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学生探究活动下的教师问题

来源 :中国教育发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lyE981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学不仅有教师讲解和演示的过程,也有教师与学生和学生与学生的互动过程。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在组织学生探究活动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问题,必须予以解决。
  关键词:新课程 学生 探究活动 问题
  
  目前正在开展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就是推进素质教育的最佳突破口,它要求我们老师具有全新的教育理念,改变老师们每天都在进行着的习以为常的教学方法、教学行为。教学不仅有教师讲解和演示的过程,也有教师与学生和学生与学生的互动过程。
  1、新课程中的学生探究活动。新课程强调了学生要有大量的活动,教师要向学生提供很多的机会让学生亲自实践,更要为探究性学习创设情境;要鼓励学生自己观察、思考、提问,进行探究活动方案的设计和实施;重视课内外活动相结合,包括查阅文献资料、上网查找资料、问卷调查等:重视活动报告的撰写和交流,教师应培养学生通过多种方式完成报告,并组织交流过程和结果。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学生活动的实施出现了很多“新问题”,往往效果不是很理想。
  2、学生探究活动下教师面临的问题。要达到新课标,要求老师们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较强的组织能力,这样才能无论遇到什么难题都能迎刃而解。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每讲一课都要提前一两周温习教材,反复研究教学内容。思考实际教学中学生活动的开展可能会遇到什么问题,包括学生会在某处提出怎样的疑问,会遇到什么样的困难,然后将应对方法都在教案中一一列出,还要经常站在学生的角度换位思考。在教学过程中,如果仍强制按事先设计好的教学方案实施,则仍为旧式的教学方法,不适应新课程理念,不能达到新课程目标,也说明教师没有对自身进行很好的定位,没有理解和整合本学科知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循着学生思维的起伏随时调整教学方案。因此,要驾驭新课程,教师必须要提高综合素质。在新课程有关学生活动的实际教学中,教师们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下面仅提两点问题供大家讨论。
  2.1 问题一:过于追求学生活动的表面热闹,实则毫无效果和价值。学生活动是一种恃殊的教学环境,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有目的地创设的教学环境。其实,学生活动并不是越热闹越好,也并不是笑声越多越好。有的教师的课堂中,学生忙这忙那,教室里乱哄哄,活动的目的性差,活动后无体验和反思,应该说这是一种无效和无价值的活动。这就要求授课教师针对学生的水平设计课堂教学活动,既有热闹的教学活动又有安静、有序的愉悦课堂气氛。“活而不乱”才是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活动实施所追求的理想目标。所以,教师要明确自身综合素质提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2.2 问题二:部分教师驾驭课堂学生活动能力不强。新课程强调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动”起来。当学生真的动起来以后,课堂气氛空前活跃,学生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些甚至是令人始料不及的,课堂纪律难于控制。而且学生一放开,教师在课堂上感到特别紧张,甚至无所适从,教学任务难以完成。新课程指导下的教学有开放性、创新性,且有不确定性。对教师来说,要敢于暴露学生的困难,体现自己解惑的水平。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请先把机会交给学生,也许他们自己能想办法解决,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和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教学不再是预先设计的课程方案的执行过程,而是一个动态的生成过程。为此,教师应提高对本学科知识的理解和整合能力,提高对课堂教学的驾驭能力。
  3、新课程新课标下的教师。我们通过这两个问题的分析,不难看出问题主要是老师自身素质不能完全适应新课程的要求。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后天的学校教育,而学校的后天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教师,这就是说教师在学生素质的提高上起着很关键的作用。所以,我认为没有高素质的教师,绝不会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当今时代,新知识层出不穷,知识更新周期不断缩短,特别是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学习者通过网络这个巨大的信息资源库,就可便捷快速地获得所需要的各方面的知识,个体的发展水平将越来越取决于不断利用信息,培养自我学习和自我教育的能力。这里的学习者不仅包括学生更包括教师,一个做不到终身学习的教师,也将不能胜任现代教育教学。
  总之,在新课程教学中,只有教师真正改变多年来习以为常的传统教学方式,不断地学习先进的教学理论,不断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才能很好的开展学生活动,才能真正走进新课程。
其他文献
