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脑并济构建小学科学高效课堂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ymast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要注重动手能力培养,要强调对学生动脑思维的激发,促进手脑并用,增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如何实现小学科学课堂的高效教学,如何从“做”与“思”中来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要从教学时间、空间、环境创设上,促进学生大胆提问、科学思辨,自主解决问题。
  一、强调趣味性讲解,营造手脑并用情境
  从小学科学课程设置来看,很多课程内容是通过文字、图片等形式来讲解科学知识。对于学生,要么选择阅读方式,要么选择动手实践。如何才能更好地增强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学习热情,激活积极的思维力。教师就要善于从教材内容的研读和挖掘中,梳理出具有深层次教学意图的素材,来强化学生参与自主学习。比如,在苏教版五年级上册《太阳钟》一节中,对于教材中的日晷圖例,很多学生并未产生学习趣味,也从图例中看不出日晷的结构及特点,更难以明白日晷是如何来计量时间的。基于此,教师在教学组织上,可以从前后文的衔接上,引入前一节所学习的太阳的运动轨迹,影子的形成规律等知识,根据这些规律,如何来设计一种便于计时的测日工具呢?将问题抛出来,让学生带着问题来思考,带着疑惑来阅读文本内容。有学生便从教材中提出日晷的计时方法,但对于该方法的思路及功能又该如何去理解呢。所以,我们通过展示日晷的结构,来寻找其共同点,分析各部分的功能,并逐渐打开了日晷计时的方法,也让学生从中感受到古人的智慧。
  二、突出实验与动手,融合手脑并用方法
  小学科学通常以实验方式来展现科学现象,而学生的动手实验,有助于增强对实验的理解,拓深对科学问题的认知。实验教学作为一种科学教学的有效途径,教师要善于从实验教学与渗透中,明确实验的流程、实验的方法,让学生从实验中积极观察、有效思考,得出预期结果。作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教师要从教材研读中厘清“手脑并济”的教学思路,要从实验观察、探究中,让学生从趣味、好玩的参与动手实践中,来体验科学,来诱发学生的好奇心,增强学生从实验现象中发现问题。比如,在苏教版五年级科学《照镜子》一节中,从教材实验内容表述:直立两面镜子,从变化其角度上来观察镜子中物体的变化。这一要求对学生来说,仅仅是提出了实验的内容及简单的方法,学生无法从实验中观察到具体的那些变化,镜子中的物体又会怎样变化?基于此,教师在对本实验进行展开和整合时,就需要从实验内容上,来融入探究性科学思考。问题:请同学们利用两面镜子,如何在镜子中呈现1个像、2个像、3个像、4个像,以至于无数个像?问题一抛出,对于一些学生来说,会认为是很难完成的,特别是如何通过两面镜子来完成,更是难度颇多。不过,对于一些学生,通过自己选择两面镜子,从不同的角度变化来观察镜子中的像时,物像确实是出现了很多。由此,当两面镜子成180度时,就会形成一个像。由此可见,可以利用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来发掘实验教学的趣味,增强动手实践的意识。再如,在五年级《光与色彩》教学中,阳光是学生熟悉的自然现象,对于阳光,如何通过三棱镜来呈现不同的色彩。这也是本节实验的重点,更是难点。对于该实验的操作,如何在教室内完成?通过分析与实验,可以将三棱镜放在眼前,通过三棱镜去观察周围的物体,则可以看到七色阳光。于是,我课前抛出一个问题:谁能用三棱镜来看到七色光?刚开始,一些学生不知道该怎么去做,突然有学生大声惊呼:我看到了。于是大家纷纷将三棱镜放在眼前,去观察,果然看到一道美丽的七色光。这一个简单而易操作的实验,一下子激活了课堂学习氛围,也让学生从动手中感到了快乐。
  三、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质疑精神
