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战线上的生力军——庆祝北京外国语学院联合国译员训练部成立十周年

来源 :中国翻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j_csi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桃李满天下",这句赞美老师的话。值此庆祝联合国译训部成立十周年之际,我作为一个在这里度过十个春秋的老师用它来表达我此时此刻的心情,不知能否得到人们的理解,但愿大家只是宽容地一笑,不要责怪我"躇踌满志"。我同时把这句话赠送给所有在译训部教过书的老师,他们为译训部的成长倾注了全部心血。愿我们在海内外的桃李读到此文时却在遥祝译训部生日快乐并取得更大成绩。是的,十年了,至今我仍记得第一批学员通过联合国录用考试时大家喜悦的心情,如今这批"老"学员
其他文献
【正】 香港当代翻译研讨会于87年12月17日至21日在香港大学举行。会议中心主题是:文化与信息交流。会议由香港中华文化促进中心和香港六所大专院校,以及香港翻译学会联合筹
【正】 一、什么是外位成分? 汉语外位成分实际上是句中某个成分向外位转移,再用代词在本位替代而形成的一种特殊成分。如:
【正】 6月14日,德意志联邦共和国驻上海总领事特奥多博士代表魏茨塞克总统,把一枚"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大十字级勋章"授予著名翻译家、中国译协名誉理事、南京大学外文系教授张
【正】 关于英语阅读,前人写过不少名篇。培根的"Of Studies"早已脍炙人口。拉斯金(JohnRuskin)所著"Books and Reading"也能益智。今人 Piddington 则写了一篇"The Special
【正】陈中绳先生在《词语翻译随笔》(见《中国翻译》1987年第3期)中,谈到了"律师事务所"的英语译
《苔丝》的译文出自我国翻译界前辈张谷若先生的手笔,早在三十年代就已问世,后来又不断作了修订,其译文既再现了原作的艺术意境,又同样富于文学价值和艺术感染力,堪称是语言艺术再
台湾著名翻译家宋颖豪教授不久前将被公认为最晦涩难懂的、也是很难翻译的诺贝尔文学奖(1948年)获得者英籍美裔诗人艾略特的代表作434行长诗《荒原》全译为中文,在台湾《蓝星诗
【正】 1987年1月,联邦德国国际交流中心授于我国著名诗人、翻译家、德国文学研究专家冯至教授1987年艺术奖。八十二岁高龄的冯至同志,从事文学活动已整整六十年。青年时代留
云南省翻译工作者协会经过两年的筹备,于今年4月5日在昆明正式成立。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发去贺电,热烈祝贺省译协成立,祝贺译协在改革开放中为加强中外科技文化交流、繁荣民族语
【正】 在列宁格勒郊外一片茂密的松林里,酣睡着一个名叫索瓦洛沃的古老墓地。墓地深处的一个小山坡上竖着一块大理石墓碑,碑的横眉及左右两边镌刻着苍劲的汉字:"不愠"、"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