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申“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

来源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navalwe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字词句始终是第一学段阅读教学的重要内容。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历史上,诸多教育名家潜心研究低年级阅读教学,在字词句教学上积累了很多宝贵的教学经验,最著名的是上世纪50年代斯霞老师创导的“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这是我们的前辈通过多年的实践、研究总结出来的低年级阅读教学规律,即使是在教学改革浪潮猛烈推进的今天,这一规律仍毋庸置疑地成为我们继承的宝贵的教学财富。但在教学一线我们发现,在改革、创新的表象掩盖之下,这一规律似乎已经被有些教师淡忘,字词教学脱离语言环境、句子教学与文本割裂的现象时有发生。正视这些现象并进行反思,可以避免再走弯路,有助于我们在语文教学改革中稳中有改,固中求新。笔者针对第一学段阅读教学中的字词句教学出现的几种行为缺失现象谈谈自己的思考。
  缺失现象一:识字教学孤立无援
  使用课标实验教材之后,面对识字量的大幅度提高,教师有些应接不暇。在教学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教学现象:一是教师在学生初读课文后,马上出现十几个孤零零的生字请学生认读。二是教师将识字与阅读完全分开,第一课时集中识字,第二课时集中阅读。
  笔者曾做过一个小实验:在听《自选商场》一课教学时,教师请学生交流课外收集的商品包装上的商品名称,坐在笔者旁边的一位小女孩,熟练地读完了自己手上所有商标的名称。等她话音刚落,笔者就将她刚读完的最后一个商标名称“腹痛水”中的“痛”字写在听课本上请她认,不料她摇头说不认得。接着笔者遮住“痛”字再写了一个“腹”,她还是不认得,又写了一个“水”(刚学过),她马上读出来了。最后当“腹痛水”三个字一起出现在她眼前,有趣的现象出现了——小女孩响亮地读出“腹痛水”。可见,学生识字是要以语言环境为依托的,离开了语言环境孤立地进行识字教学,必然是耗时多而收效微。初读课文几分钟,马上让学生认读从课文中脱离出的生字,是很难做到的。而阅读教学“随文识字”的特点就在于借助语言环境减轻了学生的识字难度,增强了识字教学的效率。而以上两种教学现象恰恰忽视了阅读课文丰富的语言环境,扔掉了能帮助学生识字的“拐棍”,无意中加大了学生学习的难度。
  [点评:初读课文后集中识字、识字教学与阅读教学割裂,这样的现象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确实很常见,尤其在教师们的家常课中。许多教师觉得这样教学简洁方便,却忽视了学生们的心理特征和识字兴趣。作者一个有心的小实验,强调了“随文识字”的重要性。]
  [行为矫正建议]
  阅读中的识字教学应该依托具体的语境识字,把生字词放在特定的语言环境——具体的一篇篇课文中来感知、理解和掌握,这种方式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注重儿童思维的形象特点。因为汉字依存的书面语言环境,可以为学生记忆提供一定的线索,书面语言可供学生反复阅读与记诵,实际上又提高了汉字出现的频率。汉字与学生见面机会越多,就越是能增强记忆。因此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文本的这一特点,在阅读教学活动中增加学生与生字见面的机会,以达到识认的目的。依托语境识字可以结合在阅读教学的几个环节进行:
  一、初读课文与生字初次见面。(略)
  二、在阅读过程中与生字反复见面。阅读文本为学生记忆汉字提供了线索,教师通过阅读可以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增加与生字见面的机会,达到识记汉字形与音的目的。同时,字义的教学更离不开阅读文本的语言环境。因为很多单个汉字本身没有实际意义,只有在语言环境中才产生价值和意义。正像有智者所言:“真正意义上的书面语言的学习不是从识字而是从阅读开始的,那些规范、优美的书面语材料是儿童获取书面语言营养的最重要的源泉。”正因为如此,我们不可将丰富的阅读文本撇弃,单独地进行枯燥的识字,而应该倡导在阅读中识字,在识字中阅读,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如《最大的书》第一课时的一个教学片段:
  师:课文已经读过几遍了,你现在知道课题上为什么加了双引号吗?
  生:我知道“书”上为什么加引号,因为最大的书不是真正的书,是岩石。
  师:能找到课文里具体的句子吗?
