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的艺术——中国外交官谈与英语国家人士交流经验

来源 :英语沙龙(实战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qing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年轻时曾在外交人员服务局工作。有一次陪局长会见瑞士驻华大使。大使的翻译是一位50来岁的北京人。会谈中我发现他向大使传话时总把服务局称作they,而把使馆称作us。比如:“They promise to look into this matter.”(他们答应研究解决此问题);“They’ll confirm it in a letter.”(他们将来信确定)我一下子就感觉到他是以使馆为己方,以服务局为外 When I was young, I worked in the diplomatic service bureau. On one occasion, he accompanied the director to meet with the Swiss ambassador to China. The ambassador’s translator is a 50-year-old Beijinger. During the talks, I discovered that he always referred to the service bureau as “they” and “em” the embassy as us. Such as: “The promise to look into this matter.” (they promised to study to solve this problem); “They’ll confirm it in a letter.” (they will believe in the future) I suddenly felt he was Take the embassy as your own and serve outside the service bureau
其他文献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and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本讲拟通过译文比较对翻译中的文体意识作进一步的具体探讨。 英国作家乔治·罗伯特·吉辛(George Robert Gissing)(1857-1903)的名篇My Book,可谓百读不厌的传世之作,就文
在其47年历史中规模最大的这次东扩中,欧盟吸收进了8个前共产主义国家——捷克共和国、爱沙尼亚、匈牙利、拉脱维亚、立陶宛、波兰、斯洛伐克和斯洛文尼亚。周六,国家元首会
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的读者对西方谈“性”的文章已不会盲目排斥拒读,只要此类文章是严肃的,科学的,“与人为善”的。所以,本刊决定登用此文未经多大踌躇。本文的译者系上海医
译者点评:一群以色列空军飞行员因拒绝执行军方对巴勒斯坦“恐怖分子”实施的“定点清除”计划而遭解雇并饱受非难,他们就此向以当局提交了抗议信并对沙龙政府以暴易暴、滥杀
美军在伊拉克虐待战俘的照片曝光后,世界舆论一片哗然,事情越闹越大。5月中旬,网站上播放了美国承包商尼克·伯格在伊拉克被5名蒙面凶手斩首的录像,更是火上浇油。美国政府和
[参考译文]那些最终获得巨大成功的人,得益于他们持续的积累和进步……他们谨慎前行而且一步一个脚印,自己的视野也随之越来越开阔—逐步地使自己完善到足以抓 Those who h
本文节选自英国的《经济学家》杂志。文章不长,但极具该刊的风格特点。从下文所用的大量简短精干的小词和短语(如 pen,the upshot,the winds of change,get in on the act...
将一个人的器官移植给另一个人,仍然是一个神话般的医学绝技。36年前,克里斯琴·巴纳德博士完成了第一例心脏移植手术,当时这好像是科幻小说中的情节。现在,肝脏、肺和肾脏
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中国有太多的困难要面对;太多的问题要解决。在我们的机制远未做到防患于未然时,我们未曾引起足够重视的问题却已发展到对经济建设和国家安全构成威胁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