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评价,是在特定信息的基础上,对事物某种属性的价值判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对课程的实施起着重要的导向和质量监控的作用。课程评价的目的、评价的主体、评价的方式和评价组织与管理等各方面直接影响着该课程培养目标的实现,影响着课程功能的方向与落实。
前期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问题做了一些尝试研究,总的来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的有效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评价目的
迄今为止,评价的价值取向大致可分为三种:目标取向评价、过程取向评价、主体取向评价。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的价值取向侧重于主体取向评价,主张以人的可持续发展作为评价的根本目的。它强调将教师与学生从课程开发到实施、教学运行的全部过程都纳入评价的范围,强调评价者与具体评价情境的交互作用,把人在课程开发、实施及教学运行过程中的具体表现作为评价的主要内容,把课程评价视为评价者与被评价者、教师与学生共同建构意义的过程。评价的目的不是批判什么,揭露什么或否定什么,相反是为了促进活动主体在情感交流、态度反思和方法总结中,认识自身和他人哪些做得好,哪些情感和态度是积极可取的,哪些方法是适宜有效的,哪些方面还存在问题,怎样做能更加有利于发展等等。一句话,我们的评价是为了促进活动主体价值的升华与发展。
2.评价主体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主体多元化,具体体现在评价操作中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家长参评和教师综合评价的有机结合。
学生自评。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肯定学生对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反思与评价,以简单的描述语言评价为主。同时,也可以发挥教室中墙壁的作用,使教室的每一塊墙壁成为学生展示的场所,让学生在交流、展示的同时,进行自我评价。
同学互评。建议由活动小组的组长为组员做活动表现的评价,而组长则由其组员评价,这样可以促使学生在活动中相互督促完成工作,又可以树立起组长的威信,同时形成团体意识。
家长评价。邀请家长参与学生的总结、交流和展示活动,并对自己子女的活动情况进行评价。家长评价的依据主要是:平时所了解的子女开展活动的情况,查阅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成长记录袋,写出突出学生个性特色的综合性评语。
教师(指导者)评价。教师(指导者)评价必须以前三者的评价为主体依据,注意评价要具有正面性、鼓励性、指导性,客观地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教师从活动态度方面是否积极,是否主动组织或参与活动,是否勇于克服困难,研究问题方法的积极性、多样性,独立设计活动、开展活动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
3.评价方式
综合实践活动评价方式以自由、民主、平等、多元为主旋律。
首先,对学校的评价。学校是课程实施的基本单位,是贯彻与执行国家的教育方针和课程改革基本理念、体现课程教育效果与价值的基层组织。学校的办学思想与办学条件、领导班子的课程素养与工作效率、职能部门的管理制度与课程改革服务意识、课程资源开发与校本课程建设等情况,都直接对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改革的成与败产生的影响。为此,打破以“升学率”论学校办学质量的传统做法,将课程的实施与发展和促进学校办学质量的提高相结合,建立以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家长和社会共同参与的学校评价体系,加强对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与实施的监控,是对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评价的重点。
其次,对教师的评价。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发与实施,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不再以学生的学业成绩作为唯一标准。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点及其对教师的客观要求出发,实施这一课程对教师自身素养及教师对活动规划、组织、指导、监控的能力和水平有着更多的关注、选择,全方位、多元化综合评价综合实践活动教师的问题也便历史地提到日程上来。当然,这种评价的目的不在于简单判定教师是否优秀、是否合格,而在于和教师一起分析自己工作中的成就、不足,提出改进计划,促进教师的成长与发展。
还有,对学生的评价。对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习的评价,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的重中之重,也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价值判断的最重要依据。其评价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1)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探究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体验和感受。
(3)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合作与交流情况。
(4)学生课题活动技能的运用及发展状况。
(5)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创新表现。
(6)学生科学观、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发展表现。
4.评价的组织与管理:
课程改革实施是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与此相适应的评价机构的组织管理形式也是自上而下的。它由教育行政(业务)部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指导中心、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领导委员会和学年或班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指导小组三个部分成员组成。教育行政(业务)部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指导中心履行当地所有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的组织、指导、监督职责;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领导委员会主抓本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的组织、指导、监督以及向上级教育行政(业务)部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指导中心总结反馈的职责;学年或班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指导小组直接组织、指导、监督并向学校总结反馈本年段或本班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的具体情况的职责。
总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是一个以现代先进的教育思想,特别是现代先进的教育评价理论为先导,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展纲要》先进的教育理念为依托,利用各种可行的评价技术,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所期望的一切效果进行价值判断的评价过程。
