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心的教育才是有效的教育

来源 :课外语文·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dbless9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走心的教育,高度的责任心是其首要条件,博大的爱心是必要条件,实现教育的多赢关键在于用心,还需要一颗童心。想要让教育有成效,我们教师就需要读懂学生,让我们的教育成为走心的教育。
  【关键词】责任心;爱心;用心;童心;有效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从事小学教育三十多年来,让我越来越体会到教师这份工作的特殊性,面对这些天真烂漫的孩子们,我们只有走进他们的心灵世界,走进他们的生活,用爱心与真心去感化他们,才能让他们亲其师而信其道。
  一、走心的教育首先要有高度的责任心
  责任心是一种使命感,是自觉地把本职工作做好的一种心态。高度的责任心就是从学生的发展出发,把工作要求变成是个人的自觉行为,日常工作中能够做到慎独,从这种心态出发去高质量地完成教师工作。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有这样的案例:一次,苏霍姆林斯基去听一位老师的课,听课时他总有一个习惯,记下执教教师的教学环节,课后给予点评。可这节课直到下课,他笔记上没有一个字。那课太吸引人了。课后他问那位执教教师:“你备这堂课花了多长时间?”老师回答:“我花在备课上的直接时间是15分钟,但我是一辈子都在备这堂课的”。一句话道出了这位教师的责任心。“最美乡村教师”王宝花在那样偏僻的大山里,经受住生活条件的艰苦,教学环境的恶劣,工资待遇的低下,几十年如一日坚守三尺讲台。这难道不是对高度责任感的最好诠释吗?
  看来,教师的高度责任心是一个好老师的首要条件,教师只有高度负责,才会自觉地投入工作,才会关注每个孩子的成长,才会沉醉在繁忙、烦琐的教育教学中去。
  二、走心的教育需要博大的爱心
  从古代孔子的“爱心,能勿劳乎?忠之,能勿诲乎?”到夏丏尊的“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再到苏霍姆林斯基的“我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古今中外的教育家们教育思想有所不同,教育风格各有千秋,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爱的教育”,离开了“爱”,一切的成功教育都将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孩子需要爱,特别是当他们必须得爱的时候,作为一名教师,要懂得热爱学生,要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关怀备至,精心栽培。学习上有疑惑给予指点,生活上有困难给予帮助,情绪上有波动给予关心。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然而,教师习惯上将更多的爱的“甘露”洒向那些聪明成绩好的学生,其实,“学困生”更需要关心,对他们而言,哪怕一点儿关爱,都是雪中送炭。因此,做教师要有爱生心,要让学生如沐春风,切忌动辄苛责,用眼瞪学生,更不能打手心,罚墙角,没完没了的数落或不理睬学生,把学生轰出教室,让学生长时间站着等等。孩子的心灵是纯洁的,同时也是非常脆弱的,这就需要教师用自己一颗真诚、热爱孩子的心去唤醒、去呵护。
  爱是教育的根,教育的源,教育的魂。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教师职业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永恒不朽的师魂。
  三、走进心的教育关键在于用心
  作为一名老师,用心地去干事,就是要用心去对待每一位学生。如何去用心,我们必须做到:
  细心关心学生。当代的师者,已不单纯的是传道授业解惑了,更重要的是关心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关心,不是单方面关心学生的学习,而是一种心与心的双向交流、互动。如学生上课打瞌睡,你不妨摸摸他的头,询问他:是否感冒发烧,昨晚是否太劳累,家里是否有事?等等。学生考试不理想,可以和学生坐在一起平心静气地去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老师也可以与学生一道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以此方式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在真正地用心关心他们,这样可以走进学生内心去感化他们,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和动力,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善于尊重学生。不论在生活中还是在学习上,哪个孩子会不希望被尊重呢?所以我们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精心呵护与引导。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特殊学生经过正确引导转变成特长生、优秀生的事例并不少见,轻易地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意味着扼杀人才;漫不经心的冷眼和讥笑,无异于夺走溺水者手中的救生圈。
  大胆相信学生。少年儿童一般都具有渴望得到老师的信任、理解的心理需求。他们把自己看作是“小大人”,老师要保护好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并加以正确的引导。老师只有信任学生,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激发学生上进的动力。据中小学学生的心理调查表明,受学生欢迎和尊敬的老师都是信任学生的。要相信学生有独立处理事情的能力,尽可能支持他们,给他们为自己做事、做主的机会。
