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借鉴•破解

来源 :今传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disc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编辑出版高等教育起步较晚,目前普遍存在着学科定位不准确、培养目标不明确、课程设置不合理、师资匮乏、毕业生分配难等问题。进入21世纪,虽然编辑出版教育有了较快发展,但在超速发展的同时,人才培养质量却难以适应出版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国外出版产业发达,出版高等教育历史悠久,培养模式先进,关注、研究欧美各国的出版产业和出版高等教育,借鉴其经验以破解我国出版高等教育面临的难题,意义深远。
  关键词:培养模式;困境;借鉴;突破
  中图分类号:G21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0)11-0110-02
  
  近年来,我国编辑出版高等教育发展迅速,目前有一百多所高校开设了“编辑出版专业”,但由于编辑出版学专业的学科归属混乱,导致“重复设点、资源浪费”现象严重。编辑出版高等教育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学科定位不准确,培养目标不明确,课程设置不合理,师资力量不足,毕业生分配难等问题。其结果是我国出版教育的规模虽然较大,但却难以适应出版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此,北京大学、传媒大学、武汉大学、南京大学等多所高校联名呼吁国家在研究生培养的学科专业目录中,“将出版学列为培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专业中的独立的一级学科”。
  
  一、国外编辑出版高等教育模式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最近几年,编辑出版高等教育遇到了较大的困难,人们对如何解决这些困难开展了多方面的研究,但研究多限于国内情况。在此背景下,个别研究者开始留意国外编辑出版高等教育状况,较有代表性的成果如罗紫初的《中外高校出版学类专业设置情况比较──中外出版高等教育比较研究》,张志强、万婧的《美国出版研究生教育略述》,汤菲的《美国编辑出版高等教育发展对我国的启示》等。这些研究有如下特点:第一,相关研究的论文数量很少。我们对1995年以来编辑出版高等教育的研究论著情况进行了精确统计,1995年~2007年,国内共发表相关论文131篇(多发表于2000年后),而有关国外编辑出版高等教育的只有15篇(包括几篇介绍性的文章)。第二,研究范围较窄。研究者多集中在国外编辑出版教育的学科定位、课程设置上,以后者居多。国外编辑出版教育的许多问题还未涉及,有待于展开深入和广泛的研究。第三,这一课题没有发表过系列的研究文章或专著。这表明,没有学者就这一课题从事系统性或专题性的研究。第四,上述几个因素表明,这一课题的现有研究对改进和发展我国编辑出版高等教育的借鉴意义有限。欧美各国的出版产业发达,开展编辑出版高等教育时间早,积累的经验较多,因此,我国出版高等教育亟需借鉴欧美发达国家出版高等教育模式的经验和成果,特别是出版高等教育如何与出版产业结合起来,如何适应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为出版产业的发展提供高水平的专业人才,促进出版高等教育和出版产业良性、互动的发展。这是我国开展国外出版高等教育研究的方向和趋势。
  
  二、研究国外编辑出版高等教育模式的意义
  
  我国编辑出版教育起步晚,发展时间相对较短,虽然有一百多所高校先后开设了“编辑出版专业”,也有部分高校培养这一方向的硕士、博士,比之国外编辑出版高等教育,我国的编辑出版高等教育学科定位不准确、培养目标不明确、课程设置不合理、师资力量不足等问题表现得比较突出。面对越来越多的出版领域国际交流与合作,研究、借鉴国外先进编辑出版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显得迫切而必要。简而言之,其意义主要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首先,近年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进一步加大,政府对以出版为代表的文化产业提出了参与国际竞争、扩大我国文化影响力的“走出去”战略,文化产业将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作为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出版业也将会有一个大的发展,除传统的出版形式外,一些新的出版媒体形态或产业将更加丰富多彩,出版产业由此而需要更多的专业人才,人才需要更趋多元化。同时,出版的产业化,对出版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产业发展需要既掌握编辑出版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又熟悉经营管理和市场开发的复合型人才。这些都对我国的编辑出版高等教育及其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如何使高校编辑出版专业的培养模式与产业发展的需要结合起来,相互支持,共同发展,是全国多所高校所面临的重要课题。这需要我们借鉴国外编辑出版高等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理念和模式,摸索出适合我国国情和产业发展的编辑出版高等教育模式,培养出更多高质量的编辑出版专业人才。其次,当前我国正经历着出版体制的创新和改革,其核心是把经营性出版单位转变为企业体制,即转企改制,使之形成新的市场主体。其中,最重要的一项改革内容就是进行劳动人事分配制度的改革。在这一背景下,出版业需要补充更多年轻的专业人才。而现有的编辑出版高等教育由于培养模式不科学等因素制约,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需求严重脱节,不能适应产业发展的需要。我们迫切需要学习、借鉴国外出版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进我国编辑出版高等教育的现状,让高等教育和产业发展形成一种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再次,20世纪80年代中期,国内尝试在个别高校开办编辑出版专业。当时出版产业处于起步阶段,在那种背景下建立起来的培养模式,只是适应了当时产业发展的需要。21世纪初,编辑出版高等教育规模进一步扩大,但却基本沿袭过去的培养模式,而此时的出版产业相比20年前已有较大的不同。因此,培养模式陈旧,培养方向不明,培养内容左右摇摆,使得国内出版高等教育远远不能适应产业发展的需要。目前,我国出版产业仍处在体制改革和产业不断发展的变化之中,如何在出版体制改革和产业变化的背景下,改进出版高等教育,也应该向国外同行学习。
  综上所述,虽然我们研究的对象为国外编辑出版高等教育,但研究的出发点是解决中国编辑出版高等教育面临的困难,研究的针对性较强。正所谓带着问题开展研究。因此,国外编辑出版高等教育模式的研究将有助于解决我国编辑出版高等教育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对我国教育管理部门开展高校编辑出版专业的设置和分类工作会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三、国外编辑出版高等教育模式研究中应重点关注的几个方面
  
