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造学生品质,强化班级管理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zhaozhi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教育工作从来不仅仅是对学生进行社会经验的传授,更包含对学生的品质塑造工作,通过学生言行举止的约束和规范,帮助学生养成积极文明向上的行为习惯和品德认知,锻炼学生坚韧的品质意志。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主要责任人,更承担着对学生品行塑造的重要责任。对此,本文结合自己的班级管理和学生品质塑造的经验,论述了塑造学生品质的几点措施,为优化班级管理、提升学生品德素质提供几点看法和建议。
   【关键词】  班级管理 学生品质 塑造 德育
   【中图分类号】  G6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04-277-01
  一、创建班级文化,感化学生言行
  班级文化是班级中学生与教师共同创造出来的联合的生活方式。对学生品行的塑造,班级文化起到熏陶和感染的作用,无声的班级文化,能够在学生的言行举止中不断警醒约束着学生,帮助学生改善不良的言行,改变学生的认知,强化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和生活品质。为了塑造学生的品质,班主任可以通过创建班级文化的方式,通过班级学习环境的优化,发挥每一面墙壁对学生的教育和塑造作用,在无形间感染和熏陶着学生的言行。对此班主任可以结合对学生品质的塑造方向创建不同主题的班级文化,改善学生的道德认知,熏陶学生的道德情感,磨练学生的道德意志,转化学生的道德行为,帮助学生建立坚定的道德信仰。例如,为了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班主任可以通过手抄报黑板报的形式,让学生查阅资料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曲折的发展历史,让学生在曲折的历史中建立浓厚的爱国主义情感,并且在艰辛的中国历史发展历程中,建立珍惜当下美好生活的情感认知,促进学生美好品质的建立。再比如,为了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发愤图强了意志品质,教师可以以惜时为主题,引导学生创建设计手抄报,并选择优异的手抄报张贴在班级的墙壁上,以供学生参与。这种方式的班级文化构建,让参与者和观摩者都能受益颇多在班级文化的熏陶中,建立优异的道德情感和道德认知。在学生个体品质提升的背景下,班级管理效果必然更加秩序井然,班级学风也必然更加浓厚。
  二、渗透情感关注,改善学生认知
  作为班级管理者,规范着学生的言行、纠正学生不良认知和不良习惯的同时,教师也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体验和被评价体验。所以在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塑造工作中需要通过情感渗透和情感关注的方式,改善学生的认知,而不是以一味的苛责批评方式对学生进行塑造。沟通作为情感交流,思想交融的重要方式,教师需要把握沟通的技巧,让交流成为升华师生情感的重要渠道。例如,当学生未能按时完成作业时,教师可以针对未完成作业的学生进行单独沟通。首先让学生意识到,未能及时完成并上交作业,是一种错误学习行为,未能通过作业的形式及时巩固课上所学的内容,必然导致成绩的下滑,甚至难以在后续的学习中与其他同学同步。同时,教师可以向学生表达自己对学生的高度期望和认可,适时向学生传递自己对学生的殷切希望,提升学生自信心和效能感的同时,让学生备受感动,朝着教师所期望的方向而不断努力。再比如,当学生在交往过程中,与其他人发生矛盾与冲突时,或者言行有不当之处时,教师的疏导可以通过换位思想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当其他同学像自己的方式处理问题时,自己会有怎样的感受?从而帮助学生把握人际交往的技巧,提高学生人际交往中的社交规范。
  三、强化意志训练,养成坚韧品行
  小学生活跃好动,自制力不强,自我约束能力有限,自律程度不高。所以,不少学生如缺乏外界的监督,往往难以独立坚持独立完成活动和学习任务。一旦学生在意志训练中失败,必然影响着学生后续的活动的选择性和坚持性,部分学生将会逃避困难、挑战勇气和上进心不强。而在小学阶段,恰恰是培养学生坚韧意志力的关键时期。所以,教师还需要对学生进行励志教育,强化学生的意志训练,培养学生坚韧的品行。一方面,教师可以在班会活动中,组织学生讲述主题励志故事,如:贝多芬失聪后坚持自己的音乐创作、海伦凯勒双目失明但学习盲文并完成了文学巨作,作家张海迪高位截瘫但依然坚持学习、并精通多国语言。让以上故事中的人物成为学生学习的典范,在学生遇到外界诱惑时,在学习懈怠时,能借励志故事和励志人物的力量,让自己不断砥砺前行,塑造自我。另外,意志力的磨炼还需要实践活动为载体,在条件允许下,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徒步、马拉松、攀岩等运动项目,让学生在运动活动的坚持中,在实践训练中养成坚韧的品行。
  四、注重學生体验,维持健康心态
  无论是管理还是教育教学工作,学生的学习和活动体验是积极心理养成的前提。注重学生体验的管理和教学思想,才能体现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所以,无论是在班级活动的组织中,还是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教师需要发挥教学评价的方式,秉承激励性教学评价的教学管理理念,给学生更多的认可和鼓励,设置不同难度级别的任务和活动,使学生在学习和活动中不再消极被动,而是不断获得成就感和效能感,从而建立积极健康的学习和活动心理,促进学生乐观向上的态度。在积极的心理和态度下,班集体也必然更加和谐、健康、向上。
  总结
  学生个体是组成班集体的最小单元,以学生个体品质塑造为基础的管理理念,能够从根本上改观班级的学习风气和班级秩序。所以,班主任对学生品质塑造工作的开展,可以从创建班级文化、渗透情感关注、强化意志训练和注重学生体验等方面开展,让班级管理工作在学生良好品行的基础上有序开展。
  [ 参  考  文  献 ]
  [1]侯婷婷.谈如何做好小学班主任工作[J].中国校外教育,2018(33):43.
