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jiawang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最基本、最主要的人际关系。因此,能否处理好师生关系就成为教育教学成败的关键。师生之间应该像朋友一样,那才是最好的师生关系。如何与学生建立朋友关系,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带着微笑,走进课堂
  “教师就是面带微笑的知识。”为人师者大概都会有这样的经历:个人情绪的好坏会影响到一堂课的成败。如果说微笑是一缕春风,那么它会吹散郁积在心头的阴霾;如果说微笑是一抹阳光,那么它能温暖受伤苦闷的心;如果说微笑是一剂良药,那么它能增强学生自信。微笑会在师生之间架起一座沟通情感的桥梁,老师灿烂的笑容,能给学生带来亲切感,更能赢得学生的爱戴,而且时常成为学生笔下的素材,对学生产生持久影响。在教育教学中,微笑给我带来了好心情,它使我的生活充满阳光。微笑着就是一种宽容,老师对学生微笑,极具亲和力,代表着新的和谐的师生关系。有些老师在学生面前整日板着面孔,无论是对了还是错了,学生总是战战兢兢,这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假如换一种方式,当学生无意中犯了错误时,老师给他一个无声的微笑,他的自责心理要比老师劈头盖脸的训斥要沉重得多。
  在教学中,当你想激起学生的斗志,当你想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时,不妨轻展笑容,胜过千言万语:与学生游戏时,同他们一起开心微笑;当学生需要帮助时,用微笑给他们力量;当学生克服了缺点时,用微笑作为最好的奖赏;当学生面对压力时,用微笑感染学生,让他们觉得生活中处处有阳光。
  二、帮助学生,爱护学生,尊重学生
  学生总是孩子,不管他表现得如何独立,依然会在遇到困难时得到援助。不适应新的学习环境,我教他们怎样把握学习的重心,舒缓环境压力;同学关系紧张了,我可以找他们说说心事,把问题解释清楚;生活费短缺了,慷慨解囊……老师关爱学生是分内之事,我从不奢求得到回报。但是学生记住了你的善良的心,他们会寻找机会回报你。我的办公桌上有时会多出一包糖果,有时是一颗巧克力,也有一朵花,一幅漫画……这些是学生对老师的关爱之心的体现。看到这些爱的礼物,我深受感动,并将这些好好地保存下来。无私地关爱、帮助学生,无形中也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为人之师,又有什么能比培养出有爱心的一代更值得欣慰呢?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告诫他的弟子们:“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这表明要充分尊重学生,不伤害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而非“以成绩论英雄”。应该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越是掉队的学生,越需要教师更多的爱和关心。很多时候,学生不听教师的话,是因为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情感的沟通。学生是否接受教师的思想教育,往往就决定于师生之间有无相互尊重和信赖的感情。关心爱护学生的教师往往都会受到学生的尊重与爱戴。学生都有自己的权利和尊严,更有自己的思想、情感和需要,他们需要老师的尊重、爱护和帮助。班级中总会有桀骜不驯的学生,遇此,更加要给以尊重,否则极易破坏师生关系。曾经有位同学,上课时常迟到。有一次当场给以批评,结果他一气之下离开了。下一次,又遇到他迟到,让他解释原因却吞吞吐吐。于是说:“你有选择什么时候告诉我的权力。”下课后,他果真来说明,原来是在厕所里遇阻,难怪无法言明。这样既解决了尴尬,也告诉了他应该尊重老师。
  三、采用多种方式与学生沟通交流,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
  要培养朋友式的师生关系,除了要有渊博的知识外,教师应采用多种方式与学生交流。
  1.用各种方法了解学生。多问:新的班级组成时应问问学生有什么打算,能不能适应新班级和新环境,学习是否跟得上,学生的兴趣与爱好,等等,在与家长接触中要经常询问其子女在家里的生活、学习习惯、性格特点、家庭教育等,还要主动向原班主任、科任教师了解,以求更深入地了解每位同学各个方面的情况,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和存在问题,为顺利地开展工作准备。巧谈:和学生谈话可以在正式场合,如课堂、办公室,也可以在非正式场合,如课间、操场、劳动场地,或在放学回家的路上等,不管在什么场合谈话,尤其在后一种场合,要谈得好、有收获,关键是选准交谈的突破口,从学生最熟悉、最兴趣的话题入手,使他们消除顾虑,打开心扉。善观:老师要有一双善于观察的慧眼,不仅要观察班集体的变化,更需要透过每个学生的细微表现发现其思想本质。这样才能及时发现问题,妥善处理,把工作做在前头。
