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语文课堂拒绝“太精彩”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sun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发展普及,低年级语文课堂变得越来越精彩,特别是多媒体课件的使用,使原本朴实无华的课堂显得精彩纷呈。生动多彩的画面效果,身临其境的音效,大大刺激了儿童的感官,在吸引儿童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突破重难点等方面确实起到了不可忽略的作用。但如果不能恰到好处地运用这种先进教学手段,不能把握使用课件的“度”,效果往往适得其反,弊大于利。
  一、 不利于儿童生长发育
  低年级孩子身心都处于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视力和听力发育还不够健全,长时间接受变幻不定的光影、色彩刺激,势必引起视觉疲劳,造成视力下降。部分语文教师只关注氛围营造,为达到“震撼”效果,在播放音频资料时,音量过强过高,这对孩子的听力也是一种损害。
  二、 不利于文本资源的利用
  低年级语文课本图文并茂,是重要的学习资源。教会孩子使用课本,不仅是教给孩子学习方法,也是培养孩子的课外阅读能力。现在的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师往往将所有文中的文字插图全都制作成PPT,从朗读到识字和写字教学,整个教学流程都依托投影设备,有时候一节课下来,孩子根本没有多少和书本接触的机会。这不仅是对课本资源的极大浪费,长期下去,也会影响孩子阅读能力的培养。
  三、 不利于师生交流
  课堂本应该是学生、老师、文本、作者四者对话的场所,教师应该时刻关注每个孩子的表现,适时地引导、示范、激励和纠正,使孩子在老师有目的的组织下,不断学习、模仿、体会、感悟、表达,这个过程应该是潜移默化的。但如果过度使用PPT,教师的注意力必将放在对多媒体设备的操控上,从组织者变为技术操作员,而学生也只有精力去关注画面的变幻,变成被课件牵制的“木偶”。这样的课堂,师生的距离将不仅仅是讲台和课桌的距离。
  四、 不利于教师素质发展
  最近听过一节语文课,执教内容是苏教版第三册课文《月亮湾》。课堂上,语文教师一手漂亮的粉笔字、字正腔圆的范读,轻轻哼唱的《采茶舞曲》,循着作者的写作顺序随笔涂抹的板画,无一不在启迪学生的智慧,这种以自身素质对学生的影响,无疑是现代教育技术所无法做到的。
  很多优秀语文教师,他们对学生的亲和力并非因为掌握高超的电教技术,而是来自娓娓道来、循循善诱的肢体语言和丰富、生动的面部表情以及幽默风趣的对话艺术。
  制作课件自然也是现代教师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但如果因此忽略对其他基本功和基本能力的训练,一切都以机器来代劳,使课堂失却了热度和激情,教师自身素质的提升势必受到影响。
  五、 不利于灵动生成
  课堂需要预设,但更要关注灵动的生成,让其成为教学中的重要资源,让“事故”演变成“故事”,这才是智慧教师的必备素质。但一些老师在运用课件进行教学时,只会紧跟预设环节,随着课件的展示一步一步机械地走到下课。全然不顾学生的学习状态及其生成情况。把课件当成课堂的组织者,老师则变成一个机械的操作者,学生则是被动地接受,走马观花式地参与,即使有生成也被忽略,长期下去,学生就习惯了这种被机器操控的学习方式。
  六、不利于思维及动手能力训练
  多媒体课件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课堂的主体是师生,不应该是机器、设备,如果喧宾夺主,自然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学生在有限的40分钟里只能去观看、欣赏教师备课成果,无法以主体地位去积极参与,从而动手动脑的机会被剥夺,想象力被抑制。长时间使用课件,学生自然视觉疲劳,注意力涣散,理解力自然受到影响。尽管课堂上很多特效画面和动画效果似乎让学生欣喜、惊叹,但这种热闹只是短暂的,而听说读写、独立思考、创造想象、合作探究才是语文训练的有效途径。
  总之,课件的功能和作用即便再强大,它也只能是为教学服务的辅助工具,教师才是真正的课堂组织者,学习的主导者。在开展多媒体教学中,教师应当根据教学实际,有效把握多媒体教学的基本特点,适时适度地运用多媒体技术,以教学任务为主线,充分发挥自己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以达到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的最终目的。
其他文献
无话可写,有话写不出,是许多学生写作文时面临的窘境。笔者也曾经面临这种教学困难,可在经过一轮大循环的教学尝试之后,却发现抓住阅读教学中的读写结合点来进行作文训练,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  一、续得合理  续写,就是指从原文出发,遵循原文的思路,对原文作延伸,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联想力和想象力。  在续写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认真阅读原文,深入地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要告诉学生,虽然续写是要靠自己的想象完
目的:研究并分析腰麻与全身麻醉对老年股骨颈骨折围术期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在2016年7月-2017年7月期间收治的108例股骨骨折的老年患者。以随机形式分为腰麻组(54例)和全麻
目的探讨急性左心功能衰竭(简称左心衰)的救治措施。方法对80例急性左心衰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0例患者经给予强心、利尿、扩张血管等综合治疗,75例患者心衰迅
脓毒血症患者由于炎症介质和细胞因子大量失控释放,容易导致一系列炎症反应和代谢紊乱,多数会出现反应性高血糖和胰岛素抵抗。高血糖被认为是脓毒血症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数学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探求客观世界的规律。”可见,学好数学有着深远的意义。那么如何让我们的学生爱上
目的探讨电致孔脉冲仪配合血栓通注射液对类风湿关节炎局部关节肿痛的疗效。方法将50例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性患者按入院单、双号分为观察组(n=25)和对照组(n=25)。观察组在患者受累
王崧舟老师说过,要“炼就第三只眼睛”,才能发现文本的奥妙。其实每一堂课教师的教学都是对文本的一次解读历程,你解读到什么程度,就会教到什么程度。只有心中装有厚厚的有关文本的东西,才能更好地诠释语文课堂。  文本细读的着眼点肯定是语言,教师如何真正实现自己的文本细读呢?第一,要实现文本细读,首先要解决的是教师自身的“精神惰性”问题。第二,在进入文本时,重要的是要始终保持一种全然进入的敏感和警觉。对每一
【正】小学科学是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重要学科。当前,在老师们都普遍重视实验课的开设之后,在热热闹闹的实验课堂上,我们还需要关注更多的细节,以全面提高实验课质量,培养
目的将循证护理应用于血液透析患者,探讨预防低血压的护理方法。方法将50例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使用循证护理,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比较2组患者并
课程改革对信息技术在教学内容的呈现、教学过程、师生互动方式的积极作用给予的关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于学生自主建构知识体系的基本观点为本文所举的整合模式提供了理论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