  早在20世纪初,欧美各国就开始了编辑出版专业高等教育,一个世纪以来,欧美发达国家形成了具有多种层次、多种培养模式的编辑出版高等教育体系。其完善的编辑出版高等教育模式能适应不断发展的出版产业对人才的需求,为产业发展提供高质量的专业人才支持。因此,模式研究应关注于国外编辑人才培养模式的整体研究。研究地域的选择上,我们选择英、法、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这几个出版产业发达、编辑出版高等教育模式具有代表性的国家展开分类专题研究。这些国家中,英法两国开展编辑出版专业高等教育的历史很长,英国的编辑出版高等教育学科设置较全,人才培养模式适应了其产业发展的需要;而法国在20世纪70年代就已经开设过出版专业博士学位教育,人才培养层次较高;美国、加拿大两国的编辑出版高等教育体系完备,在人才培养方面与产业界保持着密切的合作,能提供多种层次的编辑出版专业教育;澳大利亚的教育模式类似于英国,但也颇具特色。在编辑出版高等教育模式的研究上,上述国家的编辑出版高等教育有不同的培养模式,即使在同一个国家,也会有几种不同的培养模式。因此,研究应主要集中于上述各国编辑出版高等教育培养模式的研究。结合各国出版产业发展的特点和对专业人才的需求,着重研究各个模式下编辑出版专业教育的内容和特点,专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的协调和结合以及相互适应、相互促进的机制和方法;对各个模式所采用的教育手段、教育内容、教育对象、培养效果等多个方面,逐一进行归纳、分析,综合比较各个模式的特征和特点,对其做出全面准确的评价。国外编辑出版高等教育培养模式的研究需要解决以下问题:第一,我国编辑出版高等教育面临学科定位不准的问题,那么在国外培养模式中,是如何定位其学科的?第二,国内编辑出版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能力,且以理论讲授为主,专业实践性不强。国外出版教育有哪些核心内容?在其模式下,如何解决编辑出版教育所面临的实践性和应用性难题?第三,国内专业培养目标不明,处于“大出版”和专业化出版目标的矛盾之中,在其教育模式下,如何设置课程和确定培养方向?如何使培养目标更加切合产业发展的需要?第四,国内编辑出版人才需求呈现出多样性、复合型的需求特征,国外培养模式是如何解决人才培养多样性和复合型难题的?第五,新兴出版媒体形态在整个出版产业中的份额越来越大,且影响也不断扩大。在国外培养模式之下,如何整合新出版媒体形态与传统的出版形态的培训和教育模式?第六,国外出版高等教育如何协调与产业的同步发展关系?使产业发展和人才培养模式更紧密地结合起来?第七,专业证书教育、培训教育、学历教育、学位教育等各层次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什么?有哪些特点?
  
