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课文整体教学法的理解与实践

来源 :金色年华·学校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ag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语课文的教学有两个目的:第一,利用课文的语言材料,学习其中的语言点,达到能运用的目的。第二,在学生掌握语言点的基础上,逐步跳出语言点的圈子,从而使用语言进行信息交流,培养阅读能力。
  一、英语课文整体教学的理解
  英语课文是教学语言知识和训练听、说、读、写能力的综合材料。因此,课文应作为一个整体来教。
  开始时就分段教学,容易产生见树不见林的毛病,不利于学生掌握课文的中心思想和进行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然后在整体教学的基础上进行分段教学也是必要的。其目的在于掌握各个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整篇课文。
  这就是我们在初中英语教学中采用的“英语课文整体教学法”。
  (一)整体的含义包括以下几点
  1.英语课文的内容是一个整体
  英语课文整体教学强调信息的整体输入。要求从阅读整篇文章入手逐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并结合课文学习和运用语言结构,做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而以内容为主体。
  2.课文句、段中的语音、词汇、语法等是一个整体
  它是听、说、读、写的综合材料。因此要求作为一个整体来教,在对学生进行综合训练时,做到知识与能力的统一,突出能力的培养。
  3.英语教学过程也是一个整体
  英语教学过程包括教,学,用三个方面。课文整体教学强调这三者的统一。教与学是矛盾的,但又是统一的,要求统一在“用”字上。“用”是课文整体教学的关键,是检验教与学成败的依据。
  (二)课文整体教学的基本程序
  课文整体教学程序可以概括为:接收--发展--运用。在教学中,这个过程虽然也有其阶段性,但这三个阶段却往往是相互渗透,相辅相成的。在“接受”过程中有发展(如对课文的表层理解到深层理解),在“发展”过程中有运用(如对语言结构的讲与练)。
  1.“接收”。有视觉接受和听觉接受。在课文整体教学中,对学生来说,就是通过读和听来接受信息。在接收阶段,也就是开始阶段要求信息的整体输入。如叫学生浏览全文,从而找出课文的主要意思和篇章结构,在这个阶段要求学生对课文有一个粗略了解,使学生对课文内容做到心中有数,以便逐步深入。
  2.“发展”。包括阅读理解由表层向深层的发展和由课文内容向语言结构的发展。在这个阶段,阅读应该有略读转入到精读。在具体做法上,教师的提问程序应该是yes/no questions _ or questions _ why questions,要求学生不仅了解课文的主要事实和情节,而且要了解课文内容的细节。还应紧密结合课文内容进行语言结构的教学。既要全面,又要有重点,更要通过听,说,读,写的实践活动来进行练习,不仅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深层的理解,而且使他们初步掌握和运用语言结构。
  3.“运用”。运用是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但不能看作是教学过程中最终阶段的任务。运用语言应该贯穿于课文整体教学的始终,尽管在最终阶段要集中进行一些口头练习和综合性练习。练习的设计应紧密结合课文内容和所学语言结构。练习的难度要适中,以使学生能用的上,用的活,练习的量要充分,以使学生普遍得到练习和运用的机会。教师不仅通过这些练习引导学生运用语言,而且应把这些练习看作是课堂小测验,及时取得反馈信息,并及时采取矫正措施的手段。
  (三)“课文整体教学”的步骤
  这几个步骤的每一步都是后一步的基础,前一步的深入,整个过程如连环之索,环环相扣,步步深入,步步提高。
  整体,是指首先让学生整体上阅读理解一篇文章,从整体上理解思想内容,知识结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
  分散,是指分散地解决一篇文章中的词语难点与重点,使学生学有所得,复习有依据。
  再整体,是指在前两个过程的基础上,再次全面深化课文,进一步掌握通篇课文的知识,理解结构体系,达到完整地掌握一篇课文的目的。
  运用,是指对所学语言知识的灵活运用,对一篇课文教学结果的总体检验。
  二、英语课文整体教学的实践
  (一)整体过程
  1.布置学生课前预习课文
  通常有以下几点做法:
  (1)学生自己阅读,找出不懂的问题。
  (2)朗读单词和课文,划出生词,词组,句型和难点。
  (3)老师发预习提纲。
  (4)让学生翻译课文
  我认为初中课文教学中采取前两条预习方法较合适,一是使学生对通篇课文的内容有所了解,为教师的精讲扫除了障碍。二是把阅读和精读有机地结合起来,知识学的活,重现率高,学生记得牢。三是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活跃班级学习气氛。四是能通过学生的感知导致他们的思维,使他们主动地去索取思维的材料和内容,从而培养了学生的独立阅读理解能力和自学能力。
  2.介绍课文中心思想
  用英语介绍课文内容,作者生平,时代背景,使学生对课文有一个初步的整体印象。首先学生合上书本,专心听教师讲述,教师在讲述中尽量用学生学过的词汇,语法,句型。用简单的句子以旧带新,语言力求生动活泼,语调抑扬顿挫分明,并利用自己的手势,眼神,表情,动作,实物,多媒体等来进行教学,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他们理解内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讲述时,还要加进自问自答的形式或提问学生几个问题,以启迪学生积极思维,估计和推测将要出现的故事情节,检查他们的理解程度。内容介绍可以一遍或两遍,可用课件视图介绍,也可以用扳书的形式。教师还应该边讲边环视全班,以观察学生能否听懂所讲的内容,以便调整语速。
