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放矢 活化历史课堂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qiudyy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初中历史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
  在当前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学虽有一些较为积极的改革,但还有教师在教学中只注重自己的教学进度,不注重学生的吸收程度,只使用传统教学方式,忽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仍不可忽视。
  1.重记忆轻理解
  当前我国初中的历史教学多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即“重记忆轻理解,重灌输轻主动”。个别任课教师只是根据自己的教学进度进行教授,按部就班,但是忽视了学生的接受能力。有些历史教师甚至认为,只要学生能背下来就会理解,这导致学生面对着一大堆的课本,毫无乐趣可言。没有兴趣,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当今社会是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不仅要求学校为社会培养有知识的人才,更需要学校培养能够自主思考自主学习的综合素质高的人才。因此,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已不再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只有对其进行改革,才能提高历史教学的课堂效率。
  2.成绩为主要评定标准
  对大部分教师来说,高的分数代表着较高的教学质量。正是这种想法,使得教师在教授课程中只重视学生的记忆情况,而忽视了学生对知识的真正理解水平。在很多初中学校,教师只注重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常常要求学生背诵某个历史事件的意义及影响,这使很多学生对历史课程产生恐惧的心理。提高课堂效率不仅仅是指提高学生的分数,还需要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这种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才是社会所需要的,才是符合当代社会的激烈竞争的。
  3.课堂互动不足
  初中历史相对于其他社会学科来说,是需要不断记忆的学科,这常常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许多教师忽略了学生的学,把自己的教学目标强加给学生,而没有考虑学生真正的理解能力和掌握能力。很多初中教师在讲授历史课程的时候也只是靠一支粉笔、一本课本、一张嘴的传统教学模式。
  二、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效率的措施
  1.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做好一件事情的前提就是对这件事情有足够的兴趣,传统观念认为历史是一门枯燥的社会学科,因此,要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就首先要培养学生对历史课程的兴趣。
  (1)运用讲故事方式培养学习兴趣。有趣的故事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激活学生的大脑细胞,调动其思维的积极性。其实,历史学科就是对一个个历史故事进行记载传承,我们学习历史的主要目的就是以史为鉴。通过讲故事不仅可以达到以史为鉴的目的,还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例如,在讲授晚清半殖民地国家状态的时候,教师就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地域的图片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出来,并对图片进行这样的描述:“一只黑不溜秋的笨熊在东北和蒙古地区猖狂着,这就是沙俄帝国;而一只饿虎扑向了长江流域,这只饿虎就代表着英国;一只想吃天鹅肉的癞蛤蟆跳向了珠江流域,它就是法国……”通过风趣的语言表达,使学生立刻就对当时的时局印象深刻,能够认识到当时中国的痛苦和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狼子野心。
  (2)采用插图、电影进行教学。历史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科学,不仅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内容,还包括天文、地理等很多学科的相关知识,这就更加使得一些学生对历史敬而远之。但是,如果采用插图、电影等方式,把那些难以理解的词汇、语言生动地表现出来,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制造一个愉悦的学习环境,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使其能够很容易理解相关的历史知识。例如,在讲授甲午中日战争的时候,先向学生介绍当时的一些情况,使其对历史发生的大背景有全面的掌握,进而为学生播放《甲午战争》这部电影,把这一阶段历史的相关细节更加清晰地展现给学生。通过观看电影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以提高教学的效率。
  (3)人物关联教学法。所谓的人物关联教学法就是利用与历史知识相关联的典型历史人物进行教学。历史学科本身由于其内容的庞杂性和时间的久远性很难让学生掌握,特别是众多的历史时间和历史人物,很容易被学生搞混。然而,典型历史人物相关知识的使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克服这些困难。初中正是学生容易产生偶像崇拜心理的年龄,如果引导学生以积极的历史人物为学习榜样,将会激起学生了解有关历史人物及相关事件的兴趣,在其关注此人物及相关事件的过程中,就是学生积累历史知识的过程。例如,有的学生非常喜欢康熙皇帝,教师就可以为学生推荐一些关于康熙皇帝的书籍《清史事典》中的第四册《康熙事典》,通过阅读让学生了解康熙皇帝的一生以及相关的重大事件,这不仅满足了学生的兴趣爱好,还使其在读书的过程中获得大量的历史知识,促进其历史知识的积累。
  2.更新教育理念,加强与学生的互动
  为使学生在整节课中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之中,不仅要求教师具备精湛的专业素养和过硬的教学基本功底,而且要求教师转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1)以学生为中心的“学”的理念。传统的教学理念是以教师“教”为重点以学习基础知识为目的的课堂教学。而新的教学理念应该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过程,以及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目标。这样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成为课堂的主要参与主体的教学理念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最主要的基础。例如《文化大革命的十年》这一讲,教师在前一节课留下作业,让学生回家自己去搜集一些“文革”时候发生的事情,可以问自己的爷爷奶奶,或上网查找等,这不仅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还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2)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是提高课堂效率的最有效办法之一,其参与形式可以有很多种。例如,演课堂历史剧的模式,使学生通过参与演出的方式,了解历史,学习历史;还可以使用课堂辩论的模式或是学生讲课模式。例如,在讲授《科学技术的成就》这一课时,根据其内容繁多但容易理解的特点,教师就可以采用学生主讲的方式进行。这种方式需要学生在课前做充足的准备,为了能够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所有学生都要有相关的知识储备,不论是通过课本学习还是网络学习,都在无形中提高了课堂效率。
  通过上述的讨论分析,面对当前初中历史教学中历史基础知识呆板、枯燥、记忆压力大、学生学习兴趣不高以及教学效率低下等现实问题,必须通过对学生和教师两方面入手才能得到合理解决。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还要转变其教育理念以及教育方法,以引导学生自主,提高教学效率,学生更应该积极配合教学工作,才能不断提高其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程前勇,郭春喜.如何提高课堂效率[J].成功(教育),2010(2).
