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 教材分析
本课为广州市小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上册的内容。为把圣诞节更生动地呈现在学生面前,本课借助信息技术将西方国家过圣诞节的视频和大量的图片呈现给学生,结合音乐营造出浓厚的节日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和认知兴趣。本课的教学内容不仅是对上一课时教学内容的巩固与拓展,也为下一节课It's the Spring Festival Soon做好铺垫,在拓展听读的环节,不仅有介绍西方节日的短文,也有介绍中国传统节日的短文,这样的教学内容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 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为小学六年级学生。他们学习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很强烈,对有关节日的话题很感兴趣。同时,他们经过五年的英语学习,已具备一定的小组合作学习的经验和能力。另外,学生在第一课时中已学习了有关圣诞节的基本词汇及相关句型,同时本班学生英语基础较好,曾在三年级时接触过关于圣诞节的话题。在信息技术素养方面,学生已掌握计算机打写,上网听、读资源等操作能力。
●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够掌握运用概念图复习梳理词汇的方法;能够掌握关于圣诞节的词汇;能在语言情境中灵活自如地谈论有关节日的话题;能围绕节日主题说出连贯的几个句子;能听懂并了解有关圣诞节的介绍和相关信息;在语言情境中谈论圣诞节和自己最喜欢的节日,并能以回信的方式告诉朋友。
过程与方法目标:借助多媒体网络提供的多种资源,以俩俩交际、自主听读为突破口,在丰富语境和真实的交际情境中培养听说能力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并在过程中着重培养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丰富的课程资源熟练运用所学功能用语谈论有关节日话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养成敢于开口、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养成聆听的习惯,并感受圣诞节所带来的欢乐,与同学们分享、交流;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加深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
● 资源准备
网上下载的Videos;跨越式网站的四篇短文:Chrismas Day、Thanksgiving Day、Spring Festival、the Mid-autumn Festival。
●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话题
Free talk。教师向学生展示中国的红包,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把红包奖励给表现好的学生。
To enjoy a song。教师播放切合本课主题的动画歌曲We wish you a merry Christmas(如下页图1、图2),师生带着动作齐唱,营造出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并有意引导学生进入圣诞节的学习状态中。
设计意图:Free talk中给学生看中国的红包,引出本节课将继续讨论节日的话题。而欢快的旋律能吸引学生的注意,提高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氛围,这首关于圣诞节的歌曲也为圣诞节概念图的构建做了铺垫。
(二)梳理旧知,激活共享
1.词汇梳理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渐构建出有关圣诞节概念图的基本框架,然后,教师先是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有关圣诞节的食物、物品、人物、活动等信息,激活学生已知的有关圣诞节的信息。再播放一段讲述圣诞节的视频,引导学生自主完成概念图后,再分组讨论完善概念图。在学生充分讨论后,教师展示PPT(如图3)进行总结和点评,此时学生头脑中关于Christmas的概念图已较为完善。
2.句型梳理
通过师生问答,引出有关节日话题的句型,教师运用概念图帮助学生梳理归纳。然后学生进行俩俩交际,操练这些句型(如图4)。
设计意图:通过头脑风暴,复习梳理有关Christmas的词汇,教师再通过PPT归纳并引导学生说出刚才未能想到的词汇。通过师生问答,复习梳理相关的句型,然后通过学生的俩俩交际,操练有关圣诞节话题的句型,体现以言语交际运用为中心的设计理念。
(三)拓展听读,丰富语言
学生带着阅读任务在网络环境下自主听读四篇关于节日的英语小短文,先听读网页上的文章,从整体上感知课文,然后教师引导学生查找在不同的节日中要做些什么、吃什么等信息。学生可根据个人情况进行跟读。
设计意图:本环节,教师为学生创设听读训练环境,同时也为言语交际提供了大量的语言输入,其中渗透了多元文化的培养,使学生的知识面得到了质的飞跃,也为说做了准备。
(四)综合运用,交际实践
学完四篇关于节日的小短文后,学生对节日已有了深入的了解,教师指导学生两人一组交流自己最喜爱的节日。教师展示PPT概念图,使学生进行知识重构,由熟悉的圣诞节迁移应用到节日这一话题。用提示句型(如图5)对自己喜欢的节日进行描述,在这个过程中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设计意图:此环节一方面是对本课知识的升华,另一方面也更好地为写出自己喜欢的节日的写作环节做了铺垫。语言是思维的工具,学生在言语实践过程中,思维能力也得到了有效的训练。
(五)写作表达,网络分享
教师要求学生通过BBS留言板给自己的好友Coco写封回信,告诉Coco自己最喜欢的节日。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
学生在网络上分享同班同学的文章。
提问1~2位学生,进行全班分享,纠正语法错误。
设计意图:把信息技术作为协作交流工具,在BBS中,学生通过互相体验各自的成果,得到更丰富的知识和情感体验,真正实现寓学于乐。
