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导语设计

来源 :语文周报·高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goxinc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开篇引趣,诱发好学之乐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有力措施。所以语文教学导语设计一定要精彩,要能吸引住学生,让他们心无旁骛地参与到教学中来。
  下面就以教学中的几则实例,谈谈我在语文教学中所运用的课堂导入方法,希望能与各位同仁共勉。
  一、知人论世,激发兴趣
  四川省新课改采用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第一单元是“以意逆志,知人论世”,在单元说明中这样写道:“联系作者的生平及其时代,可以更好的认识作品与意义。”同样的,如果让学生对其作者的生平和时代感兴趣,那么也就会对他的文章感兴趣。在每上一篇新课文前,我总是会认真系统地搜集有关作家作者的各方面的素材,总是力图用最优美的语言来表达这个作家人生中最重要的经历、最主要的写作风格以及后人对他(她)最中肯的评价。例如我在上李清照《一剪梅》前,为了让学生对李清照有个较好的印象,我的导语设计是:在我国璀璨的中国古代文化史上,唐诗和宋词是两朵瑰丽的奇葩,李白和杜甫把唐诗推向了一个高潮,宋人独辟蹊径发展了词,在这当中既有苏轼和辛弃疾领衔的豪放派,也有李清照和李煜为代表的婉约派,同学们,你们知道宋词中哪位女词人的婉约词被认为是写得最好的呢?学生质疑,我就顺水推舟引出李清照,既然是婉约女词人中的第一,这样学生在脑海中就会对李清照产生一定的兴趣,于是我又给学生讲解李清照的传奇一生,把她南渡前后的人生际遇和诗词创作风格联系起来,这样就对课文的讲解和以后的诗词鉴赏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辅助教学,概述背景
  随着现代社会的高速推进,信息化日益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现在的学生出生在信息爆炸的年代,对信息科技有着与生俱来的敏锐性,如果我们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作用,会对学生的课文理解起到积极的作用,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对语文兴趣的培养,所以在一堂新课的开头设计中,我们要有这种意识。如我在上《苏武传》这篇有一定阅读难度的文言文中,我采用了“苏武牧羊”的故事梗概视频,通过视频学生对苏武的人生经历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同时学生也从其中看到了中华文化的精神力量,这样就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如我在上陆游的《书愤》一课中,我在上课的开头采用“陆游学剑”的视频材料,加深学生对陆游诗歌风格和内容印象的理解,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就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情感传递、引起共鸣
  语文学科是一门人文学科,语文老师应充当情感与价值观传递手的作用,用生动优美感性的语言引领学生走进文本,将他们的情感与作家联系起来,让学生置身于不同于此时此地的时间、空间之中,与情景中的人或物融为一体,从而激起学生、老师、作家和文本的共鸣。如我在上《陈情表》中设计了“母爱是人世间最神圣的感情,是人类亘古不变的主题。敢问世间情为何物?情是人生的灵魂,是人间妙章中最重要的一笔。没有友情没有亲情。就犹如酷寒的冬季没有结束的日期,犹如黑夜的寒月没有温暖与光明,犹如漂泊不定的小舟没有避风的港湾。古人说:读《出师表》不哭者不忠,读《陈情表》不哭者不孝,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聆听孝如此神圣、如此感人的一篇流传千古的文章”的导语。又如我在上《泪珠与珍珠》一文中运用了“泪水,是心灵泉眼的自然喷涌,是内心情感的淋漓宣泄。古往今来,文人墨客吟咏泪水,留下了多少至情至性的词章。让我们来读一读一篇有关眼泪的文章”的导语等。
  要上好一堂语文课是有难度的,做一个好语文老师更是有难度,如果我们在传授语文知识的同时能恰当的通过各项渠道和方式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引导,会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变的更有趣味性和知识性,会让我们做一个幸福的语文老师。
其他文献
文学是一门艺术,语文教学更是一门艺术。我们语文教师应该尽自己的所有来努力感染学生,引导他们爱上语文,爱上语文课。如何上好语文课,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效率是一个常新的话题,也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我在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实践中体会到要从以下几方面多思考、多探索、多研究。    一、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它能激发和引导人们从思
