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教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来源 :中国教育发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xiaoyao12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教中应“立足自主,着眼创新”。①创设氛围,激发创新。创设民族和谐氛围,提供充分的心理自由和安全;②鼓励质疑,勇于创新。创新意识来自质疑,教师要提高思维的变通性;④开启思维,促进创新。小教中应注意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④教育教学工作中应充分发挥想象力,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
  关键词:立足自主 着眼创新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所以教育必须关心所有儿童的最充分的发展。学校的责任是创造能使每一个学生达到他可能达到的最高学习水准的条件。而教师的责任是必须对每个学生负责,让学生学会认知,学会思维,学会创新,这是当今素质教育向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提出的新要求。因此,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应“立足自主,着眼创新”,即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1、创设氛围,激发创新。创设氛围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前提。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重要的一点是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积极思维,给他们提供充分的心理自由,创设出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提供宽松的学习环境是培养创新思维的基础,而发展自由必须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才能进行。对于课堂教学来说,所谓的自由就是尽量减少对学生行为和思维的无谓限制,让其有自由驰骋、自由表现的机会。同时不对学生的独特想法进行批评或挑剔,使学生消除被批评的顾虑,获得创造的、安全的、宽松的思维想象空间,从而敢于表达自己的见解。要把学生视为自立的人、发展的人、有潜能的人,牢固树立学生主体观,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课堂教学的心理自由,从而建立起创新的学习自信心,让他们在课堂上敢于开口、敢于质疑、敢于说“不”,这样学生才真正享有自由、自主的权力。只有在足够宽松的教学环境中,学生的创造力才能得到充分发挥。
  2、鼓励质疑,勇干创新。古人说过:“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一切发现创新的基础。创新意识来自质疑。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人,才能产生创新的欲望。我们知道课堂教学的关键就是要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发挥学生的潜在能力,促使学生积极主动思维,充分发挥其创造性和智力潜能。对同一问题、同一事物,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进行全面的思考和揭示,使其思维产生矛盾,意见纷呈。这时教师放开让学生各抒己见,使学生置身于思考探索的气氛中。再通过教师的点拨,从而引出更多的信息,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训练学生的思维变通,促进了创造能力的形成。
  3、开启思维,促进创新。求异思维的核心“异想天开”是未来发展的先导,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成现实。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多向性,激发学生的创造力。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独道见解,展开讨论,不能满足一个答案,教会学生多方面、多角度地思考问题。求得多种结论和答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求异中创新。这样教学,起点低、层次多、要求高,符合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只有这样,课堂教学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智力潜能,创造出适合每一个学生的教育。
  4、启发想象,自主创新。就如爱因斯坦说的:“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启发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这样才能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认识所学知识、理解所学知识的同时培养了创新想象力,提高了实践能力,发展了创新意识。
  总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时代的要求,把创新教育具体落实到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是教育改革的需要。只要广大教师积极去探索,一定会走出更宽广的路子。
其他文献
摘要:适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给予不同类型的儿童适合他们的教育,实现影响身心、开发潜能的教育目的。“英才儿童”成长有其先天的生理智力优势。但长期研究表明,他们后天取得的成就并非全部取决于其先天的超常智力。而适合的教育环境和体制,发展其非智力综合素质及良好的个性品质,才能培养出优秀的人才。我校在探索“五年一贯制”、“十年一贯制”教育之路的过程中,总结出一套适合“英才儿童”教育的管理、评价、教师队伍
期刊
摘要:新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丈课程标准》强调指出,培养学生的兴趣,让全体学生对学习语文产生兴趣,调动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是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我们可以从多方面尝试,运用多种手段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关键词:农村中学 学生 语文学习兴趣    兴趣比成绩更重要,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该积极培养学生的兴趣。培养
期刊
摘要:文章指出,数学教学要打破固定印象,开拓学生视野;灵活运用定理,培养学生的多向思维;站在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同一个问题;注意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启发学生进行思维联想。  关键词:开拓 运用 观察 启发
期刊
摘要:新课程标准指导下,注重有效的教学设计是进行好课堂教学的先决条件。本文从学科内容体系、学生学习过程、方法、价值观目标、培养目标和评价体系等方面对新课标指导下的历史课如何进行教学设计作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新课标 初中历史 教学设计    俗话说,“不打无准备之仗。”这同样也适用于我们的教学工作。教育部频布的《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对学生提出了探究学习的要求,和接受学习相比,探究学习具有更强的问题
期刊
摘要:学生是学习的主角,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是为了“学”,“学”是为了不“教”。因此,教师必须把指导学法摆在先于选择教法的位置加以考虑,真正使学生从“学会”转变为“会学”。精心创设问题情境引入,使问题体现时代要求,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乐学”。分步设置问题情境,分化难点让学生“易学”。开放设置问题情境,注重知识形成过程的教学,让学生能够“活学”、“活用”。  关键词:情
期刊
摘要:思想品德课中考遵循素质教育的总体要求,由闭卷考试转轨到开卷考试模式,给每位思想品德教师提出了新挑战:方向感弱化,能力性强化;死知识减少,活材料增多。欲获得优良成绩绝非易事。本文结合学生实际状况,谈谈应对新挑战,思想品德课教学应达到的四个境界。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 教学 境界    思想品德课中考遵循素质教育的总体要求,由闭卷考试转轨到开卷考试模式,给每位思想品德教师提出了新问题:方向感弱化
期刊
摘要:《水部式》是唐朝关于水资源管理的专门行政法规,对于水资源的利用、分配、节水等内容有着较为详细的规定,具有一定的历史先进性,同时也体现出其作为早期古代自然资源立法的历史局限性。  关键词:唐朝 《水部式》 水资源    1、唐朝《水部式》制定的历史背景。在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唐朝可以说是一个水资源较为丰富的王朝,除边疆荒漠地区之外“凡天下水泉三亿二万三千五百五十九,其在遐荒绝域,迨不可得而知
期刊
摘要: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和观念,不断地充实自己,选择积极的角色进入教育领域这一前沿阵地进行物理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创新人才的脱颖而出努力探索、开拓进取。  关键词:创新思维 创新能力 创新人才    知识的创新和应用将成为时代经济的强劲动力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而创新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是教育。要培养创新人才就必须着眼于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和科学素质的养成。  初中物理教学是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
期刊
摘要:教学不仅有教师讲解和演示的过程,也有教师与学生和学生与学生的互动过程。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在组织学生探究活动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问题,必须予以解决。  关键词:新课程 学生 探究活动 问题    目前正在开展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就是推进素质教育的最佳突破口,它要求我们老师具有全新的教育理念,改变老师们每天都在进行着的习以为常的教学方法、教学行为。教学不仅有教师讲解和演示的过程,也有教师与学生和学
期刊
摘要:在物理教学中实施创造教育,教师要在发挥自身的创造性的基础上,发现和开发学生的创造性,重视和运用扩散思维,探索创造个性和创造能力,充分挖掘出教材和教学活动中的创造性因素,从途径和形式等方面去研究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关键词:物理教学 创造教育 途径 形式    在物理教学中实施创造教育,教师要在发挥自身的创造性的基础上,发现和开发学生的创造性,重视和运用扩散思维,探索创造个性和创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