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心灵:坚硬与柔软

来源 :文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孟良崮》初看是一篇游记,然而读下去,我们看到的却是另一种东西:它不是对山水形胜的摹写与歌吟,而是借了山水的游踪,叙说了其它一些更加深广的内容,使文章有了山水之外的分量。
  分量来自山水引出来的关于心灵质地的思考:“当时少年如我,就是沉浸在这些地名里,被厮杀、仇恨充满。”作者问:“这是怎样的一种心灵启蒙?”自然了,一说到心灵、精神、理想、生命之类的话题,便会增添几许沉重与深刻。
  当然,说心灵谈精神的文章多了去了,究竟有没有分量也得看如何选择切入的角度,也就是说把读者的思考引向何方,切忌空泛之论。朱以撒先生当然懂得,他抓住了一个词语“坚硬”:作者来到了孟良崮,想到了少年时看到的著名红色电影《红日》,其中的战争就发生在阵孟良崮:“《红日》是我印象最深的一部片子,它很长,也就展开得很充分。孟良崮太坚硬了,里边的仇恨也就太大了。”作者称一座山是坚硬的,给人特别而强烈的感觉。这坚硬不是写物理的山,而是写这座山代表的某种意念。从此,“坚硬”就成为这篇作品的路标。
  但作者要说的也不是某一部电影的艺术格调,“那时候这类坚硬的片子实在太多了,而抒情的、委婉的、阴柔的、有情调的片子又不适宜这个时代,也就无法看到。”——不知不觉间,读者被引向一个严肃的、带有时代特征的、普遍性的问题——当年电影的价值取向。这取向影响到少年:“在面对屏幕兴奋地大喊大叫的时候,那些仇恨的种子已经落入少年的眸子里、心田里。”这影响有多严重呢?少年接受了这种正统的教育,“渐渐生长起来一种硬性。”对于这硬性的危害,作者分了多个方面来展示。上一段已经简洁地写到少年对校长和老师的揪斗,折磨手法很多,根本不给这些斯文的先生们一点面子。第二段则写对少年自身的戗害:对于自己生命的轻掷浪抛。作者举出了当年的少年英雄刘文学、张高谦之类例子,他们为了阻止阶级敌人偷一把辣椒、一头羊而丢了性命。作者描写了一个生活场面来暗示悲剧的荒谬:“天底下最普通的百姓之一”的二姨与母亲低声讨论刘文学的死值不值得?意见完全一致——根本不值。作者通过这个对话描写,既揭示事情的荒谬,也指出这种强势教育的可怕:“我”太积极了,是少年队的大队学习委员,家庭教育那么无力,她们只能以这种方式对我做出一种暗示。读者由此知道了这是多么可悲而严重的问题。顺着这个话题,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述了家庭教育与强势社会教育的矛盾,写母亲千方百计要把“我”拉回正常的人性正道上来的各种努力。由于家教的失效和强势教育的双重原因,心灵变得坚硬的 “小将”宋广强在派性斗争中失去了柔嫩的生命。
  然后作品回到电影上来,却从相反的侧面来写。电影《英雄虎胆》里的女匪阿兰小姐,本当遭到人们厌恶反而引起热议,“这是感觉上从未有过的颠覆,不产生恨而产生了喜欢。”甚至埋怨末了把她枪毙,阶级觉悟为一个女匪而产生了动摇。顺着这根线,作者一口气写了小和尚与“老虎”的故事、宋美龄与蒋介石的轶事等。作者说:“一个人对于世界、人事的判断,最终还是会依从一个人的本心,那些坚硬的、锐利的、对抗的,会化为绕指之柔。”
  作品最后又回到“孟良崮”上来,其实是回到当下的现实中来。作者以一种庆幸的语调,欢快地描述了当下人们在游山玩水时的心情与态度,“闲适的情调占了主要,并不想碰触那些坚硬之物”,坚硬的隐退了,阴柔的升腾了。“盖住了曾经的坚硬。”
  这篇作品突破了游记的程式,充分展开历史内容,给有经验的人许多联想和回忆,涉及了很多与心灵和精神相关的领域,除了关于心灵质地的思考,还有关于生命、电影、家教与社会教育,甚至游戏的探讨。凡此种种,即关乎个人,更关乎社会的健康、和谐与安宁。我稍感不满足的是,作者没有指出,在当下,使少年心灵变得“坚硬”的影视、图画与书籍依然存在,甚至更为严重,只是形式有了变化而已。
  席星荃,著名散文家,曾获第二届湖北文学奖提名奖及第三届冰心散文奖等多种奖项,现居湖北襄阳。
其他文献
日前,张炜推出全新散文随笔集《海边兔子有所思》,以好奇的眼光带领读者感受来自整个世界的善良。《海边兔子有所思》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这部被称为“思绪绵密的静书”收录的散文随笔多是张炜近两年来关于写作、阅读、故乡和人生的思考,从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生活的探索和对写作的热情。张炜坦言,这些文字记下了一些场景和心情,有些思绪属于特别的時段,有些则是长期滞留在心中的,它们一起呈现于此。在作家这里,散文与随笔
