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历史课程改革中的矫枉过正现象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geyonghuke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实施以来,广大教师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围绕新理念、新课标精心组织教学改革,使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但在“轰轰烈烈”的课改背后,我们也注意到一些教师要么对传统教育理念缺乏辩证的分析,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简单的否定,要么对不断涌现的教育新理念没有科学的理解,对新课程提倡的教学方式生搬硬套,从而导致在改革之中出现了诸多矫枉过正的现象。本文就历史新课程教学改革中出现的矫枉过正现象进行剖析,希望能引起同人的思考。
  现象一:过度重视学生活动本身,片面追求活动的次数,忽略学生的思维活动。
  为了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历史新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明确指出要实现教学形式的多样化,积极探索多种教学途径,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于是我们就经常看到这样一幅教学景象:在一堂课内,阅读、看影视、讨论、辩论、观察、表演、分析等学生活动一个接着一个,学生在教师牵制下忙得不亦乐乎,整个过程可谓“十八般武艺”样样都有。
  新课程提倡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的目的并不是让历史课堂教学要为“活动”而活动,更不是为要有“热闹”而活动,而是要把学生的思维活动看作学生活动的核心。在历史课堂上,学生活动只是形式和载体,实质上是要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促进学生思维的活跃。因为只有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他们才会积极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用句通俗一点的话说就是:身动未必是参与,只有心动才是真正的参与。我们不能把学生活动当作活跃课堂气氛的“调味剂”,而是要当作深化教学内容的抓手。比如,编演历史剧是学生非常喜欢的一种活动形式,我们不能让历史剧只是起到活跃课堂气氛的作用,在学生表演过后应及时引导学生思考从剧中了解到什么历史知识或反映哪种历史现象,以及本剧可以加深学生对哪些内容的学习和理解,本剧对学生有什么样的启示和思考等。只要教学活动能真正活跃学生的思维,我们根本不必为一堂课要有几次活动而纠结。
  现象二:在突出学生学习主体地位过程中,忽略了教师讲授等教学方法的使用,弱化了教师的主导地位和作用。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以一己之力主宰课堂,大唱“独角戏”,学生是默默无闻的观众,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新课程理念提倡发现学习,即学习内容不是以教师提供现成信息的形式出现,学生要经过一个发现的过程,自己找到答案或结论,从而使一些教师产生这样一种误解:讲授这种可以使学生直接获取现成信息的教学方式是不对的,讲授就是传统的“一言堂”、“满堂灌”。许多学校在教改中明文限制讲授时间的做法进一步加深了这种误解。为避免自己被别人扣上“穿新鞋,走旧路”的帽子,一些教师在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把课堂还给学生的名义下,把自己的事主动让给学生去做,甚至让学生组织教学活动,而自己则可以在课堂上少讲、不讲,从而使教师的应有地位和作用被弱化。
  新课程下教师的角色确实发生了变化,但是教师的地位和作用不仅没有削弱,反而得到了加强。教师首先是教学活动的领导者和指导者,承担着历史教学的任务。而教师进行历史教学的主要方式是课堂讲授。其实教师在课堂上讲授历史,不一定就是“满堂灌”、“一言堂”,学生也不一定就是被动接受,关键在于教师怎么进行讲授。只要我们的讲授内容是具体的,分析是深刻的,语言是简明、生动的,同样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发学生进行积极的思维,促进学生对教学的参与,推动各种教学活动的展开。其次才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通过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组织学生开展教学活动,推动学生积极思维,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与探究,并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教师如果在教学中因为怕被别人扣帽子而成为置身于事外的旁观者,则是一种失职的行为。
  现象三:在全面完成课程目标的过程中,想方设法在“过程与方法”方面做文章,却忽略了对学生进行基本知识的传授。
  新课程理念为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特别注重教学的过程与方法。因此,有的教师在教学中有意无意地使“知识与技能”的教学目标“虚化”,却想方设法在“过程与方法”方面做文章,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出新招。学生明明一看便知、一点即明的知识,非要假借问题的形式提问几句,或者开展一次学生活动,进行一番分析、讨论。
  其实新课程改革抛弃的知识本位观,是那种不顾学生感受、体验和需要以及把学生当作知识容器的观念,并不排斥传授知识本身。历史课程标准的一个基本目标就是要求学生掌握必要的历史知识和学习能力。历
  力如何体现?”“三权分立如何运作?”“宪法中的其他人口指的是什么人?”等等,通过穿针引线式的提问构建了“探源美国宪法—解析美国宪法”的课堂结构。张老师
  的提问由浅入深、环环相扣,不断刺激学生的学习激情。学生在问题的驱动下变被动的接受学习为主动的发现学习,在思考中积极参与学习,提高了学习热情,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2.合作学习,自主生成