  [2]李江宏.浅谈中学历史教学方法[J].科技创新,2010(22).
  [3]霍颖.新课程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方法初探[J].中学校长,2010(2).
  (责任编辑:庞丹丹)
其他文献
高中政治是高中文科学生的重要学习科目,也是高考的重点考查对象。此外,高中政治课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承担了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政治方向以及基本的社会主义政治常识的重任。所以如何开展好高中政治教学,并且上好每一堂高中政治课是当前值得关注的问题,也是当前需要加以重视的问题。下面笔者就结合生活与哲学中的有关内容进行简要论述。  一、充足的课前准备  在高中政治教学中,要上好一堂课就必须要注意做好充足的课前
高中政治新课标明确指出,高中政治课程教学要“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感、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紧密结合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为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基础”。从近几年江苏政治高考的试题分析中不难看出,江苏政治高考试题较好地体现了新课改理念,不仅注重对学生知识的考查,还注重对学生应用技能的考查。因此,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正确看待政治高考,结合新课改理念进行创新性
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当今教育界从事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具有集图、文、声、像于一体的多种媒体组合特征,能够创新形象、直观地丰富学习情境,刺激学习兴趣,优化学习过程,提高学习绩效。在地理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手段培养学生的哲学思维,就是要改变过去以“教”为中心,培养学生从哲学高度,以正确的思维进行主动学习的品质,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突破口。    一、辩证对待多媒体,分析
在班级工作管理过程中,谈心是班主任与学生交流的主要手段,也是班主任教师必须练就的一项基本功。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实行新课标的今天,班主任要利用一切机会,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才能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从而达到师生心里相融,思想相通。不能触及灵魂、唤醒一个人灵魂的教育,也就不能改变一个学生的思想与行为,必定不会是成功的教育。笔者结合9年班主任工作经验,浅谈如何
在中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改革中,要求学生具有美术作品鉴赏的能力,而美术作品的鉴赏在很大程度上要求有情感的投入。“美术鉴赏是运用感知、体验对美术作品进行分析、理解、联想、鉴别及评价的过程,是理解美术作品与美术现象的活动。上好美术鉴赏课能使学生从中获得审美享受,逐步提高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培养学生了解、热爱本民族文化艺术,尊重世界多元文化艺术的情感和态度。”而本人认为,上好美术鉴赏课很重要的一点是寓情感
目前中职学校生源状况不容乐观,他们主要存在以下不足:一是缺乏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自私任性,我行我素,对生活和未来规划充满迷惘和困惑;二是文化基础薄弱,大多数为学困生,阅读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差,写错别字更是家常便饭;三是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畏难厌学,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那么,作为中职学校的班主任,面对学生的诸多问题,应该如何引导学生成长成才?阅读一直是教育的核心,阅读对学生成长的影响是巨
好莱坞动画片中想象力非凡的冒险故事屡屡令我们激动不已,但无论主角是帅哥还是美女,都不会选择独自面对挑战。“男女搭配,干活不累”在好莱坞也是至理名言,聪明的动画人们都深深懂得,光有扣人心弦的冒险是不够做成一道大餐的,只有加入了爱情这个绝妙的调味料,让一对对情侣在共同冒险的磨难中互相了解,互生爱慕,最后的胜利才会显得浪漫感人,才能彻底征服观众的心。《里约大冒险》就是这样一部“情侣 冒险”式的好莱坞动画
地理学科的主要特点为区域性、综合性、开放性。综合运用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分析、综合、比较、判断、推理,重视发散思维是形成地理创造性思维的前提。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心得,总结了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一般方法。      一、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人格      研究表明,创造性不仅受认知因素影响,而且还受个性的巨大影响。比如,独立性、冲动性、幻想性、自制性、有恒性都是创造性人才的共同人格倾向
【摘 要】本文分析了2008年浙江省高考英语阅读理解的选材与命题特点,从命题的角度分析了答案项与干扰项的关系,并结合实例探讨了阅读理解题的解题思路与技巧。  【关键词】 高考英语阅读理解命题特点解题技巧    一、阅读理解题的选材与命题特点  2008年的浙江省高考英语试卷保持了“稳中有变,变中求新,立足语篇”的基本命题思路。在阅读理解方面主要考查考生理解主旨要义,理解文中具体信息,根据上下文推断
维也纳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雅尔塔体系是国际关系史上的三个重要体系,它们的形成、矛盾及其瓦解对世界局势均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一、维也纳体系  1.维也纳会议:1814~1815年,反法同盟各国。  2.体系含义:确定欧洲统治秩序和国家体系。  3.执行机构:神圣同盟。1915年形成,联合欧洲专制君主共同镇压革命,维护维也纳体系。  4.瓦解:  A.动摇。19世纪20~30年代,欧洲一些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