近日,2016国际布克奖得主、韩国女作家韩江在2016爱丁堡国际图书节亮相。2015年,在《素食主义者》英译本出版时,她就来做过演讲。韩江说:我出生后就是在书堆中长大的。我很爱看书,各种韩国的文学作品、翻译成韩语的外国文学,我都读了很多。到了14岁,忽然有一天,我想去尝试写自己的小说。直到23岁我才开始发表作品,最初发表的是诗歌。24岁时,我出版了第一部短篇小说。27岁時,我出版了第一部长篇小说。
日前,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主办的《文学蓝皮书:中国文情报告(2016-2017)》发布会在京举行。该书主编、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白烨将2016年中国文坛的总体情况概括为“平稳中内含异动,异动中依流平进”。《中国文情报告(2016-2017)》设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纪实文学、散文、诗歌、戏剧、网络文学、文学理论批评9个专题,分门别类地对年度的文学创作、文学现象、
《读者》杂志刊载了狄马《勤劳是一种美德吗?》的文章。作者在文章中说:“……文明千姿百态,但人性只有一个,那就是求乐避苦、好生恶死。没有一个民族热爱吃苦更甚于热爱享乐,热爱流汗更甚于热爱休闲。勤劳都是逼出来的。”为了论证自己的观点,狄马还列举了两个例子:一个是有一年他母亲被评为劳动模范,队长捧着奖状来到他家,对他母亲好好地表扬了一番。队长走后,他母亲却哭起来,并说:“别听他胡说!什么勤劳!他怎么不勤
在获得普利策奖一个月之后,希沙姆·马塔尔再次凭借传记《回乡》获得了弗里欧文学奖。《回乡》讲述了马塔尔在卡扎菲政权倒台之后回到家乡利比亚寻找失踪的父亲Jaballa的故事。Jaballa是一位商人,他反对独裁政权,于1979年被保安部队绑架。从那之后,他的家人再也没有见过他,但大家都知道,Jaballa被带到了黎波里臭名昭着的阿布萨利姆监狱。1996年,曾有1270名囚犯在那里遭到处决。自出版以来,
谁也不会想到社区的傍晚会如此安静。  明明夕阳还在留恋人间,本该热闹的广场舞场地却空无一人。我和父亲对坐在阳台的窗前,默默无语。他看向窗外,我看着他。  早已记不清,上一次这样静坐是什么时候了。自从外出工作以后,每年能回家的时间就只剩下春节的几天。即便如此,也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似乎回家已经成为一项工作,需要按部就班地完成。  夕阳慢慢西斜,橙红色的余晖缓缓地透过窗户,落在父亲沧桑的脸上。恍惚间
年少的我们,怀着不识愁滋味的懵懂无知,一直在用属于自己的颜色,在时空中拼凑着青春。绿色·活力  阳光尽情地挥洒着能量,跳跃的光斑给奔跑的我们披上了一层纱衣。青春的我们,似乎并不满足于一周两节的体育课,在操场上肆意狂奔,与风儿赛跑。跑完800米的我们坐在地上,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还未休息好,便拿着篮球向球架走去,仿佛有用不完的力气。轻轻抬起手腕,投出篮球,它在空中形成一道美丽的抛物线,随后正中“靶心
打小,我就向往能够像小鸟一般飞起来。  为此,我千方百计地尝试飞越,哪怕只是数秒的腾空。我从楼梯上跳下,从土坡上跃起,学着小鸟儿一般扑棱胳膊。终于,我以无数次的失败证明了一个令人沮丧的结果:我不可能飞起来。  我苦苦思索,可是最终无果。我只好来到父亲身边,他总能替我解决问题,自小就是这样。他从古色古香的红木沙发上站起,微笑着举了举手中那杯泛黄的茶。难不成连他也无法解决这个问题吗?或者他想让我放弃要
内容摘要:在高校实施和构建大学生的修身教育体系,是落实文化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对提高大学生的政治素养、文明素养、综合素质等方面具有现实而深远的意义。本文笔者就此谈谈个人的看法。  关键词:大学生 修身 培育机制  修身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历来为儒家先贤的共识,也是儒家提倡的作为为人处世的根本之道。在现阶段,大学教育的培养主要是通过专业知识的培训和德育教育的培训来进行,而德育
我伏在窗边,看着星空,繁星点点,情不自禁地念出了一首首古诗,眼前也仿佛浮现出那样一抹色彩……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皓月当空,将光辉洒向大漠。一位年轻的将军带着大部队穿过大漠,他就是名扬千古的霍去病。就是这位年轻的军事奇才,率领大军,打响了漠北战役,使“匈奴远遁,而漠南无王庭”。可惜的是,这么一个天才,没有来得及乘胜追击,24岁就英年早逝。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