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迁移现象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ichens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们知道,外语学习总是建立在一定的母语基础之上。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把本族语的语言模式或规则迁移到目的语中,从而对学习外语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前者称之为正迁移,后者称之为负迁移。本文结合几种迁移理论,分析了小学英语学习中普遍存在的迁移现象,探讨了在语音、词汇、语法教学中如何最大限度地弱化负迁移,利用正迁移,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词:英语教学;语言迁移;弱化;利用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12-0098
  一、引言
  心理学研究表明,迁移是一种情境中的学习对另一种情境中的学习所产生的影响,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促进作用或发生有利影响,称之为正迁移;反之,起阻碍作用或发生不利影响,称之为负迁移。对比分析理论认为,外语学习是从母语习惯向外语习惯转移的过程,只要知道了母语和目的语的异同,就可以预测学习者可能遇到的困难和偏误,并推测学习者在语言学习中可能发生负迁移的部分,从而将此在教学中加以突出,以达到避免或减少学习者错误的目的。“中介语”理论认为,学习外语的人在学习过程中对目的语规律所作的不正确的归纳与推论产生一个语言系统,这个语言系统在语音、词语、语法和文化等方面都有不同的表现,但它又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学习者学习程度的加深,逐渐向目的语的正确形式方面靠拢。这个语言系统介于母语和目的语之间,所以被称为“中介语”。由于人们感觉到对比分析和“中介语”并不能预测学习者的全部错误,因此认为有必要对学习者的错误进行系统分析研究,以确定其错误的来源,为在教学过程中消除这些错误提供依据,这就是Corder倡导的错误分析理论。该理论认为,教师可以对学生的错误进行系统分析,以发现学习者在向目的语接近的过程中已达到了哪个阶段,还剩下多少需要继续学习的内容。
  二、小学英语教学中常见的语言迁移现象
  1. 语音迁移
  语音是语言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是语言的外在表现。语音的学习不但影响表达思想,还会直接或间接地制约听、说、读、写等技能的发展。与词汇和语法相比,语音语调的学习最容易产生僵化问题。一旦定型,以后改变发音的难度就会很大。很多成年英语学习者发现,他们能在各个方面取得快速进步,唯独难以改进的是他们的发音。英汉两种语言分属于印欧语系和汉藏语系,在发音特点和语音构成方面存在很多差异,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要充分考虑两种语音的异同,采用对比分析法,最大限度地利用相近的发音,促进语音学习;还要特别关注差异之处,避免负迁移。
  (1)语音正迁移现象
  汉字的读音是由拼音构成的音节组成。拼音分声母和韵母,韵母有单韵母和复韵母之分。英语单词的读音是由音素构成的音节组成,音素分元音和辅音,元音有单元音和双元音之分。汉语的音节中不能缺少韵母,就像英语的音节中不能缺少元音一样。汉语声母有鼻音m、n,边音l和翘舌音r等,英语辅音也有鼻音/m/、/n/,边音/l/和卷舌音/r/等。英语中的辅音/p/、/b/、/t/、/d/、/k/、/g/、/f/、/s/、/z/ 在汉语中可以对应为声母p、b、t、d、k、g、f、s、z。元音音素/i:/、/u:/、 /ei/、/ai/也同样能对应找到汉语中的i、u、ei 、ɑi。我们可以通过比较读音的异同,掌握正确的读音。有些英语单词的发音和汉语的某些发音十分类似,如/?藜u/与汉语中的“欧”,/au/与汉语中的“澳”,/ju:/与汉语中的“鱼”,/h/与汉语中的“喝”。在实际操作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边听边看嘴型,毕竟这些汉字的发音和英语的发音并不是完全一样,只是类似而已。巧用这些正迁移,将给学生带来许多乐趣。