  生:“岩石就是书啊!你看,这岩石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
  师:(出示第4自然段)你把句子读通顺了,谁能把这句话读好,自己先练练。
  生自由练读。
  师: “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这个句子换句话还能怎么说,意思仍然是一样的。(出示句式:“岩石就是书啊!你看,这岩石一层一层的,____________。”
  生:“岩石就是书啊!你看,这岩石一层一层的,就像一册厚厚的书。”
  师:通过读书,我们知道了最大的“书”就是岩石。找一找插图中的岩石。
  师:说说,你还在哪儿见过岩石。
  生1:我在公园里见过岩石。
  生2:我去黄山旅游时见过岩石。
  师:我们来学着写写“岩石”的名字吧。学写“岩”。
  以上教学片段中,教师以“最大的书是什么?”为阅读活动的主要线索,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落实词语教学,进行书写汉字指导。使生字教学达到几个统一:音形义的统一;课文内容理解与识字教学的统一;词语教学与识字教学的统一。
  低年级语文教师应具有识字教学的意识,挖掘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复现生字,在谈话揭题中,在了解课文内容中,在不同层次的阅读中……使学生与生字频繁地亲密接触,让识字教学与阅读教学比翼齐飞。
  三、在复习巩固中与生字再次见面。(略)
  [点评:针对“识字教学孤立无援”的缺失现象,作者从“初读课文”、“阅读过程”、“复习巩固”3个环节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行为矫正建议,语言平实,思路清晰。成功的识字教学片段让人耳目一新,亲切的教学理论让人信服。]
  缺失现象二:词语教学空虚无助
  词语教学是阅读教学最活跃的元素,在低年级阅读教学中词语教学更是重中之重,这一点大家已经达成共识。但我们审视低年级的阅读教学课堂,却发现词语教学与阅读活动分离,与具体语言环境脱离的现象屡见不鲜。如苏教版《蜗牛搬家》课文出现:“密密的树林、甜甜的果子、清清的小河”词组,有教师这样组织教学:
  师:密密、甜甜、清清有什么相同?
  生:两个字是一样的。
  师:这样的词还有吗?
  生1:短短。
  生2:红红。
  生3:青青。
  ……
  显而易见,在此类词组中叠词脱离了词组就失去了实在的意义,这样的教学对学生语感的形成有害无益。在课堂中我们还看到有教师仍然脱离句段让学生以词解词造成教学效率低下,甚至使学生获得错误知识的现象。如一教师在教学《画家和牧童》中“惭愧”一词,说:“谁知道惭愧是什么意思?”学生抓耳挠腮,终于有个孩子说:“有个人嘴很馋,别人笑他,他就觉得难为情。”
  我们都知道,词由字构成,句由词构成,段由句构成,因此字、词、句、段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词语有着其浓郁的情感色彩和特定的含义,在教学中将词语从阅读语境孤立出来是一种低效的教学行为。
  [点评:不少语文教师为了让学生积累词汇,经常让学生抄写、读背同类型词语,如ABB、AABB ABAC、ABCC、AABC等类型,学生在强化训练下,能报出一串。但在口头表达或书面运用中,却经常“卡壳”。究其原因,就是学生虽然记住了这些词语,但却不理解其中的意思,因而缺乏正确运用的能力。词语脱离了具体语境,就如同搁浅在沙滩上的小鱼,没有生命力。]
  [行为矫正建议]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习言语,要让词深入到儿童的精神生活里,使词在儿童的头脑和心灵里成为一种积极的力量,成为他们意识中带有深刻内涵的东西。”学会词语是学好句子的基础,但学会词语不能离开具体的语言环境,只有以具体的语境为依托,词语才有肥沃的土壤,词义的学习才会水到渠成。
  因为词语具有概括性的特点,而低年级学生又具有形象思维占优势的特点,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文本中已有的具体形象的语言环境,也可以在教学中创设具体的语言学习环境,引导学生在阅读活动中理解词语的意思,了解词语所表达的情感色彩,达到积累运用的目的。教学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词语教学应依托具体语境。(略)
  二、词语教学与阅读活动融合。
  词语教学如果仅仅停留于说清楚词语的意思,这样的词语教学是缺乏灵动的,更达不到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深入儿童的精神生活里,使词在儿童的头脑和心灵里成为一种积极的力量”。低年级的词语教学应该在师生双方互动的阅读活动中,在教师创设的教学情景中,将词语的理解、运用与积累有机地统一,将识字、学句有机地整合起来……如有教师教学《小伙伴》一课中的“糟糕”一词。
  师:究竟发生什么事情了,让维加大喊糟糕?你能用这个句式来说说吗?(出示:,这可真糟糕啊!)
