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要与学生共同成长

来源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教研版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ngren8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已摆脱了戴着脚镣跳舞的束缚,现在是要求广大教师重抖擞,不拘一格教人才。所以教师的角色必须转变。必须与时俱进,学习课程,深入生活,专心科研,及时反思,认识差异,开拓创新,继承发展,也就是要努力求索,适应时代的呼唤,课改的潮流,真正成为育人的教师。 
  现在的教师,挑战与压力并存。一方面,课程改革需要重新学习,重新定位。另一方面,科技的发展,使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越来越丰富,师不如生的情况也时有发生。所以教师必须不断学习,通过各种途径学习,包括向学生学习,和学生学习。体验学习的过程,促进自身的成长。
  
  一、 让学生和自己一起备课 
  
  备课,从来都是教师的事,一篇教材在手,找资料,翻教参,写教案,把教材琢磨透了再教给学生。教师就像觅食的老鹰,学生只要张嘴就行了。长此以往,教师累,学生厌。教师辛苦的劳动却剥夺了学生自己寻找知识,解决问题的快乐,剥夺了他们自己思考、求证、体验的过程。违背了新课程自主、探究的精神。因此,我在教学中尝试让学生参与老师的备课,请学生来帮助自己备课,搜集資料,提出想法。如教学《但愿人长久》,我布置学生回去查找相关资料,学生八仙过海,各显其能。找到苏轼的故事,描写月亮的诗歌,中秋的传说,有摘抄的,有打印的,有从网上下载的,还有用软盘考备。形形色色,简直可以举办一个中秋专集了。我经过精心选择,引导学生读诗、品诗,又延伸迁移,学生们在诗的意境中畅游,和苏轼同感“人有悲欢离合”的意境,知道李白“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知道“今日苻州月,闺中只独看。”欣赏到“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的美景。教师因为放手而轻松,学生因为动手而兴奋,何乐不为呢? 
  
  二、 和学生一起探究学习 
  
  韩愈说:“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今天,学生学得知识已不全依赖教师。所以,教学中要善于和学生一起探究,不要怕丢面子。在学《动物园的晚上》时,有学生问我猫是怎样睡觉的,我还真不知道,于是我叫他查找资料,请教家里养猫的同学,我也去找,我不能留给学生一个“?”后来他果然找到了,欢天喜地地告诉我,我就仍装做不知,看着学生好为我师的样子,我体会到教学相长的乐趣。 
  
   三、 和学生一起写作文 
  
  对于作文,学生向来头疼,我讲尽技巧,他们总说我逼他们做无米之炊,我说作文很容易,学生说我是老师,不知咬笔杆之苦。于是我和他们一起写作文。我写开头,讲开头的方法,学生练开头,我写结尾,讲结尾的技巧,他们就练结尾。我写好开头、结尾,学生补出故事情节。或者我写短文,要他们补充,另写结局。在合作中,学生知道作文怎么写,我也知道教作文,光说不练,口说无凭。就像教人游泳,必先自己下去,去试试水的深浅。 
  
  四、 和学生一起享受成功的喜悦 
  
  教师的价值,全在于学生的成绩。所以,学生的成功,也就是教师的成功。在教学中,我先学生之忧而忧,后学生之乐而乐。学生在课堂上会思考,会提问,我感到欣喜;学生能自己主动阅读,写笔记,我为他高兴;学生在运动会上获奖,我为他欢呼;我学着做一个伯乐,为学生的每一个进步喝彩;我学会欣赏学生在作业本上的漫画,而不再声色俱厉地指责;我试着和他们一起体验学习的压力,成功的喜悦。 
  在新课程自由、崭新的天空下,教师和学生都面临着改变,改变学习的方式,改变思维的方式。为此,我愿意学习、汲取、探索,在学习中成长,在合作中成长,在实践中成长。
其他文献
新课程,提出了新的学习方式:即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新课综合素质教育的  培训,我对新课程下的学习方式有了一点粗浅认识。     一、“自主、合作、探究”的含义     1.自主学习是以“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为特征,就是要使学习者既要参与确定对自己有意义的学习目标,自己制定学习进度,参与设计评价指标;也要积极发展各种思考策略和学习策略,在解决问题中学习;还要在学习过程中有情感的
德育工作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学校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新形势下广大德育工作者要转变思想观念,改进工作方式必须实现四个转变:     一、与时俱进,学校德育观念和内容要向现代型转变     广大思想品德教育工作者要解放思想、提高素质,不断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这就要求德育工作者要有广、博、专、深的知识储备,有健康的人格,有角色的艺术,要善于捕捉时代信息,引导和激励学生独立思考、创新
患者女,79岁。因十二指肠壶腹癌,梗阻性黄疸,先行PTCD引流胆汁后手术切除十二指肠壶腹部肿瘤,行十二指肠乳头成形。术中在十二指肠乳头开口处留置一段直径约4mm长度约50mm塑
“情”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坚力量,“义”是师生沟通的坚固桥梁。情深义重的班主任一定能深受学生欢迎,也定能常驻孩子的心中。少一些生硬的说教,少一点严厉的训斥,多一点“义”的交流,多一些“情”的启迪,爱能融化心中坚冰。    一、关爱学生,情感激励    班主任应当时时处处,为学生着想,对待学生的困难,尽力帮助;对待学生的忧思,热情化解,真诚地关心他们体贴他们,这样必然使学生感受到老师的亲情、人间的温暖。
在前不久结束的ITMA ASIA+CITME 2016期间,爱普生集团以"微喷印花印领未来"为主题,重点展示其高品质直喷印花解决方案、热转印解决方案和个性化打印解决方案,成为展会上的一大亮
患者女,25岁。反复咳嗽、咳痰7个月,咯血10d入院。体检:体温正常,心率110次/min,血压100/70mmHg,气管左移,两肺闻及少量湿性啰音,左肺呼吸音减低,外院CT提示纵隔左侧移位,左下
我与小龙相识,是在一个冬天的中午。记得那一天,我在学校心理咨询室值班。突然发现门缝塞入一个纸条,我赶紧到门口捡起纸条,便开门看看是谁,一开门没人,我打开纸条,上面歪歪扭扭写着
顾名思义,“学困生”就是在学习方面有困难的学生。在任何一个学校、一个班级,“学困生”都是相对存在的。“学困生”由于长期学习成绩不理想,经常遭受父母的斥骂、同学们的冷嘲热讽、老师的“另眼相看”,通常都很自卑。那么,如何提高这些学生的学习成绩,帮助他们重拾学习的信心,促进他们的转化呢?  一、用爱激励他们成长  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教学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护学生,如果你讨厌学生,那么你的教育还没有
新形势下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必须由学校、教科书和家庭向社会大系统开放,向新生活开放,向个性生命开放,注重显性道德教育与隐性道德教育的结合,发挥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
所谓“学习习惯”是指学生在较长的学习过程中,逐渐养成的学习行为。好习惯就像是我们生命的枝上盛开的一朵美丽小花,学生能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他们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因此,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终身的幸福,教师需高度重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一、培养好习惯要树立良好的榜样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学生在学习中接触最多、关系最密切的莫过于老师了,学生特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