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学习,发展学生高阶思维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9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是一门语言学科,同时也是一门思维学科。语文教学的任务不仅是训练学生的语言,更是训练学生的思维。“一切听说读写都是在思维转换下实现的。”学生的思维发展是语文核心素养之一。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感知文本“写了什么”,还要引导学生思考“文本是怎样写的”,更要引导学生思考“文本为什么这样写”。当下,在很多课堂中,存在着抑制学生思维发展的现象。这些现象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一、教学中学生的低阶思维现象
  学生在学习中应该有高质量的思考。观照当下课堂,不少学生思维呈现出简单、浅表的样态,对课文理解浮光掠影、蜻蜓点水、浅尝辄止。具体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容量臃肿,导致学生无思维“空间”
  为扩大语文课堂容量,一些教师在教学中往往“甲乙丙丁”“子丑寅卯”,将课堂塞得满满的。课堂容量臃肿,学生疲于应付,思维时空逼仄。如一位教师教学《水》一课时,在一堂课中不仅要求学生“体会作者以苦为乐的精神”,掌握“反衬”写作手法,而且还将“感悟母爱”“懂得环保”“细节刻画”等内容也纳入课堂教学中。课堂上,学生阅读、练笔、交流、批注,忙得不亦乐乎。大容量、高密度、快节奏的教学让学生应接不暇,学生疲于跟进、应付,鲜有自主思考的时间。尽管从表面上看,课堂信息很丰富,学生展开了全方位、多角度的学习,但多数学生是机械的模仿、盲从,毫无思维可言。
  2.问题琐碎,导致学生无思维“时间”
  自从“讲”这种教学方式遭受批评、诟病以来,“问”就成为了课堂最为常见的教学方式。在语文课堂上,出现了“满堂问”“琐碎问”等现象。一节语文课,少则几十问,多则上百问,问题琐碎,导致学生无思维之“时间”。如一位教师教学《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一课时,在课堂上这样提问:谁送别肖邦的?在哪里送别肖邦的?肖邦的老师、同学是怎样送别肖邦的?为什么要将泥土送给肖邦?……师生问答犹如“打乒乓球”,你来我往,按部就班,学生消极应付、生搬硬套。这样教学,知识不仅被碎片化了,学生的思维也同样碎片化了。
  3.启发浅白,导致学生无思维“质地”
  学生的思维应当是有深度、有质地的。作为教师,应当对学生的学习给予适当引导,让学生的思维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教师引导应当是多样化的,应涉及到文本内容、主题、写法等。遗憾的是,在课堂上,许多教师启发过于浅白,导致学生无思维之“质地”。如一位教师教学《鹬蚌相争》一课时,一位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老师,当蚌的嘴巴一张开,鹬不就可以逃脱了吗?”面对学生的问题,教师轻微一笑:“这是一篇什么体裁的文章?”“寓言。”于是,教师进入了下一个教学环节,学生的思维就此打住。试想,如果教师将这个问题抛给大家思考,一定会激发学生的思维,课堂也一定会呈现别样的风采。
  二、如何在教学中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
  上述种种教学行为,直接引发的后果就是学生思维的浅化、窄化、固化以及创造力的弱化。如何在学生学习中发展其高阶思维?关键要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即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活动。作为教师,要保障、赋予学生思维时空,拓展学生的思维宽度,发掘学生的思维深度,让学生的思维有方向、有品质。
  1.运用“主问题”,赋予学生思维时空
  学生的学习需要有自主思考、探究的时空。作为教师,要让语文课堂具备一定的弹性,运用“主问题”启发、驱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彼此之间围绕问题进行深度交流、深度研讨。当学生的思维卡壳时,教师要给予适当的启发。
  如教学《说勤奋》一課时,立足于单元视角,教师可以设计如下的问题驱动学生的语文思维。问题一:初读课文,说一说今天学习的《说勤奋》与以前学习的《石榴》《九寨沟》有什么不同?问题二:作者是怎样“说”勤奋的?问题三:这里有“范仲淹断齑划粥”“齐白石从木匠到绘画大师”“列宁专心读书”三则故事,哪一则故事可以更换文中的故事,哪一则故事可以插入到文中的两则故事之后?三个“主问题”极富层次性,且赋予了学生思维的空间。学生发现,《说勤奋》不同于以前所学的《石榴》《九寨沟》,它既不抒情,也不是写景状物,而是在说理。在课文中,作者主要是通过举例子佐证。那么,如何举例子才能让例子具有说服力呢?这是学生深度思考的问题。通过问题三,学生能展开深度思维:佐证事例要典型,要具有代表性。所以,“范仲淹断齑划粥”“齐白石从木匠到绘画大师”可以替换课文中的两则事例,因为都是一古一今。同时,可以将“列宁专心读书”放在文中的两则故事之后,因为这样能做到“中外兼顾”,让事例更具说服力。因此,学生也才能深刻理解说理文要言之有据,只有这样,才能让说理文言之有理。
