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结构性流动性过剩辨析

来源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kataxx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运用数量法和价格法进行分析可知,我国目前的流动性过剩属于结构性过剩,针对这种过剩。除了在财政货币和经济转型方面采取措施外,还应在分流流动性、实体经济、虚拟经济、外汇体制改革等方面采取措施,缓解流动性过剩压力。
  关键词 流动性;总量过剩;结构性过剩
  中图分类号 F822.2
  文献标志码 A
  
  所谓流动性过剩是指货币供应量过多,它包括两层涵义:一是银行存款总额过多;二是货币供应量过多,即相对于社会对货币需求量来讲过多。Klass等认为,尽管目前对流动性的度量尚未有一致的看法,但大致可分为两种:货币流动性和市场流动性。货币流动性与货币供应量之类的宏观经济变量相关;Fernandez等认为,市场流动性应该从市场广度以及深度之类的微观角度来考察,即流动性的总量过剩与结构性过剩。运用数量法和价格法进行分析可知,我国目前的流动性过剩属于结构性过剩。
  
  一、流动性过剩的度量标准
  
  当前,流动性过剩问题成为中国经济乃至全球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欧洲中央银行有关专家对流动性过剩曾提出4种测度方法,分别是价格缺口法、真实货币缺口法、名义货币缺口法和货币过剩法。目前,国内学者衡量流动性过剩的方法不外乎两种:数量法与价格法。这两种方法各有利弊。因此,笔者认为衡量流动性过剩应该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一是数量法。从数量上分析主要是看货币供应量(M2),目前普遍认可的是M2/GDP指标。李治国将我国的M2/GDP跟世界其他国家比较(世界主要经济体除日本以外的M2/GDP都小于1,而我国的M2/GDP从1996年开始大于1,且上升趋势比日本还快,2007年为1.64),得出我国目前的流动性处于过剩状态的结论。
  二是价格法。从价格上分析则主要是看物价水平和资产价格。余永定认为,衡量流动性是否过剩的最终尺度应该是通货膨胀率和资产泡沫,特别是通货膨胀率,如果通货膨胀率有超过可容忍水平的趋势时,过剩流动性就一定存在。
  康以同结合上述两种方法,把货币供给增长率是否超过GDP增长率与物价水平变动率之和作为衡量流动性过剩的指标,但我国GDP的增长率已包含通货膨胀率在内,这种结合显然有失偏颇。
  
  二、流动性过剩的比较分析
  
  下面以我国学者的两种度量方法为例,结合我国国情,通过进行个别的和历史的比较,针对我国的流动性过剩做出定性分析。
  
  1 数量法的比较分析
  首先,从货币供应增长率(M2)来看。从1993年至今,货币供应增长率最慢的3年是1998、1999、2000年,分别为14.8%、14.7%、12.3%;最高的3年是1994、1995、1996年,分别为34.5%、29.5%、25.3%;2005-2007年的增长率分别为17.57%、15.67%、16.73%。相比较来看,我国的货币供应增长率并不是很高,加之我国GDP增长率连续5年保持在10%以上,2007年更是达到11.4%,资本市场正蓬勃发展,相对于大量的货币需求而言,货币供应是否过多就需要认真度量,不能单纯以货币供给量来判断。
  其次,从M2/GDP的值来看。与世界其他主要经济体相比,我国的M2/GDP值确实过高,且上升速度也较快,然而我国GDP的增长率确实是最快的(2007年美国GDP增长率为2.2%,欧盟为2.8%,日本为2.6%),且近年来我国M2/GDP的值基本上稳定在一个水平上,2003年为1.628761,2004年为1589377,2005年为1631789,2006年为1650269,2007年为1.635727。而1994年仅为0.97356,这能说明发生严重通货膨胀的1994年就不存在流动性过剩?且目前我国的经济转型、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在客观上都产生了一定的货币需求,可见,简单地用M2/GDP来判定的流动性过剩并不是很准确。
  综上所述,衡量流动性过剩不应该只看货币供给,还要看货币需求。尤其在目前,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对货币的需求日益攀升,加之我国股市全流通改革的完成,以及进一步还要发展与完善的债市、股指期货都对货币产生了极大的需求,考虑在货币供给如此充足、导致部分行业或部门产能过剩的同时,还存在着一些部门或行业面临着资金短缺的现象,笔者认为,我国目前的流动性过剩是不是总量过剩还很难确定,但结构性过剩是一定存在的。
  