期刊
文言文段阅读理解是历年高考试题中的“保留节目”,在这一块中如何稳拿分、多得分是考生、教师所共同关心、研讨的问题。一方面,我们应该让学生经过多年的文言文学习尤其是高三一年的强化训练,积累基本的文言词句知识,具备一定的感受与理解文言文的思维方法与能力;另一方面,教师还是学生都应积极总结一些与考点与考法相应的有效的解题思路。阅读及解题思路的形成与运用既要有宏观意识,又要力求具体灵活。本文拟就此谈些粗浅体
期刊
希腊神话里的“特洛伊之战”残酷、血腥又柔美。因为对一个女子的争夺,而造成了希腊族群的战争与灾难。因为争夺的是世界上最为曼妙的女子,所以战争也就无所谓正义与非正义,战争中的女子海伦也就无所谓是否为罪魁了。所以,在最后的战争审判中,审判团认定,美色是无罪的,海伦是无罪的。  但在我们“传道授业解惑”的三尺讲台上,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应把这种美释放出来,演绎出来,让台下的学生耳醉其音,心醉其情,而最好的方
期刊
公益广告以它的思想性、艺术性和构思的独特性,越来越为命题者所青睐。这种试题,表面上是考查学生写公益广告词这种应用文能力,实际上是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考查学生的语文知识视野和开展语文课外活动的成效。组织学生学习和撰写公益广告,对规范学生的道德行为、优化人格修养、提高写作水平、增强应试能力,都具有独特的作用。那么如何指导学生写好公益广告词呢?  我们以“公民义务献血”和的公益广告词为例,来探讨一下。 
期刊
和谐美是美的最高境界。早在古希腊时期,著名的哲学家赫拉克利特就说过:“美在和谐。”可见,和谐美是一个极古老而又至今依然熠熠生辉的美学命题。   “和谐产生美,美在和谐中。”语文教学是一门美的艺术,语文学习更是追求美的过程。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里,教师要从传统的角色中走出来,进一步明确自己在新课程背景下的角色定位,努力创设和谐的美的环境,让学生在和谐的、宽松的、美不胜收的课堂里遨游,欣赏学习语文的美
期刊
《骆驼祥子》主要讲了一个洋车夫的苦难史,描绘了旧社会如何把一个正直,好强,好体面,自食其力的洋车夫从肉体到灵魂加以毁灭的过程。骆驼祥子善良淳朴,对生活具有骆驼一般的积极和坚韧精神,他的唯一愿望就是买一辆自己的车来拉,做一个独立的劳动着。后来,经过三年的努力,他用自己的血汗钱换来了一辆崭新的洋车,但是没过多久,却被大兵抢走,接着反动政府的侦探又骗去了他所有的积蓄,虎妞对他那种推脱不开的“爱情”又给他
期刊
课本中记叙类课文占了相当大的比重,记叙类课文以写人、写事为主,也可以写景状物。记叙类的课文有一个基本特点,就是叙事清晰、人物形象鲜明、景物栩栩如生,所以阅读记叙类的课文似乎很容易,但是这仅就读懂而言。要想进行深入理解,还需要掌握一些操作方法,同时记叙类的课文也有欣赏价值,所以应细致研读、有所感悟,这样才能提高欣赏的水平。因此,我们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  一、养成整体感知课
期刊
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场景或氛围,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理解教材内容,促使他们的心理机能全面和谐发展。在教学中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可以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热情,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作用。 通过情境创设让语文学习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相融合,让学生的心灵走进语文,走进生活,品位语言美、人文美、精神美。   音
期刊
第一步:明确目的,激发兴趣,充分准备  首先要树立起学生“要写”的责任感.让他们感受写作是必需的。让学生认识到平常的学习和工作都需要作文,需要用书面语言和别人交际。如果不能生动、准确表达,那就会困难重重,难于应付,形成与别人交流的障碍,甚至形成误会,给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带来损失。  其次要通过多种方式调动学生写作兴趣。有人说:“兴趣就像一颗种子,遇着适合的土壤和环境,它会在一瞬间生根发芽。”爱因斯坦
期刊
课程改革在课堂教学层面所遭遇到的最大的挑战就是无效和低效问题,那么一堂有效的课应具备哪些特点呢  一、有效的课堂应该是教师精心设计的课堂   精心设计教学就是把握准教材,吃透教材。教学的真谛就在于不断地超越自己、超越文本、超越他人,不断地创新。铸就一个“活”字,教学的艺术特质,在于“从新所学,文不逾矩”,这就是提倡教学的一个“活”字,“活”字表现在教学不能“千人一面”,教学最忌平铺直叙,应追求常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