  3.用简单的Yes/No questions提问学生,检查学生理解课文的程度
  (二)分散过程
  即是分散解决课文中的词语难点和重点过程。讲解必须做到一个“精”字,在众多的语言点中,重点只讲一个,其他的作略讲处理,以便留出较多的时间让学生操练和深化对课文的理解。可采取:
  1.先讲后练,即先把课文中重、难点讲解完之后,让学生集中练习,消化。
  2.先练后讲。即先让学生集中练习。如;造句,填空,句型转换,选择正确答案,判断正误等。然后老师根据学生所做的情况,重点讲解。
  3.边讲边练。即讲一个重点句型或语法现象,接着让学生作替换造句或翻译等适当练习,这样一讲一练地循环下去。
  (三)再整体过程
  让学生对所学课文再次形成整体感。具体做法是:
  1.先让学生再次通读课文(听录音,领读,齐读,各别读),然后找出不懂之处,教师解答。
  2.归纳课文中心意思和内容,主要以提问的方式来归纳。所提的问题要力争概括出课文的中心和主要内容。
  这一过程是十分必要的,因为弥补了由分散过程所造成的支解课文的缺陷,最后在学生的头脑中留下的是一篇完整的课文,促进课文整体教学的形成,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听说能力。
  (四)知识运用过程
  这一过程主要是培养和检查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是对三个教学过程的反馈。分两步进行。
  (1)复述课文:要求学生根据提纲或关键词语用学过的语言材料口述,笔头复述课文,复述的方式:
  1)教师示范性的复述。
  2)多样化的学生复述。如:接力复述。要求学生认真听其他学生的复述,以便接着复述。
  3)看图复述:将课文的内容用简单的几幅画描述出来,让学生按画中的故事情节复述课文,要求一口气复述完。
  (2)课文内容的复习与运用:
  1)改写句子或课文后可做缺词填空练习。
  2)对课文的重点词组和句型进行听写练习。
  外语不单是一门知识课,主要是一门技能课。教师的任务不单是传授外语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英语课文整体教学法”符合教学大纲要求,是外语教学中学习课文的一种先进的、科学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只要我们坚持不断地探索和实践,定会收益不浅。
其他文献
随着运转周期加长,污水处理系统相继出现了除油效果不佳,滤料跑失严重,反洗再生时憋压,过滤出水不畅等一系列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 With the extension o
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因素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积极丰富的情感能促进认识过程、意志过程,使个性品质得到全面发展。由于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情感必然成为影响学生学习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  一、情感是学生学好物理知识的重要因素  有人曾调查了参加第一到第四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决赛的学生对九门学科的学习兴趣情况,其中居于前四位的是物理、数学、化学、外语,参加全国物理决赛的学生对物理感兴趣的人数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过30多年的变革与发展,中国的面貌焕然一新,在国际中的地位也不断提高,影响力也在不断扩大.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整个世界呈现出合作与竞争并
93年前爆发的五四运动宣扬爱国、进步、民主的精神,表面上看是对传统文化思想的批判,实则这种看法具备一定历史局限性。本文试图探索五四精神与传统文化的之间联系,以更为客
在斯里兰卡,因为人类活动而导致的野生动物栖息地缩小和碎片化是多起人象冲突悲剧的根源。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该国野生动物保护部门近年来大力推行大象搬家运动,将野生大象转
Point总的来说,女性发自拍的频率和比例都更高,但男女自拍和自恋的关系却不大相同。@心心:爱发自拍的人是不是都特别自恋?小南:心理学的研究说,爱发自拍的人(尤其是男人)自恋
期刊
本文根据笔者工作实践,对煤矿机电事故及其基本特征、煤矿机电事故原因及煤矿机电事故预防措施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摘 要:形象思维是现今历史教学中的重要手段,是教育界关注的热点。本文从历史形象思维与文学艺术界的不同点入手,强调历史形象思维是追求历史的真实性,没有任何虚构,只是历史形象的再造。引导学生会用历史形象思维,揭示事物的本质,要求历史教师积累资料。要用形象思维方法传授历史知识,达到学生会用历史眼光,形象思维的方法来揭示事物的本质,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形象思维 事物的本质    前言  现
于1923年6月在广州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三次代表大会,毫无疑问是我们党历史上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会议。当时的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联系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正确
Point围巾戴对了总有一种严肃负责,智慧超群的感觉。就算你走的不是这个路线,如韩剧欧巴们在冬季里摘下围巾给姑娘围上,打造出个内敛的暖男形象,也算衣装投资有了回报。今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