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气脉,哀梨并剪

来源 :意林·作文素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fsjy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在《文说》中总结自己散文写作的经验时说,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这两条写作经验实际上涉及行文节奏或者说是行文气脉的问题。行文节奏看不见摸不着,最容易被同学们忽视,但它就像做菜时的火候,恰到好处,“菜”才会美味。所以,同学们在写作时一定要讲求一个行文节奏,勿让读者产生“膈应”之感,在不断的实践中,最终使文章达到一个《庖丁解牛》中所提的“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的完美状态。
  名词解释:行文节奏
  什么叫“行文节奏”?文赋名篇《赤壁赋》的行文节奏就很有代表性。
  这篇代表了北宋文赋最高成就的作品开篇即渲染了一种欢乐惬意的氛围,“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将欢乐的情绪推向高潮。紧接着作者笔锋一转,借助客人突然而起的悲哀的箫声推动情感产生变奏,于是文章有了第一重起伏。客人为人生短暂、人类渺小而悲,客人的悲哀极有道理,也容易引起读者共鸣。苏轼深深明白这一点,所以文章接下来写苏子对那位心态消极的客人的劝慰。苏子站得高、看得远、思得深,他提出“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这一分为二的看法直接将劝慰上升到了哲学层面,和后世哲学的运动原理有异曲同工之妙。客人深深折服,于是“喜而笑”。至此,情感再次变奏,即由悲而乐。整篇文章进退有节,情感变化皆有依据,做到了有节奏地行文,犹如一支美妙的乐曲。在考场应试作文中绝大多数同学擅长写的还是记叙文和议论文,以下笔者就针对这两种常见文体谈一谈高分作文的行文节奏问题,期待帮助同学们写好“分寸臻至佳境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记叙文如何把握行文节奏


  方法一 起承转合
  起承转合原本是旧时作文作诗惯用的行文方法,具体来说,“起”是起因,文章的开头;“承”是事件的过程;“转”是事件结果的转折;“合”是对该事件的议论,是结尾。这种行文节奏胜在变化自然,把握好的文章显得神完气足。
  【高分示例】
  2017年高考江苏卷满分作文《频道不同,请勿打扰》的行文节奏分析。(以下为节选)
  ①20世纪70年代,自行车还比较稀罕,王老大靠种旱烟攒了些钱,托人从供销社买回一辆自行车,飞鸽牌的,正宗天津货。
  ②王老大的侄子小鸽蛋见了,闹着要坐车。王老大乐呵呵地抱起他,往前车杠上一放,道一声:“小鸽蛋,坐稳了,大爷带你去兜风!”然后脚下一使劲,“飞鸽”就“嗖”地出了门,向远方射去。
  ③有时遇雨天,小鸽蛋也不消停,一迭声地闹着要坐车:“大爷呵,明天要是不下雨,你还带我去兜风不?”王老大呵呵回应道:“小鸽蛋啊,你大爷忙,过几天还要去赶集,你不要整天缠着坐车。”(接下来的7节写小鸽蛋的成长,为下文“蓄势”)
  11“大爷,别别别,车子刚打过蜡,今天不宜坐车。”话音未落,小鸽蛋一个箭步蹿过来,就像当年蹿到自行车大杠上那般矫健,挡在王老大身前。
  12王老大讪讪地收了手,绕着宝马走了一圈,瞥见后备厢盖上贴着一行字:“频道不同,请勿打扰!”那一瞬间,他似乎明白了什么,转身回了里屋,推出了那辆“老飞鸽”,吱吱呀呀地出了门。边骑边念叨:不就比咱多俩轱辘嘛,有啥了不起的,真是世道变了,人心也变了。
  技法点评:在上面这篇满分作文当中节选的部分体现了本文的节奏,第①②节为起,点出自行车给王老大、小鸽蛋带来的快乐;第③节为承,表现小鸽蛋对自行车的迷恋;第11节为转,写出自行车已落伍,第12节为合,借王老大之口点出文章主题:世道变了,人心也变了。文章在起承转合的节奏下有机一体。
  方法二 起、行、高潮、缓冲、速收
  “起、行、高潮、缓冲、速收”这一节奏模式的灵感得自书法艺术,在书法艺术中运笔的技法包括起笔、行笔、顿笔、收笔四个过程,移用到作文中具体做法就是:开头迅速入題,主体由略到详,抒情议论部分随后(也可以没有),最后利落结尾。
  【高分示例】
  2017年高考江苏卷满分作文《老街暖心铺》的行文节奏分析。(以下为节选)
  ③老街的尽头,终年坐一位老人,撑一把硕大的油布伞,伞下摆一溜凳子,老人坐在伞下,面对川流不息的人群,出神地看。
  ⑦我掏钱给老人,但他竖起一根手指,冲我笑了。
  ⑧我慌忙去掏口袋,心里暗想:补一个内胎,还要10块钱,这钱真好赚啊!
