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ristmas is coming教学设计

来源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enj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 教材分析
  本课为广州市小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上册的内容。为把圣诞节更生动地呈现在学生面前,本课借助信息技术将西方国家过圣诞节的视频和大量的图片呈现给学生,结合音乐营造出浓厚的节日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和认知兴趣。本课的教学内容不仅是对上一课时教学内容的巩固与拓展,也为下一节课It's the Spring Festival Soon做好铺垫,在拓展听读的环节,不仅有介绍西方节日的短文,也有介绍中国传统节日的短文,这样的教学内容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 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为小学六年级学生。他们学习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很强烈,对有关节日的话题很感兴趣。同时,他们经过五年的英语学习,已具备一定的小组合作学习的经验和能力。另外,学生在第一课时中已学习了有关圣诞节的基本词汇及相关句型,同时本班学生英语基础较好,曾在三年级时接触过关于圣诞节的话题。在信息技术素养方面,学生已掌握计算机打写,上网听、读资源等操作能力。
  ●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够掌握运用概念图复习梳理词汇的方法;能够掌握关于圣诞节的词汇;能在语言情境中灵活自如地谈论有关节日的话题;能围绕节日主题说出连贯的几个句子;能听懂并了解有关圣诞节的介绍和相关信息;在语言情境中谈论圣诞节和自己最喜欢的节日,并能以回信的方式告诉朋友。
  过程与方法目标:借助多媒体网络提供的多种资源,以俩俩交际、自主听读为突破口,在丰富语境和真实的交际情境中培养听说能力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并在过程中着重培养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丰富的课程资源熟练运用所学功能用语谈论有关节日话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养成敢于开口、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养成聆听的习惯,并感受圣诞节所带来的欢乐,与同学们分享、交流;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加深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
  ● 资源准备
  网上下载的Videos;跨越式网站的四篇短文:Chrismas Day、Thanksgiving Day、Spring Festival、the Mid-autumn Festival。
  ●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话题
  Free talk。教师向学生展示中国的红包,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把红包奖励给表现好的学生。
  To enjoy a song。教师播放切合本课主题的动画歌曲We wish you a merry Christmas(如下页图1、图2),师生带着动作齐唱,营造出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并有意引导学生进入圣诞节的学习状态中。
  设计意图:Free talk中给学生看中国的红包,引出本节课将继续讨论节日的话题。而欢快的旋律能吸引学生的注意,提高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氛围,这首关于圣诞节的歌曲也为圣诞节概念图的构建做了铺垫。
  (二)梳理旧知,激活共享
  1.词汇梳理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渐构建出有关圣诞节概念图的基本框架,然后,教师先是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有关圣诞节的食物、物品、人物、活动等信息,激活学生已知的有关圣诞节的信息。再播放一段讲述圣诞节的视频,引导学生自主完成概念图后,再分组讨论完善概念图。在学生充分讨论后,教师展示PPT(如图3)进行总结和点评,此时学生头脑中关于Christmas的概念图已较为完善。
  2.句型梳理
  通过师生问答,引出有关节日话题的句型,教师运用概念图帮助学生梳理归纳。然后学生进行俩俩交际,操练这些句型(如图4)。
  设计意图:通过头脑风暴,复习梳理有关Christmas的词汇,教师再通过PPT归纳并引导学生说出刚才未能想到的词汇。通过师生问答,复习梳理相关的句型,然后通过学生的俩俩交际,操练有关圣诞节话题的句型,体现以言语交际运用为中心的设计理念。
  (三)拓展听读,丰富语言
  学生带着阅读任务在网络环境下自主听读四篇关于节日的英语小短文,先听读网页上的文章,从整体上感知课文,然后教师引导学生查找在不同的节日中要做些什么、吃什么等信息。学生可根据个人情况进行跟读。
  设计意图:本环节,教师为学生创设听读训练环境,同时也为言语交际提供了大量的语言输入,其中渗透了多元文化的培养,使学生的知识面得到了质的飞跃,也为说做了准备。
  (四)综合运用,交际实践
  学完四篇关于节日的小短文后,学生对节日已有了深入的了解,教师指导学生两人一组交流自己最喜爱的节日。教师展示PPT概念图,使学生进行知识重构,由熟悉的圣诞节迁移应用到节日这一话题。用提示句型(如图5)对自己喜欢的节日进行描述,在这个过程中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设计意图:此环节一方面是对本课知识的升华,另一方面也更好地为写出自己喜欢的节日的写作环节做了铺垫。语言是思维的工具,学生在言语实践过程中,思维能力也得到了有效的训练。
  (五)写作表达,网络分享
  教师要求学生通过BBS留言板给自己的好友Coco写封回信,告诉Coco自己最喜欢的节日。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
  学生在网络上分享同班同学的文章。
  提问1~2位学生,进行全班分享,纠正语法错误。
  设计意图:把信息技术作为协作交流工具,在BBS中,学生通过互相体验各自的成果,得到更丰富的知识和情感体验,真正实现寓学于乐。
其他文献
纵横信息数字化学习研究分享表彰与研讨交流活动纪实2011年4月22日至23日,由纵横信息数字化学习研究教学实验总课题组和中国教育学会、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合作举办的"纵横信息数
说到语法,学生的头脑中就会反映出一些硬生生的规则,就会觉得头痛脑胀、枯燥乏味。许多英语老师也感觉语法教学最没有意思,如何改变这种现状,激活单调的语法教学?我在教学实践中,经过尝试,发现结合多媒体技术进行语法教学,具有传统语法教学所无法比拟的优势,它可以使枯燥乏味的语法教学变得生动有趣,学生易于接受。如我在讲授感叹句的时候,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辅助教学,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初设语境,呈现语言内容  良
摘 要: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游戏是幼儿主要的活动形式,作为幼教工作者应该认识到游戏对幼儿一生发展的重要作用,因此,我们期望通过游戏能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并探索研究了信息技术与幼儿综合型游戏的整合。  关键词:幼儿 综合性游戏 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17(2014)10-0156-01  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非常喜欢游戏,那么,通过什么形式才能
摘 要:多媒体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要选好时机,应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时使用多媒体;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时运用多媒体;揭示数形关系时运用多媒体;验证和发现数学规律时运用多媒体;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时运用多媒体。  关键词:多媒体 数学教学 教学活动方式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17(2014)08-0152-01  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体会到多媒体技术在数学教学中
随着社会的不断老龄化,以及各种社会原因,老年患者的全髋关节置换手术,随着时间的增长而日益增多,然而对于老年患者来说,常常会与其他的疾病进行合并,这就给麻醉的选择以及麻
立足于对美姑县彝区集市进行研究,梳理自近代以来集市在西南彝族聚居区内的历史脉络,找寻集市沿河流和交通要道呈线性分布规律,进而揭示美姑县彝区集市承担并发挥的社会经济功能
介绍纯棉织物采用活性染料溢流机染色,对染料选择、浴比、温度、碱剂的选用要求,讨论了前处理、小样仿样、大样生产的工艺条件,分析了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如小样和大样的符样
多年来,在聋校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让我在课堂上节省了大量的教学时间,提高了课堂效率,使难以理解的文字变成了直观形象的画面;把抽象的内容变成了具体形象的内容,把静态的图片变为了动态的图片,使语文教学充满情趣和活力,更便于提高学生知识的丰厚性,并拓宽了学生的知识理解面。  运用多媒体,清晰展示课文内容,提高阅读质量,补偿聋生缺陷  虽然聋生具有听力的缺陷,但眼睛等其他器官的代偿功能较优于正常人,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