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书面语中It-clefts 和What-clefts的句法结构和信息特征的对比研究

来源 :校园英语·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uug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It-clefts和What-clefts是英语句型中特殊且重要的结构。教师能否准确理解这一结构以及能否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教学,关系到学生能否学好这一结构。本研究是在认知视角下对It-clefts和What-clefts结构的研究,将以British Component of the International Corpus of English (ICE-GB)语料库里不同类别文本中的It-clefts和What-clefts的数量为数据基础,对It-clefts和What-clefts相关成分的句法功能和语用信息结构进行量化对比分析,并试图探索句法功能和信息结构之间的内部联系。研究证明,这对于学生正确理解与掌握其结构和意义,以及准确积极地应用都有很大影响。希望能给师生对it-clefts和what-clefts 句型的认识带来启示。
  【关键词】It-clefts和What-clefts;英語书面语;对比研究
  【作者简介】李蕊(1987.09-),女,汉族,河南郑州人,郑州西亚斯学院堪萨斯国际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英语语言学、翻译、教学。
  一、当今分裂句和假分裂句的研究现状
  作为分裂句和假分裂句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两种结构(Collins 1991:27-28),It-clefts(e.g.It is a white suit that John wore at the party last night)和What-clefts(e.g.What John wore at the party last night is a white suit)是英语句型中非常特殊且重要的构式。此类结构是通过转换其基本句的句法结构而形成的新的特殊的句法构式,其主要的语用功能为突出强调句中的“焦点”(a white suit)成分,同时通过句式达到对比的效果。作为一种特殊的句法结构,英语分裂结构一直是语言学界研究的热点,国内外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过相关研究。如,董开玉(2012)从认知视角对 It-clefts 中的分裂代词it的作用及整体结构的来源进行了探讨和研究;袁欣(2007)采用功能主义理论探索了使用It-clefts的原因和在语篇中发挥的话语功能;刘海梅(2015)对wh分裂句的构成部分进行了描述,并具体分析了其在口语和书面语中的使用现状。再如,Johansson (2001)对分裂句和假分裂句在英语和瑞典语文本翻译中进行了对比研究。这些研究对我们分析和认识分裂句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启发意义。但不足的是,目前国内外关于分裂结构的研究大都只针对it引导的分裂句或从整体上对比分析分裂句和假分裂句,对What-clefts的研究缺乏详细的描述,尤其很少在英语书面语中从整体对比上研究It-clefts和What-clefts,而且以语料库中的真实语言用例作数据支撑的对比研究并不多见。
  基于此,本研究从不同的视角和层次来对比和深化对于这两种高频率分裂结构的认识。以British Component of the International Corpus of English (ICE-GB)语料库里不同类别文本中的It-clefts和What-clefts的数量为数据基础,在Quirk et al. (1972)的语法术语和“信息焦点”理论(Collins 1991:109-111)的框架下,对It-clefts和What-clefts相关成分的句法功能和语用信息结构进行量化对比分析,并试图探索句法功能和信息结构之间的内部联系。这些研究能丰富学习者对It-clefts和What-clefts的认识,进一步加深对此结构及其作用的正确理解,准确运用来表达真实的说话意图,从而达到更好的交际目的。
  二、It-clefts和What-clefts的概念及特征
  1. It-clefts。它是英语分裂句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一种,期概念离不开分裂句的定义。基于不同的理解和研究目的,很多学者对分裂句给出了多种定义。最广为接受的一种是Otto Jespersen 在Volume VII of Modern English Grammar一书中所给出的“A cleaving of a sentence by means of it is (often followed by relative pronoun or connective)serves to single out one particular element of the sentence and very often,by directing attention to it and bringing it,as it were,into focus,to mark a contrast.”(Jespersen 1937:147-8)。也就是说,此类结构是通过转换其基本句的句法结构而形成的新的特殊的句法构式,其主要语用功能为突出强调句中的“焦点”(a white suit)成分,同时通过句式达到对比的效果。其中it-cleft sentences以强调句型的名字几乎为中国所有英语学习者所熟知。它的结构可总结为:it be X that 从属句。其中it是分裂代词,X被称为“焦点成分”,而其他成分则位于从属句中。“焦点成分”通常是名词短语,也可以是介词短语、形容词或副词短语。
  2.