  (2)语音负迁移现象
  ①从发音特点来看,英语音素大多带有“紧张”的特征,而汉语普遍“松弛”;在语音构成上,英语有十二个单元音,汉语只有六个,且舌位不同;英语语音区别音长,而汉语不区别;英汉元音和辅音构成不同,即使相近的发音方式也不同,如汉语的s与英语中的/s/。汉语中的ɑ、e与英语中的/a:/ /?藜:/,汉语中的c与英语中的/ts/等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别。也有汉语拼音与英语音标形似而音异的情况,如学生把英语音标中的/e/当成汉语拼音中的e,而将/bed/ 读成/b?藜d/。英汉音节的组成也不同,音节的轻重、长短、快慢、节奏不同,辅音的清浊不同,语调与声调也都存在差别,这些都会给中国学生学习英语带来不同程度的困难。
  ②从超切分层面来看,汉语是典型的声调(Tone)语言,有四种声调,一是阴平(level),二是阳平(rise),三是上升(fall-rise),四是去声(fall)。我们可以用这四种不同声调来读同一种声音组合如ɑ:ā(妈)á(麻)ǎ(马)à(骂),声调的作用由此可见一斑。英语里有四种基本语调(Intonation)类型,即降调、升调、降升调和升降调。同样一组单词序列用不同语调来读的时候会有不同的意思。一般来说,降调表示说话者所说的是直截了当的事实,升调表示对所讲过的话心存疑问,而降升调经常表示所说的话里面有某种言外之意。比如“Excuse me.”使用不同的语调可以传达出不同的情感态度。Excuse me.↘(此句采用降调,出于礼貌,请求对方原谅。)Excuse me.↗(此句采用升调,表示说话人的急躁、不耐烦,这种语调已经使句中所含的礼貌意义丧失。)
  2. 词汇迁移
  词汇意义包括单词的概念意义和关联意义。概念意义指词典中所标注的意思,即字面意思,又称词汇的外延。关联意义指一个单词的文化含义以及在具体的语用环境下的意义,又称词汇的内涵。如dog一词,汉语中只有狗的意义,但在英语中不同语境下有多种关联意义。如Every dog has his day.(人人皆有得意时)。He that lies down with dog must rise with flea.(近朱者赤,近墨者黑)。It rains cats and dogs.(天下起了倾盆大雨)。词汇的不同关联意义也说明了语境在词汇中的重要性。因此,在词汇学习中主要表现为负迁移现象。   (1)名词。汉语中名词无单复数现象。英语初学者不大习惯在名词单数后加-s或-es变成复数形式,还有单复同形的情况。如表达桌上有一本书:There is a book on the desk.但桌上有两本书,就容易表达成There are two book on the desk.
  (2)冠词。抽象名词具体化。如knowledge(知识)是抽象名词,但在表达“精通”之意时其前需加冠词a, have a good knowledge of。类似的还有sense表达“意义”之意时, in a sense(在某种意义上),feeling表达“感觉”之意时,a feeling of(……的感觉)等等,汉语中没有这种用法。
  (3)连词。汉语中十分注意关联词的搭配,如因为……所以……,虽然……但是……,但在英语中,because不能与so搭配,although/though不能与but搭配,二者任选其一,就能表达汉语中的一组完整关联词的意义。
  (4)动词。及物动词的句法结构,如接什么样的宾语,是不定式还是动名词,是从句还是复合宾语等。如单词like有两种词性,一是动词,二是介词。作动词时是及物动词,其句法结构是like﹢n./doing和like to do。作介词时,后面要跟代词、名词或名词性短语。
  (5)代词。代词的分类英汉基本一致,但用法不同。比如在英语中,回答敲门声时要用代词it,问Who’s it?(谁啊?);接电话时,要用代词This而不是I,This is...speaking!(“我是……”)。另外,英语中人称代词有主格I和宾格me之分,形容词性物主代词“my”,名词性物主代词mine。如在表达“我的爸爸”时容易说成:This is me father.