  [2]贺玉珠.略论小学班主任与学生和谐关系的构建[J].中国校外教育,2018(32):26+45.
  [3]宋立华.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中的常见问题及应对策略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8(32):41-42.
其他文献
【摘要】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发展,教育的变革也在不断推动。在中学数学课堂上合理、巧妙的运用交互式电子白板进行教学。可以优化传统的教学方式,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中学数学教学质量。中学数学的学习需要学生们有自己的知识网,将这些知识整合,交互式电子白板的运用,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知识体系,帮助学生更便捷、快速的获取数学知识,使课堂的教学达到最优化。   【关键词
期刊
【摘要】 本文中,笔者对初中音乐教学过程中的心得与反思进行总结,提出如何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利用相关音乐教学设备对学生进行高效质量的素质训练,愿能完善初中音乐教育的教学体系,提供更多的音乐教学理论及实践借鉴。   【关键词】 初中音乐教学 应用设备信息化 教学效果 教学措施   【中图分类号】 G633.9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
期刊
【摘要】 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推动了计算机辅助英语教学的进程。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和多媒体教学的优点,巧妙地利用多媒体的整合,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从而使英语课堂教学得到最佳的效果。   【关键词】 多媒体技术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 技术整合 提高课堂效率   【中图分类号】 G623.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
期刊
【摘要】 在2011年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施建议中指出:“信息技术能向学生提供并展示多种类型的资料,包括文字、声音、图像等,并能灵活选择与呈现;可以创设、模拟多种与教学内容适应的情境;能为学生从事数学探究提供重要的工具;可以使得相距千里的个体展开面对面的交流。信息技术是从根本上改变数学学习方式的重要途径之一,必须充分加以应用”。科学合理的使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是每位教师应具备的基本能力。  
期刊
【摘要】 信息社会时代对计算思维的培养显得十分迫切,在中小学阶段开展计算思维教育应得到足够的重视。作为掌控课堂教学的一线教师应该与时俱进,紧跟时代的要求,率先思考如何将计算思维融入具体教学中,在教学实践中落实计算思维教育。   【关键词】 小学 信息技术课程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3.5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
期刊
【摘要】 威信,即威望和信誉。教师的威信就是指教师具有的那种使学生感到尊严而信服的精神感召力量,即指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教师的威信是在学生的交往过程中形成的,是教师与学生之间所形成的一种积极肯定的关系。笔者认为一个教师要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自己的威信,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关键词】 教师 威信   【中图分类号】 G635.1 【文献标识码】 A 【
期刊
【摘要】 学校是学生生活的重要场所,学校不仅需要传授学生科学文化知识,还需要做好安全管理工作,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氛围。文章主要分析了初中学校安全管理中常见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善措施,这样能够为教学活动的开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关键词】 初中 安全管理 问题   【中图分类号】 G6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
期刊
【摘要】 我国经济逐渐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带动了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科学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逐渐更加广泛,科学技术也改变了传统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应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播放与英语教学有关的微视频,通过这样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 微视频教学 初中教学 英语学科 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A 【
期刊
【摘要】 初中英语的教学内容越来越贴近学生生活,但是乡镇以及乡镇初中英语教学工作仍然难以高效地开展。笔者在教学中发现,若能将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有机融合的话,就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笔者现就两者的有机融合谈几点看法。   【关键词】 乡镇初中英语课堂 教学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
期刊
【摘要】 离异再婚家庭孩子属于特殊群体,文中对一个 “特殊”孩子进行了问题描述及分析,教师运用适宜的方法策略,包括:教师付出满满的爱,尊重信任学生;家校合作,引导家长关爱孩子;鼓励学生发现自我,获得生命成长。最终,使这个“特殊”孩子获得生命成长,成功蜕变。   【关键词】 “特殊”孩子 生命成长 蜕变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