  ⑨“还是老价钱,只收一块,欢迎常来。”老人不待我掏出钱来,就报价了。
  ⑩“啥?只收一块钱?这还不够工本费吧。”我急了,冲老人嚷道。
  11“都是老街坊了,低头不见抬头见的,谁没有求人的那一朝啊。你看,车胎是别人不要的,胶水是便宜得不能再便宜的。我修车,不图挣钱,只为能找点事做做,让自己的每一天都充实快乐。”
  12离开车铺时,我的心里暖乎乎的。我要为老人,也为这世间的善意之行,重重地点一回赞。
  技法点评:上面节选的内容很好地体现了“起、行、高潮、速收”的节奏:第②节是起,引出主人公——修车老人;第⑦节到第11节是高潮部分,展现了老人美好的精神品质;末节以给老人、给世间善意之行点赞结束,干净利落。
  方法三 轻重长短
  轻重长短是指在记叙文写作的时候精准地选好字眼,选好长短句,做到字义既不轻,也不重;句子长短错落有致,既不让读者产生疲劳之感,也不让读者有“意犹未尽”之感。
  【高分示例】
  2017年全国卷Ⅱ满分作文《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的行文节奏分析。(以下为节选)
  就在前几日,还只是看着附近这棵枝繁叶茂的桂树,仿佛树梢洇在淡淡的雾气里,随之像是细细密密的白点散落在这万千枝叶中,昨日踮着脚尖看了,还只是一个个比谷粒还小的紧致的花苞,今日经过,就释然开放了。满园的香气,让多少人驻足观望,多少人寻觅着这香味的来源,在这凄冷的深秋的早上,久久回荡。   技法点评:上面节选的内容很好地体现了“輕重长短”的节奏:一个“洇”字生动地写出了桂花的初级形态,可谓“妙着一字境界全出”;整段长句先出形成气势,然后短句跟上,爽利有力度。整段就在作者的“轻重长短”的节奏里尽显优雅之美。

议论文如何把握行文节奏


  方法一 紧——松——紧
  “紧——松——紧”这种节奏模式是议论文的常规节奏模式,上手容易。“紧”指高度凝练地提出自己的观点,“松”指围绕观点采用多种方式进行论证——或并列论证,或正反对比论证,或递进论证等,再接着的“紧”是指将前面论证的“松”的部分拧成一股绳,形成强大张力。
  【高分示例】
  2017年全国卷Ⅱ满分作文《文人的傲骨》的行文节奏分析。(以下为节选)
  自古以来,文人以两种面孔示人:一种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文弱谄媚,毫无气节;一种是坚持操守,傲视群雄,拥有独立而又强大的人格魅力。后面这种傲骨撑起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脊梁,也使得华夏文明除了“和”与“礼”,多了些刚韧与个性。
  傲视百花是一种独善其身的高洁品性。
  傲视死亡是一种杀身成仁的民族大义。
  傲视群雄是一种兼济天下的绝对自信。
  当今时代,文人的傲骨更不可少。这种傲骨不是清高自闭,拒人以千里之外的高高在上,也不是不与尘俗,不触名利的酸葡萄心理,更不是没有道德底线无知无畏的冲锋陷阵。它是一份沉淀了浮躁的平心静气,是一种摒弃了俗累的自由性灵,是一种有节有度的自尊自强,更是一份充满了理性的社会担当。
  技法点评:本篇文章充分地体现了“紧——松——紧”的节奏模式,首段最末句提出文章中心观点(紧),在主体部分作者设立三个分论点论证中心观点(松),最后一段再次呼应开头,将文人的傲骨表述得更为完善(紧)。
  方法二 逆势起——破势——反转
  “逆势起——破势——反转”这一行文节奏的环节是:先放别人的论点、论据或论证,接着批起谬误之处,在做好这两个环节之后,亮明自己的观点,逆袭而上。这样的行文节奏更有力度,立论效果更好。
  【高分示例】