  生1:玛莎的背包丢了,这可真糟糕啊!
  生2:玛莎把背包丢了,她得饿肚子了,这可真糟糕啊!
  生3:离回家还有好长时间呢,她要饿很长时间的肚子,这可真糟糕啊!
  师:的确,这真是糟糕透了。那在你的身边发生过“糟糕”的事情吗?
  生4:我去上学,可是忘了带书包,这可真糟糕啊!
  生5:我忘了把开水带到学校里来了,今天上完体育课没水喝,这可真糟糕啊!
  生6:有一次,我不小心掉到泥坑里去了,这可真糟糕啊!
  师:想想当时的心情,请你再来读读这句话。(出示:真糟糕!离回到家还有好长时间哪!)
  在此教学片段中,教师先是引导学生联系文中人物,揣摩人物心理理解“糟糕”,接着又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理解“糟糕”。在这一过程中,又不知不觉地让学生运用词语及时地进行了造句训练。除此之外,我们还不难看出此教学过程,还巧妙地将语言训练与人文内涵的熏陶和谐地结合在一起。这样的词语教学是立体的、厚实的,可以“让词在儿童的意识里活起来,欢蹦乱跳”。
  [点评:以上的教学片段引导学生联系课文恰当地理解了“糟糕”,联系生活准确地运用了“糟糕”,教学轻松而扎实。所选的案例鲜活生动,展开的述评有理有据。]
  缺失现象三:句子教学断章取义
  句子是言语的核心基础,是组成段、篇章的重要单位,由于汉语言的特殊性,相同的句子在不同语境中具有不同的意义,所以对句子的理解上必须借助段或篇的语言环境。但在实际教学中,将句子教学与语言环境割裂,造成断章取义的现象却依然存在。
  如《司马光》(人教版一下)中的教学:
  师:你们通过读课文,知道司马光是个怎样的人?
  (通过教师再三启发,才牵强地得出司马光是遇事冷静的人。)
  师:课文哪一自然段写司马光遇事冷静不慌张?
  出示课文第5自然段,学习句子:“司马光没有慌,他举起一块石头使劲砸那口缸,几下子就把缸砸破了。”
  司马光为什么要砸缸?他是在什么情况下这样做的?这个句子的理解显然要在对上文“小朋友在花园里玩,有一位小朋友掉进大水缸,缸大且装满水,旁边没有大人;其他小朋友都慌了”的理解基础上,才能充分地理解这句句子,理解司马光的沉着、冷静。而上述教学片段,在学生尚未对课文整体感知的情况之下,便牵强地将司马光是个“遇事冷静”的人的主题硬塞给学生,然后将句子教学从文本抽取出来进行理解分析,这种断章取义的做法造成学生的被动学习,也对培养学生语感十分不利。
  [点评:部分教师在教学中“主题目标”意识强烈,在教学中常常迫不及待把学生牵引到自己预设的主题教学上,而后再带着学生到文中寻找相应的“依据”。这样的教学忽视了学生的心理感知过程,忽略了文本的整体研读要求,让学生体验不到自主发现的乐趣,感受不到豁然开朗的畅快。作者所选的这则案例非常典型。]
  [行为矫正建议]
  “语文教学要从整体入手,引领学生在文本的整体背景上研读,最后回归整体,从而培养学生整体把握文本的能力。”(杨再隋)句子教学也应该遵循“整体观”:
  一是要注意句子本身的整体性。(略)
  二是要注意句子所处的语言环境的整体性。教师应遵循“整体(段、篇)—局部(句子)—整体”的规律,对文本整体的初步把握有助于对句子的理解,同样句子理解到位,再回到对文本的感悟,能促进对文本整体更深入的理解。如上述的《司马光》的教学案例,我们可以这样改进教学:初读课文,说说你读懂了什么。引领学生对文本有个整体的把握;指导将重点句“司马光没有慌,他举起一块石头使劲砸那口缸,几下子就把缸砸破了。”读正确,读懂句子讲了什么;针对句子质疑问难:司马光为什么要砸缸?结果怎样?联系上下文寻找答案;再读句子,结合词语“使劲、几下子”体会司马光救人心切,并有感情地读好句子。
  [点评:教师遵循“整体—局部—整体”的规律,带着学生在文本里走几个来回,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有助于学生把句子理解到位。相应地突破了几个重点句子的理解,学生对文本内涵的感悟也会水到渠成。作者采用同一教学内容改进教学设计,让读者对句子教学应遵循“整体观”有了更切身的体会。]
  总而言之, “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深入浅出地高度概括了第一学段阅读教学中字词句教学的规律,它既遵循了汉语言学习的规律又考虑到了低年级儿童学习的特点,是经得起历史实践考验的宝贵的教学财富,作为小学语文教学后辈的我们要“咬定青山不放松”,不断地继承与发扬。