本课为广州市小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上册的内容。为把圣诞节更生动地呈现在学生面前,本课借助信息技术将西方国家过圣诞节的视频和大量的图片呈现给学生,结合音乐营造出浓厚的节日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和认知兴趣。本课的教学内容不仅是对上一课时教学内容的巩固与拓展,也为下一节课It's the Spring Festival Soon做好铺垫,在拓展听读的环节,不仅有介绍西方节日的短文,也有介绍中国传统节日的短文,这样的教学内容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 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为小学六年级学生。他们学习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很强烈,对有关节日的话题很感兴趣。同时,他们经过五年的英语学习,已具备一定的小组合作学习的经验和能力。另外,学生在第一课时中已学习了有关圣诞节的基本词汇及相关句型,同时本班学生英语基础较好,曾在三年级时接触过关于圣诞节的话题。在信息技术素养方面,学生已掌握计算机打写,上网听、读资源等操作能力。
●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够掌握运用概念图复习梳理词汇的方法;能够掌握关于圣诞节的词汇;能在语言情境中灵活自如地谈论有关节日的话题;能围绕节日主题说出连贯的几个句子;能听懂并了解有关圣诞节的介绍和相关信息;在语言情境中谈论圣诞节和自己最喜欢的节日,并能以回信的方式告诉朋友。
过程与方法目标:借助多媒体网络提供的多种资源,以俩俩交际、自主听读为突破口,在丰富语境和真实的交际情境中培养听说能力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并在过程中着重培养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丰富的课程资源熟练运用所学功能用语谈论有关节日话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养成敢于开口、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养成聆听的习惯,并感受圣诞节所带来的欢乐,与同学们分享、交流;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加深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
● 资源准备
网上下载的Videos;跨越式网站的四篇短文:Chrismas Day、Thanksgiving Day、Spring Festival、the Mid-autumn Festival。
●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话题
Free talk。教师向学生展示中国的红包,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把红包奖励给表现好的学生。
To enjoy a song。教师播放切合本课主题的动画歌曲We wish you a merry Christmas(如下页图1、图2),师生带着动作齐唱,营造出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并有意引导学生进入圣诞节的学习状态中。
设计意图:Free talk中给学生看中国的红包,引出本节课将继续讨论节日的话题。而欢快的旋律能吸引学生的注意,提高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氛围,这首关于圣诞节的歌曲也为圣诞节概念图的构建做了铺垫。
(二)梳理旧知,激活共享
1.词汇梳理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渐构建出有关圣诞节概念图的基本框架,然后,教师先是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有关圣诞节的食物、物品、人物、活动等信息,激活学生已知的有关圣诞节的信息。再播放一段讲述圣诞节的视频,引导学生自主完成概念图后,再分组讨论完善概念图。在学生充分讨论后,教师展示PPT(如图3)进行总结和点评,此时学生头脑中关于Christmas的概念图已较为完善。
2.句型梳理
通过师生问答,引出有关节日话题的句型,教师运用概念图帮助学生梳理归纳。然后学生进行俩俩交际,操练这些句型(如图4)。
设计意图:通过头脑风暴,复习梳理有关Christmas的词汇,教师再通过PPT归纳并引导学生说出刚才未能想到的词汇。通过师生问答,复习梳理相关的句型,然后通过学生的俩俩交际,操练有关圣诞节话题的句型,体现以言语交际运用为中心的设计理念。
(三)拓展听读,丰富语言
学生带着阅读任务在网络环境下自主听读四篇关于节日的英语小短文,先听读网页上的文章,从整体上感知课文,然后教师引导学生查找在不同的节日中要做些什么、吃什么等信息。学生可根据个人情况进行跟读。
设计意图:本环节,教师为学生创设听读训练环境,同时也为言语交际提供了大量的语言输入,其中渗透了多元文化的培养,使学生的知识面得到了质的飞跃,也为说做了准备。
(四)综合运用,交际实践
学完四篇关于节日的小短文后,学生对节日已有了深入的了解,教师指导学生两人一组交流自己最喜爱的节日。教师展示PPT概念图,使学生进行知识重构,由熟悉的圣诞节迁移应用到节日这一话题。用提示句型(如图5)对自己喜欢的节日进行描述,在这个过程中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设计意图:此环节一方面是对本课知识的升华,另一方面也更好地为写出自己喜欢的节日的写作环节做了铺垫。语言是思维的工具,学生在言语实践过程中,思维能力也得到了有效的训练。
(五)写作表达,网络分享
教师要求学生通过BBS留言板给自己的好友Coco写封回信,告诉Coco自己最喜欢的节日。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
学生在网络上分享同班同学的文章。
提问1~2位学生,进行全班分享,纠正语法错误。
设计意图:把信息技术作为协作交流工具,在BBS中,学生通过互相体验各自的成果,得到更丰富的知识和情感体验,真正实现寓学于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