  2017年全国卷Ⅱ满分作文《故乡月明与他国月圆》的行文节奏分析。(以下为节选)
  故乡的月亮之所以会独明,换个成语说,这叫“爱屋及乌”,因爱故乡这个“屋”,连带偏爱了月亮这只“乌”。这在心理学上叫“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它指人们对他人的认知判断首先是根据个人的好恶得出的,然后再从这个判断推论出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的现象。在认知上,这是一种“以偏概全”的心理弊病。
  和“月是故乡明”这种什么都是自己自家的好相反,“月亮是外国的圆”这种则是别人别国的什么都好,这两个极端的看法做法看似风马牛不相及,但患病的根源都是一样的,那就是只凭主观臆断,全无旁观客观。这种人这种事这种想法做法,鲁迅先生在《拿来主义》中是一一指出,辛辣嘲讽过的,可惜,病症的诊断不等于病患的根除。现今的中国,深患这两种症候的还大有人在,要想弊绝风清,我们还有太长的路要走。
  那么,怎么走?鲁迅在《论睁了眼看》中也开出了一剂良方:“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作,敢当。”
  技法点评:作者由质疑人们耳熟能详的名句“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开端(逆势),依次否定了“月是故乡明”的“晕轮效应”,“月亮是外国的圆”的只凭主观臆断(破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现今的中国要往前走就“必须敢于正视”的观点,反转有力。
  技法小结:好文章内藏一条气脉,这条气脉贯彻始终,保持不断。从上文所述来看,不论是写作记叙文,还是写作议论文,同学们都是可以设计行文节奏的。当然,生硬地运用节奏技巧,文章可能会显得有些矫揉造作,同学们可以通过多加练习来改掉这种毛病,所谓“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等技巧完全熟练之后就不必刻意记住这些技巧了,只要你完全沉醉于写作之中,节奏自然而然就显现出来了,是为“无招胜有招”,就如同人的呼吸,人在睡着的时候,呼吸是相对稳定的,而且睡得越甜,呼吸越匀。真正的文章高手其文章独特的节奏感都是这样来的。
其他文献
读一篇短文,作者提及他在博物院看到一件巧夺天工的艺术品——玉雕龙舟,当他为这件鬼斧神工的艺术品啧啧叹赏时,他同时为雕刻者一刀一刀地耗损了许多人生岁月慢慢地完成一件藝术品的这个过程,发出同情的哀叹。  不同意。  我非鱼,亦知鱼之乐。  一件完美的雕刻品,必定蕴含着雕刻者那一股“铁棒磨成针”的毅力、那一种“吸纳各家之长为技艺”的努力、那一份“凝聚万千意志于十指”的专注,还有,缺一不可的自信与自重。 
期刊
有的人文章写不好,主要是因为“三少”。  哪三个少呢,知道的故事太少,知识太少,写得太少。要克服这“三少”,写出一个好故事,你可以尝试根据下面的三个要点去摸索。  第一个要点,文章开头就要“正中红心”。  就像射箭一样,你要找准文章的“靶心”,就是明确主题;再找到通往靶心的箭,比如提个问题作为开篇。如果你没有办法提出问题,还可以尝试另一个急救办法,找一个“开关”。也就是说,你可以建立一个“万能词”
期刊
大家平时可能会注意到,很多商场地下是超市,一楼是化妆品,再往上是服饰类,最上面通常是餐饮和电影院。为什么会这样设置呢?其实是有讲究的。  商场为什么有些有超市,有些没有  有谁愿意拎着从地下超市买来的大包小包,去逛楼上的服装店呢?事实上,只打算去超市购物的人并不会特别注意那些橱窗里的服装,尽管那些衣服只需上个楼就能买到,可人们更愿意另外花时间去挑选、购买。虽然超市带来了大量客流,可是给商场里其他业