  以富有挑战性的“主问题”为驱动,能引发学生的语文思维,催生学生的语文探究,引领学生的语文实践,促进学生的语文反思。借助问题,学生与文本、与同伴能展开积极对话、思维碰撞,语文视界能逐渐明朗。
  2.运用“主任务”,拓展学生思维宽度
  深度学习重视真实任务学习活动的创设。学生只有在一个个具体的任务活动中才能展开探究学习。学习任务不宜过多,应富有挑战性,能切入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激活学生的学习经验,打通语文新旧知识的关联,从而能让学生展开自主建构,形成高阶思维。
  如《生命的壮歌》由“蚁国英雄”和“生命桥”两则故事组成。教学中,我给学生创设了“主任务”:比较两则故事的异同。由于这是一个开放性的任务,因而更加盘活了学生的思维,驱动学生进行语文思维。学生纷纷指出两则故事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如有学生说:“两则故事都表现了生命的献身精神、合作精神等。”有学生说:“两则故事的题目都加上了引号。”有学生说:“第一则故事只有一个自然段,而第二则故事却有三个自然段。”依据学生的发现,我引导学生认识双引号在这里发挥着怎样的作用,引导学生比较,第二则故事比第一则故事多哪些内容。这样的异同比较、反思,拓宽了学生的思维宽度。在比较中,学生对文章的主题形成了更加深刻的认知。
  “主任务”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教师围着教材讲,学生跟着教师听”,学生“听听激动、想想一动不动”的教学状态。学生在真实的任务驱动下,展开积极的文本思考、探究,从而成为文本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有效发展、提升。
  3.运用“主支架”,发掘学生思维深度
  深度学习的开展,离不开学习支架的支持。在教学中,运用“主支架”能深化学生对课文的体悟、理解,能发掘学生的内在潜能,开掘学生思维的深度。从方法上看,学习支架包括情境性支架、目标性支架、任务性支架等。支架是学生学习的载体、媒介、依凭。有了支架,学生的学习才更有效。
  如《莫高窟》一文主要讲述了莫高窟的彩塑、壁画、藏经洞的特点。为了引导学生研读“彩塑”、研读“壁画”、研读“藏经洞”,我构建了“主支架”——“阅读课文,找出每段中的关键句,思考作者是如何围绕关键句描写的。”通过“主支架”,我引导学生阅读。学生能够抓住每一段的关键句,如“敦煌莫高窟是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莫高窟保存着两千多尊彩塑”“莫高窟不仅有精妙绝伦的彩塑,还有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宏伟瑰丽的壁画”“莫高窟里还有一个面积不大的洞窟——藏经洞”,等等。借助“主支架”,学生不仅明白了“课文主要写了什么”,还理解了“课文是如何围绕关键句子描写的”,从而有效地发掘了学生的思维深度,激发了学生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情感,提升了学生的阅读水平。
  “主支架”,让学生阅读可视化。在“主支架”引导下,学生不仅能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而且能逐步深入,从细微之处进行深度探究。在教学中,“主支架”能帮助学生加深体悟、理解,发掘学生的思维潜力,让学生自主完成学习任务。在教学中,“主支架”发挥了提纲挈领、纲举目张的教学功效。
  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学习就是要学会思维”。教学,应当给学生思维的发展留足余地,提升学生的思维含量。基于“深度学习”视角,运用“主问题”“主任务”“主支架”,能激活、深化、生长学生的思维。在教学中,教师应通过激发学生思维的“涟漪”,激起课堂教学的“千层浪”。
  (作者单位:江苏徐州市贾汪区青山泉镇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 宋园弟
其他文献
教材中收录了许多民间故事,这些民间故事有生动的故事情节和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利用故事情节与环境的刻画,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情况以及人物在环境中表现的性格。人物、情节在文章中相辅相成,构成了民间故事的特色。本文以《九色鹿》一课教学为例,分析其中的故事情节,对比人物形象。  《九色鹿》是一篇感人的民间故事,主要讲的是主人公九色鹿救了落水的调达,调达对九色鹿发誓自己不说出九色鹿的住处,但调达在金钱面前
以“单元”组织教学的方式已成为当下许多教师教学采用的方式。这种组织方式突破了传统的以“篇”“课时”为单位的固化、线性教学,形成了一种整体性、系统性的学习。作为教师,要对单元教学进行全盘考虑、整体设计。“整合”是实施单元教学的重要策略,它将语文知识学习、阅读方法掌握、思维能力训练及写作能力提高等进行有机整合,将课时学习目标、任务与单元学习目标有机整合,从而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升教学的整体效能。  