  2 价格法的比较分析
  所谓价格就是指物价、资产价格以及资本价格,即利率。因为我国利率市场尚未完成,本文主要讨论物价和资产价格。
  (1)资产价格的比较分析。资产价格在我国主要表现为房地产价格和股票价格,本文以股票价格指数来表示。我国股市在经历了4年的熊市后,从2005年下半年展开了一轮大牛市,到2006年中期,在1年的时间里,上证涨了52.64%,深证涨了49.93%;到2007年初,上证涨了166.99%,深证涨了181.53%,由此开始了“疯牛”行情;到2007年中后期,上证涨了451.27%,深证涨了602.15%,不到半年的时间翻了几番,资本市场确实出现了泡沫,随后股指大幅快速回落,但就此得出流动性过剩的结论未免有点过于武断。
  刘骏民等指出,我国目前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存在着背离现象,股票市场缺乏实体经济“晴雨表”的功能。由于我国股票市场大起大落的现象比较常见,因此,本文主要讨论物价水平的因素。
  (2)物价水平的比较分析。本文所选物价水平的指标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从1994年以来一直处于下降趋势,甚至在1998年还出现了通货紧缩的迹象,然而随着M2/GDP的不断攀升,从2003年开始物价又逐步上涨,2007年物价上涨幅度达到4.8%,尤其是随着股票市场走弱,上涨势头也越来越猛,2007年12月为6.5%,2008年1月份为7.1%,2月份为8.7%,随着紧缩政策的实施,其效力也逐步显现,2008年3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8.3%,物价上涨速度开始下降。
  然而,正如十七大报告所指出的,目前的物价上涨属于结构性物价上涨,要防止其转变为全局性物价上涨。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分类中,衣着、交通和通信、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三项2007年以来一直处于负增长。衣着从2006年以来基本上一直处于负增长状态,即使是在2006年底和2007年初其指数也只是刚过100,最高的是2007年1月份,其指数为100.5。2007年11月为98.6,12月为98.3,2008年1月份为98.1,逐月走低;交通和通信、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两项,除少数几个月份外,基本上是负增长,最高不超过101。烟酒及用品、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三项的价格指数都 大于100,然而最高指数也只是103.2,相对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也一直处于低位,且增长也很缓慢。
  在各项指标中,只有食品和居住两项价格指数相对处于高位。居住价格指数变化不大,2006-2007年,最高为106.6,最低为103.7,2007年6月份之前一直高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2007年6月份后一直低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起到了稳定物价的作用。食品价格指数一直以来则高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在2006年11月前,其指数变化幅度不大,最高为103.7,最低为100.6;然而从2006年12月以来,逐月递增,2006年11月为103.7,12月为106.3;2007年6月以后更是上升到了2位数,2007年6月为111.3,2007年11月为118.2,2008年2月则上升到了123.3,上涨幅度之大,上涨速度之快令人瞠目。可见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上升主要是由食品价格指数的上涨造成的。
  综上所述,衣着、交通和通信、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还处于绝对通货紧缩状态;烟酒及用品、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则处于相对通货紧缩状态;居住则起着稳定物价的作用;而食品是造成物价上涨的根本因素。因此,如果用价格法来判断流动性是否过剩的话,那么可以认为,我国目前的流动性过剩是结构性过剩较总量过剩更为严重。
  
  三、流动性过剩的治理措施
  
  流动性过剩是一个动态、暂时、相对的概念。不能一味地使用财政货币政策工具来紧缩流动性,而应利用产业政策等使过剩的流动性分流,以治理结构性过剩。
  
  1 目前我国已采取的措施
  一是财政货币政策方面。2007年8月29日,15500亿元特别国债获批发行用于购买外汇,9月29日又专门成立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所从事的外汇投资业务以境外金融组合产品为主,用以回收流动性;中国人民银行自2003年9月21日第一次上调存款准备金以来,连续17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2008年4月15日又上调0.5个百分点,达到16%的历史高度,而准备金率上调1个百分点,预计可回收4000亿流动性。目前我国的流动性过剩总量已经初步得到控制。
  二是经济转型方面。我国的金融体制一直以来就是以银行为中心的间接融资为主、以证券公司为核心的直接融资为辅,而在直接融资中,又是重股轻债,多数企业面临着资金不足的困境。2006年以来,我国大力发展资本市场,促进直接融资的发展,股票市场全流通的改革更是有力地促进了直接融资的发展,加之债券市场的试运行以及正在筹划推出的股指期货,都有利于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缓解流动性过剩。
  