  3. 语法迁移
  语法是语言学习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同样遵循了学习的一般规律,但也有其特殊性。英汉两种语言结构中,五种基本句型大体一致,汉语对英语语法学习能够产生正迁移。负迁移主要体现在语气、时态及复杂句式结构中。英语语法中,为避免头重脚轻,常用it作形式主语,动词不定式等作真正的主语置于句末,如表达“学好英语是有用的。”It is useful to learn English well.再如,英语语气较直接,汉语较委婉。如表达谢忱时,英语中先表示感谢,再说明缘由。如Thanks for inviting me.(谢谢你邀请我!)语态中,英语多用被动语态,汉语偏主动语态。
  三、巧用正迁移,弱化负迁移
  1. 语音——语音知识及运用训练
  (1)辨音。辨音练习主要培养学生辨认和区分不同语音的能力,是提高听力的基础。具体方法如下:最小语音派对训练:soap—soup set—meet;判断单词异同:red—red rain—lane;按照阅读的顺序排序:dear—tear—beer—ear;找出一组词中读音不同的词:by—buy—bye—bay等。
  (2)重音和语调训练。重音分词重音和句重音。主要使用手势、加重音节读音以及在黑板上标识等方式。语音运用训练主要借助交际情景中句子和语篇的语流来提高学生的语音和语调能力,在日常会话中做到语音、语调基本正确,同时根据重音和语调的变化理解和表达自己的意图和态度。具体方法包括:视觉辅助、学习者自助录音、语境练习、朗读与背诵、看图说话等。
  2. 词汇——英汉释义法
  这种方法包含英语释义和汉语解释。首先是用英语来解释词汇,锻炼学生用英语思维的能力。如:bank—a place for keeping money等。其次是用汉语解释词义。英语教学中应尽量避免使用母语,但遇到一些表示抽象概念的词汇如air、traffic等时,用英语解释可能小学生较难接受,此时教师可以直接用汉语解释,这样可以节省课堂时间,而且意思清晰明了。但是,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词汇结构、词义构成和搭配都与文化相连。因此,词汇教学不能只停留在词汇的字面意思,还得引导学生了解文化意义,进而有效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3. 语法——情景教学法
  鉴于母语中语法的习得是在自然的环境中进行的,在英语教学中,宜采用情景教学法。教师利用真实的环境或设置模拟的情景进行语法教学,其中包括利用实物、真实的语境、体态语言以及多媒体手段等,使语法教学更加形象、真实和有趣。此外,教师在教学中对容易犯类似错误的语法点作适度的中英对照,让学生注意到英语与汉语之间的相应部分的表达方式与不同特点,使他们有意识地免受汉语的干扰,从而减少甚至避免更多类似的负迁移。
  四、结语
  英语语言基础知识的学习会直接或间接地制约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的发展,进而造成语言“石化”及常见的“中国式英语”。对小学英语学习中正、负迁移现象的把握有助于提高外语教师的教学水平,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教师应具有对比中英语言和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帮助学生加强英汉知识之间的积极迁移作用,注意纠正和防止英汉知识之间的消极干扰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 莺,付丽萍.小学英语教学法[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 王笃勤.小学英语教学法——导学[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3.
  [3] 戴炜栋,王 栋.语言迁移研究,问题与思考[J].北京:外国语出版社,2002.
  [4] 范建华.论在英语教学中的母语迁移现象[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2).
