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环境下创新型企业文化的构建

来源 :人力资源管理·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fx28530663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促使企业纷纷加快自身的建设,以保障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信息化是加快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手段,创新是现代企业经济活力之源,信息化发展的环境还需要具有创新本质的文化来支撑,创新型的企业文化对信息化建设起着内在的、无形的推动作用,加快企业信息化建设首先要构建一个适应信息化发展的创新型企业文化。
  【关键词】创新 企业文化 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F27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209(2010)05-00-02
  
  现代信息经济学的研究证明:信息是不完全和不对称的,大多数企业常常是在信息不完全和不对称的环境中进行决策的.为了降低因信息不完全、不对称而导致的决策风险,企业就必须加强信息化建设,但往往成功率不高以ERP的应用为例,成功率还不到10%,究其原因与企业文化的创新有相当大的关系。因此应该给企业传统文化注入与信息时代相适应的文化因子.构建创新型企业文化,促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1 创新性企业文化概述
  创新型企业文化是指创新已经成为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创新理念已得到员工的普遍认同,人们坚信只有创新,企业才能生存,才能发展。企业管理人员十分注重创新并不断倡导创新,企业管理人员和广大员工都积极创新,敢于进取,敢冒风险,创新思想已渗透到企业上上下下人员的意识深处,并已化为企业员工的行为习惯。
  
  2 创新型企业文化对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影响
  2.1 创新型企业文化的特征
  众观国内外的创新型企业,其价值理念的趋向各有所侧重,企业文化在表述上各不相同,但其本质的精神内核却存在着惊人的相似性。而正是这些相似性构成了创新型企业文化的共同特征,这些特征直接影响着创新型企业信息化的建设。
  2.1.1 对人的因素的高度重视
  人是创新活力的源头,人才的聚合是创新型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因此,对人的因素的高度重视成为创新型企业文化最显著的特征。这主要表现在“决策人”的人性假设。创新型企业文化对人的假设,是一个有着独立思想,完全自主的“决策人”,他们的需要不仅只是经济的利益和交往的满足,而且需要真正平等的参与,广泛的信息获取和交流。他们的知识和创意就存在他们的大脑之中,成为企业最主要的资本。在那些高科技的创新型企业,人才的身份早已不同于普通的雇员,而是企业的股东。
  2.1.2 具有较强的技术开发能力
  创新型企业文化的特征之一是带有很浓厚的创新意识,保证了企业保持着较强的技术开发能力,能够把高新技术发明应用在本企业的主导产品上,从而不断地开发出具有高技术含量的产品。产品的研制和开发是风险和机遇并存的,因此创新型企业必须建立鼓励冒险,允许失败,在冒险中求创新的价值观念,营造浓厚的创新文化氛围。成功的创新型企业无不以“追求卓越”作为经营理念,形成了敢于冒险、大胆创新的创新型企业文化。
  2.1.3 创新活动的组织化、制度化
  创新是一个市场信息收集、整理,知识的学习、储备、累积、更新的过程;创新活动已成为需要多部门、多成员协作配合的,高度专业化、组织化、制度化的系统工程.因此创新型企业文化重视团队精神的培养,建立了一支团结合作的高效团队,以及一个很好的知识管理和学习交流的平台,一套传递制度、会议制度、讨论制度和其它形式的制度。
  2.2 创新型企业文化对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影响
  2.2.1 企业信息化的本质是通过运用现在先进的信息技术来达到对企业的科学的、行之有效的管理,从根本上对企业旧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进行改造.创新型企业文化的“对人的因素的高度重视”这一特征就是强调注重员工的知识、专业和思维方式多样性的同时更强调员工的创新价值,尊重员工的意见,对员工充分授权,注意满足员工自我实现的高层次需求.这有利于员工在面对新的技术新的管理方式上能够更自觉的去掌握新的技术,主动适应新的管理模式,在面对新的知识时能够充分与其他员工进行沟通探讨,从而推动了企业的信息化的建设。
  2.2.2 企业信息化的基础是企业的管理和运行模式,是一个系统工程,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是一个人机合一的有层次的系统工程,建设的关键点在于信息的集成和共享,即实现关键、准确的数据传输到相应的决策人手中,为企业运作决策提供数据.而创新型企业文化的特征之一就是具有较强的技术开发能力.因此要求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在硬件齐全的基础上敢于冒险、创新,在冒险中求创新的价值观念,营造浓厚的创新文化氛围,从而带动基层员工积极参与企业不断发展的信息化建设。
  2.2.3 建立并完善企业管理制度是实现企业信息化的保障.企业信息化是企业管理创新的过程,要求企业管理所涉及的各个层面必须积极响应、有效配合.只有充分地认识“信息化是一场深刻的革命”,才能够坚持高标准、严要求,达到以信息化加快企业管理理念、管理团队、管理方式的创新。
  