期刊
我大学之前,都在无锡度过;初中高中不算严(当时流行减负,学校常被验收),但大体还是得学习。早七点到晚五点,总得在学校度过。纵然有点兴趣,弹弹吉他写写文章搞搞电台,也只能在学习间隙做。那时高中老师都鼓励我们:“现在紧一点,上大学就可以玩儿啦!”  上大学后,离家去上海。跟家里说清楚,经济上独立了。  开始也觉得,大学课业并不紧,真是水,果然如高中老师所言可以放开玩。吃喝也不用家长管了,随意出门找馆子
期刊
我们读到的名人传记多是假的,但有些大人物的真实经历会让你在惊愕之余若有所思。  他是美国人,1822年出生(那一年林肯才14岁,正在一条河上当纤夫)。他学习成绩差,除了骑马,什么都不会。他的父亲很愁,后来终于想办法把他送到西点军校读书。他在西点军校的成绩不算太差,全班39个人,他的毕业成绩排在第21名。毕业后,同学们各显神通,纷纷晋升,除了他。最后,他成了一名步兵。  之后,美国和墨西哥打了起来,
期刊
“小猪佩奇身上文,掌声送给社会人”,最近国内掀起了一股争相佩戴小猪佩奇手表的浪潮。因为快手平台上经常能看到一些文身的人,然后配上各种“社会摇”,而一句“小猪佩奇身上文,掌声送给社会人”与这种非主流文化形成的反差萌,就形成了对非主流文化的有趣嘲讽,再加上“小猪佩奇身上文,掌声送给社会人”这句朗朗上口便于传播的口号,这种怪趣味变成了一场全民狂欢。不知不觉间,小猪佩奇成了社会人的代表,引起不少网民特别是
期刊
慢慢下沉。我仿佛已经看到,看到了那瘦骨嶙峋的死神,正在黑暗无边的海的深处,面带笑容地等待,等待着我的到来。——题記  我是一头蓝鲸。  “稀少”“值钱”“用处广”,我想这是我所能回想起的,别人形容我时用得最多的词语,那么现在,我也用它们来向你介绍我吧。  我的生活本来舒适安宁,每天都自由地畅游海底。可这一切,终究还是被意外打破。  那天黄昏,我慢悠悠地在海底寻找晚餐。我的所到之处小鱼全都吓得到处逃
期刊
1.第一步,破题要缩小范围  怎么缩小呢?具体有两个方法:要么具体,要么有对比。比如,考试要求写爸爸,你可以写“爸爸的背影”,这个很具体;也可以写“小爸爸和大儿子”,这里有对比。但如果泛泛写“我的爸爸”,就太平淡了。  2.寫人物,关键是抓住人物的改变  举个例子:写足球明星,不要写他踢了几年球、收入多少、生活多风光。这是所有人都能想到的。相反,只要写“他的卧室挂满了夺冠时的照片和大小奖杯”,然后
期刊
这些年我走到哪儿都会宣扬三个观点,一是书分两种,一种是用来打精神底子的,还有一种是打完精神底子之后再读的,有朋友把它总结为底子论。打精神底子的书,就是那些大善、大美、大智慧的書,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是必须要读这些的。可是目前中国的很多中小学生,打精神底子的书没读,都在读打完精神底子之后才该读的书,而且拿那一部分书来打精神的底子了,这是本末倒置,是很糟糕的,用不了多少年我们将会看到非常不愿意看到的后果
期刊
作文君:“小猪佩奇身上文,掌声送给社会人!”2017年年底,一则将小猪佩奇画在身上的短视频让这头脑袋像吹风机的粉红猪在快手、抖音走红,这个举动竟然引起无数网友争相模仿。许多网友在网络平台上晒出自己的小猪佩奇文身贴。杜海涛、谭维维等明星先后佩戴小猪佩奇手表,更是推动“小猪佩奇”的“风尚”成为一场狂欢。素材扫描一·起底小猪佩奇  《小猪佩奇》是一部2004年首播于英国的动画片,单集只有五分钟,于20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