前期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问题做了一些尝试研究,总的来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的有效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评价目的
迄今为止,评价的价值取向大致可分为三种:目标取向评价、过程取向评价、主体取向评价。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的价值取向侧重于主体取向评价,主张以人的可持续发展作为评价的根本目的。它强调将教师与学生从课程开发到实施、教学运行的全部过程都纳入评价的范围,强调评价者与具体评价情境的交互作用,把人在课程开发、实施及教学运行过程中的具体表现作为评价的主要内容,把课程评价视为评价者与被评价者、教师与学生共同建构意义的过程。评价的目的不是批判什么,揭露什么或否定什么,相反是为了促进活动主体在情感交流、态度反思和方法总结中,认识自身和他人哪些做得好,哪些情感和态度是积极可取的,哪些方法是适宜有效的,哪些方面还存在问题,怎样做能更加有利于发展等等。一句话,我们的评价是为了促进活动主体价值的升华与发展。
2.评价主体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主体多元化,具体体现在评价操作中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家长参评和教师综合评价的有机结合。
学生自评。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肯定学生对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反思与评价,以简单的描述语言评价为主。同时,也可以发挥教室中墙壁的作用,使教室的每一塊墙壁成为学生展示的场所,让学生在交流、展示的同时,进行自我评价。
同学互评。建议由活动小组的组长为组员做活动表现的评价,而组长则由其组员评价,这样可以促使学生在活动中相互督促完成工作,又可以树立起组长的威信,同时形成团体意识。
家长评价。邀请家长参与学生的总结、交流和展示活动,并对自己子女的活动情况进行评价。家长评价的依据主要是:平时所了解的子女开展活动的情况,查阅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成长记录袋,写出突出学生个性特色的综合性评语。
教师(指导者)评价。教师(指导者)评价必须以前三者的评价为主体依据,注意评价要具有正面性、鼓励性、指导性,客观地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教师从活动态度方面是否积极,是否主动组织或参与活动,是否勇于克服困难,研究问题方法的积极性、多样性,独立设计活动、开展活动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
3.评价方式
综合实践活动评价方式以自由、民主、平等、多元为主旋律。
首先,对学校的评价。学校是课程实施的基本单位,是贯彻与执行国家的教育方针和课程改革基本理念、体现课程教育效果与价值的基层组织。学校的办学思想与办学条件、领导班子的课程素养与工作效率、职能部门的管理制度与课程改革服务意识、课程资源开发与校本课程建设等情况,都直接对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改革的成与败产生的影响。为此,打破以“升学率”论学校办学质量的传统做法,将课程的实施与发展和促进学校办学质量的提高相结合,建立以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家长和社会共同参与的学校评价体系,加强对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与实施的监控,是对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评价的重点。
其次,对教师的评价。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发与实施,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不再以学生的学业成绩作为唯一标准。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点及其对教师的客观要求出发,实施这一课程对教师自身素养及教师对活动规划、组织、指导、监控的能力和水平有着更多的关注、选择,全方位、多元化综合评价综合实践活动教师的问题也便历史地提到日程上来。当然,这种评价的目的不在于简单判定教师是否优秀、是否合格,而在于和教师一起分析自己工作中的成就、不足,提出改进计划,促进教师的成长与发展。
还有,对学生的评价。对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习的评价,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的重中之重,也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价值判断的最重要依据。其评价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1)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探究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体验和感受。
(3)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合作与交流情况。
(4)学生课题活动技能的运用及发展状况。
(5)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创新表现。
(6)学生科学观、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发展表现。
4.评价的组织与管理:
课程改革实施是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与此相适应的评价机构的组织管理形式也是自上而下的。它由教育行政(业务)部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指导中心、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领导委员会和学年或班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指导小组三个部分成员组成。教育行政(业务)部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指导中心履行当地所有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的组织、指导、监督职责;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领导委员会主抓本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的组织、指导、监督以及向上级教育行政(业务)部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指导中心总结反馈的职责;学年或班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指导小组直接组织、指导、监督并向学校总结反馈本年段或本班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的具体情况的职责。
总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是一个以现代先进的教育思想,特别是现代先进的教育评价理论为先导,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展纲要》先进的教育理念为依托,利用各种可行的评价技术,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所期望的一切效果进行价值判断的评价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