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吴盘生 沿着苏霍姆林斯基的足迹与时代同行 张 烨 试论学生素质和谐发展的教育诉求和实践指向 周 岳 应重视对教学体验的研究 吴志健 有效教学校本研究的模型 徐向阳 张娅妮 语文有效教学:审美教育的认识论基础 王金桂 左 东 有效教学:从文本主义走向人本主义 庄治新 聚焦有效对话 促进深层思考 王学东 在追求“双高”中始终立于不败 项 阳 教师在研究共同体中提升理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吴盘生 沿着苏霍姆林斯基的足迹与时代同行
张 烨 试论学生素质和谐发展的教育诉求和实践指向
周 岳 应重视对教学体验的研究
吴志健 有效教学校本研究的模型
徐向阳 张娅妮 语文有效教学:审美教育的认识论基础
王金桂 左 东 有效教学:从文本主义走向人本主义
庄治新 聚焦有效对话 促进深层思考
王学东 在追求“双高”中始终立于不败
项 阳 教师在研究共同体中提升理答水平
周爱华 语文教学,激发儿童潜在的“可能性”
陈亚莉 “听、说、读、写”
段 军 吕大洪 刘大伟 农村小学中层教干职位倦怠的成因与对策
贝新华 远离职业倦怠 加强身心保健
朱江琴 自制玩具:促进幼儿多元智能的发展
陈 涛 史亚夫 走向和谐:现代课堂教学的应然追求
方健华 金连平 关注转型、关注国际的教育理论刊物
其他文献
尽管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是对原实验稿的完善,但深入学习也会发现其修订后所彰显的基本思想和精神。其中,有的是坚守、重申,有的是调整、改进,有的是补充、增加。这些基本思想和精神聚焦在几个核心概念上,这些核心概念形成了课标的核心范畴。所以,对新课标的领悟和践行不妨从深入理解、准确把握几个核心概念入手。 一、语文特质: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运用 语文课程究竟是什么样的课程?语文课程的特质是什
【学校名片】 江苏省无锡市五爱小学诞生于抗日战争烽火岁月,前身是雪枫干部子弟学校和华东干部子弟学校。光荣的革命传统孕育了“五爱精神”,“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已成为几代“五爱人”执著的追求和不变的信仰。改革的时代精神催生的和谐教育实验已历经20多年风雨,形成了“三特”(学校有特色、教学有特点、学生有特长)、“两性”(实验性、示范性)、“四化”(和谐育人个性化、和谐教学素质化
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84页第7题是这样的一道习题: 1 3=□ 1 3 5=□ 1 3 5 7=□ 2×2=□ 3×3=□ 4×4=□ 显然,这道题蕴藏着丰富的数学内涵,那么如何让孩子们感受更多的数学意义、体会数学的神奇与伟大呢?我在教学时进行了一次大胆的尝试。 【教学片断】 1.初步感知算式“有生命”,在创造中探究 (学生先独立完成,再交流校对后,教师
摘要:教师教学反思出现浅尝辄止的现象,除了受其自身的智力影响,还受其情感等心理因素的影响,笔者试图通过剖析教师教学反思心理变化的历程,揭示其深化的突破口:心理的“平衡”和“不平衡”处。学生、同行和专家是教师教学反思的推进器,他们能够在教师教学反思深化过程中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加快教师教学反思类型的转换和反思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教师教学反思;平衡;不平衡 步进在《中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反思
方展画 “苏派教育”研究:吹响百舸争流的号角 鲍寅初 苏派教育:重人文、讲规律、求质量 束鹏芳 近代江苏教育对“苏派教育”的照映和馈赠 都 樾 师范之花长芬芳 邹 正 创新:一种文化的传承与坚持 秦培元 刘金玉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洋思教育的密码 戚韵东 小主人教育:一种教育思想的创新与发展 成尚荣 苏派及苏派研究的跃迁 吴洪玉 杨孝如 和美:一种教育的理解与追求 镇江市
编者按:新课程改革以来,教师的专业发展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教师的科研积极性也得到充分的激发。为了更好地为基层教育科研服务,从本期开始,本刊将特设“综述”栏目,就基础教育领域,特别是与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密切相关的热点难点问题的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梳理,欢迎作者赐稿。 摘要:近年来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已日益成为教育研究的热点。在综合分析了对“均衡”的释义,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差异,基础教
一、从一节“遗憾”的公开课说起 区里组织骨干教师教学展示活动,一位特级老师执教了《认识整万数》一课,其中对整万数的读写的指导这一环节,引起听课老师的热议。 课堂回放:教师出示问题(如下): 教师要求学生先独立探索,然后组织交流整万数的读写方法。一部分学生认为应先读最高位上的数。比如3070000读作三百万零七万。另一部分学生认为应读作三百零七万。教师回避了第一种读法,而要求第二种读法的学生说
“一国两制”这一正在现实中实践着、发展着的历史,学生或多或少地都会具备一些前认知。这是件好事,但是前认知多了,难免出错,而且容易习惯性地自以为是。如此,反而会增大教学难度,也必然会提高教学要求。这样,教学效果会遇到怎样的风险?我将猜测和疑虑集中到一个点上:究竟怎么办? 束鹏芳“一国两制”的十年一课,打消了我的猜测和疑虑。而且课堂上出现的远比我所猜测的还要复杂、还要多的问题,都被束老师有效化解了。
《江苏教育研究》:义务教育化学学科进入新课程已经有十年多的时间了,这些年来,化学课程教学取得了哪些成绩?还存在哪些问题? 修订工作组:《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2001年颁布以来,对于全国的初中化学课程建设、教材研发、课堂教学、考试评价以及教师的专业发展等方面都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北京师范大学化学教育研究所在2010年8月对山东省17个地市的6411名初中化学教师进行了网络调查,结果显示
土黄的主色块是泥土,淡蓝的中间色是水滴,这就是《教育,真的不能简单》的封面,如此的温雅。仅读封面,就让我自然联想起作者沈茂德校长的坚信——“教育就是农业”,因为水是滋润万物生命的源泉,是人类赖以生存和文明发展的最重要的物质基础。还让我联想起那个很经典的譬喻——“教育就是水之道”,水到渠成,随方亦圆,循湿而流,柔能克刚,流水不腐,善于借势……如此深刻的简单,不正应和了该书的名字——《教育,真的不能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