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理念下的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探究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gw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高职院校深化改革进程地不断推进与发展,高职院校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主要目标就是对学生的内在潜力进行充分地挖掘。当前,对于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而言,学生管理方面尚存在着诸多突出性的问题,这些问题对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非常不利。本研究首先对当前时期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然后提出了人本理念视阈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的具体对策,旨在为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提供切实可行的依据。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人本理念;问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2-0117-02
  当前时期下,高职院校各项工作均进行了深化地改革,在当今专业型、技能型人才严重匮乏的背景之下,强化校企合作办学,借鉴企业先进的管理理念与实践经验,不仅能够有效促进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有序、高效开展,而且还能强化校企合作程度的深化以及强化对专业型、技能型学生的培养。本研究在基于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的分析背景下,提出了人本理念视阈下的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的具体策略,目的在于为高职院校学生规范化管理提供依据与参考。
  一、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存在的突出性问题剖析
  1.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较深,且目标不明确
  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发展速度非常之快,然而受到根深蒂固的传统教育教学理念的影响颇深,高职院校在生源数量及质量、师资队伍以及办学条件等方面的水平均要比普通高等院校要低很多。所以,为了能够让高职院校处于更好的状态下运转,某些学校将重点工作转移到扩招上面,从而导致招到的学生生源更差,还有一些学校将其强制化以及稳定化的学生管理工作制作成为招生工作的“特殊名牌”,它强调的是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应以加快高职院校发展为根本目标,而完全忽略了对学生的管理与培养方面。
  2.仅注重制度化管理,而缺乏人性化管理
  当前,对于大多数高职院校而应,其学生管理目标的便宜导致管理措施建设的硬化。很大一部分高职院校为了保证学生管理能够起到明显的效果,一般会制定针对性强的管理制度,来强化对学生的约束性管理。高职院校学生管理质量水平低下,是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管理过程中的一个突出性和棘手的难题。为了更好地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某些高职院校还采取了一些具有强制性质的活动方案,组织学生参与进去。在这样的活动背景下,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严重不足,那么活动的根本目的也就无法达到,成效不够显著。
  3.学生管理沟通障碍,团队协作精神不够
  对于大部分高职院校而应,学生管理者之间、被管理者之间、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均缺乏有效、顺畅的沟通与协调,那么直接导致的后果就是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不能形成统一性以及系统性,团队合作精神严重匮乏。此外,被管理者内部还存在个体性差异,对学校制定的相关制度的理解及接收程度存在差异,是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的一个重要问题。这个问题,主要是由于高职院校招生生源成绩参差不齐而导致的。
  二、人本理念视阈下的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策略
  基于如上关于当前时期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中存在的突出性问题的深入剖析,笔者认为,应该强化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中的人本理念地融合与渗透,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够真正地适应将来的工作岗位。具体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的管理策略:
  1.转变观念,强化培养学生自由、全面的发展目标
  所谓人本管理,就是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它强调的是应树立“以员工为根本”的管理理念,即:一切为了员工,为了员工的一切。对此,将此理念应用于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之中,亦是如此,也要以学生为根本、为中心,坚持培养学生自由及全面的发展。首先,对于高职院校全体管理人员(上至校长、教务管理者,下至辅导员),均应该树立“以学生为根本和中心”的管理观念,树立以服务学生为本、以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为本,一切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出发点。
  2.强化师生之间的对话与交流
  对于教师和学生而言,应该建立顺畅的沟通渠道,强化他们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这是因为,在很长一段时间以来,都认为学生是完全被教师管着或者控制着的,那么学生在其中的自主权也非常之少。直接导致的后果就是师生之间的沟通完全不够顺畅,特别是对于一些低年段的学生,看到教师就有一种畏惧的心理情绪反应。对于此现状,高职院校应该转变这一工作思路,不仅要使得教师成为管理者,而且还应成为学生的服务者,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基本理念。高职院校教师只有树立了上述理念,才能够真正地与学生打成一片,让学生能够真正地与教师保持高效的沟通。对此,教师应该以多种形式强化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如:教师可到学生宿舍,看看学生的日常生活起居状态,与学生之间拉拉家常,聊聊天等。此外,教师在授课的时候,言语方面不應过于强硬,而是要用诙谐、易于接受的语言授课。
  3.以活动促管理,强化柔性与弹性管理
  人本管理理念强调,强化开展激励性质的活动,可以最大程度地激发员工潜在的需求,然后将这些需求转变成为动机,从而达到管理目标上的一致性。对于高职院校而应,也应该加强活动的开展,并注意柔性与弹性管理,在丰富学生业务文化生活的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积极配合管理者开展的各项管理活动,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三、结论
  综上所述,人本管理理念强调的是以人为本,与传统的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存在较大的差异性。针对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之中存在的问题,本研究提出了人本管理理念下的学生管理策略,从而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社会输送更多有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孙雯.人本管理思想在高校管理中的应用探析[J].中国证券期货,2013,04:91-92.
