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地震灾害应急救援的组织管理和医疗救治

来源 :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i1201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突发地震灾害应急救援的组织管理和医疗救治工作。方法与结果:我院处于地震高发地区,在2013年发生了一次地震,在地震发生后7min医院应急救援小组成员集结,开始做好收治伤员的准备,圆满完成救援工作与救治工作,受到了人民群众、卫生部门和各级领导的高度肯定。结论:地震常常会导致通讯中断,此时,科室需要在第一时间启动紧急处理预案,建立起由科室主任、护士长为主体的救援小组,及时将伤情不严重的伤员转移到其他科室,成立好专门的医疗小组,除了要做好救治工作,还要加强对伤员的心理疏导。
  关键词:突发地震灾害;应急救援组织;医疗救治
  地震灾害会引起巨大的财产与生命损失,一旦出现地震灾害,就会在短时间内出现大量伤病者,在救援工作中诊断与医疗就十分的困难,以2008年的汶川地震为例,仅仅几分钟的时间上网人员数量就超过40万,对于此类突发性的地质灾害,必须要做好组织管理以及医疗救治工作。
  1 资料与结果
  我院处于地震高发地区,在2013年发生了一次地震,在地震发生后7min医院应急救援小组成员集结,开始做好收治伤员的准备,圆满完成救援工作与救治工作,受到了人民群众、卫生部门和各级领导的高度肯定。
  2 突发地震灾害应急救援工作的影响因素
  地震灾害具有突然性的特征,会在短时间内出现大量伤员,以下几项因素会严重影响伤员救治效率:
  2.1 救援能力迟钝,救援力量不足
  如果救援部队平时训练较少,准备工作不到位,在出现地震灾害后往往无法及时启动应急机制。在出现地震后,多数道路出现中断,救援力量无法及时进入灾区,这也会严重制约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救援力量主要由医护人员、救灾物资、救灾装备等组成,如果救援力量不足,就会对威胁到灾区伤员的生命安全[1]。
  2.2 伤员受伤类型复杂、分散性的
  地震造成的人员损伤类型是多种多样的,伤员分散性大,这也给救援工作的正常开展增加了极大的负担,伤员接受救治的时间越久,那么危险性也就越高。
  2.3 接收伤员定点医院少
  在出现地震之后,接收伤员的定点医院数量往往较少,且比较分散,无法在短时间内将伤员统一送至定点医院,这也会影响救治的质量。
  3 应急救援组织管理与保障措施
  3.1 应急救援组织管理工作分析
  地震常常会导致通讯中断,此时,科室需要在第一时间启动紧急处理预案,建立起由科室主任、护士长为主体的救援小组,分为三个小组,第一个小组负责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分类,第二个小组负责转移伤者,第三个小组负责伤者的管理工作。在完成转移工作中,紧急筹备应急物品、药品以及器材,将患者分为普通组与老年组进行治疗与护理,将护理力量集中在高危老年组[2]。
  3.2 伤者的救治与收容工作分析
  在收入患者后,需要正确、及时的判断患者伤情,启动突发事件紧急预案,成立抗震指挥救灾部,及时将救援组调动到灾区,利用野战手术车及时为伤员进行手术,利用帐篷安置患者。同时,将轻伤伤者动员出院,空出更多的病床为伤员的收治做好准备工作。
  3.3 分科治疗,进行集中管理
  地震创伤主要为压砸伤,其中骨伤患者数量较多,骨科病区无法负荷,因此,需要及时将伤情不严重的伤员转移到其他科室,成立好专门的医疗小组,由专人制定治疗方案,安排好换药、查房等各项工作。对于伤员救治情况需要每日进行汇报,对于治疗过程中发生的问题,需要进行专家会诊,制定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3.4 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由于人手不足,很多地震伤员无人陪伴,伤口污染情况严重,为了防止延误患者伤情,在院内抽调骨干护理护理人员对此类伤员开展基础护理、病情观察、伤口包扎等工作。护理小组还要加强与指挥部和医院食堂的联系,为伤者与家属安排好饮食,进行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工作,缓解伤员的心理负担,让他们感受到关爱的感觉,帮助他们树立起康复信心[3]。
  4 突发事件应急救援措施分析
  4.1 提升救援意识,完善处理方案
  突发事件有着危害大、突然性以及影响广泛的特征,需要与临床工作相结合制定出相应的应急处理预案,这可以采用练习与讲课的模式,定期对应急预案开展演习工作,提升医护人员的应急救援意识与处理水平。
  4.2 做好后勤力量的建设工作
  医院不仅仅需要负责伤员的接诊与救治,还需要肩负起突发事件支援工作,如果出现突发事件,需要及时发挥出医学救援力量的作用,为了提升后勤水平,需要做好医学应急救援体系的建设工作,加强平战结合。同时,还要加强医护人员的培训与教育工作,提升他们的灾害救治能力,循序渐进的提升整个队伍的救援能力[4]。
  4.3 加强伤员的心理疏导
  地震伤员不仅身体上受到创伤,精神上也受到了极大的刺激,因此,对于地震伤员,不仅要做好救治工作,还要加强对伤员的心理疏导。一般情况下,心理疏导工作在伤员入院7d之内进行,让他们可以获取到心灵上的安慰,在开展心理疏导工作时,护理人员需要耐心倾听伤员的倾诉,避免主动谈及惨案,并根据伤员的年龄、性格、民族、文化进行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工作[5]。
  参考文献:
  [1]王丽萍,张本,姜涛,等.唐山大地震所致慢性创伤后应激障碍临床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14(08):272-273.