  学会赏识学生。赏识孩子,会让他们的心灵离你更近。“赏识教育”要求教师要热爱学生,以学生为本,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创设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其关键是面向全体,承认差异,尊重个性,因材施教,通过发现闪光点帮助每个学生树立自信心,在“我能行,你也能行,我们大家都能行”的大氛围中,让学生在赏识中学会赏识,树立积极的人生观。
  四、走进新的教育还需要一颗童心
  教师身处孩子的世界,需要有一颗童心与孩子的心相映。作为教师,不可总是高高在上,不可端着一副“传道解惑”的架势,要“蹲”下来与孩子平等交流。我们可以经常走进孩子们中间,和他们一起谈心,一起跳皮筋,一起叠幸运星……像朋友一样彼此关爱,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因而只有怀着一颗真实的童心才能和孩子们打成一片,用他们的眼光看待世界,这样他们才愿意与你共同分享快乐。
  大学教授李白坚老师,用十余年的时间到中小学教授作文,他喜欢看各种令孩子们心驰神往的卡通片,喜欢在课堂上与孩子们一起做游戏,被孩子们亲切地称为“大鼻子”教授。看来只有童心能够唤醒爱心,只有爱心能够滋润童心。
  每个学生是校园的千分之一却是家庭的百分之百,为此,教育工作者也必须以百分之百的心态来完成一个家庭百分之百的心愿。心的沟通,可以使教育成为多赢,让我们的教育成为走心的教育。
  (编辑:龙贤东)
其他文献
大拱门国家公园的标志性建筑是高达192米的大拱门,这不仅是西半球最高的纪念碑建筑,也是全球最高的拱门建筑.之所以将这一纪念碑设计为拱门状,是为了突出圣路易斯在美国19世
期刊
目的: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在肺栓塞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间收治的90例肺栓塞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患者入院编号的奇偶性对患者进行分
【摘要】教育资源随处可见,“白龙江文化”走进课堂,能够滋润学生的心田,让我们的学生自然健康成长。  【关键词】“白龙江文化”;教学资源;心灵成长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舟曲峰迭新区中学坐落在舟曲的母亲河白龙江边,是汶川5.12地震和舟曲8.8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后重建项目学校,也是舟曲县乃至甘南州规模最大的住宿制学校。学校在白龙江南岸,与江只一路相隔。在这里,白龙江与人,人与河
【摘要】新时期,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小学阶段语文学科教育教学受到人们的重视。新课程标准指出:进行课程改革的关键在于优化课堂教学,构建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为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教学,我们必须积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合作、乐于探究。为此,希望广大教育工作者引起足够的重视,积极构建合理教学课堂。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优质课堂;氛围;方法;个性  【中图分类号】
内耗是一些组织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它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一种普遍属性,广泛地存在于社会的方方面面.一个单位内部人员之间、部门之间相互扯皮,互不妥协的情况时常见诸报端,这
2005年5月30日,距离高考仅有8天,青海省西宁市一个名叫卫乐的18岁男孩,为了逃避高考,残忍地杀害了他在这个世界上最亲的人--妈妈.
【摘要】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促使企业纷纷加快自身的建设,以保障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信息化是加快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手段,创新是现代企业经济活力之源,信息化发展的环境还需要具有创新本质的文化来支撑,创新型的企业文化对信息化建设起着内在的、无形的推动作用,加快企业信息化建设首先要构建一个适应信息化发展的创新型企业文化。  【关键词】创新 企业文化 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F27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
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是目前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常用的方法之一.该技术的优点是迅速缓解疼痛,稳定骨折椎体,有利于早期活动,改善生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钧窑的历史与宋代餐饮文化rn钧窑,宋代五大名窑之一,隶属于北方青瓷系统,原产于河南省禹州市神厘镇,创烧于唐代.据《钧瓷志》记载:“禹州市神厘镇下白欲村和苌庄乡等地,先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