  [总评]
  半个世纪前,斯霞老师创导的“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是语文教学应遵循的教学规律,应继承的教学财富。在这一规律被有些语文教师淡忘的今天,作者的这一“重申”非常及时也非常必要。这一“重申”想必会让很多语文教师对字词句教学的现状引起反思,从而更加清醒、理性地预设教学目标,更加有效、有情趣地落实教学过程。
  宁波市海曙区语文教研员张敏华老师,多年来潜心钻研低段语文教学,倡导“守望童心、呵护童真、亲近童趣”的低段语文课堂。她在此文中针对第一学段阅读教学中出现的“识字教学孤立无援”“词语教学空虚无助”“句子教学断章取义”这几种行为缺失现象,通过具体的教学案例剖析了这些行为缺失现象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切实有效、有理有据的矫正的建议。文中所举的教学案例新颖、亲切、典型,所列的教学策略操作方便、实效性强,使人信服。
  这篇文章给我们教师如何撰写教学论文起到一些启示:
  一、善于把握住好的主题。写一篇论文,首先是要选准一个好的主题,之后论文中所有的文字均为这个主题服务。如果主题选得不好,会对论文的优劣产生巨大的影响。虽然教学实践中碰到的问题很杂,可以研究的方面很多,但我们要学会从“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纷乱中理出思路,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写作风格确定主题、选则材料。建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把握主题:1.紧随教改发展的动向,及时把握热点话题发表见解。2.反思实践中的冷思考,避开拥挤的道路另辟蹊径。3.关注新旧观念的碰撞,对比评析引发思考。4.把握沉寂后的回归,还原语文教学本色。张老师的论文选材属于第4种类型,重申多年前老前辈提出的观点,选用时下语文课堂教学中出现的案例加以阐述,让读者感到熟悉又亲切。
  二、善于选择典型、全面、新颖的论据。
  1.典型。选料来自教学实践,具备可普遍推广的价值,能引起教师们的共鸣。
  2.全面。文中涉及的策略、案例翔实、丰富,能给人以启发,让人信服,论文研究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
  3.新颖。选择新鲜的、生动的材料,增强文章的时代感和可读性。
  张老师论文的选材就注意了以上六个字,尤其在论证的过程中,采用先列举“缺失现象”,再提出“行为矫正建议”方式论述,文章结构严谨,层次分明,循序渐进,因而文章可读性和借鉴性都很强。
  (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教研室 315000
   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310012)
其他文献
暑假的一个周末,我正在家里做家务,手机响了。一接听,是个陌生男子:“喂,你的快递,请下来取一下吧!”我莫名其妙:“搞错了吧,我没在网上买东西……”话音未落,正在一旁看电视的女儿苗苗从沙发上跳了起来:“妈妈,没错没错,是我买的。”说着,打开房门冲了出去。  苗苗又用我的支付宝在网上买东西了!暑假开始后的一个多月里,她已经不下十次用我的支付宝在网上购物。  苗苗回来后,拿剪刀把手里的纸盒子拆开,里面是
无人机潜藏的巨大隐患让各国政府头疼不已,纷纷开始着手完善对无人机的监管,并进一步探索无人机合理的使用方式。不过,各国对无人机的监管仍然处于摸索阶段,相比无人机行业的飞速发展,监管和立法都相对滞后。    无人机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展现出发展的极高潜力,与此同时,它已经在全世界造成了许多上至国家安全,下至个人隐私的事故——多次闯入美国白宫的无人机使特勤局如临大敌,中东“伊斯兰国”多次使用无人机用作恐怖活
