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爱写”和“会写”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r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语》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对学生来说,“乐之”是一种最佳理想境界。学生如果把习作看做是一件很愉快的事,那么习作教学就能收到理想的效果。
  一、采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爱写”的兴趣
  施教之功,先在激趣。只有让学生觉得习作有无限乐趣,才能勤奋地、主动地写。那么,如何让学生在习作过程中“乐”起来呢?
  1.捕捉一瞬间,激发写作兴趣。
  生活中蕴涵丰富的写作素材,学生的习作,就是用笔描述生活中的事,歌颂生活中的人,抒发生活中的情。有一年冬天,那天正是写作指导的日子,刚好遇上了一场十年来未遇的大雪。洁白的雪花从天空飘然而下,落在了屋顶上、树枝上、小草上、地面上,这让在城里长大的孩子的喜悦之情无法。学生纷纷伸长了脖子,频频地向窗外张望。我心里明白,此时无论你怎样用扣人心弦的语言营造写作的气氛,都不如户外的一朵雪花,何不让学生出去玩耍?于是,我对学生说:“外面的雪花在问,你们欢迎他们的到来吗?”学生立刻异口同声地回答:“欢迎!太欢迎了!”“我们想去抓雪花。”“想打雪仗。”“想和雪花一块跳舞。”……“老师,让我们出去玩吧。”我见学生跃跃欲试,微笑地说:“好啊,不过过会儿你们要把看到的、想到的、怎么玩的,告诉老师。”孩子们顿时欢呼雀跃,奔出了教室,到操场上上尽情地看、触摸、倾听。他们高兴得像一只只快乐的小鸟,在草地边,操场上,拥抱着雪花,与雪花共舞。正因为学生从生活中抓住契机,选择有特色的素材,自然便有了这些优美而独特的语句在纸上跃然而出。“她飘悠悠地飞下来,像一个个穿着六角裙的小精灵,又像一朵朵小菊花,太可爱了。”“雪花落到我嘴里,冰冰的、甜甜的,就像我在六月天吃冰淇淋那样舒服、快乐。”“我追着雪花,她轻飘飘地往下落,好像跟我捉迷藏似的……”老师善于捕捉生活中的一瞬间,引导学生抓住契机,能激发写作兴趣,也能激发学生热爱生活,观察生活,发现生活。
  2.学会观察,激发写作欲望。
  所谓“看”就是多观察。习作教学是一种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认识客观世界,并运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立场、观点、情感和思想的途径,在这一系列个人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学会观察尤为重要。大千世界中可让学生观察的事物实在很多,奇花异草、青山绿水,自然风光。还有各类动物,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等等,都值得我们引导学生用心观赏。老师可以提醒学生带着问题观察,这样的观察会更有意思,观察得也更细致。记得有一次习作要求是这样的:仔细观察身边的事物,要观察自己最感兴趣的,要写自己最想写的,有的学生说要写蚂蚁,有的说要写蜗牛,有的学生说要写风筝,等等。看到大家兴趣很浓,我带着天真的语气,风趣地说:“大家喜爱的事物真多,但你们知道蚂蚁是不是真的喜欢甜食呢?蜗牛吃菜叶时是不是很害羞?风会摸得到吗?”这一连串的问题一下子就把学生的好奇心激发起来,课后观察的兴趣也被激发出来,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3.丰富社会生活,培养写作兴趣。
  社会生活中蕴藏着丰富的作文素材,是学生习作的一个“大课堂”。在实践中,我组织学生到社会课堂学习,指导学生接触生活、接触社会、接触大自然,让学生亲身经历、观察、分析周围的事物,体验沸腾的现实生活,从中直接获取反映社会风貌与人情风俗的材料,激起热爱生活的情感,并鼓励学生以日记、读书笔记的形式记录,从而为习作开拓鲜活的源泉。比如:每年我们学校都组织社会综合实践,这是一次接触大自然的极好机会,他们能够在更自由、广阔的大自然中体验生活,体验乐趣,获取更丰富的知识,但学生大都是在学校与家庭之间往返,生活面窄,直接的生活体验少,还应积极引导通过读报,看电影,听广播,上网浏览信息等途径,间接了解异彩纷呈的社会,丰富社会生活经验。
  二、多面结合,培养学生“会写“能力
  小学生很怕作文,听到要写作文就头疼,他们感到最苦恼的是“没什么写”;其次是“写不清楚”,“写不具体”。要帮助他们突破这些难点,我认为应从下面三个方面着手。
  1.凭借教材,读写结合。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大部分是名篇佳作,文质兼美。教师要当有心人,引导学生分析,理解各类文章的构段和表达方法,找出规律,进行形式多样的写段训练。如《亲人》文中的第四自然段,主要写妈妈是个热心肠的人,接着写妈妈平时怎样帮助邻居老奶奶和她又如何教育我也做个乐于助人的人。第一句和后面几句是总分关系。阅读这段时,我有意识地讲明“总分关系”的构段特点,阅读之后,我借这段的“总分关系”的结构特点让学生扩展训练:“今天风真大呀!”“早晨的校园好美呀!”“市场真热闹啊!”有一个女生写得很美,她是这样写的:早晨的校园好美呀!你瞧,恬静的雾气弥漫着整个校园,把校园围得严严实实的;过了一会儿,太阳渐渐地升起来了,像一位害羞的小姑娘露出……通过几篇这样的训练,学生能熟练掌握以总起句写一段话的方法。当然除了“总分”的结构练习外,还有“总分总”的结构练习,“并列式”结构练习,“分总”的结构练习,等等。这样,一课一得,学生的构思成文意到笔随,挥洒自如。
  2.广泛阅读,丰富语言。