  3 构建创新型企业文化的障碍分析
  随着信息化浪潮的推动,为了适应企业信息化的发展,各企业都纷纷搞起了企业文化的构建.但是大多是企业在构建企业文化的过程都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从而使企业文化不仅没能适应企业信息化的发展.相反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企业的信息化步伐.主要体现在:
  3.1 注重企业文化的形式,忽略企业文化的内涵
  在我国企业文化建设中盲目追求企业文化的形式而忽略企业文化的内涵是比较突出的问题之一。企业文化是将企业在创业和发展过程中的基本价值观灌输给全体员工,通过教育、整合而形成的一套独特的价值体系,是影响企业适应市场的策略和处理企业内部矛盾冲突的一系列准则和行为方式,这其中渗透着创业者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对人性的基本假设、价值观和世界观,也凝结了在创业过程中创业者集体形成的经营理念.将这些理念和价值观通过各种活动和形式表现出来,才是比较完整的企业文化,如果只有表层的形式而未表现出内在价值与理念,这样的企业文化是没有意义的,难以持续的,更不用说能够适应当前的信息化的要求。
  3.2 照搬企业文化,缺乏自身个性
  当前,我国大部分企业在搞企业文化建设时都出现一种照搬模式的问题,模仿一些优秀企业的企业文化,把他们的企业文化套在自己企业身上.我们提倡借鉴优秀企业的经验,提倡学习海尔,学习华为,但不是照抄照搬,生搬硬套.不要把海尔的理念拿来用,这种“拿来主义”只会像“东施效颦”一样,搞出很多笑话。企业文化讲究的是个性,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3.3 把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的制度化隔绝开来
  从国内企业来看一些国内企业的管理者接受了文化管理的思想之后,觉得应该将管理模式直接转变为文化管理,似乎实施文化管理才能体现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这是一个误区目前国内企业的管理水平主要停留在经验性的制度管理水平,距离文化管理还有很长的一段距离。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建立科学的规章制度仍然是提高管理水平的重要工作。
  3.4 忽视了企业文化的创新和个性化
  企业文化是在每个企业自身特定的环境下所具有自身特色的管理模式,是企业的个性化表现,不是标准统一的模式。众观许多企业的企业文化,其各个方面都大体相似,但是缺乏鲜明的个性特色和独特的风格。从企业的发展角度看,每一个企业都有自己独特的发展历程,企业的构成成分不同,所处的环境不同,面对的竞争压力也就不同,其作出反应的策略和处理内部冲突的的方式自然会有自己的特色,不可能与其他企业完全相同。
  
  4 构建创新型企业文化的对策分析
  4.1 寻求创造型的领导
  所谓创造型的领导是指具备创新能力、具有很强的创新思维和竞争意识。对任何一位领导创造力是其最基本、最重要的财富。具有创造力的领导者积极探求新的问题,尤其是能成功地迎接新的挑战和接受新的事物.而这些挑战所需要的应对策略是无法在传统性的思想中所能找到的。他们的高瞻远瞩,往往很容易带动下层人员的创新思维和动力,形成企业一个创新型的文化氛围。
  4.2 提高员工综合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
  知识经济时代对企业文化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创新型企业文化要与管理相结合。智能资本将导致世界财富发生大转移,企业的成功将从主要依靠自然资源、技术手段转向主要依靠那些拥有创新思想和智慧的人才。智能的资本就是人才资本,包括企业投入在教育、培训方面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方面的资本,它具有人才资本的积累效应。企业文化创新必须依靠创新型人才。因此构建创新型企业文化还须注重提高企业员工的综合素质,开发员工的创新思维。
  4.3 将创新型企业文化的思想输入企业制度
  企业文化毕竟是企业人员共有的文化,因此需要把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创新的思想转化为真正的创新型企业文化,有的企业高层管理人员赞同公司需要创新的企业文化,但却只有很少的企业拥有创新型企业文化,其中的原因之一就是没有制度的保障,所提供的创新压力和创新动力不够。企业制度是企业全体人员必须遵守的办事规程和行为准则,可以指引企业中人的思维和行为。如果没有制度的保障,员工就没有压力和动力,创新就会沦为空洞的口号,很难会变成现实。所以制定激励员工创新甚至把创新视为员工们的责任和义务的制度,对于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把创新型企业文化的思想变成真正的企业文化至关重要。
  4.4 创新型企业文化的保持
  创新是一个随时间变化的过程,要始终保持创新型企业文化是不容易的,它要求企业多数员工有追求卓越的情怀和创造性的心智模式。首先,对企业的管理人员进行不定期的更换,以保证决策的创新。这主要是针对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在正常的企业运营中,高层管理人员影响甚至决定着企业的思维和行为,如果企业管理人员变得保守了,不能创新了,这个企业也就会在市场上“失权丧地”,甚至给企业带来危机。其次,对企业的员工进行有针对性的沟通。它可以是大范围的公开的沟通,如,动员大会、研讨会、集思广益会等;也可以是小范围的或者一对一的沟通。以使人清醒、明确方向,可以消除误会、增进信赖感,从而使员工更积极主动地为企业的共同未来而努力。最后,要法制式的推行公司制度。任何一个国家政府在推行他们新政策的时候都有其国家法律做保障,以保证新的政策能够顺利执行或试行。
  