  2 我国还应采取的措施
  一是分流流动性。根据笔者的研究,我国目前的流动性过剩更多地属于结构性过剩,即部分行业或地区的资金充裕甚至是过多,而部分行业或地区的资金却很缺乏。因此,国家应制定相应的产业政策来鼓励资本流向资金缺乏的行业或地区,这样既能使过多资金的行业或地区的产能恢复正常,避免资源的浪费,又能促进资金缺乏的行业或地区的发展,使我国经济发展更加健康、快速、稳定。
  二是实体经济方面。目前国内流动性过剩的根本原因还是对内经济的失衡,即投资与消费的失衡;而对外经济的失衡是其产生的直接原因。我国是一个有着13亿人口的大国,发展的动力应主要来自国内的消费——内需,然而我国现在经济增长的动力却主要来自出口——外需,这就造成了现在“内外两张皮”且相互加剧的现象。因此应主要在对内经济失衡的治理上下工夫,鼓励消费,转变投资方式,改善投资与消费的关系,进而促进对外经济失衡的好转。
  三是虚拟经济方面。目前全流通改革总体上虽然比较成功,但我国股市中“重筹资,轻转制”的恶习还未转变过来。一些上市公司通过上市来攫取财富,天量融资、恶意圈钱的现象时有发生,严重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影响了股市的健康发展,使股市融资功能不能很好地发挥。因此,在全流通改革的基础上,国家应该制定相应政策来规避这种现象的发生,确保投资者的利益。
  此外,债券市场应该积极发展,使投资者有更多投资渠道选择,使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进一步完善,更好地反应实体经济,更好地适应经济转制的要求,以此促进我国经济更加健康发展。
  四是外汇体制改革。我国目前流动性过剩源于大量的外汇储备。在现行结售汇制度下,中央银行在回收外汇的同时,也向市场注入了等量的人民币,使货币供给进一步增多,大大影响了央行货币政策执行的力度,不利于央行的宏观调控。我国官方外汇储备量虽居世界第一,然而民间储备极少。中华美国学会常务理事周世俭曾指出,就民间储备而言,日本有3万多亿美元,美国有9万多亿美元,我国仅有1600亿美元。因此,我国应该逐步改革外汇体制,鼓励居民和企业增持外汇储备,扩大民间储备的规模,实现“藏汇于民”,以缓解流动性过剩压力。
其他文献
也谈中高年级段“注·提”实验的几个问题李积雄“注·提”实验,目的是发挥汉语拼音的多功能作用,以提前进入读写为突破口,使儿童语言和智力得到充分开发。这项实验在低
课堂提问是教师根据教学要求联系课文重点,向学生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经过思考,对所提出的问题得出结论,提出自己的看法,从而获得知识,发展智力的教学方法。这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
2005年我国《公司法》将股东派生诉讼制度写入其中,为保障中小股东的利益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武器。由于股东派生诉讼的代位性、派生性,公司作为三方主体中的一方在制度中就存在着
目的观察曲安奈德神经鞘内注射联合神经根周围用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术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5—11月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一科收治的行传统髓核摘除术的
中国的农村合作医疗曾有过辉煌,也遭遇过挫折。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改善民生的一项重大举措。现阶段,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仍存在资金来源有
通过现场培训的实践操作和职工的抄表管理工作相结合,从四个方面进行阐述,可以调动职工积极性和提高抄表工作效率。
中小企业在促进就业增长、科技进步、出口和经济增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阐述了在当前加WTO后和国内制造业成本日益上涨的背景下,江门地区中小企业发展的现状,提出存在的问题,并
加速中师改革培养合格师资──乐都师范学校掠影加速中师改革培养合格师资──乐都师范学校掠影...
刮板输送机是煤炭生产企业综采工作面的主要运输设备,其圆环链轮磨损后往往严重影响煤矿正常生产。介绍了一种链轮堆焊加工修复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