  小学生写作能力的积累局限于教科书是远远不够的,叶圣陶先生把学生的作文看做是从“积蓄”到“倾吐”的过程;这积蓄,是写好作文的基本前程,而大量阅读是“积蓄”的一个极佳途径,是写作的基础。我让学生每天坚持阅读各种书报和课外读物,在阅读中把精彩的片断、优美的语句标出来,经过消化把它写入摘抄本中。我号召学生将每天的摘抄内容大体背诵。通过长期训练,学生的背诵能力提高了,也能恰当地将好词句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另外,在课堂教学中,我还注意对学生的课外阅读的引导,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在介绍作者的同时,推荐该作者的其他作品,如教《猫》时,推荐老舍的作品《养花》《趵突泉》等,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3.说写结合,以说促写。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一再强调作文要练习用自己的话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做到“我口说我的,我手写我口”。我们要让学生说真话,写真事。因此,在写作前,我常营造说的氛围,让学生各抒己见,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启发。先说再写不仅能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表达水平,而且能帮助学生纠正语病,说是写的前提,写是说的结果。在写《记一次大扫除》的习作中,我是这样指导的:注意“点”与“面”的结合。(1)抓住个人的外貌、神态、动作等进行描写(写典型人物的劳动时)。(2)说说自己在大扫除时的经过(用上先后顺序的词“先……然后……接着……最后”)。(3)整个劳动场面(热闹、同心协力)。学生结合这些内容细致描述,尽管每一部分的语句不多,但能把劳动的场面说得形象具体。先说后写,以说促写,能化难为易,同时能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其他文献
2010年初,国家对房地产开发实行紧缩型调控,“遏制房价过快上涨,抑制投机性需求”的调控政策密集出台,各级政府采取金融、税收、行政等多样化手段,通过限购、限价、限贷等途
随着转基因植物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应用,转基因技术在给人类带来诸多利益的同时,也存在一些潜在性的风险,有关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的讨论也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甜菜碱(betaine)是一类季铵化合物,能够调节胞内渗透压,保护胞内酶活性,稳定细胞膜结构等,被认为是许多植物细胞代谢相容的最好渗透保护物质之一,甜菜碱醛脱氢酶(BADH)是合成甜菜碱的关键酶,在干旱和盐胁迫下该酶活力显著提高,从而大大增加甜菜碱的
盐酸克伦特罗(Clenbuterol,CL),是一种人工合成的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与莱克多巴胺、沙丁胺醇等药物统称为“瘦肉精”。最初作为临床上支气管扩张剂使用,防治支气管哮喘
摘 要: 写作在语文教学中一直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尤其是新课标实行之后,教育部门对各学科的授课要求越来越高,教师、学者之间有关语文写作的相关探讨更是层出不穷。本文以高中语文为例,重点研究自主学习策略在课堂上的应用与影响,为写作教学提供参考建议。  关键词: 自主学习策略 高中语文 写作教学 应用分析  1.高中写作教学的现状  就实际情况而言,新课标的施行对传统教学模式并没有产生很大的冲击,只不过
禽白血病是由禽白血病病毒(Avian Leukosis Virus,ALV)引起的禽类(主要是鸡)各种良性和恶性肿瘤的一种疾病。ALV根据病毒的囊膜蛋白与病毒的宿主特异性相关的gp85蛋白抗原性的
所谓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不知或少知到知道或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是语文教学的生命,能否让这生命得以延续,取决于教师能否挖掘学生的兴趣点,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否做到与文本有机结合,真情演绎文本内涵,提高学生对文本的感悟,提高语文教学实效。有效课堂教
摘 要: 汉语拼音是帮助学生识字,学习普通话的工具,也是学好语文的起点。对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来说显得抽象、枯燥。另外,一年级新生的记忆效果与他们的情绪有着极大的关系,即在高兴时记忆效果好,反之较差。教学中,作者根据学生特点,以学生为主体,创造性地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互动活动,寓教于乐,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学会拼音。  关键词: 拼音教学 教学方法 识字方法  一、注重导入,激发兴趣  有好的开始才会
摘 要: 针对目前初中生“说”的能力比较差的现象,近几年,教师在学生口头作文训练方面进行了大胆尝试,在观察中提高学生的口语作文能力,在写作前培养学生的口语作文能力等,使学生能“出口成章”,完成口头作文,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 口头作文 提升写作 锻炼思维  语文教学有其独特的社会功能。一个人的语文素养与他的听说读写能力密不可分,认真抓好口语训练,是课程改革中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开展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