一、游戏目的    1.培养学生的弹跳力、腿部力量和协调能力。  2.培养学生团结协助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克服困难的精神。    二、游戏准备    1.器材:自制沙包4~8个,画线器一个或粉笔几支,皮尺一把。  2.场地:篮球场一块或长30m、宽15m的平地。(如图1)  3.画法:1234号区域是一个长宽为2m的正方形成对角线分开,5、6、7、8区域是一个长为1.5m、宽为0.5m长方形,9号区域
【摘 要】单元整体教学提倡每一部分的教学都要围绕单元语文要素展开。依循从扶到放、读写结合、学以致用的思路来进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需要先通过比较,解读语文要素,再重构单元板块,凸显语文要素,最后系统推进,落实语文要素。如此能够确保学生在单元学习中习得相关知识,提升语用能力。  【关键词】语文要素;统编教材;单元整体设计  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以“观察与发现”为主题,确立了两个语文要素:(1)借
【摘 要】语文教材的品质对学生的成长和教育影响深远。本文以独特的视角重新审视小学语文课本,发现部分文本存在来源不清、入选时断章取义、情节内容与事实不符、有一定的逻辑上和道德上的谬误之处等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批判,意在增强选文编文的合理性。  【关键词】教材解读 批判  从某种意义上说,小学课文的品质可以影响一个国家的未来。郭初阳等人所著的《救救孩子:小学语文教材批判》(长江文艺出版社,2
在自由的诱惑和人们为了品味自由将要冒的风险上,这种经历赋予了默克尔一种罕见的视角。她的政治风格是没有政治风格。她没有天分,没有华丽,没有超凡魅力。她有的只是一个“幸存者”的敏锐权力感和一个科学家对数据的挚爱。  默克尔于2005年成为德国总理,然后掌控了世界第四大经济体。德国的博学之士称之为“默克尔策略”。她凭着一贯的谨慎,骄傲地践行了“婴儿步伐般的政治”。在管控欧洲的连环债务危机中,默克尔已经作
【摘 要】人教版教材和统编教材都选编了《太阳》一文。相同的课文在不同的学段、不同的单元,其教学价值是有所区别的。对于这样的老课文,教师要立足课程标准,明晰学段目标;研读单元目标,落实语文要素;精准把握学情,高效组织教学。这样才能让老课文发挥出新价值。  【关键词】说明文;习作单元;统编教材  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太阳》是一篇常识性说明文,介绍了太阳距地球远、形体大、温度高的特点以及太阳与人类的密
摘 要:在《体育教学》创刊40周年之际,编辑部追源寻根,对首任编辑部主任徐道琛教授进行访谈,听前輩聊创刊初期的艰辛,从四十年前的筚路蓝缕,到如今昂首阔步立足于全国基础教育学校体育学术期刊之首,前辈们付出了太多的心血。作为后辈,我们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继续创造《体育教学》的下一个辉煌。  关键词:《体育教学》;主要创刊人;首任编辑部主任;40周年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
编者接  在学校管理中,不同的校长有不同的管理艺术,有的校长践行“有为而治”的理念。事事亲为,以身作则,啥事都管。结果是校长不亲自抓的工作很难上去,班子成员总是畏头畏脚,一切看校长的脸色行事,不主动拿出工作的思路:有的校长崇尚“无为而治”的真经。总是把任务分派给副校长或中层干部,让他们来做具体工作,自己却躲在背后享受清闲,班子成员累得苦不堪言,有些需要校长拍板的事也只能硬着头皮去安排。究竟“有为而
关键词:湖北省;第二届;体育教师;教学技能比赛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D  文章编号:1005-2410(2014)12-0079-01  由湖北省教育厅主办,湖北省教学研究室、黄石市教育局承办,湖北省教育学会体育专业委员会协办的湖北省第二届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技能比赛于11月14~15日在湖北黄石市七中隆重举行。来自武汉市、黄石市等17个地、市、州的200余名参赛选手和各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