  2.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爱优生易,爱后进生难。只有当老师给学生以真挚的爱,给学生以亲近感、信任感、期望感,学生才会对老师产生依恋仰慕的心理,才能向教师敞开内心,我们才能“对症下药”,收到应有的效果。对待学生不能因为他的学习成绩好而特别亲之爱之,也不因为他的成绩差,行为不端而恶之厌之,而应一视同仁,平等对待。
  3.奖惩分明,促进疏导顺利进行。对学生除了倾注一片爱心之外,还必须时时约束他们,严格要求他们,才会收到良好效果。对于后进生特别要注意尊重、理解他们,千万不能伤了他们的自尊心。而应肯定他们的长处,指明他们的努力方向,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激励他们克服自身缺点。而对优秀生更应该严格要求,不能让优生产生优越感。甚至瞧不起别的同学,无视老师的教育。老师应该即时发现优秀生隐蔽的缺点,给予严格而有效的教育。这样学生才感到教师是公正的,没有袒护谁,为师生心理沟通扫除了心理障碍。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爱是教育的真谛。教师只要捧着一颗爱心,处处从学生出发,事事为学生的发展着想,尊重学生的人格,了解他们,理解他们,并引导他们实现自我,自然能培养出好学生,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其他文献
摘 要: 为了探讨任务驱动教学在《常用护理技术》高职课堂中的应用,本研究将2011级的4个班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先讲授再示教的方法,发现实验组的理论和实践能力均优于对照组,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认知能力和职业操作技能。  关键词: 任务驱动教学 常用护理技术 教学模式  近年来,我校一直在进行课程改革和精品课程建设。作为一名
已有的研究表明Ghrelin与动物的生殖与发育密切相关,但目前关于Ghrelin对哺乳动物附植前胚胎发育的调节研究较少,且不同研究小组的结果也不相一致。本论文以猪孤雌胚为试验材料
摘 要: 本文从德育与心育的关系出发,具体阐述了将心理学原理运用到德育工作中的重要意义,并深入分析了青春期中专学生独有的心理特征,倡导科学育人,重在育心,注重分析违纪行为产生的心理动因,注重对违纪心理的疏导,使得德育与心育有效结合,真正收到“治本”的功效。  关键词: 校园危机事件 中专学校 德育 心育  当前,德育工作很少从心理角度进行深化,很多同学都认为德育是说教,达不到“潜移默化”的效果。
摘 要: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老师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个行业,就该理智看问题,冷静探索教学之法、教育之道。淡定淡然,退一步海阔天空,保证瓜熟蒂落。  关键词: 瓜熟蒂落 《爱弥儿》 神童  我是一个感性的人,初读《爱弥儿》,首先吸引我的是优美的标题,“弥”是“充满”的意思,“爱弥儿”就是让爱充满儿女。我感觉这个词很人性,很母性。卢梭曾说:“无论就男性或女性来说,我认为实际上只能划分
摘 要: 新课程标准更加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只有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成绩。因此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尤为重要。我在教学中采取了让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其学习兴趣,开展丰富的教育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行,用教师的一言一行感染学生等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  关键词: 学会学习 学习兴趣 自主学习习惯 培养方法  一、让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其学习兴趣。  少年期是自我意识迅速发展的时
摘 要: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初中教师要善于把握学生的年龄特点,组织活动内容,设计形式,为学生进行综合实践活动创造条件和进行理论指导,不断增强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本文阐述了综合实践课的特点,提出应以基地建设为依托,丰富实践活动内容,让学生在课余体验社会角色,并优化综合实践活动方案,从而增强活动效果。  关键词: 综合实践课 有效课堂 实施途径  随着新一
作为一个人民教师,我常常想:换一个角度,假如班里的学生换成我的子女,对于一个望子成龙、殷殷期待的家长来说,我对教师会有怎样的要求呢?我希望孩子能得到老师无微不至的关心,希望老师能走进孩子的心灵深处,希望孩子能得到老师无私的爱,希望老师能像父母亲一样尽职尽责地守护孩子,希望孩子能在老师爱的雨露和关怀的阳光下健康地成长。  正是基于这样换位后的认识,我才更加明确教师的职责,深刻认识到爱心的重要性,以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