  [2]郑文海.“以人为本”的人本管理理念与企业和谐发展导向[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6:45-47.
  [3]张婷.校企合作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企业化模式研究[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2,10:176-177.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64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2-0101-01  自己16年的学生生涯,16年的教师经历,转眼即逝,已步入“不惑”之年,却对自己从事的教师工作越发迷惑。社会上对我们教师的评价褒贬不一,最让自己难以理解自己的好友们,一次次的在谈心时真心的对自己悄悄所言对教师师德失职师风不正的事件和案例时,心中很是难受。想想自己28年学生加教师再加家长的经
期刊
【摘要】智障学生在社会群体中为弱势群体,其同样属于社会中的一部分,因此,相关部门必须对智障学生的培养给予足够的重视,只有智障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才能提升智障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保证智障学生能够在日后的生活中正常生活,为社会,为家庭减轻负担。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就是对如何在生活管理中教育培养智障学生的行為习惯进行简要分析,希望能够为特殊儿童的健康成长起到启发作用。  【关键词】教育培养;智障学生;行
医生的道德素质关系着和谐医患关系的形成.要想提高医患关系,需要加强医生的道德建设,而加强医学生医德教育在这一方面具有重要的前瞻性.从我国医学专业学生的教育现状分析,
【摘要】新课标中指出:“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大多数的文章都包含着浓厚的感情色彩,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语文教育应该注重教学过程对学生的熏陶感染,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点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语文学科中蕴含的巨大的德育能量,以语文教材为依托,以语文教师的优良品质为补充,对学生进行思想、情感、品质等方
志愿者不以金钱、名利为目的,不求回报的为他人、社会做出贡献,自愿贡献自己的精力和时间.志愿者具有友爱、互助等品格和精神,是国家发展和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石,他们为社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中等职业学校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招生计划的不断改变,在校生人数不断增加等等。为了加强对学生的管理,从而保证教学工作顺利开展,在管理过程中应该加强对学生学籍的管理,从而为其他教育教学运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中等教育;学籍管理;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2-0113-01  随着中职教育的不断发展
【摘要】爱是付出,爱是责任,爱更是班主任工作的灵魂。只有爱才能做好班级的各项工作。新时代要求爱的方式要与时俱进,爱的内容跨越代沟,爱的情感要超越物欲,爱的心灵要纯洁无暇。在爱的滋润下,一定会闪亮学生的双眸,健康学生的身心,让孩子们健康快乐成长。  【关键词】爱心;交流;明确;转变  【中图分类号】G214;D64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2-0115-01 
【摘要】本文分析了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的内涵及工作职能,阐述了新形势下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的现状,提出了优化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的主要策略,旨在促进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在新形势下发挥其最大的功效,提高行政主体的办公室管理水平。  【关键词】新形势;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分析  【中图分类号】C931.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2-0114-02  一、新形势下办公室行
研究目的 放射技术的应用,有其特殊性,在给人类造福的同时,如果接受照射次数过多和剂量过大,可能对人体造成不必要的放射损伤。随着经济的发展,东营市的医疗照射资源及照射技术
【摘要】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经常会两头抓,一手抓优秀生的培养,一手抓学困生的转化。但是他们却很少关注那些“角落里”默默无闻的学生。这些学生表面安静内向,内心有很多的问题需要解决,却因为性格原因不愿意主动找老师交流,老师也很难了解其真实想法,因此容易被忽略,造成教育上的盲点。而一旦他们出现问题则往往为时已晚、无力挽回,所以作为班主任,我们要关注这些“角落里”的学生,多与之交流,善于发现问题,避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