孩子说成小天使。
生:这段话不仅写孩子多,还写出了颐和园里非常神秘,像一个大魔术匣子。
生:我从知春亭畔已是座无隙地,看出儿童多。
师:你们能抓住关键词体会作者的用意,这是很好的阅读方法。
生:我还从湖面无数坐满儿童的小船,在波浪上荡漾……看出这儿的船多,儿童多。
生:看了这个情景,我想起了一首歌《让我们荡起双桨》。他们玩得很开心。
师:你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读了文中的语句就联想起了一首歌的情境,在阅读时联想也是一种很好的阅读方法。
生:我看出冰心奶奶有一颗童心,在她眼里儿童是这么可爱,她一定非常喜欢儿童。
师:对,冰心一生热爱儿童,她写了很多歌颂童心母爱的文章,今天我们学的就是其中一篇。
评析:
新课程背景下的阅读教学不仅仅关注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增强,更关注阅读中的体验和感悟,强调的是个性的发展。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教者让学生读文章读出自己的见解,读出感悟,尊重学生在阅读中独特的感受,课堂上没有满堂灌,满堂问,而是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思考,去自由表达,在互动中生成。学生读出了个性,读出了思想,读出了发现,读出了智慧, 读出了快乐。学生通过反复阅读,感受到了课文语言的美,想象出语言所描绘的形象,体会作者的情感。教师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不管他们是从书中读到的,还是从生活里获得的,帮助他们一步步贴近作者的心。当学生慢慢地一次又一次贴近作者心灵的时候,他们的一颗心也会变得敏感起来。学习语言,想象语言,欣赏语言,让孩子们拥有了细腻的情感,令他们更容易用自己敏感细腻的心去感悟语言,还有什么学习所得,比这个更宝贵呢?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引导、点拨,是适时小结阅读的方法,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肯定和赞赏,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
教学片段二
生:老师,课文里说小小的身躯上喷发着太阳的香气息,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师:你们闻过太阳的香气息吗?
生:被子晒了以后我就闻过太阳的香气息。
师:那小小的身躯上喷发着太阳的香气息,怎么理解呢?
生:可能是孩子们被太阳晒得流着汗,冒着热气,就喷发着太阳的香气息。
生:他们也不知说些什么,笑些什么,他们的笑容很阳光。
师:你能透过文字理解深层的含义,儿童和太阳有什么关系吗?
生:儿童就是初升的太阳。
师:对,初升太阳喷发着怎样的气息?
生:初升的太阳充满了希望,充满朝气。
师:孩子们身上喷发着充满朝气、充满着希望的生命气息。
生:我觉得冰心把儿童比作初升的太阳,这个比喻很美。她写的文章清新自然、婉约典雅。
师:你的欣赏能力真强,阅读面也很广。
评析:
问题是思想方法、知识积累和发展的逻辑力量,是生成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识的种子。现代教学论研究指出,从本质上讲,感知不是学习产生的根本原因。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没有问题就难以诱发和激起求知欲,学生就不会去深入思考,那么学习也就是表层和形式的。在这一教学片段中,学生提出问题说明学生的思维被激活,真正主动参与学习。当学生提出问题,教师没有给出一个现成的结论,而是重视了对问题的探究过程。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指出,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而且也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个过程一方面是暴露学生产生各种疑问、困难、障碍和矛盾的过程。另一方面也是展示学生发展聪明才智,形成独特个性与创新成果的过程。当学生对小小身躯上喷发着太阳的香气息产生疑问时,教师引导学生从生活体验入手,由表及里,积极探究,领会作者将儿童比作初升的太阳,学生不仅明白了句子的含义,还明白了作者的写作用意和写作风格,不仅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这一教学过程体现了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的教学理念。
教学片段三
师:冰心奶奶说花儿和儿童一样,是花儿我们就要释放什么?
生:是花儿,我们就要释放美丽和芬芳。
师:文中冰心奶奶还把我们比作什么?
生:冰心奶奶把我们比作小天使、太阳、春天。
生:我们感谢作者为我们用了这么多美好的比喻。我们是花儿就要释放美丽和芬芳,是太阳就要释放温暖和希望,是天使就要释放可爱和纯洁,是春天就要释放明媚和艳丽。
师:你为我们作了一首诗,你的发言真精彩,老师已感受到了你们的可爱、纯洁、美丽和希望。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生之美在儿童,我们要好好珍惜少年时光啊!
评析:
语文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语文课堂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使课堂闪烁人文精神的光芒,使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语文教育的过程是精神享受的过程,是提高生命质量的过程,是体验和提升生命价值的过程。在这一教学片段中,老师让学生体会冰心对少年儿童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感受生命的价值,体会生命的美好,珍惜少年时光。
萨特说: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当学生感悟到作者的感受,情感,还应转化为自己独特的体会,用语言进行表达。以课文为例子,表达自己独特的生命感受和观点。个性化地感悟事物,创造性地表达人生,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是阅读教学的目的所在,在教学片段中老师引导学生用“是花儿就要释放……”启发学生用规范、优美的语言进行表达,学生举一反三,创造性地说出自己的感悟,既是对语言文字的训练,更是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教学片段一
师:你从哪些地方看出儿童多?