摘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以疑为线索,以思为核心”,逐步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使其养成多思善问的习惯。笔者以“圆的周长”为例,谈一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关键词:质疑能力 培养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著名科学家李政道也说:“学问,学问,要学习提问。”可见,“问”是思维的开端,是创新的基础。现代教学提倡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学会质疑问难,进而分析和解决
期刊
摘要: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是未来社会的需要,但现实教学状况还不能适应这一要求,学生的素质、学习积极性都亟待从情感层面上激发与提高。而情感在新课程中受到高度重视,新一轮课改让我们看到了以情优教的曙光。作为一种方式,情感教育所蕴含的动力等一系列独特功能,是优化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本文在情感教育理论的指导下,从激发学生情趣入手,对富有情趣特点的英语教育模式进行了一些探索。  关键词:英语 情趣教育 模式
期刊
摘要:适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给予不同类型的儿童适合他们的教育,实现影响身心、开发潜能的教育目的。“英才儿童”成长有其先天的生理智力优势。但长期研究表明,他们后天取得的成就并非全部取决于其先天的超常智力。而适合的教育环境和体制,发展其非智力综合素质及良好的个性品质,才能培养出优秀的人才。我校在探索“五年一贯制”、“十年一贯制”教育之路的过程中,总结出一套适合“英才儿童”教育的管理、评价、教师队伍
期刊
摘要:新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丈课程标准》强调指出,培养学生的兴趣,让全体学生对学习语文产生兴趣,调动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是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我们可以从多方面尝试,运用多种手段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关键词:农村中学 学生 语文学习兴趣    兴趣比成绩更重要,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该积极培养学生的兴趣。培养
期刊
摘要:文章指出,数学教学要打破固定印象,开拓学生视野;灵活运用定理,培养学生的多向思维;站在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同一个问题;注意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启发学生进行思维联想。  关键词:开拓 运用 观察 启发
期刊
摘要:新课程标准指导下,注重有效的教学设计是进行好课堂教学的先决条件。本文从学科内容体系、学生学习过程、方法、价值观目标、培养目标和评价体系等方面对新课标指导下的历史课如何进行教学设计作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新课标 初中历史 教学设计    俗话说,“不打无准备之仗。”这同样也适用于我们的教学工作。教育部频布的《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对学生提出了探究学习的要求,和接受学习相比,探究学习具有更强的问题
期刊
摘要:学生是学习的主角,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是为了“学”,“学”是为了不“教”。因此,教师必须把指导学法摆在先于选择教法的位置加以考虑,真正使学生从“学会”转变为“会学”。精心创设问题情境引入,使问题体现时代要求,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乐学”。分步设置问题情境,分化难点让学生“易学”。开放设置问题情境,注重知识形成过程的教学,让学生能够“活学”、“活用”。  关键词:情
期刊
摘要:思想品德课中考遵循素质教育的总体要求,由闭卷考试转轨到开卷考试模式,给每位思想品德教师提出了新挑战:方向感弱化,能力性强化;死知识减少,活材料增多。欲获得优良成绩绝非易事。本文结合学生实际状况,谈谈应对新挑战,思想品德课教学应达到的四个境界。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 教学 境界    思想品德课中考遵循素质教育的总体要求,由闭卷考试转轨到开卷考试模式,给每位思想品德教师提出了新问题:方向感弱化
期刊
摘要:《水部式》是唐朝关于水资源管理的专门行政法规,对于水资源的利用、分配、节水等内容有着较为详细的规定,具有一定的历史先进性,同时也体现出其作为早期古代自然资源立法的历史局限性。  关键词:唐朝 《水部式》 水资源    1、唐朝《水部式》制定的历史背景。在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唐朝可以说是一个水资源较为丰富的王朝,除边疆荒漠地区之外“凡天下水泉三亿二万三千五百五十九,其在遐荒绝域,迨不可得而知
期刊
摘要: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和观念,不断地充实自己,选择积极的角色进入教育领域这一前沿阵地进行物理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创新人才的脱颖而出努力探索、开拓进取。  关键词:创新思维 创新能力 创新人才    知识的创新和应用将成为时代经济的强劲动力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而创新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是教育。要培养创新人才就必须着眼于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和科学素质的养成。  初中物理教学是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