  (作者单位:浙江省诸暨市城东实验小学 311800)
其他文献
摘要:有效的课堂提问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它贯穿着课堂教学的始终,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的提问能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所以,教师要精心设置有效的提问,在充分了解自己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的基础上,再设计一些有效的答题方式以及答题技巧。  关键词: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  一、问题的提出  课堂提问是教师开启学生心智、促进学生思维的基本手段,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
随着计算机信息化的不断发展,为了适应时代的需求,我国各高职院校都开设了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该课程是高职院校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进入大学校门后所接触到的第一门与计算机有关的课程,是以计算机基本知识和办公软件应用为主要教学内容,以满足学生的职业能力需求为教学目标,以注重培养学生信息化素质为教学特点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  一、课程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实践教学现状分析  计算机文化基础是一门实践性
大约20年前,我住在西雅图,生活艰难。说出来你可能不信,我拥有硕士学位,工作经验丰富,却一直找不到满意的工作。  更令人难以启齿的是,为了维持生计,我开起了公交车,还搬去和朋友们合住。我在一家公司连续面试了5次,正當我信心满满地以为很快会有一份新工作时,却接到人事部打来的电话,说他们不会录用我。我仿佛挨了当头一棒,失魂落魄地走到公交车场。  那天下午晚些时候,我开着公交车经过一个安静的街区,内心深
在国外社交媒体流传的一段影片中,三文鱼被工作人员从河流送进一段悬空的半透明管道,接着就像坐过山车般,直接越过水坝及其他险峻水道回到上游。因为最后弹出来的三文鱼形状很像炮弹,所以该管道也被戏称为“三文鱼大炮”。那么,人们为什么要让三文鱼坐过山车呢?  原来,这是为了帮助三文鱼的生殖洄游,让它跨越大坝,迁徙回鱼儿繁殖地。生殖洄游即产卵洄游,是鱼类产卵繁衍的必经之“路”。当鱼类的生殖器官发育成熟之后,脑
当正常的思路无法圆满地解决问题时,不符合常理的“荒唐”想法反而可能收到奇效。美国犹他州有一座名为弗纳尔的小镇。1916年,那里的居民非常渴望修建一座砖砌的银行,这座银行将是小镇有史以来第一家银行。  镇长买好了地,备好建筑图纸,万事俱备,只差砖还没有着落。  就在一切仿佛都进展得一帆风顺的时候,出现了一个由于它整个工程计划可能化为泡影的致命障碍:从盐湖城用火车运砖到小镇,每磅的运费要2.5美元。这
自小我就是家中角落里的小不点,一年四季中,三季都挂着两行青黄混浊的鼻涕,被人嘲笑的时候,只懂得抬起右手顺势一横,于是鼻涕风干在脸上的尴尬感和紧绷感成为了我对那个时候最有质感的记忆,那种自卑内化成我长大后的怯懦性格,由内而外盘据在我的整个青春。哥哥姐姐都年长我好几岁,出门打闹玩耍从来不会带我一块儿,因为我除了笨之外,还爱哭,动不动就红鼻子,对于还没有明确责任意识的大孩子来说,我的确是个累赘。  就连
英国一家电视台策划了一个名为《挑战十英镑》的电视节目,要求参赛者在一个城市里度过一个特别的周末,只准在钱包里带十英镑,不能乞讨、求借、打工或者偷抢。一天一夜的食宿一概自理,而且晚上一定要在旅店里住宿。最后的胜出者将获得二千英镑的奖金,其经历也将被录制成电视片播出。  共有四位女孩参加了这个比赛,其中三位中途因钱不够用而自动放弃。剩下的一位,也正在为自己找不到住宿的地方而发愁,此时,她身上仅余可怜的
摘要:一部优秀的作品大多有一个精彩的开头紧扣读者的心弦,使读者欲罢不能。同样,相对比较枯燥的思想品德课,如果设计新颖别致、触动心情的导入,将会收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良好效果。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导入;学生注意力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15-0024  导入是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和重要环节,精彩的导入会使学生怀着一种期待、
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我和女友闹了点小摩擦。烦恼像大头苍蝇一样萦绕在心头,令我连续好几天情绪低落,于是我来到同学宿舍找他下象棋来排遣心中的郁闷。我们坐到书桌边摆下棋盘,书桌上放着一只粉红色的塑料储蓄罐,我觉得碍事便伸手移到旁边。令人奇怪的是,我明明感觉到里面有东西晃动,可是储蓄罐的重量非常轻,不像其他人那样存满了硬币。我问同学罐里放的是什么东西,他神秘地一笑,叫我自己打开看看。  我拧开盖子,用
《时间简史》虽然是一本科普读物,可真正能读懂的人并不多。自1988年发行以来,不断有读者向霍金反映,某些概念理解起来非常困难。为了能让广大读者更容易接受书中的内容,也为了将最新的科学观测和发现纳入其中,2005年,霍金开始着手《时间简史》普及版的创作。  作为美国著名理论物理学家,列纳德·蒙洛迪诺受到霍金邀请。起初,蒙洛迪诺很矛盾,一方面,他敬佩霍金顽强的意志力,愿意帮他完成作品;另一方面,因为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