生:我从第一小节看出儿童多。
生:我从成千盈百、挤了出来、飞涌出、一群接着一群看出儿童多。
师:这一段话,除了写儿童多,你还读出了什么?
生:我看出作者非常喜欢孩子,她把孩子说成小天使。
生:这段话不仅写孩子多,还写出了颐和园里非常神秘,像一个大魔术匣子。
生:我从知春亭畔已是座无隙地,看出儿童多。
师:你们能抓住关键词体会作者的用意,这是很好的阅读方法。
生:我还从湖面无数坐满儿童的小船,在波浪上荡漾……看出这儿的船多,儿童多。
生:看了这个情景,我想起了一首歌《让我们荡起双桨》。他们玩得很开心。
师:你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读了文中的语句就联想起了一首歌的情境,在阅读时联想也是一种很好的阅读方法。
生:我看出冰心奶奶有一颗童心,在她眼里儿童是这么可爱,她一定非常喜欢儿童。
师:对,冰心一生热爱儿童,她写了很多歌颂童心母爱的文章,今天我们学的就是其中一篇。
评析:
新课程背景下的阅读教学不仅仅关注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增强,更关注阅读中的体验和感悟,强调的是个性的发展。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教者让学生读文章读出自己的见解,读出感悟,尊重学生在阅读中独特的感受,课堂上没有满堂灌,满堂问,而是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思考,去自由表达,在互动中生成。学生读出了个性,读出了思想,读出了发现,读出了智慧, 读出了快乐。学生通过反复阅读,感受到了课文语言的美,想象出语言所描绘的形象,体会作者的情感。教师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不管他们是从书中读到的,还是从生活里获得的,帮助他们一步步贴近作者的心。当学生慢慢地一次又一次贴近作者心灵的时候,他们的一颗心也会变得敏感起来。学习语言,想象语言,欣赏语言,让孩子们拥有了细腻的情感,令他们更容易用自己敏感细腻的心去感悟语言,还有什么学习所得,比这个更宝贵呢?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引导、点拨,是适时小结阅读的方法,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肯定和赞赏,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
教学片段二
生:老师,课文里说小小的身躯上喷发着太阳的香气息,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师:你们闻过太阳的香气息吗?
生:被子晒了以后我就闻过太阳的香气息。
师:那小小的身躯上喷发着太阳的香气息,怎么理解呢?
生:可能是孩子们被太阳晒得流着汗,冒着热气,就喷发着太阳的香气息。
生:他们也不知说些什么,笑些什么,他们的笑容很阳光。
师:你能透过文字理解深层的含义,儿童和太阳有什么关系吗?
生:儿童就是初升的太阳。
师:对,初升太阳喷发着怎样的气息?
生:初升的太阳充满了希望,充满朝气。
师:孩子们身上喷发着充满朝气、充满着希望的生命气息。
生:我觉得冰心把儿童比作初升的太阳,这个比喻很美。她写的文章清新自然、婉约典雅。
师:你的欣赏能力真强,阅读面也很广。
评析:
问题是思想方法、知识积累和发展的逻辑力量,是生成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识的种子。现代教学论研究指出,从本质上讲,感知不是学习产生的根本原因。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没有问题就难以诱发和激起求知欲,学生就不会去深入思考,那么学习也就是表层和形式的。在这一教学片段中,学生提出问题说明学生的思维被激活,真正主动参与学习。当学生提出问题,教师没有给出一个现成的结论,而是重视了对问题的探究过程。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指出,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而且也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个过程一方面是暴露学生产生各种疑问、困难、障碍和矛盾的过程。另一方面也是展示学生发展聪明才智,形成独特个性与创新成果的过程。当学生对小小身躯上喷发着太阳的香气息产生疑问时,教师引导学生从生活体验入手,由表及里,积极探究,领会作者将儿童比作初升的太阳,学生不仅明白了句子的含义,还明白了作者的写作用意和写作风格,不仅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这一教学过程体现了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的教学理念。
教学片段三
师:冰心奶奶说花儿和儿童一样,是花儿我们就要释放什么?
生:是花儿,我们就要释放美丽和芬芳。
师:文中冰心奶奶还把我们比作什么?
生:冰心奶奶把我们比作小天使、太阳、春天。
生:我们感谢作者为我们用了这么多美好的比喻。我们是花儿就要释放美丽和芬芳,是太阳就要释放温暖和希望,是天使就要释放可爱和纯洁,是春天就要释放明媚和艳丽。
师:你为我们作了一首诗,你的发言真精彩,老师已感受到了你们的可爱、纯洁、美丽和希望。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生之美在儿童,我们要好好珍惜少年时光啊!
评析:
语文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语文课堂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使课堂闪烁人文精神的光芒,使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语文教育的过程是精神享受的过程,是提高生命质量的过程,是体验和提升生命价值的过程。在这一教学片段中,老师让学生体会冰心对少年儿童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感受生命的价值,体会生命的美好,珍惜少年时光。
萨特说: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当学生感悟到作者的感受,情感,还应转化为自己独特的体会,用语言进行表达。以课文为例子,表达自己独特的生命感受和观点。个性化地感悟事物,创造性地表达人生,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是阅读教学的目的所在,在教学片段中老师引导学生用“是花儿就要释放……”启发学生用规范、优美的语言进行表达,学生举一反三,创造性地说出自己的感悟,既是对语言文字的训练,更是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