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课高效学习问题的设计模式

来源 :新课程·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ling125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思想品德课如何设计有效问题,是教师们最为关心和困惑的问题。实践中,笔者总结出“运用三位一体设计模式,综合打造思想品德课高效学习问题”,在问题设计过程中非常有效。
  一、三位一体问题设计模式的内涵
  “三位一体问题设计模式”是指在思想品德课学习问题设计过程中以学科问题为基础、学生问题为起点、教师问题为引导来综合设计学习问题的过程与方法。它不是学科中心主义,也不是教师中心主义,更不是学生中心主义,而是兼顾学科课程目标、教师引导的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
  二、三位一体设计模式的操作策略
  (一)以思想品德学科的问题为基础
  1 把握思想品德学科的基本问题
  学科的基本问题是指向课程内容的关键和核心,将学科内容的丰富性和复杂性显示出来的问题。初中思想品德学科的基本问题就是“初中生在逐步扩展生活中如何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如果思想品德学习问题设计偏离了这一核心,也就无所谓思想品德课了。
  2 把握单元的主要问题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为帮助学生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在不同的年级组织学生进行四个模块(心理健康、道德、法律和国情)的学习,同时把四个模块内部也分成了不同的单元问题,如心理健康模块分为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等不同的主题单元。因此,与学科基本问题相比,单元问题更应该是渗透于学科的,基于特定的情境主题或知识专题的主干问题,它通常能体现这个单元的学习重点。
  3 把握课时的重点问题
  课时重点问题通常指向本节课最主要的教学目标。课时重点问题与单元主要问题不同,它通常指向具体的知识或具体的学习任务。如七年级下册《扬起自信的风帆》这一课分三课时,各课时的重点问题分别是“什么是自信”“为什么要有自信”“如何做一个自信的人”,教材这样安排不同课时之间的重点问题转换符合逻辑、循序渐进,构成了单元的系列问题,但是经常出现有些老师在确定课时问题时眉毛胡子一把抓,结果使教学思路混乱和教学无效,简单重复。
  (二)以学生的问题为起点
  学习的问题不能等同于学科的问题,教师在把握学科问题的基础上,需要充分预估学生的问题,并以此作为设计高效学习问题的起点。具体要把握好两方面的问题:
  1 把握生命的本质问题
  生命的本质问题其核心就是探询真善美,探询做人的真理,这与思想品德学科要培养学生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是一致的。在思考以学生的问题为起点时,作为教师不应仅仅考虑孩子们在思想品德学科领域的认知起点,还要从生命的本質问题这一问题中学习教育哲学高度,思考“生命的价值与意义,通常它的逻辑起点在哪里,与我们要学习的具体课程的联系是什么”。
  2 预估学生的起点问题与生成问题
  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预估学生的问题主要包括课前的起点问题与课中的生成问题。预估学生的起点问题和生成问题,就是要在上课前,了解学生已经知道什么,他们不清楚什么,他们可能有什么问题,他们感兴趣的问题会有哪些。如《世界文化之旅》一课,教师甲展示了中国舞蹈和俄罗斯的芭蕾舞剧片断后问学生:“二者有何不同?”学生毕竟不是搞舞蹈专业的,这样的学习问题致使教学活动立即停滞。而教师乙同样展示两种舞蹈片段,但问题设计成:“你喜欢哪种舞蹈?请说出你的理由。”在这个充分预估了学生起点问题和生成问题基础上设计的学习问题的引导下,达到了教学目的。可见,设计学习问题过程中是否预估了学生的起点问题和生成问题,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习问题的有效性。
  (三)以教师的问题为引导
  1 驱动性问题
  驱动性问题是教师在某一教学环节开始之时启动思考的问题,通常它需要具体的问题情境,以谋求与学生的经验产生联系,并能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的愿望。如《无形的财产》一课,学科问题是“什么是专利权,为什么要保护专利权”,这样的学科问题对初中学生来说是抽象的,学生对此产生不了学习兴趣和愿望。笔者在此设置情境并提出问题:现在世界上每四台DVD就有一台“中国制造”。然而,从2004年起,几乎平均每天都有一家DVD企业宣告破产,这是为什么呢?诸如这样的驱动性问题在课堂教学的开始阶段就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