  视频中张老师通过提问进行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在介绍“三权分立的运作”时,首先由两名学生通过自己的漫画阐述自己的观点。张老师展示《三权分立的运作示意图》,请另一名学生指出前面学生漫画中存在的问题。接着又通过 “美国国会由参议院、众议院构成,有什么不同?為何有这样的不同?”和“今天我们学习了美国宪法,同学们有什么新的感悟,对今后的学习生活有何启迪?”的讨论,让每位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通过团队精神、合作能力和品质激发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的积极作用。在合作学习中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合作意识,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开放、自由和展现自我的空间,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发表自己的看法,其自主发挥的空间更为广阔。合作学习使课程学习围绕着学生进行,学生成为课程的开发者、创造者。
  3.情境体验,自然生成
  学生在课前的准备比较充分,对美国宪法形成了一些自己的理解,通过漫画这一艺术形式表达出来。这些漫画作品中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性、注意力、学习方法与思维方式、合作能力等都呈现出来。张老师充分利用了这一学生课程资源。在课中多次展示和运用了学生制作的关于美国宪法的美术作品来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受到情境的感染,在特定的氛围中积极、自觉、愉快地形成认知、生成情感、产生体验,开展启发式、自主式的学习,引导学生自觉地寻求知识,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发展,细心品味“境中之情、境外之音”,自觉地生成丰富的课程资源。
  二、从《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教学视频中获得的启示
  1.尊重学生,树立以学生为本的观念
  树立“以学生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的教学理念。课程给予学生的不应当只有知识和技能,更多的是要推动学习动机的觉醒、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意志品质的提升。因此课程要体现出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的宗旨,对学生的发展以整体的、生命的关怀。有效开发和利用生成性课程资源就是加强课程与学生的紧密联系,实现课程与学生的互动与生成,让课程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田,使课程真正成为学生的课程,成为学生想学、要学、乐学的课程,成为给予学生以生命关怀的课程,成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课程。
  2.了解学生,树立“学生资源观”
  现在的学生都是90后,他们的思想观念跟我们教师的有较大差异,他们对有些知识的获得可能与教师同步甚至更早,学生学习的渠道越来越宽,他们的资源来源越来越广。只有随时了解学生,关注学生的认知发展动态,充分利用学生原有的资源,才能更好地把握教学的起点,才能把“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的理念落实到每一个教学行为之中,实现有效教学。有了这种“学生资源观”的意识,教师才会在课前、课堂和课后,把自己的心思不只是放在教材、教参和教案上,而是努力放在研究学生、倾听学生、发现学生上,才会不把学生在课堂中的活动、回答看作是对教师教的配合,才会珍视来自学生的信息,去不断丰富、完善课程资源。
  3.随机应变,善于捕捉“活资源”
  学生具有课程资源开发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参与课程资源开发。在课前、课中、课后保持师生互动交流,随时发现学生有意提供或无意呈现的教学资源,及时地创造性地加以利用。在教学中巧设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从生活、学习、需求等方面去开发有价值的课程资源。来源于学生的教学资源会使教育的目的和方法更具有针对性,更符合学生的实际,更容易让学生接受,也符合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能够使教学活动真正起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作用。
  (责任编辑庞丹丹)
其他文献
“湖南自治”运动是指在皖系军阀张敬尧被逐出湖南后出现的一种主张湖南自主、自立,废督裁兵,公民制宪,实行民治的运动。“湖南自治”是毛泽东于1920年下半年积极参加的一次
由于信息安全对于保障国家安全、政治安全、军事安全、金融安全和社会稳定的极端重要性.信息安全人才的培养处于关键地位。信息安全覆盖面广泛,学科体系还在形成过程之中。在这
“小刘笑掉了牙”还可怎么分析张继平“小刘笑掉了牙”这个句子并不特殊,是一般的主谓句。黄伯荣、廖序东先生主编的《现代汉语》(以下简称黄廖本)中作了如下分析:[l]小刘1笑(掉)了牙。
1946年5月12日,中共中央华中分局在驻地淮安召开了委员和各地委书记联席会议。主持人是分局常委、组织部长曾山。不久前,他曾随同分局书记邓子恢、副书记谭震林赴延安,参加党
初中时期是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思想品德课肩负着为学生健康发展保驾护航的神圣职责。为完成此职责,教师必须努力思考思想品德课程教学给予学生正确引导的相关问题。笔者现将平时教学之点滴拙于笔端,以求抛砖引玉。  一、着眼学生发展,深入挖掘文本教学资源  现行的思想品德教材,其素材内容是比较切合初中生实际的,都是初中生所关心的具有教育意义的现实生活和社会问题,并依据学科知识体系进行构建,各
对于一个多方安全计算特征值的协议进行了分析,并指出该协议存在安全漏洞.此外,基于相似矩阵具有相同特征值这一结果,给出了一个新的多方计算矩阵特征值协议,新协议的适用范
中国入世和中共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针对经济体制改革中出现的问题,中国进行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本文对国外著名经济学家和机构就中国宏观调控的评论进行了综述
随机数的随机性研究一直是一个热点问题。通过阐述随机数的相关概念,对随机数进行分类,提出了9个统计检测和基于这9个检测的两个检测程序,给出了这9个测试的详细说明和两个检
速度和加速度是高中物理运动学中的两个非常重要的物理量,对它们的准确理解是学好运动学的前提。因现行高中物理课本对它们的表述不十分清楚,导致大多数学生对它们的物理意义的理解产生了偏差。在各种物理教学杂志上也刊登了许多教师的不同观点,但都没能表示出速度和加速度的准确物理意义。中学物理课本中对速度是这样表述的:“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那么,什么是运动快慢呢?显然这样的表述是不准确的,没有直接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