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访治理的结构形态:以部门关系为中心的考察

来源 :南京社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ckey887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访治理是对传统信访办理的超越。当前社会矛盾的多样性、复杂性和动态性对信访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信访工作与治理理念具有高度的契合性。多主体交互是信访治理的核心要求,推动信访事项相关参与主体在实践中形成了不同的治理结构。以部门关系为中心进行考察,若以"撑伞"作为形态类比,信访治理结构存在三种典型形态:"点状伞""折面伞"和"弧面伞",用以应对不同的社会矛盾态势。在当前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情境下,信访治理需要提高社会矛盾化解效率。由于信访治理结构的优化空间有限,信访治理效率的提升还需另辟蹊径,具体包括:基于信访立法和合理利用领导权威的权力路径、基于信访干部专业培养的能力路径以及基于网上信访和信访大数据应用的技术路径。
其他文献
环保约谈是中央环保部门督促地方政府切实履行地方环保主体责任的行政工具,既有研究发现环保约谈能够迅速生效但效果难以持续,个中缘由尚未得到有效解释.文章引入组织注意力分配理论和多委托多任务结构,以地级市空气质量为例构建理论模型及实证模型,分析环保约谈制度的作用机理.研究发现,环保约谈通过改变主政官员注意力分配从而影响到地方政府行为,进而改善空气质量.不过,主政官员变更会打断这一作用传导.在这一作用线路中,地方治理多任务之间的注意力竞争与时序变化深刻塑造了地方政府的行为选择,最终导致环保约谈的效果难以持续.为此
本研究以短视频平台为例,论述了数字时代公共价值的生成与转移机制.从较长时段的当前史视角来看,数字时代的公共价值,是在媒介技术演进机制、逐利的欲望机器与公众的社会交往机器三者之间的深度关联之后,所形成的大规模公众参与的数字文化实践中生成的;而它们三者之间的内在张力又使得大规模公众参与的数字文化实践随着技术媒介形式和媒介平台的更迭,不断以块茎式、游牧式的方式生成与转移,从而构成了数字时代不断延伸的公共价值"逃逸线".在这个过程中,商业化因素对数字平台公共价值兼具构建性和耗散性效应,因而也是数字时代公共价值
中国传统意象范畴具有"概念间性"特征."意象"一词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已非单个概念而演化为一个具有家族相似性的概念群."万物关联"观念使得中国传统审美思维具有其深层内涵和独特韵味,这反映在意象理论上即是单个具体概念包含着一整套关于信仰、趣味、天地秩序、人物品藻等在内的立体、多层面的审美观念形态.当代学界在使用术语概念去重新理解和阐释从古代流传下来的意象范畴时,需要考虑其在语言学层面的独特构词形态,并且联系到相关词汇构造所涉及到的思想史因素,以历史、辩证的态度审视意象范畴的"概念间性"特征及其
促进家庭视角的教育政策改革,把支持家庭与增进家庭成员的幸福置于教育政策的重要地位,旨在发挥教育对于家庭人力资本优化的重要影响作用,不仅是国际社会家庭政策发展的共同趋势,也是保障我国家庭成员获得公平且有质量的教育,以及推进家长参与学校治理现代化改革的现实需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重视家庭建设并持续推进家庭取向的教育政策的改革.但以支持家庭并促进家庭发展能力为目标的教育政策的结构与内容体系还未完全建立.新时代推进我国家庭视角的教育政策体系的创新,重点是建立依照家庭生命历程发展主题需要的教育政策结构,完善涵盖
主持人语: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前夕,南京大学"双一流"建设规划将当代中国研究院申报的"社会学理论与中国研究"项目列入"卓越研究计划",由此开启了"新中国工业建设口述史"与"新中国人物群像口述史"两项系列研究。在一年时间里,我们召开了包括"中国研究:历史观照与社会学想象力"等在内的四场学术研讨会,同时完成了"一五"期间确立的156项重点建设项目——第一拖拉机厂和洛阳矿山机械厂、20世纪60年代启动的贵州"三线"建设工厂,以及社会学人和新华报人等口述史项目访谈。为使上述
文章利用经济结构变迁的内生驱动理论机制,构建了一个关于开放条件下农业结构变迁的一般分析框架,并从经验层面回顾了新中国70年农业结构变迁的历史背景、基本特征和所取得的成绩。分析发现,中国农业结构变迁趋势符合结构变迁的一般规律,并且农业结构变迁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1949-1978年,以粮食增产为导向;1979-1984年,以粮为纲、全面发展;1985-1991年,以丰富农产品品种为导向;1992-1997年,以满足国内市场需求为导向;1998-2012年,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导向;2013年至今,以与
教师课程决策是一种发生在学校组织情境中的行动.当前,教师课程决策还存在着如下问题:个体意向支配导致教师课程决策的共享愿景背离,风险规避导致教师课程决策的自利性凸显,制度缺位导致教师课程决策的协同惰性.学校组织蕴含着"愿景认同—制度规约—利益诉求"的内在逻辑,认同、制度与利益三要素会共同作用于教师课程决策的实现过程.在学校组织中,共享愿景是教师课程决策的前提,利益诉求是教师课程决策的动力,制度规约是教师课程决策的保障.基于此,教师课程决策需要强化教师的愿景认同感,建立选择性激励机制,建构完善的制度环境.
文章从市场态势的视角,以2011-2017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了不同市场态势下股权质押对公司业绩预告披露策略的影响。研究发现:股权质押提高了公司披露业绩预告的自愿强度和详细程度,且这种作用在熊市行情中表现得更加明显;连续股权质押对公司业绩预告披露自愿强度的影响并不显著,但会降低披露业绩预告信息的详细程度,而这种影响在牛市与熊市中并无显著差异。文章的研究发现为理解近年来上市公司业绩预告信息披露策略提供了新视角,也为投资者的投资决策提供了实证经验启示。
数字化时代,技术化感知造成了个体感性的贫乏与感觉异化,个体感觉方式依托虚拟的数字界面,身体降格为神经生理层面的数字机器,感知、经验以及理解现实生活的能力逐渐弱化.感觉能力的弱化伴随着经验的均质化倾向,个体也因此隐秘地沦为技术治理的对象.当代美学需要越过哲学美学坚硬的理论话语,重返感性现场,把"感觉与意义"从抽象的形而上学禁锢中解放出来,研究感知及其意义以及在此基础上情感的生成机制问题.
在斯宾诺莎的理论中,实体只有一个,身体指向由实体的广延属性派生出来的无穷样式。身体间的区别不在于把身体看成是各自不同的独特实体,而在于它们各自的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弗洛伊德对身体欲望的俄狄浦斯化,否定了欲望的革命性和生产性特质,构成了斯宾诺莎身体欲望观的反题。德勒兹重新肯定了斯宾诺莎的身体欲望观,扬弃了弗洛伊德把身体欲望俄狄浦斯化的做法,指明了一条欲望去俄狄浦斯化和去主体化的道路。身体欲望观由此而呈现出一个从肯定到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圆圈式的运动发展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