  [2]杨炯,侯世科,樊毫军,等.特大地震灾害现场医疗救援的组织与实施[J].军医进修学院学报.2010,24(03):139-140.
  [3]李丽君,杨秀芳.特大地震灾害大批伤员急诊救治护理管理策略[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0,27(08):349-350.
  [4]都定元.从汶川地震看大规模灾害的应急救援计划与处理[J].创伤外科杂志.2009,21(02):158-159.
  [5]郭洪菊.汶川地震灾害的医疗卫生救援不可忽视慢病防治[J].现代预防医学.2010,20(05):44-46.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究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盆腔炎住院患者的护理效果评价。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1月-2014年3月 在我院进行治疗的82例盆腔炎住院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护理组采用健康教育护理干预方式开展护理工作,对照组利用常规护理方式开展护理工作,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后,护理组的护理总疗效为95.12%,对照组的护理总疗效为70.74%,两组结果对比有显著性差异
期刊
社区卫生服务在我国起步较晚,目前尚未形成一套适合我国完整的理论体系和科学的管理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认识、政策、机构、管理等方面的问题,严重制约了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发展。我们只有进一步加强政策宣传,突出政府行为,完善补偿机制及配套政策,加速人才培养,引入竞争机制;进一步探索新的服务模式,完善管理体制及操作规范,构筑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框架,才能满足社区群众日益增长的基本卫生服务需求  1当前我国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在骨折患儿的护理中开展互动式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4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骨折患儿116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8例,对照组护理过程中行常规健康宣教,观察组则增加互动式健康教育措施。结果:观察组患儿的疾病知识掌握率为94.8%,护理满意率为96.6%,临床依从率为81.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
期刊
广元市精神卫生中心 四川广元 628001  糖尿病是一组以慢性血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疾病群。是包括遗传及环境因素在内的多种因素而引起的常见病、多发病。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唐乃哦并患者不断的增多,并发症日趋严重。成为为谢人们金康的重要疾病。随着医学模式向“生物—心里—社会—医学模式”转变,社区管理、指导方式为唐乃哦并治疗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糖尿病患者实施社区管理干预。包
期刊
摘要:目的:通过对外来器械、植入物的流程管理保证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正确接收及处理外来器械,有效的灭菌及监测程序,规范的发放及回收流程。结果:实现了外来器械的零风险管理。结论:通过对外来器械流程进行严格、规范的标准化控制和管理,从未发生因外来器械原因造成的医院感染。  外来医疗器械是指不由医院采购,而是由医疗器械生产厂家或公司租借或免费提供给医院可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具有手术针对性强、组织创伤
期刊
摘要:目的:通过研究探讨中国卫生经济发展阶段,认清中国卫生经济的发展现状,探讨基层医院在卫生经济学中的应用。方法:认清中国卫生发展阶段,提出个人建议。结论:中国卫生经济学发展三阶段;市场经济新形势下中国卫生经济发展的四点探讨性建议。  关键词:中国卫生经济学;三阶段;新阶段;合理规化  卫生经济学是一门新兴的经济科学,它的产生和发展是卫生服务社会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卫生发展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
期刊
医院的服务水平是社会所关注的重点之一,医疗纠纷事故也是社会热点之一。由于医院管理水平高低有别,医生的水平参差不齐,医护人员的职业道德及责任心不同,医疗后果的难以预测等因素,使得在医疗过程中经常发生一些不愉快的事情。医疗事故的频繁发生,不仅给患者及其家属带来巨大的身心损害,而且导致医患关系紧张,甚至引发社会矛盾。通过提高服务质量,可以有效的减少医疗纠纷事故的发生。  1提高医院服务质量  现代人对医
期刊
摘要:目的:针对神经内科病人的特点,设计和制定药物健康教育表格,行健康教育,提高病人对药物知识的知晓率。方法:对2013年1-6月入院236名神经内科住院患者采用两种不同药物健康教育表格行健康教育,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行药物知识教育所用的时间、患者掌握程度及护理质量满意度。结果:实验组药物教育所需时间缩短至两分钟以内,药物知识认知度提高和护理质量满意度提高。结论:采用药物健康教育表格进行宣教,能提高
期刊
我国医疗事业的迅速发展,全民医保的逐步实施,为医院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另外,群众医疗需求的快速增长和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也使医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与挑战。如何为就医者提供一个舒适的治疗环境,是医院全面建设的重要内容。采取中心供氧、吸引、传呼系统已成为医院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之一。为了加强中心氧系统工程的科学和规范管理,笔者结合我院中心供氧、负压系统的设计、安装、施工、维护等等一些问题作一探讨。  
期刊
哮喘严重影响儿童身心健康,其患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呈上升趋势。哮喘本身为一组慢性疾病,但有的患儿常年发作,或虽可由药物控制,但缓解期甚短,大多是因急性发作控制不利或反复感染而发生的结果。由于长期支气管痉挛,气道阻力增加而致肺气肿。严重者有程度不等的心肺功能损害,甚至发生肺源性心脏病。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由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和T淋巴细胞等多种细胞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具有气道高反应性特征。气道炎性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