  2 课堂核心问题
  核心问题是指在学科基本问题的引领下,依据学科在本课时的重点问题,在充分考虑学生的起点问题后,产生的课堂统领性问题,它是最能集中体现“以学科知识为基础,学生疑难为起点,教学意图为导向”的“三位一体”的设计取向。如《诚信是金》一课,老师以《王二小的选择》为问题情境:王二小将敌人带到八路军埋伏地。教师提出问题:“王二小的选择诚信吗?”问题一提出,就引发了学生的积极思考,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深刻体会到:小到为人诚实不说谎,大到对事业、对祖国的忠诚,诚信二字渗透在生活的各个层面。此问题既把握了学科的基本问题——培养学生做一个诚信的人,也预估到了学生的起点问题——对诚信的认识局限于诚信就是不说慌,从而设计引导学生深入探讨诚信的学习问题,引起学生认知冲突、积极思维。
  总之,学习问题的设计,需要把握学科的内容问题、预估学生的起点问题,在此基础上完善教师的引导性或驱动性问题,从而形成聚焦的高效的学习问题。
  (作者单位 浙江省台州市白云学校)
其他文献
自信心在小学生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小学阶段正是“播种”自信“种子”的佳期,在这个时期对学生进行自信心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
为了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几年来,我在数学学科教学中进行了这方面的研究与探索,现在谈一下自己的体会。  一、在情境中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培养创新意识  在过去的教学中,问题是由教师提出的,解决的方法是教师讲授的。而学生也渐渐地习惯了由教师提供的半成品,然后只需按照教师交代的步骤做下去就行了。像这样“先讲知识后
中专校的计算机课程教学是以就业为导向,以市场需求为引导,以计算机学科知识来驱动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就中专校计算机课程教学过程中应用的几种方法进行了阐述。
在当前的小学竞教课堂上,许许多多的老师热衷于表演式的授课,许多听课者沉醉于“观影”者的评课,形成了无多媒体不成竞教课的局面,“全、秀、大、异”的不良倾向盛行。
一、教学背景分析高三学生已经能够运用含有虚拟语气的句子来进行简单表达和完成句子,因此,二轮复习课中,教师要让学生系统完整地记忆虚拟语气的结构和用法并能融会贯通。本次课
摘 要:作业设计作为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教学效果的实现有着直接的关系。主要分析了初中化学作业设计中存在的弊端,并针对这些弊端提出了解决对策。  关键词:初中化学;作业设计;弊端对策  作业设计能够让学生对学习过的知识做一次巩固练习,通过练习,学生不仅了解了自己的学习情况,还发现了新的问题,因此是实现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重要途径。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合理设计作业,能够让初中化学教学有效性得以实现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而学生语文素养培养主阵地在语文课堂教学。语文课堂教学是
摘 要:为了有效管理好学生,和学生做了个约定。有了这个约定,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有了这个约定,让教师和学生快乐着、幸福着。  关键词:课堂;管理;约定;效果  有人说信息技术课程是学生最喜欢的课,学生每次都迫不及待地跑到微机室,不愿意耽误每一节课。事实上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的喜好大多停留在信息技术课上的游戏或是一些比较吸引学生的娱乐材料上,如网上聊天、浏览网页、欣赏图片、观看视频等。而真正对于信
市场竞争归根结底是竞争顾客,争取与保持顾客是企业发展之根本.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要争取顾客就必须要建立客户满意度,通过满意度来调整企业经营战略及营销策略,扩大占有
实施个性化教学,需要教师以学生为本,让学生在课堂挥洒个性,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和教师共同进步的载体,让课堂焕发活力。