其他文献
【摘要】当前大学生数量越来越多,就业压力不断加大。高职学历与普通本科的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那么如何使高职学生摆脱不利因素,在求职中脱颖而出成了高职院校教学目标的指南。高职英语旨在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学生的实用能力、表达能力,在专业方面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而建构主义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它与传统的教学思想不同。将建构主义运用到高职英语教学中去,或将大大提升学习效果。本文详细阐述了建构主义、当前高职英语教学
【摘要】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是近年来非常重要的教学目标,也是教师开展教学的重要关注点。核心素养涵盖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包括学科中的思维品质、语言能力、文化意识、学习能力。而在核心素养内容中,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思维品质以及英语思维能力的发展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在培养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时候,应该让思维先行。阅读课是培养学生思维品质与能力的重要途径,而是在农村中学,学生的英语阅读
【摘要】思维品质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之一,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重要途径。高中英语文本阅读课应该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培养学生的思维素养为立足点,使学生的思维实现提升。本文以文本阅读课为依托,探讨如何在教学实践中激发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关键词】高中英语阅读;思维品质;思维习惯  【作者简介】姚静,常熟市中学。  引言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
【摘要】小学英语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用英语做事情的、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小学英语语音教学是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发展的重要教学内容之一。在主题语境中融入语音教学,有助于学生在学习语音知识的同时发展听力能力和阅读能力。文章将结合上海(深圳)牛津版教材(三年级起点)五年级上册的一节语音课,探究小学英语语音教学与主题语境有机融合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主题语境;语音教学;自然拼读法  【作者
It is always quite interesting straining to figure out what the author was trying to say in the books. It had made me look into corners and dim alleys, searching from word to word, sentence to sentenc
【摘要】外国语教材在译释生词的时候,常常将两个或多个外文单词对译为汉语中的同一个词语,这种同译方式极易导致学生在使用时产生偏误。本文对这类同译词产生的原因进行归类分析,大体可总结为词汇本身的原因、民族文化的差异、翻译的影响以及母语和目的语负迁移这几方面原因。  【关键词】外国语教材;同译词;词汇注释  【作者简介】金美辰,北京语言大学。  一、引言  外国语教材在译释生词的时候,常常将两个或多个外
精心设计好每一节课的开讲导语,用别出心裁、平中有奇的导语来激发学生的学史兴趣,可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设计导语没有固定格式,不同内容、不同特点要选用不同的方式,只要能吸引学生注意力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就行了。一般说来,可以采用如下几种方法:  1 成语导入法。  成语是我国语言宝库中的财富,它概括性强,寓意深刻。适当引用可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就中国古代史教学而言,可以引用的成语不下几十处。牧野之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there have been a growing number of researches of L2 (Second Language) Reading. These studies suggest a few major factors in L2 reading through reviewing and laying out some
【摘要】近年来,语言评价素养受到了国内语言测评界的高度关注,但国内关于中小学英语教师语言评价素养的研究匮乏。研究表明,我国中小学英语教师的语言评价素养还比较低。《中小学英语教师语言评价素养参考框架》(2019年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一书在对国外语言评价素养研究进行综述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小学英语教师语言评价素养的定义,构建了中国中小学英语教师语言评价素养参考框架,填补了基础教育英语教师语言评价
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但是在充分肯定多媒体正向功能的同时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多媒体在很多方面已禁锢了我们的思维,教师或学生都过多地依赖多媒体。其实,多媒体技术应该是课堂教学的辅助,在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同时,我们不能忽视传统教学的魅力。毕竟,课堂教学是师生之间的对话,很多思想应该在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对话中生成、升华。笔者从事高中地理教学,在日常教学中多以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