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教学在初中几何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ttlebo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中,应注重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手段,逐步认识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及变化;应注重通过观察物体、认识方向、制作模型、设计图案等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在初中几何教学中,适时恰当地选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创造出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有助于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思考。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直观、形象、生动地展现几何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认识周围事物间的数量关系和形体特征的兴趣和意识,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使学生从观察到认识,从认识到理解,从理解到掌握,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有效提高了数学教学质量。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运用多媒体进行几何教学。
  一、利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传统的几何教学中,只凭教师口头的说教和黑板上呆板的板书,很难体现出情境创设中的悬疑性、惊诧性和疑虑效果,也就是说不可能产生强烈的轰动效果和视觉反差,不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引起学生的注意。而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多媒体具有特殊的声、光、色、形,通过图像的翻滚、闪烁、定格、色彩变化及声响效果等给学生以新异的刺激感受,可以使创设的情境更生动逼真、接近生活,使原本抽象的几何概念,更贴近实际,更能体现几何概念的实用性,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例如:在教学初中几何第二册“轴对称图形”这一课时,就可以应用多媒体的鲜艳色彩、优美图案,直观形象地再现事物,给学生以如见其物的感受。教师可以用多媒体设计出多幅图案:如:等腰三角形、飞机、几幅古建筑图片等,一一显示后,用红线显现出对称轴,让学生观察。图像显示模拟逼真,渲染气氛,创造意境,使学生很快掌握了轴对称图形的特点,有助于提高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调动学生积极性。
  例如:在讲授《中位线定理》时,可以通过平移、旋转、对称,在暗示中讲解中位线定理,由于图形的闪烁、旋转,学生几乎体察不到教师的提示,不自觉地增强了学好几何的自信心。又如:在讲授“边角边公理”时,课件设计了翻画片找全等三角形的游戏。在增强学生判断能力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学习几何的兴趣。
  二、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化静为动,感知知识的形成过程。
  传统的几何教学中教具运用,并不能使抽象的几何概念真正地形象化、具体化,而多媒体技术可以使几何概念真正“活”起来。
  比如用《几何画板》讲解《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可以使直线转动,产生与已知圆的相离、相切、相交的各种动态位置关系,并在旁边显示圆的半径(r),并动态显示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学生可以一目了然地动态地了解到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与圆的半径(r)与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的数量关系,使学生在观察实验的同时,推出圆的位置关系与圆的半径(r)与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之间的关系:
  相离?圳  相切?圳r=d;
  相交?圳r>d。
  只要一提起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学生就会想到旋转的图像。类似这样的课件还有“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圆与圆的位置关系”等。
  三、运用多媒体,巧破重、难点。
  多媒体辅助教学最大的特点是有助于突出教学重点,分散难点。准备好教学课件,只要点击鼠标,就可以进行大量演示。在课堂教学中无论老师是多么善于表达、比划,也难以表现出一些抽象和具有共性的知识内容,而这些知识内容往往是一节课的重点和难点。由于多媒体教学形象具体、动静结合,声色具备等特点,便可以轻松解决上述问题,达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目的。例如在直线这部分内容中,对称是个重要概念,通过Sketchboard的动画功能,形象地表达点对称,轴对称的图像,让学生既能理解对称的特征,又能找到对称的图像或点间的关系,归纳并列出对称的运算式,还可通过对课件的观察,把光线的反射问题,最短距离问题归结为对称问题,使学生掌握这一类问题的解法,并了解对称在图形中的价值。
  例如:在教学《角的认识》这一课时,教学生如何画角是一个重要内容。老师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在黑板上画给学生看,存在一定的弊端。如学生走神,教师画时部分学生不注意看;教师作图时,身体遮住部分学生的视线等。而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情形就大不一样了。我们可以先用多媒体演示画角的步骤和基本方法,由于用多媒体演示,手段新颖,学生注意力集中,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演示结束后,教师再在黑板上示范画角,最后让学生独立画角。这样的教学过程设计,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使学生对画角方法清楚明了,教学效果好。
  四、运用多媒体,增加课堂容量,师生互动频繁。
  例如:在几何教学中,一题多解问题,在传统课上只能给出一种或几种答案,而不可能也没有足够的空间展示所有的答案,从而打击了个别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然而在多媒体的课件设计中,不但可以把所有的答案给出来,使学生对号入座,还可以把几何的开放型题目做成动态题目,使学生各尽所能,真正变“选马”为“赛马”,使学生在平等的条件下,竞争学习,激发他们的好胜心,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还可以利用网络技术,通过师生界面,运用网络技术多层菜单树的形式,既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知识构成的体系,又能明确表达知识体系中各知识点间的层次与相互联系,构建知识网络,只需双击鼠标按钮即可激活其指示部分内容,进入交互教学系统,足不出户,便可实现网上漫游整个世界。
  总之,空间图形贯穿于整个初中几何教学。教师善于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使课堂教学形象、具体、生动、直观,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充分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真正改变传统教育的单调模式,使乐学落到实处。
其他文献
前不久,旨在选拔专业型县级领导的安康市公选工作全面结束,新选拔的12名县处级领导干部于去年12月16日到任.
主体间性问题的出现是主体性问题探究深化的必然结果.现今世界是交流的世界,作为主体的人们在交际中展现出来的主体间性,事实上是一种交互主体性.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实质
从2007年开始,我们在韩城市新城办、潼关县太要镇、蒲城县龙池乡开展了历时一年多的乡镇党代会常任制试点,取得了较好的制度成果和实践成效.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2009年1月13日晨,寒风刺骨,榆阳区保宁路社区广场几十名居民群众仍在坚持晨练,社区党支部书记思珣对记者说:“城乡党建联动给社区注入了活力,过去流动党员不愿公开党员身份,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中学语文教学在高考指挥棒的指点下,往往容易流于形式,走入概念化的怪圈.笔者在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摸索出了“诗意人生,诗话教学”的教学经验,力求语文教学更具有审美性.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2007年以来,蒲城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建设工业强县、壮大支柱产业、实施项目带动、加快统筹发展”的基本思路,从解决制约农民增收致富的实际问题入手,着眼于新形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