反复是一种修辞手法,主要是指在说话或者写文章的时候,有意识地重复某一话语,有时是词语,有时是句子,有时是语段。在文章中运用反复的手法来表达,可以使文章读起来有韵律美,容易引起读者的注意,强化文本内容,传递情感。在教材中,经常会有一些“反复结构文本”内容的出现,它们具有句式相同、结构相似等特点。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对这些“反复结构文本”进行分析,并采取恰当的策略,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一、“
在中高年级实施单元整体教学,旨在从“编制目标系统”“改进单元课文的教法”及“加强与其他活动和学科的联系”等方面入手,提高教学的整体质量,促进学生素养的全面发展。  一、单元整体教学的基础  教材目标网络系统是把教材中的能力目标按单元进行编制,目的是使教材中所有单元的能力目标形成一个完整的网络,从而促进学生良好认知结构的形成。教学时,教师一方面将教材中的“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及“口语交际”按单
审美是鉴赏、欣赏、评判美丑的一种能力,更具有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重要任务。审美素养的发展,需要从体验中获得。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审美体验,从学生对美的认识、接收、欣赏中,发展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与创造能力,让学生从感知文本形象、汲取语言之美中获得美的熏陶。  一、挖掘文本情感,感知美  在阅读中强调“进行美感教育”“培植欣赏文学的能力”,这些都是对审美教育的直接体现。刘勰提出:“夫缀文者情
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是重点。中国汉字是最美的,也是最难学的文字之一。因为它的美丽,所以它对儿童充满了吸引力。又因为它的难学,使原来亲近它的儿童,在初遇它之后,便很不情愿地躲避,甚至远离。与拼音文字不同,汉字不仅仅是记录的符号,而是音、形、义的统一体。汉字是对社会生活、人情风俗、自然万物等现象的记录,蕴含着丰富的字理,甚至探寻汉字的发生学意义,能形成一门方法论学科——字源学。  二年级开始,随着学生
低年级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是识字写字,这是学生开展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语文学习的重要基础。在教学实践中,很多一线教师都会感到非常困惑,识字教学远不及阅读教学那般情感饱满、诗情画意,也不像习作教学那样可以天马行空、异彩纷呈,甚至也不如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那样妙趣横生,所以识字在整个语文教学中始终都处于一个尴尬的地位,这就造成了当下识字教学的整体效率严重低下。其实,识字教学有着自己独特的规律,如何才能
语文教学的核心是关注文本典范化的语言特征,开掘学生内在的认知体验,发挥教材作为范例的资源价值。教材中的文本都是文质兼备的典范之作,很多语言和句式都极为规范严谨,需要学生在深入推敲、细细揣摩、悉心品味的过程中,形成全面而正确的认知。为此,我们不能放过文本语言中的每一个字、每一个标点,要让学生在对比、咀嚼中感受语言的内在神韻,体悟作者蕴藏在文本中的表达智慧和遣词造句的匠心独运,领悟作者语言运用的规范性
【教学目标】  1.感受雪的意象,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  2.在诗歌学习中感受美、表达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学习准备】  搜集、背诵有关梅花和雪的诗歌。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领  (观看梅花的图片)寒冬来临,梅花傲雪。谁来背诵和梅相关的诗句?自古以来,人们喜欢梅花,赞颂梅花,不仅仅因为她的美丽脱俗,还因为她是高洁品格的象征。  除了梅,还有不少自然景物被文人墨客赋予了特定
一、探访心灵的家园  “我”在一日之内就访遍山中好友,跟他们倾诉衷肠,交流情感。“我”去登山,并不是要体会“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壮志,也不是要“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的理念得以体现,而是在于,“我”与山中的景物是一体的,“我”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我”登山,就是要去寻访好友,与他们进行心灵的沟通,从大自然中得到心灵的慰藉。山之于“我”,不在于攀登,不在于征服,而在于寻访,在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