  四、国外编辑出版高等教育模式研究在方法上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在具体的研究方法上,应特别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要把国外编辑出版高等教育模式研究放在国外出版产业的背景之下来进行。第二,要更注重实证研究。第三,要更注重资料的收集和研读。国外出版产业不同于国内,其资料的收集方向也要有所不同,对资料的准确解读也显得非常重要。因此,广泛收集、准确研读资料是做好课题研究的重要手段。教育模式与产业发展密不可分。国外编辑出版高等教育与出版产业保持着密切的关系,它建立在产业发展和产业人才需求的基础之上。因此,首先应对各国的出版产业现状、发展趋势、出版类型、出版程序等做一个基本的研究,在此基础上开展有关国家的出版高等教育模式研究。各种模式基本情况的研究主要包括:第一,各种模式的产生、演变和发展历史,廓清模式与产业的关系,模式如何适应产业变化、发展的进程。第二,研究各种培养模式的目标、定位、内容、培养方法、培养效果等。第三,各种模式的比较研究。第四,各种模式下,编辑出版技能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研究。第五,产业发展与高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互动和促进。第六,产业培养资源的整合和利用。同时,应注重模式的全面性和准确性研究。如果完全立足于综合性的、大而化之的研究,研究结果的准确性是不可能得到保证的。因此,要对包括上述各国编辑出版高等教育模式的培养方向、培养效果、课程设置,乃至出版企业对专业人才的要求等问题的许多细节性内容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并在这一研究的基础上,保证研究结果更具全面性和准确性。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以批判的视角分析了热播的电视相亲类节目《非诚勿扰》,提出了此类节目媒体社会责任缺失的四大问题,并对解决问题和重塑媒体社会责任的途径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媒体社会责任;电视相亲;婚恋交友;非诚勿扰  中图分类号:G22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0)11-0066-02    一、2010年以《非诚勿扰》为代表的电视相亲类节目    《非诚勿扰》是江苏卫视推出的
期刊
摘要: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的快速转型,价值观的激烈碰撞,媒体把关人的缺位,大众对利益的贪婪追逐等等,这是构成大众文化低俗化的诱因。从根本上把握低俗文化产生的源头,铲除低俗文化生长的土壤,挤压低俗文化膨胀的空间,才是遏制文化低俗化的有效之举。  关键词:低俗文化;成因;消解策略  中图分类号:G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0)11-0080-02      “大众文化是一种
期刊
摘要:新媒体时代,网民具有自由查询、自由参与、自由表达的权利。网络自由爆发出巨大的力量,人们都在为网络时代这种前所未有的自由度而欢呼。本文通过分析新媒体时代网络自由的现状,结合密尔的《论自由》一书,探讨新媒体时代的网络自由,以此对网络自由做出一些探析。  关键词:网络自由;相对自由;探析  中图分类号:G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0)11-0090-02    随着新媒
期刊
摘要:“大场”,一个上海不起眼的小地名出现在张爱玲的小说中,究竟意味着什么?张爱玲的小说并非只是十里洋场的情缘传奇,风花雪月的背后是乱世苍凉的深刻体验。战争的大背景笼罩了她的一生,这种战争情境下的独特表达成为张爱玲的书写策略,战时体验的巧妙转化也让我们看到了她创作的灵魂,而这一切往往会被有意无意地忽略。  关键词:张爱玲;小说;战争  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
期刊
摘要:民族问题是《中国的西北角》中着重探讨的问题之一,范长江以高屋建瓴的敏锐观察力,痛陈了西北民族关系中的不合理现象,并构想了合理的民族政策。范长江的通讯之所以能超越时人,在于他精湛的写作技巧和富有深度的分析能力。  关键词:西北;民族问题;范长江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0)11-0088-02    20世纪30年代,开发西北成为当时的社会热点。
期刊
摘要:中国SNS起步短短几年内就发展成为互联网上一支生力军,其强劲的发展势头让人看好,也引人担忧。因为其存在着缺乏核心竞争力和同质化竞争严重的发展瓶颈,而其走出困境的根本途径在于打造核心竞争力和实行错位竞争机制。  关键词:SNS;核心竞争力;错位竞争  中图分类号:G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0)11-0108-02    早在2003年8月,从斯坦福大学归来的网络精
期刊
摘要:电视媒介与奥运会的结合是奥运跨文化传播得以实现的一个重要途径。电视媒介利用自身优势,在奥运传播的过程中逐步取得了话语权,而奥运电视转播在某种程度上也正是电视媒介话语权的执行过程。本文以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和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为例,结合“议程设置”等传播学理论来对电视媒介的话语权现象进行研究。  关键词:奥运会;电视转播;跨文化传播;媒介话语权  中图分类号:H051文献标识码:A文章
期刊
摘要:随着政策对文化产业的推动,作为文化产业重要部分的电影迎来发展的新机遇。在国外大片纷纷入驻内地市场的今天,国产商业片如何能够突出重围,在电影市场占有一席之地。本文以《杜拉拉升职记》的成功为例,剖析商业电影如何通过各种营销手段来实现其经济价值,达到利润最大化。  关键词:商业电影;营销;杜拉拉升职记  中图分类号:G2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0)11-0068-02
期刊
摘要:否定是万物发展都必经的一个阶段,质疑同样是医学发展的必要手段。本文从医学期刊的角度学习探索否定对于医学进步的意义,无论是对自身研究思路或方法的否定,还是对他人研究成果或理论的否定,都是推动医学发展不可忽视的力量,然而作为医学信息载体的学术期刊,目前极少数涉足这一领域,医学呼唤“争鸣”。《第四军医大学学报》历经30年春华秋实,想要突破现状,再上一个台阶,必须改革创新,《医学争鸣》(Negati
期刊
摘要:张悟本的大起大落,媒体几乎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这种现象的发生,涉及了大众传媒的功能、媒体制度以及媒体文化的巨大影响力等多种因素。这种现象可以从媒体的责任、公众的媒介素养以及媒体监管等方面透析。  关键词:张悟本;大众传媒;媒体文化;媒介素养;媒体监管  中图分类号:G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0)11-0146-02     张悟本以2009年10月人民日报出版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