  教师在组织科学课堂时,要鼓励学生大胆发问,提出质疑,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提出不同的见解。知识的学习从发现疑问开始,而探寻解题思路就是一种动脑思维的过程。苏教版科学《空气中有什么》一节,就是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来展现空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等成分。在本节课程中,有学生提出质疑:除了用胡萝卜和双氧水能制取氧气外,有没有别的东西和过氧化氢来制取氧气。对于该质疑,我也鼓励大家去思考,去尝试,并为学生提供了过氧化氢。后来,在第二节课,有学生发现用土壤、铁屑、粉笔灰也可以与过氧化氢发生反应制取氧气。这一质疑,果然保护了学生的好奇心,也让学生从自己的动手实践中验证了质疑。还有一次,对于《太阳和影子》一节课的内容已经学过了很久,但突然有学生提出疑问:“我们所见到的影子都是平面的吗?有没有立体的影子?”当时面对这一问题,我也愣住了。因为我从未想过影子是平面的还是立体的,如何来回答这个问题。一方面我惊讶于学生的创新思维,另一方面也想迫切地找到影子的呈现方式。于是,我从这个问题中进行挖掘,根据影子的形成原理,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方式来验证我们的结论。于是,通过对光线的观察,利用雾气可以直观地呈现影子的立体影像。
  总之,通过从小学科学教材中,来构建“手脑并济”的教学情境,从问题的导入来激发学生的质疑,引导学生从自主探究中来满足好奇心,来增进对科学的理解与认知。
其他文献
引言: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创新教育的高度重视,学生的创新精神、创造性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时代课题。要把握住创新能力这一民族进步的灵魂和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就必然要求从小学阶段开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也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的伟大使命。  小学教育是学生学习知识、认识世界的最基础教育,是创新人才的成长摇篮,对学生的习惯养成、性格塑造、能力培养等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大量的流行病学和病理组织学资料表明,幽门螺杆菌(Hp)感染在胃癌的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关于Hp在胃癌发生中的作用机制,国内外学者作了许多研究,并且取得了很大进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任何“思”都是从“疑”开始的,疑问是获得知识的前提条件,有了疑问,才有进一步深入学习的可能和需要。“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都是思维活动的表现形式,也是思维活动的结果。每发现一个小问号,这个小问号就像一个扣人心弦的小故事紧紧吸引着学生的心,悬而未决的问题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问题愈多,好奇心越强,兴趣愈浓,注意力就愈集中,思维就越活跃。现就低年级而言
胶原酶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 方法很多, 疗效不一, 我院自2001年3月~2002年12月采用经骶管裂孔硬膜囊前间隙置管注入胶原酶, 取得满意效果, 现报道如下.
抚顺县审计局连续第五年被评为市级精神文明机关。该局平时主要抓住了“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的核心和关键,对全局干部开展经常性地理想教育,信念教育,宗旨教育和廉政教育,有
在证券市场审计活动中,财务报表审计是最为普遍的。对证券发行上市公司而言,从公司改组成立.股票发行上市到年度报告和借资配股等,均需要由审计人员对财务报表进行审计,在通常情况
目的评价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小腿下段及踝部软组织皮肤缺损临床疗效.方法对17例小腿下段及踝部软组织皮肤缺损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岛状皮瓣修复,以腓肠神经的体表投影
为确保粮食真菌检验测定结果中的真菌来源于粮食本身,避免因人为因素造成的污染,真实反映粮食贮藏过程中的微生物种类和数量,探讨了在粮食真菌检验关键控制操作过程中各个环
目的探讨70岁以上高龄食管癌、贲门癌的术前、术后治疗.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3月~2003年5月收治的30例70岁以上食管癌、贲门癌患者的手术前准备及术后治疗情况.结果全组手术后共
以麦胚为原料,对速食麦胚粉的加工工艺和配方进行了研究。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了最佳的麦胚预处理参数:浸泡温度60℃、浸泡时间70min、蒸煮时间50min、微波时间12min。通过单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