  5 结语
  信息化是企业发展的必经阶段,企业信息化对企业未来的经营战略决策起着至关重要的重用。然而,企业信息化建设还需要有企业文化与之匹配,企业信息化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与企业自身的文化能否适应信息化的要求,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够加快企业信息化的建设。经过分析,创新型企业文化的构建是时代赋子我们的使命,创新型企业文化的创新精髓正是企业信息化建设所需要的文化环境。透过创新型的企业文化,对外展示中国企业的独特形象,对内使我们企业的管理和经营的不断发展,提高员工凝聚力,从而推动着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将创新的理念和品质与经营中的人、事、物有机融洽,为新的机遇中迎接更高的挑战。
  
  参考文献
  [1] 余桂玲,略论企业创新文化[J],兰州,兰州学刊,2007.8,8-11.
  [2] 虞米宝,试论中小型企业文化的发展与创新[J],经济师,2008-4。134-136.
  [3] 王吉鹏.企业文化热点问题[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6-6.
其他文献
实现乡村“治理有效”,是国家有效治理的基石,也是我国社会建设的基石.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同时提出了“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
期刊
【摘要】利用多媒体教学是我国现代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多媒体的声音、图像以及立体动画都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通过利用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特点进行阐述,说明多媒体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关键词】多媒体;优化;初中语文;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现代化教育教学手段在初中课堂迅速普及,使我国现代化教学迈向了一个崭新的教育阶段。因为多媒体具备的字、图像、声音以
在见到未名湖之前,它就在我的想像中出现了许多年.早年读贾平凹的同名散文,他说他是在夜里去见未名湖的,他那时还是一个文学青年,在夜里悄悄去,在湖边停了许久然后一个人悄悄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由于授课对象年龄的特殊性,必须采用符合其发展阶段的教学方式。情感教学就是一种科学有效的教学方式。它要求教师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经历,让学生在情感的支配下,主动学习,认真思考,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通过巨大的精神力量来提升教学实效。  【关键词】小学语文;情感教学;情感创造;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要求在语文教学中,
大拱门国家公园的标志性建筑是高达192米的大拱门,这不仅是西半球最高的纪念碑建筑,也是全球最高的拱门建筑.之所以将这一纪念碑设计为拱门状,是为了突出圣路易斯在美国19世
期刊
目的: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在肺栓塞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间收治的90例肺栓塞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患者入院编号的奇偶性对患者进行分
【摘要】教育资源随处可见,“白龙江文化”走进课堂,能够滋润学生的心田,让我们的学生自然健康成长。  【关键词】“白龙江文化”;教学资源;心灵成长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舟曲峰迭新区中学坐落在舟曲的母亲河白龙江边,是汶川5.12地震和舟曲8.8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后重建项目学校,也是舟曲县乃至甘南州规模最大的住宿制学校。学校在白龙江南岸,与江只一路相隔。在这里,白龙江与人,人与河
【摘要】新时期,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小学阶段语文学科教育教学受到人们的重视。新课程标准指出:进行课程改革的关键在于优化课堂教学,构建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为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教学,我们必须积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合作、乐于探究。为此,希望广大教育工作者引起足够的重视,积极构建合理教学课堂。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优质课堂;氛围;方法;个性  【中图分类号】
内耗是一些组织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它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一种普遍属性,广泛地存在于社会的方方面面.一个单位内部人员之间、部门之间相互扯皮,互不妥协的情况时常见诸报端,这
2005年5月30日,距离高考仅有8天,青海省西宁市一个名叫卫乐的18岁男孩,为了逃避高考,残忍地杀害了他在这个世界上最亲的人--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